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芳華》的成功對華誼而言意味著什麼?
11
回覆列表
  • 1 # 零零漆Qi

    不懂那些拍電影攝技巧什麼的,只是看了《芳華》之後,覺得電影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一些場景,也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演員表演的也非常到位,舞蹈音樂也很出彩。這部電影題材多年來沒人涉足,尤其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印象中就只有八九十年代拍攝的《高山下的花環》、《閃電行動》等少數電影。可能由於對越關係的改善,現在媒體也很少宣傳過去這段不愉快的經歷了。但是不宣傳並不代表會忘記,當《芳華》這部電影的上映。帶給人們的那種衝擊感不言而喻,所以說華誼是賭對了了電影題材。

  • 2 # 夢中文影

    電影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國內本來反應對越反擊自衛戰的影片也是很少的,有情懷的文藝片,確實很受歡迎。另一方面,檔期優勢很重要,將近元旦,確實沒有競爭力很強的大片,否則如果真的撞上,雷神3,速8這樣的票房利器,芳華的情況可能就不會這麼樂觀了。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芳華本身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 3 # 混沌的翅膀

    第一,賭對了檔期,不管是有意無意。

    一位媒體朋友在國慶前被邀請參加了芳華點映活動,回來後對我說,《芳華》一定是今年最好的中國產電影,馮小剛導演生涯最佳作品。可沒過兩天,就發生了以下事情。她遺憾地告訴我,你與這部電影,自此擦肩而過。看著媒體釋出會上馮導落淚致歉,我也是一臉懵逼,龍標已拿到了,預售票也出售了,點映一片好評,竟說撤就撤了,真心懷疑是一次飢餓營銷。

    第二,賭對了受眾,不管是家庭還是群體。

    我是70初生人,對文革有依稀記憶,對自衛反擊戰有一定認識,對傷痕電影也有觀影感受,主席總理逝世、唐山大地震時北方很多城市住防震棚、《小花》、《小街》、《Wrangler》、《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高山下的花環》、《雷場上的相思樹》等經歷和文藝作品在我幼小心靈裡埋下了記憶的種子。我們的父輩40、50和兄長姐姐輩60後更是親身經歷。從上世紀90年代起,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傷痕電影、自衛反擊戰等關於文革和戰爭的反思,文藝作品已經很少觸及了,造成405060後的青春與70後的少年,也就無處撫慰安放了,這些人群內心具有強烈的懷舊情節,芳華雖逝,青春不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群體當年的理想主義集體主義情結,又註定了他們必須以某種集體集中的形式,加以追憶。全家一起觀影,老兵集合觀影,就是這種情緒的集中爆發。

    第三,賭對了情懷,不管是傷痕還是焦慮。

    改革開放已近40年,共和國和中華民族在很短時間內,走過了極其不凡的歷程,取得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然而,伴隨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三峽,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渡過劇烈的社會轉型、市場轉型、心理轉型、家庭轉型,必然會有一部分人群,被洶湧的波濤吞沒,被林立的險灘留下,他們的心靈需要慰藉,他們的苦難需要訴說。即便是已經渡過“風陵渡”的幸運兒,即便是還沒有遭遇風險的90後,也許前面還有更大的挑戰。古印第安人有句諺語:“別走的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個不停旋轉的陀螺,沒有時間停下來感受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這一切就被瞬間翻過,了無蹤跡,只剩下歲月留下的年輪,漸漸刻上你的額頭。這就是《芳華》對我們民族這個集體意識的最大關懷。從這個意義上說,《芳華》是一部新時代的傷痕治癒系電影。

  • 4 # 乾柴的故事

    這次肯定是對了,因為馮導這次聰明瞭,融入了更多青春的元素。

    哪一個人沒有芳華,沒有肆意揮灑的青春,縱然影片裡只是一部分的芳華,但作為大多80 90的觀影人群裡也一樣會感同身受。

    尤其是影片裡跨越時空的經彩華章,像高原的演出,越戰的殘酷,新時代的落寞,都像是一部驚心動魄的人生歷程,看的讓人也十分有代入感,更符合商業與藝術的結合體。

    我們回望馮導之前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蓮,1942,私人訂製,這些題材其實相對遠離年輕人的生活,更多是針對老一輩有著豐富閱歷的人而拍的,所以票房自然上不去,不代表影片的質量不行。

    我預估《芳華》會破15億,希望這部片子能登上中國產電影的票房排行榜。

    如果這部電影成功了,也代表著一批中國影迷的成熟。

  • 5 # 駟想少年

    劇本的優良

    演員的投入

    馮導的用心

    時代的包容

    社會的反思

    媒體的參與

    總之

    芳華觸動到了時代的某些痛點

    也勾起了不同人的柔軟之處

    一點感想

    若可可贊 若好可粉 若疑可議 若思可評

    芳華落盡

    曲終人散

    善良的人似乎難得圓滿

    但好像刻薄的人 多也活的不幸福

    命運這種東西,決定了一部分人的人生

    但又對另外的一部分人束手無策

    它時而囂張跋扈,時而眉眼低垂

    錯亂地扮演著滑稽或是神聖的角色

    最終,命運只會捉弄我們

    一縷縷滾滾時代的煙塵,一滴滴歷史長河的水珠

    拼盡全力,卻只為過上最普通的生活

    最後也許只剩下

    朴樹的一句

    “直到看見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隨它天地仁否

    一生底色本涼

    你我心知就好

    ————一點擷思隨想

  • 6 # 坐看雲起於此時

    這個是做生意的事,不怎麼感興趣,反正我是買票去看的。電影還不錯!

    就算是全國有三分之一六零後的人去看,也該有個把億的觀眾吧?每張票30元的話,破8億,太正常了不是?

  • 7 # 採八路

    馮小剛這次應該是走心了,第一次能在他的電影裡找到更真實的感情共鳴。故事可看性不錯,從青春芳華到殘酷戰爭再到一切的幻滅,頗有些傷感。美術、服裝、攝影、配樂都非常出色,也成為主要加分項,片子拍得非常漂亮。

  • 8 # 偷看電影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8億票房妥妥的,有可能破10億,成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超級文藝片,這就是馮小剛的魅力!

    如果一定要回答華誼賭對了什麼,我嘗試從下面幾個方面解釋:

    1、賭對了檔期

    國慶檔《芳華》撤映,馮小剛淚灑釋出會,撤映對於片方和粉絲當然是十分可惜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可能是一個機會。

    《芳華》定檔國慶前的宣傳時間其實比較倉促,而這一撤檔,把檔期調到了年底的賀歲檔,輿論熱潮一直都在,在賀歲檔達到高峰。

    這個輿論高峰,恰巧給了《芳華》逆轉的機會。

    2、賭對了馮小剛

    華誼這麼多年和馮小剛可以說是“情同手足”,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也會馮小剛同富貴、共患難,電影賠錢了,馮小剛就拍片補錢,電影賺錢了,華誼又繼續支援馮小剛拍片。

    馮小剛和華誼的合作關係,或者說是“感情”,在電影界可不多見,也正是華誼對馮小剛的持續信任和支援,才換來了這一次《芳華》的綻放!

  • 9 # 戰狼No2

    年底賀歲檔進入競爭最激烈的階段,《芳華》票房口碑逆襲早一天半上映由徐克、袁和平聯手打造的“奇幻武俠”題材商業大片《奇門遁甲》,票房一路飄紅,上座率、場均人次都取得領先地位,五天累計票房高達4.49億,成為同期上映影片票房第一名。

    《芳華》是一部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懷舊青春的文藝片,在題材上並不佔據優勢。也“並不迎合市場的電影”,能在“大片圍獵”的賀歲檔殺出重圍,對於華誼而來說是一場意外之喜。

    2015年,馮小剛和華誼兄弟簽下了業績對賭協議,馮小剛承諾東陽美拉2017年需完成1.15億元淨利潤,沒有達到的部分就要馮小剛自己掏腰包。

    20年前,馮小剛用一部《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賀歲片的先河。隨後,《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一聲嘆息》、《大腕》、《手機》、《天下無賊》、《私人訂製》等笑中帶淚的“馮氏喜劇”,成了賀歲檔的經典。

    根據華誼兄弟2017年半年報,馮小剛的東陽美拉公司,要完全依靠《芳華》一部電影的票房收益完成業績承諾,《芳華》需要約8億元票房成績。《芳華》從現在的走勢來看,將會成為賀歲檔的一匹黑馬,票房突破8億換是沒問題的。

    《芳華》是馮小剛的心願清單,加入了一些“時代標誌”,不時尚,但是它很清新,他不擔心年輕觀眾會難以接受,因為“我們那一代人的芳華,與你們這一代人的芳華,是有共同點的”。

  • 10 # HLH王泓

    大家看今天是《芳華》放映的11天,票房收入是8.93億,平均1天0.81億,下面還有20天,就算今後每天票房平均收入0.6億,就是12億,也超過了20億了!何況在新年節假日之中!

    華誼的期望值太低了!他們不瞭解真正的馮小剛,馮小剛在寫自己的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90後說一下對《芳華》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