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飄刀
-
2 # 小書蟲讀史
明朝在反抗蒙元民族壓迫,維持漢民族主體地位方面有獨一無二作用。如果明朝沒有建立,仍由蒙古和女真這些遊牧民族後裔統治中原,目前中國是什麼樣子還很難說,大機率和中亞接近,肯定比現在要糟糕得多。但是說明朝成就和影響在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上要進前三本人認為很難。
秦一統六國,對中國影響遠超明,開啟了古代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導致封建制向中央集權式的帝國制轉變。
漢確立以儒教治國,奠定了之後兩千多年的禮教體系,西漢及東漢國祚延綿405年。
唐中前期社會治理及相容幷包的民俗風氣在當時世界都是鶴立雞群的,引發諸邦來朝,“唐人”這一說法延續到現在。
-
3 # 大江東去灌溉田
個人認為排不到。
明朝開創性太少。 能排在前面是有一首詩詞中的朝代。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秦朝首次完成長城內的統一,並統一文字度量衡等,使用郡縣制 ,這些都是首創的。漢朝打通西域,確立儒家思想為主導思想。唐朝科舉制度的成熟 ,文化的鼎盛,武力的強悍,都達到頂峰。明清是中國古代社會的衰退期,專制加強,建樹較少。
-
4 # 品茗讀歷史
排不到前三,但能排到前五。
一、秦朝。秦始皇創立的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第一次兼併了六國的土地,完成了統一大業,這是多少前人想完成而沒有完成的任務,其功至偉,歷代帝王鮮有超越。秦始皇還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統一了文字,並設立了郡縣制,這些舉措都是開創性的,後來的朝代是在現有基礎上發揚完善罷了,沒有什麼開創性了。
二、漢朝。漢朝是個有血性的朝代,在漢武帝的指揮下,不斷派兵打擊匈奴,一改屈辱的和親政策,並派張騫通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為中原地區和西北各少數民族的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唐朝。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了鼎盛的巔峰,在當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無人能及。疆域不斷擴大,百姓富足快樂,文化不斷髮展,唐詩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體裁。
四、宋朝。宋朝雖然疆域不大,但科技高度發達,火藥己用於戰爭,活字印刷也開始應用,經濟發展迅速,老百姓的生活富足無憂,幸福指數非常高。
五、明朝。明朝疆域大概有990萬平方公里,不及清朝的疆域,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沒有幾個有作為的皇帝,雖然經濟還在發展,但在世界上顯然有些落後了。
所以,明朝在歷史上只能排進前五,而不能排進前三。
-
5 # 博勃兒
我認為不能!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按成就和影響排名的話,我以為第一個是唐朝,第二個是漢朝,第三個是清朝,第四個是秦朝,明朝大約應當排在第五位、甚至之後。
每個王朝的成就我認為應主要包括版圖面積(軍事實力)、經濟發展、文化科技這三大方面。
如分別給前述五個王朝,再加上宋、元這兩個還有較大成就和影響力的王朝打分的話,第一項版圖面積(軍事實力)分別為元朝95分、唐朝90分、清朝和漢朝都為80分、秦朝與明朝均為75分、而宋朝只能得50分。
第二項經濟發展指標,唐朝90分,宋朝88分,漢朝及清朝均為80分,明朝75分,秦朝70分,元朝60分。
第三項文化科技指標,宋朝90分,唐朝88分,明朝與清朝均為80分,漢朝75分,秦朝65分,元朝60分。
此外,對於這七個朝代的影響力,我給出的分值分別為秦朝92分、唐朝90分、漢朝88分、清朝與元朝均為75分、明朝與宋朝均為70分。
上述四項指標的綜合得分分別為唐朝358分、漢朝323分、清朝315分、秦朝302分、明朝300分、宋朝298分、元朝290分。也就是說明朝略高於宋朝,比元朝也高不到哪兒去!
當然,這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見哈!也沒有啥子科學、成熟的標準與定論,權當博取大家的一點空閒時間,姑妄一看!
-
6 # 赤鷹a
一、秦朝。秦始皇創立的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第一次兼併了六國的土地,完成了統一大業,這是多少前人想完成而沒有完成的任務,其功至偉,歷代帝王鮮有超越。秦始皇還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統一了文字,並設立了郡縣制,這些舉措都是開創性的,後來的朝代是在現有基礎上發揚完善罷了,沒有什麼開創性了。
二、漢朝。漢朝是個有血性的朝代,在漢武帝的指揮下,不斷派兵打擊匈奴,一改屈辱的和親政策,並派張騫通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為中原地區和西北各少數民族的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唐朝。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了鼎盛的巔峰,在當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無人能及。疆域不斷擴大,百姓富足快樂,文化不斷髮展,唐詩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體裁。
四、宋朝。宋朝雖然疆域不大,但科技高度發達,火藥己用於戰爭,活字印刷也開始應用,經濟發展迅速,老百姓的生活富足無憂,幸福指數非常高。
五、明朝。明朝疆域大概有990萬平方公里,不及清朝的疆域,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沒有幾個有作為的皇帝,雖然經濟還在發展,但在世界上顯然有些落後了。
所以,明朝在歷史上只能排進前五,而不能排進前三。
-
7 # 亞托克斯
明朝跟同一世紀的歐洲列強比,都處於落後國家了,怎麼可能排進歷史前三。
荷蘭帝國(料羅灣海戰)
公元1602年,荷蘭帝國出動11艘戰艦攻打明朝。
荷蘭艦隊抵達了廈門沿海,11艘荷蘭戰艦沿途轟炸海港,火炮擊沉了40艘明朝海軍,從早上一直轟炸至傍晚,荷蘭方面派出使者,要求明朝每週提供25只豬、100只雞、25頭牛。隨後,荷蘭艦隊再次擊毀15艘明朝海軍,並封鎖了廈門灣。
明朝出動了10倍海軍力量反擊,150艘明朝戰艦迎戰11艘荷蘭戰艦,仍然無力擊退荷蘭人,荷蘭戰艦擊沉50艘明朝戰艦。鄭芝龍無奈只得自行出資購買英國火炮,用於武裝明朝軍艦,終於擊敗了荷蘭人。
但是臺灣島仍然被荷蘭人佔領了38年之久,明朝出動2.5萬士兵南下攻打臺灣島,與1500名荷蘭火槍兵交戰8個月,明軍最終攻陷了臺灣城。
大英帝國(明英戰爭)
公元1635年,一艘英國商船抵達了明朝海岸,結果遭到了腐敗的明朝官員勒索,由此激怒了英國本土的葛廷聯合會(商人工會),於是大英帝國派出6艘戰艦正式起航開赴明朝。
公元1636年,大英戰艦抵達了廣州沿海,在達虎門亞娘鞋(Anunghai)停泊,遭到虎門炮臺明朝守軍鳴炮示警,6艘大英戰艦立即火力反擊,迅速打敗了駐守明軍,並擊毀了虎門炮臺,英軍拆下35門大炮,作為戰利品搬到戰艦上。
隨後,大英戰艦繼續深入廣州內河,在虎門地區燒燬了三艘明朝帆船,焚燬一個市鎮,搶奪30頭豬。強迫明朝答應其貿易要求,廣州官員非常無奈,只得同意大英帝國的貿易條件,特產按市價折成銀兩購買,對英軍的暴行不予追究,廣州獲得大英帝國賠償白銀2800兩。在教訓完明朝以後,6艘英國戰艦啟程返回。
明朝經濟落後於宋朝
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麥迪森寫道:“早在公元10世紀時,華人均收入上就已經是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國家,而且這個地位一直持續到15世紀。在技術水平上,在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以及在遼闊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國都超過了歐洲。到了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當世界經濟明顯加速增長之際,中國卻衰退了”。
根據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麥迪森的測算,按1990年美元為基準,在公元960年後(趙匡胤建立宋朝),華人均GDP為450美元—600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人,僅為422美元,宋朝人均GDP比歐洲人多了200美元。
而明朝經濟完全落後於歐洲,明朝人均GDP僅為550美元,同一世紀的歐洲人都快突破1000美元了,明朝人均GDP比歐洲人少了400美元。
西班牙帝國
同一世紀的西班牙帝國,國土面積1921萬平方公里,接近明朝面積的2倍大小。明朝的國土面積僅為997萬平方公里,當中還有不少領土早已丟失,列如遼東地區基本是女真部落的地盤。
西班牙帝國屠殺了2.5萬華人,並叫囂出動2萬火槍兵踏平明朝,根據之前明朝與荷蘭人的衝突表現,真打起來很可能被列強一波滅了。
-
8 # 天道的痕跡
明朝的影響排第一!沒有任何爭議!只能是明朝!
今天的明粉,漢服,穿越小說哪一個不是來自距離今天600多年的明朝?
而朱元璋開創了多少個第一?
文字獄第一,殺官員殺了15萬
清朝的文字獄可以看看日本NHK電視臺的紀錄片,或者國外文獻。清朝最起碼還是因為,在文字中禁止使用,北虜,韃虜,蠻夷,東夷,西戎,南蠻,等種族歧視性文字。
而明朝的開創的文字獄。莫名其妙!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建立的廠衛制度。錦衣衛開始,而後建立東廠,西廠。一直到明末。
朱元璋時期,光官員殺了15萬。往往一個官員出事,整個家族被屠殺乾淨。株連九族。株連十族,也是明朝發明的,株連方孝孺十族。
洪武六年(1373年)姑蘇太守魏觀案:魏觀將府衙修建在張士誠宮殿的遺址上,被御史張度汙為“興滅王之基,開敗國之河”;魏被斫殺,高啟曾為魏觀撰寫《郡治上梁文》,其中“龍盤虎踞”等句觸怒朱元璋,一併被腰斬於南京,截為八段。
浙江某府學教授林元亮為海門衛長官作《謝增俸表》內有句為“作則垂憲”。
朱元璋自己是農民起義軍出身,過去被人稱為“賊”,所以他對這個字特別敏感,認為“則”與“賊”音近相通,這位教授在諷刺自己,遂下令將他誅殺。
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作賀表,內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句,朱元璋認為“光”是說他曾經剃過光頭,“聖”說他是個僧人,“則”說他是個賊,遂下令誅殺
翰林編修高啟作詩:“小犬隔牆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被腰斬[4]。
御史張尚禮作詩:“夢中正得君王寵,卻被黃鸝叫一聲!”下獄死。
僉事陳養浩作詩:“城南有安婦,夜夜哭征夫”,被投入水中溺死。
兗州知府盧熊把“兗”錯寫成“袞”,被明太祖視為不敬,斬。
中書詹希原給太學寫匾額,“門”字少最後一勾,被視為阻礙納賢,斬。
僧人一初作詩:“見說炎州進翠衣,羅網一日遍東西”“新筑西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乘涼”被懷疑抨擊明太祖刑法太苛,斬。
僧人來複作詩:“金盤蘇合來殊域,...自慚無德頌陶唐”,“殊”字被視為“歹朱”並罵太祖“無德”,斬。
朱元璋私遊一寺,見壁上有詩“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也何妨?”大怒,將全寺僧人都殺了。
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作《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則”與“賊”同,被視為罵太祖起兵當過賊,斬。
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作《長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斬。
福州府學訓導林伯璟作《賀冬表》中有“儀則天下”,斬。
桂林府學訓導蔣質作《正旦賀表》中有“建中作則”,斬。
常州府學訓導蔣鎮作《正旦賀表》中有“睿性生智”,“生”與“僧”同,被視為罵太祖當過和尚,斬。
澧州學正孟清作《賀冬表》中有“聖德作則”,斬。
陳州府學訓導周冕作《萬壽表》中有“壽域千秋”,斬。(《朝野異聞錄》)
懷慶府學訓導呂睿作《謝賜馬錶》中有“遙瞻帝扉”,被視為“帝非”,斬。
祥符縣教諭賈翥作《正旦賀表》中有“取法象魏”,斬。
台州訓導林雲作《謝東宮賜宴箋》中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法坤”與“發髡”同,“藻飾”與“早失”同,斬。
德安府學訓導吳憲作《賀立太孫表》中有“天下有道”,“道”與“盜”同,斬。
處州府學教授蘇伯衡,作表箋誤,下吏死。(《明史-蘇伯衡傳》卷285)
杭州教授徐一夔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太祖大怒,斬。
狀元張信訓導王子,引用杜甫詩“舍下荀穿壁”出題,被認為譏諷天朝,腰斬。
這樣被殺的官員,跟家屬,連帶親戚。總共十五萬人。
而明朝閉關鎖國200於年。清朝29年。
明朝軍事實力。
清軍五次進關劫掠。其中薩爾滸之戰,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月,明抵達遼東的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北韓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號稱20萬(一說47萬)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而清軍總共只有6萬人。也有說4到5萬人。而清軍《滿文老檔》記載的損失微乎其微,說後金僅僅損失了不足200人,“諸申英明汗之兵陣歿者不及二百人”,近代有學者“估計”,清軍死亡3000人。清初,後金跟明朝大小百次戰鬥。其中包括松錦大戰。大淩河之戰,等等。這就是所謂撿漏。
蕭一山:“是役也,明傾天下之力,盡徵宿將猛士,及北韓葉赫精銳,分道深入,使之不能兼顧。而努爾哈赤以八旗六萬之眾,先破其一路,五日之間,全軍皆敗。金士卒僅傷數百人,而所獲則以鉅萬計。明清之興亡,此亦最大關鍵也。
《明實錄》記載,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一股僅有六十七人的倭寇,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這股倭寇暴走數千裡,殺死殺傷四五千官兵,歷時八十餘日,才被佔絕對優勢數量的明軍圍殲。
《明史·日本傳》裡,我們可以看到,它利用用了大量的動詞記載這段經歷:“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
1576年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總督德桑給當時在位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寫了一封信。菲利普二世收到信件之後十分重視,命令德桑嚮明朝輸送大量傳教士用來偵查相應情報為以後的入侵明朝做好準備,
1586年4月,西班牙帝國 駐馬尼拉殖民政府首領、教會顯要、高階軍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開馬尼拉大會,專門討論怎樣征服中國的問題。與會者在完全贊成武力征服中國的前提下,草擬了一份包含有個十一款九十七條內容的征服中國具體計劃的備忘錄,並由菲律賓省督和主教領銜,糾集 51個顯貴聯名簽署上報西班牙國王。
按今天對西班牙歷史檔案的查詢,菲利普二世對征服中國一事非常認真,不僅完全接受了馬尼拉備忘錄的建議,還於1588年在馬德里設立特別委員會,進一步從政策、戰略、戰術、行動方針、後勤動員和輿論宣傳等方面.審查和制訂了進攻明朝的詳細計劃。這份最終經菲利普二世親自批准的計劃書,全文十一章七十九節,包括附屬圖表共有數千幅。
計劃首批出動西班牙軍隊一萬二千人,另招募日本僱傭兵六千,以及大量的葡萄牙,美洲,以及菲律賓僕從部隊!
早在永樂年間時,韃靼太師阿魯臺便於明朝建立了“朝貢貿易”,當時的韃靼是“歲或一貢,或再貢,以為常”(《明史·韃靼傳》)。這種朝貢貿易,主要是以韃靼朝貢、明朝賞賜的方式進行,明朝文人所謂“天朝上國”的明朝,在賞賜方面往往是極為豐厚的。
公元1619年,明朝給了林丹汗白銀四千兩,一年後,加賞至四萬兩。林丹汗遂聲言幫助明朝抗擊後金。
公元1628年,林丹汗西進,佔據土默特、河套等地,並攻擊了明朝的大同、宣府。明朝仍舊給予林丹汗“歲賜”白銀八萬一千兩。翌年,林丹汗率大軍到了延綏紅水灘,要求增賞未遂,隨即就縱掠了明朝邊境。
《明世宗實錄》),當“貢賞”往來得不到滿足之後,蒙古統治者只能透過戰爭,意圖開啟貿易的大門,“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便是這類戰爭的典型表現。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春,也先最開始朝貢使團只有50人規模,貢品有羔羊,小牛,一年比一年多,最後增加到3000人,王振按2000人給回的歲賜,結果也先不滿,才有土木堡之變。其目的也只是要求增加歲賜,跟貢賞,市賞。
《禹貢·疏》載:“貢者,謂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
割地賞賜。
北方部落之間不合,你們部落幫我打服別的部落,不光有貢賞,還有地賞,
為了酬答“朵顏三衛”的戰功,把塞外的大寧都司、營州衛等地區一股腦割讓給“朵顏三衛”。須知大寧都司、營州衛等,都是洪武年間朱元璋設立的防範北方蒙古騎兵入侵的重鎮,卻被朱棣一股腦割讓給“朵顏三衛”。
參考資料:《明史》《靖難之役與兀良哈南遷》《皇明四夷考》《弇州四部稿》
“靖難初,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諸酋率部落從行,有功,遂以大寧畀三衛”,“文帝從燕起靖難,使使以賂請,而兀良哈以騎來從戰,有功。先是,即古會州地設大寧都司營州等衛為外邊,使寧王鎮焉。文帝乃移王與其軍內地,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等”,
-
9 # 哇塞奇案大偵探
明朝以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宋朝手工業從官營到私營的演變,而且變化得更為徹底。迄至明朝後期,除了鹽業等少數幾個行業還在實行以商人為主體的鹽引制外,一些手工業都擺脫了官府的控制,成為民間手工業。
晚明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鉅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
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
江南廣東一大片原來產糧區由於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來生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成為糧食進口區,其他一些地方則靠供給糧食成為商品糧食出口區。
哲學思想上,哲學家開始更多地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併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並且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
文學方面,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金瓶梅》就是出於明朝。
在明代除了小說以外,戲曲、書法、詩文和繪畫也有豐碩成果。比如湯顯祖的戲曲《牡丹亭》,祝允明、文徵明、王寵與唐寅的書法,詩文方面的“臺閣體”、“唐宋派”和“公安派”,畫壇上的“吳門四大家”,以及徐渭的潑墨花卉和以董其昌代表的松江派等。
明朝的科技成果有很多,包括各個方面。有徐光啟與利瑪竇開始合譯的《幾何原本》,有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還有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徐光啟撰《農政全書》,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等。
明朝疆域最廣的時侯,東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即今烏第河流域,西北至新疆哈密,西南包有今西藏、雲南,東南到海並及於海外諸島。
明朝的外交為中國走向世界作出了貢獻。為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絡,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從1405年至1433年,鄭和7次航海,訪問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又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子魯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18國,加強了明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
-
10 # 陳萳棲
我認為可以
中國看似朝代眾多。但是真正稱得上拐點的並不多
秦作為郡縣制的開端並擁有統一中國,一舉定鼎中華帝國,統一文字和度量可算前三。
唐朝徹底結束門閥制,形成科舉制可謂延長封建社會氣運,再加上眾多歷史成就可作為前三另一候選
其實剩餘的朝代也並不多漢,宋,元,清四朝(夏,周因年代久遠無法談及影響),漢其實是戰國和秦國的文化延續,其本身對於中華民族並未形成較大拐點和影響,其分封制等甚至是郡縣制的倒退。宋朝同樣如此,創造了令人驚豔的商業和文化,但若說對整個文明程序,百姓思維變遷其並無較大改變。元朝武功鼎盛,但同樣對後世影響較小。
最後說回明朝,明朝我認為對中華民族最大的改變為極大的增強了官本位和科舉制的概念。隨著明朝幾任不誤正業的皇帝的出現,其大臣權威不斷增強,民間真正有了做官可以改變命運的論點,而這一觀點延續至今。雖然這個轉變可以說幾乎扼殺了資本主義萌芽,但不得不說,讀書改變命運的思維進入了人們的血統,而這在西方是沒有的,或者說沒有紮根到每一個人心中。這種思維也是中國最後面臨無數劫難後都最終復興的重要原因,真正的藏富於民。
-
11 # 史學蟲洞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哪個朝代能拍到前三名
第一秦朝,雖然短暫,但毫無疑問,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這些做法對後來中華民族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如今的歐洲就是當年沒有統一的中國!所以至今整體散漫!
第二漢朝,蔓延300年,漢朝前期沒有一個昏君,更是漢武帝手裡發展到了極點,現在的漢字,漢人,都是因為漢武帝走絲綢之路而是中國聞名於世,這是第一個與世界開始交流的朝代
最後唐朝,這毫無疑問的世界經濟中心!萬國來朝,天下歸心,其所有的統治思想傳之後世,影響至今,都是各個朝代用來比較的榜樣
但是明朝的表現,就和它們有些差了,在經濟上沒有可圈可點,政治上更無建樹,影響談不到,所以明朝是在漢人統治時期,最後的一個朝代也不無道理!
-
12 # 白驍揚
第一秦朝秦始皇。結束混亂,天下第一次歸一。
第二應該是漢朝或者曹操。第三隋朝,隋文帝。三省六部,科舉。如果要排第四,應該是國父孫中山。
回覆列表
排不到
個人覺得,歷史上影響排名前三的朝代,分別是漢朝、唐朝、清朝;
漢朝,這個是鑑定漢族根本的朝代,漢人、漢族、漢字,我們的稱呼,都源於這個朝代的影響;
唐朝,古代被認為封建的最高峰,而且也是對外影響最大的朝代,唐裝、唐人街,在外華人看來,唐人似乎是華人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