回覆列表
  • 1 # 韋韋韋韋韋韋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好,也是現在存在的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抑鬱症確實不是一個可以拿來標榜的事,因為它確實是個病。可能有些人會拿這個來,博取一下安慰,或者是電視劇,電影對這種抑鬱情愫描寫太多。正如有很多人,求安慰會說自己生病了一樣。其實,不過是負能量過多尋求安慰的途徑,又或者想表達自己思想深沉,壓力很大,想的很多,各種各種…也許想,告訴別人,我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我有抑鬱症!哈哈。這是表達方式的畸形吧。

    而個人認為真正的抑鬱症的羞恥感更多的是來源於社會的歧視或者自己本身對社會歧視的一種排斥,通常隱藏自己的情緒,很多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病情越來越重。抑鬱的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有複雜的病因,不是語言能表達透徹的。因為它本身的複雜性,神秘性,不像是消炎就用消炎藥,燙傷就用燙傷藥。它涉及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環境,感情,並且感情這東西又是千人千面的。

  • 2 # 藍色海洋991108

    謝邀。許多東西都很矛盾,就像有對就有錯,有水就有火一樣。但抑鬱症似乎不同,抑鬱症本身的症狀就是自責和恥感,很難想象抑鬱發作時到處和人說你看,我抑鬱發作了,我還想跳樓自殺,很顯然,不可能。而所謂的標榜自己是抑鬱症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抑鬱沒發作,即處於正常狀態,在藥物或是和別的患者相比自己處於好的情況下一種欣喜的感覺;還有一種是為了獲得周圍人的同情而說自己有抑鬱症。另外也不排除有些精神病患者為了否定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而說自己患了抑鬱症。

  • 3 # 夢之覺

    其實有許多有些抑鬱情結的人往往自認為是抑鬱症,但都不是真正的抑鬱症!以前不懂什麼是抑鬱症,但從抑鬱走向衰亡的親人讓我真正明白抑鬱帶來的危害!也許有些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不願說出來或者說不出來;或許內心有許多達不到的慾望,再多的強烈都換不來想要的結果;不願接納自己...長時間不能緩解壓力和不正常的焦慮狀態,自我封閉,形成了不可逆的自我傷害!回想點滴,有一種微笑那麼牽強,有一種語言總不同尋常;好像離我們很遠,總是觸控不到那份真實!

    當覺得這個世界都無法理解自己時,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感受自己,到底是怎麼了,能否可以思考那些情緒的來源,或許自己也並沒有去理解別人,也沒有去真的愛過...或許懂得付出愛,敞開胸懷,用寬容的心看待自己和他人,用感恩的心回報那些關心自己的人,用行動來告訴大家..或許也就不會有今天了!

  • 4 # 了凡心療愈

    您好, 謝謝邀請,這中間可能存在一些誤會,很多標榜自己是抑鬱症的人可能只是標榜的一種抑鬱情緒,我們經常聽人抱怨,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男女朋友抱怨天氣,比如明明是晴空萬里突然暴雨驟降,於是抱怨道:這該死的鬼天氣,把我弄得抑鬱了。類似的抱怨舉不勝數,但是就我本人診療過程中見到拿著自己確診病例,喜氣洋洋向別人標榜的委實不多,據說現在能夠拿到精神病鑑定證書才會到處標榜,抑鬱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不需要進精神病院,殺人是需要入刑的。

    抱怨的人情商低

    喜歡抱怨四處渲染個人不良情緒或是由病態人格造成的,這很大程度是跟原生家庭帶來的,會導致人格障礙,這讓人感覺情商很低,你在與低情商的人見面後會感到更沉重、沮喪和厭惡,你感覺情緒很低,感覺能量被吸光了。一般人的經驗是:人們吸走你的能量卻沒有給你的能量。所以假如人們逃避與你見面,那一定是你自己的問題,一定是你在情緒上帶給他們負向的感受,他們才會編造藉口逃避與你見面

    不要抱怨

    想要遠離抑鬱症就不要經常抱怨!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不可避免的遇見一些讓自己情緒低落抑鬱的事情,適當的抱怨和嘮叨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一直去指責埋怨,讓自己處於失敗或是被壓抑的狀態不能解脫出來。要學會用樂觀積極心態去面對挫折和煩惱,用自己的力量或是尋求別人的幫助來使問題得以解決。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感到羞恥

    但是一旦被確診為抑鬱症了,在臨床上是神經遞質傳導除了問題,那種感覺並不是自己想要表達出來,是處在抑鬱症當中的人無意識的表現, 這從他們的臉上看得出來,他們進入了自己的頭腦的夢幻世界,不願出離自己的頭腦,當然他們也不願意你去打擾他們的夢境,所以表現出來的抗拒感, 所以他們也不會向你敞開大門讓你一探究竟!

    沒有認同感

    對於大部分心理健康的人來說,他們無法理解抑鬱症,他們的認知裡面不能將複雜的生理病症和心理問題聯絡起來。當他們善意給你意見或者施捨同情的時候,背後的含義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我不能同感。

    很多抑鬱症患者本身覺得人生索然無味,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不想和這個世界建立起任何關係。這種無法言說的羞恥感,會更加想讓人放棄和他人交流的慾望,尤其是這個交流除了要突破自己本身的羞恥外,還要打破別人認知的盲點。

    只想消失不見

    其實很多善意的勸導都是再一次的傷害,其中包括“你需要出去走走,你太閒了”“都是胡思亂想,過一陣子就會好” 這種好意的關心。我以前看見很多面對自殺者的留言,“好死不如賴活。”“你有勇氣自殺沒勇氣活嗎?”就會非常生氣,直到那時候,我發現生氣都是多餘的情緒。我不想面對,我只想變得很小,很軟,變得不被看到,直到消失不見。

    裝作若無其事

    這世上可能沒有其他更加難堪的病症,要你先花上很久的時間為自己確診,然後花上更多的時間來隱藏和裝作什麼事都沒有,以及要跟別人解釋清楚你真的得了抑鬱症,而這一切的時間要比你去治療抑鬱症的時間加起來都要多得多。

    你永遠無法跟主流那些要求你樂觀向上,Sunny堅強的人去解釋自己,並且這個要正能量的社會自古都是討厭懦弱的人並且匱乏相應的同情心。所以當喬任梁抑鬱症自殺了之後,那些對抑鬱症無知的人再次用愚昧和惡毒再殺死了他一次。

  • 5 # 東北心情

    抑鬱症分幾種,有焦慮型,恐懼型和比較少的微笑型,我就是微笑型,別人看著一點病沒有,說就是裝的,沒事找事,真正得了抑鬱症的人不會見人就說,能和你說,說明他很信任你。抑鬱症除了藥物治療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心理上的疏導,傾訴就是很好的方法,抑鬱症的人很敏感,自卑,覺得自己就是負擔,怕給別人添麻煩,沒有人能體會那種感覺。這外人面前天天說自己有病的人,那是在譁眾取寵,現在社會上好多為了目的什麼事都能幹,叫大家對抑鬱症理解出現錯誤,就拿我說吧,我和我媳婦一起去檢查的,我媳婦天天說我裝的,你說我能怎麼辦,我能三四天不睡覺,不吃飯,心裡莫名的煩,那時真的想死,一說得了抑鬱症的人,就有人說,心胸狹窄,小心眼,其實不是,得了抑鬱症的人我覺得分兩種,一是內向心裡長時間壓抑,心裡的事無法得到傾訴,在就是受到心裡傷害,不如事業,學習,感情等,我也不說什麼了,我是微笑型抑鬱症88.86重度,在治療,醫生建議多交流,可是沒人想聽我說,我希望如果真的那天有得了抑鬱症的人想跟你傾訴,希望你不要說行嗎,聽就好多瞭解謝謝

  • 6 # 彌陀的如意寶佛感

    不順心煩自認是抑鬱症?實是福報少?趕快修福!真正的抑鬱症反爾怕別人說自己有病?對此類人,應積極治療!也應多修福!大家吉祥!

  • 7 # 愛的劇場失眠康復

    這就是正常人和抑鬱症患者的區別!

    嬰兒從出生那一刻

    就知道用哭聲來獲得大人的注意

    從而滿足自己的慾望

    比如讓大人餵奶

    比如讓大人抱抱自己

    比如讓大人給自己買玩具

    哭聲是嬰兒用來獲得別人幫助的途徑

    成年人也一樣,喜歡用不同的方式獲得別人的關注

    正常人,痛了會大叫

    累了會愁眉苦展

    餓了會沒精打采

    當別人發現這些現象時,就會發現對方的訴求

    從而讓他獲得休息或者關懷

    喜歡說自己抑鬱症的人,

    就是因為他經常說,所以引起別人的關注就多

    人性喜歡幫助弱者

    所以經常說的人,獲得別人的溝通和關懷就多

    心中的抑鬱就不會積累,自然就發洩出去了

    所以喜歡說的人即是有抑鬱情緒也會發洩出去

    而不喜歡說的人

    得不到別人的關注,就沒法獲得別人的幫助

    抑鬱就愈演愈惡劣

    作者簡介,知名心理導師,著作《演戲心理學》

    失眠康復案例1000人次

  • 8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很多人來心理諮詢之前,因為一些問題出現一些情緒,比如焦慮、抑鬱等,就很喜歡為自己貼上一個神經症的標籤,覺得“我有抑鬱症”、“我有焦慮症”之類的,然後上網搜尋一些症狀後就對號入座,覺得自己的情況很糟糕,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絕望。

      一般來說,神經症(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癔症、恐怖症等心理問題)的診斷有嚴格的標準,需要專業人士在瞭解來訪者的情況後結合專業的測量量表才能進行診斷。

      很多人並不太清楚抑鬱症究竟是什麼,他們覺得心情低落、內心壓抑、難以排解那麼就是一種抑鬱症。其實抑鬱症具有一定的診斷標準。抑鬱症,又叫抑鬱障礙,主要臨床特徵是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是心境障礙的主要型別。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抑鬱症主要有以下的臨床表現: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鏽的機器”,“腦子像塗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抑鬱症患者的意志活動有著明顯而又持久的減退,受到很明顯的抑制。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鬱性木僵”,但仔細精神檢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鬱情緒。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症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餘的人”,並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

      有學者認為抑鬱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受到比較明顯的損害,如今有部分研究是支援這個觀點。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後。

      5.軀體症狀

      抑鬱症患者還會有一些軀體化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後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鬱發作具有特徵性意義。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慾減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慾增強、體重增加。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類似的症狀,可以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進行專業的診斷。在沒有確診的時候,也不要隨意給自己新增某種心理疾病的標籤。有些人內心力量比較弱,當給自己貼上某種心理疾病的標籤,會出現悲觀失望情緒,行為退縮等情況。更嚴重的是,有的人可能出現“自證預言”的現象,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比如在內心深處認定自己是抑鬱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就會下意識地按照抑鬱症患者的模式去行事。

      因此當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在一段時間內處於糟糕的狀態,自己的行為有一些異常,不要急於給自己亂扣“帽子”,專業心理諮詢師建議您做到以下“兩要兩不要”。

      所謂的“兩要”,指的是要樂觀、要求助。許多人出現心理問題後會高估嚴重性,甚至悲觀絕望。但不論情況如何,保持樂觀心態都有利於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身潛能,應對消極情緒。症狀的改善除了當事人的自我調節外,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至關重要。當感覺自己需要幫助時,要大膽向親人和朋友開口,還可以積極求助心理諮詢與治療,儘早解除困擾。

      而“兩不要”是指不要過度擔心、不要自責。不要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擔心難以治癒,擔心情緒和行為失控;也不要武斷地認定是自己性格不好或行為不良造成的,以致自怨自艾。擔心和自責帶來的困擾比症狀更強。心理疾病就像感冒發燒,無法避免。只要積極調節和治療,大多數問題是可以解決和改善的。

  • 9 # 熊玲心理諮詢

    心理學家奧托.蘭克在《重新認識神經症》中論到:在自己可能的發展上欺騙自己,那是另一種罪過。這是一個人所能經驗到的最有毒害的日常生活內心啃齧之一。記住,罪過感是一種束縛。當人被自己不能理解的方式損害和阻礙時,當他被世界封閉在自身能量之中時,他就會經驗到罪過感的束縛。人的不幸在於,他可以用兩種方式經驗這種罪過感:正常狀態下,他可以把這種罪過感經驗為外來的挫折,然而,他也有可能透過中斷與自身潛在性發展的關係,把這種罪過感經驗為來自內部的挫折。就後者而言,罪過感產生於未被運用的生命,產生於“我們內部未展開的生命”。

    很欣賞這段文字,耐人咀嚼。奧托.蘭克說的“罪過感”符合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神經症心理機制,事實上,跟我們所接觸的神經症的心理機制“羞恥感”很一樣,所以,本文仍用“羞恥”二字。

    現今越來越多的心理疾患者,使我們發現,折磨他們的羞恥感,正是蘭克所講的——罪過感產生於“內部未展開、未被運用的生命”。但這裡,我想說,對很大部分神經症而言,其“內部未展開、未被運用的生命”包含兩層:一,它並非是恥感的原因,而是結果。這結果,繼發或增加了自我恥感;另一,意指沒自我,或不真實的自我。

    如,在強迫症和抑鬱症身上,都存在自我形象的恥感,一種身份恥感--自我認同障礙。最主要體現:1)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無論自己多麼嚴謹、正確,都會擔心失利失敗,擔心別人的否定、排斥;2)特別累的進取,但無論怎麼累、怎麼做、怎麼優秀,都感覺不夠,感覺不安全。可他們確是非常盡力的在展開、運用生命啊。

    應該詢問,為何這樣矛盾分裂?因他們內在有個根深的“壞我”認定。那個壞我,泛指羞恥的、無能的自己。這樣的,用多少後來的努力都洗不掉的自我認定,又源自人早期對撫養模式、對被“賦予”的自我形象的過度認同。更不幸的,是他們那樣累而又找不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久了,會被積攢的無意義、無價值感籠罩,而陷入一種無聊、無動力的精神狀態,俗稱拖延症。甚至陷入情緒失控的疾病狀態。

    有一位女士,她的內心獨白能讓我們略知,那些懶散、拖延的背後,當事者承受了怎樣的無名之痛?她說:一下雨就感到特別憂傷,隨後又為這種憂傷感到羞恥,羞恥過後開始自卑,也許自卑感是一種潛藏的美德,然後又常常裝出一副自信的樣子以顯示自己不自卑。有時候真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當知道所有的羨慕都會變成痛苦,才開始理解孤獨為何物。我啥也不想做,卻又不得不拖沓的去做...似乎在證明你有勇氣活著,就是正常的好樣的。

    另一位患抑鬱症的先生說:我此生最大的恥感,是自己什麼都不是,沒活出一點自己的樣子;生病之後,卻啥感覺也沒了,不知是平靜,還是是麻木...但能好好睡覺了,且總是睡不夠,哎,我知道,這也不正常啊。

    由此看出,神經症性的拖延模式,或過度投入,或疾病狀態,都是不同版本的自我防禦-深層不安與恐懼。因為,人一旦被疾病或症狀纏繞,就無需再為恐羞恥感暴露、恐被傷害,而提心吊膽。不過,神經症患者容易把症狀本身當作病,加以對抗,如,越是害怕和抗拒失眠,越是失眠嚴重。從這一角度說,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包括拖延,作為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策略,若被意識後,應先予以承認和接受,亦是緩解焦慮的做法。

    現實中,那些近乎成癮的物質依賴、沒動力的拖延,不僅僅是防禦了他們深層的恥感自我,也反映了他們深層的精神本質--拒絕現實。後者,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本質,欲活在純然的童話世界。區別只在:神經症尤其是強迫症、抑鬱症患者,他們用拖延防禦了恥感的同時,也妨礙了自我生命的展開,而多數人在迷幻童話生活的同時,也接受現實(的冷酷、蹉跎、平凡),並多多少少活出了他自己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最豪橫”主播誕生,只因被搶了1個紅Buff,直接光速下機,張嘉文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