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託武蘇偉

    投資信託好或者不好,就像買保險好還是不好一樣,買對了就好,沒買對就不好,信託也一樣,好不好取決於幾方面:

    首先確定自己的投資目標:

    是做固定收益還是浮動收益產品?

    是做債權類還是股權類還是證券類?

    是做1年期還是三年期?

    是做政信類還是地產類還是工商企業類?

    是選擇央企的信託公司還是民企的還是分散投資幾家?

    是集合還是單一還是家族信託?

    等等

    因此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去篩選合適的產品,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預祝投資順利

  • 2 # iloveu

    取決於兩點。

    一是選擇靠譜的信託機構。

    根據68家信託公司的評級和排名,可以簡單初步判斷,但是也不全然如此。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

    一、股東背景。違約率從低到高依次為政府系、央企系、地方國企系、民營系。收益率從高到低排序為政府系、民營系、地方國企系、央企系。

    二、風險承受能力。

    1)平臺規模,對違約專案的兜底兌付能力,尤其淨資本規模越大,流動性越高,兌付速度越快。

    2)不良資產率根據風險資產的佔比計算,當然越低越好。

    3)風險覆蓋率越高越好,風險準備金倍數越高越好,這樣對違約的兜底實力越強。

    三、主動管理能力和投資風格。

    1)信託資產規模(尤其是主動管理類信託資產規模)。

    2)管理團隊,結構是否完整,複合的投研背景以及豐富的從業經歷,都對把控專案風險至關重要。

    3)風險收益率要特別關注,尤其是已清算專案的收益率,而不是預期收益率。

    四、專案的歷史違約情況。

    藉助輔助工具和網路資訊核實實際情況,瞭解信託機構過往專案的違約歷史。

    五、兌付危機的解決能力,事前的兜底兌付和事後的積極處理應對

    二是要選好信託產品。

    從六個方面

    第二來源是,增信措施,包括保證擔保、質押擔保和抵押擔保3種保證。保證擔保關注的是擔保方的代償能力,質押擔保和抵押擔保的區別在於一旦違約,債權人處置增信資產是否需要和所有權人協商或法院判決。如是,屬於抵押擔保;如否,屬於質押擔保,自然質押擔保的處理速度會更快一些,更推薦質押擔保。

    二、專案資料是否真實齊全。

    三、資金的投資方向。

    1)儘量避免儘量選擇大眾化流動性的流動性高的領域,避免“藝術品”、“酒類”特殊領域的投資,這些品類不易估值、流動性差、變現困難。

    2)符合國家的政策投向。

    3)防範融資方以A專案騙貸用於B專案。關注資金的實際流向。

    四、專案的質量。主要是從專案的準證、進展和前景三個方向來考量。

    五、投顧背景。聘請投顧的信託,一般屬於被動管理類信託,投顧的歷史投資業績、團隊背景、投研能力和風控實力等非常重。

    六、投資收益。

    高收益對應的永遠是高風險。信託收益率,主流一般分佈在6.5%~8.5%之間,所以超過10%的專案,要謹慎投資,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以至帶來不可估量的高風險。

    綜上,遴選信託機構,且選好信託產品,才能確保信託投資靠譜無虞。

  • 3 # 信託老高

    在回答您問題前,翻看了其他前輩的回覆,都是在強調68家信託公司的股東背景、資質安全性等等,其實我個人覺得所有的信託公司都是非常靠譜的,畢竟200多億一張信託牌照沒有任何信託公司會拿它開玩笑的。

    信託的安全與否,我更注重信託產品本身,融資主體的償債能力,經營能力,融資主體的主營業務和其融資的資金用途是否存在衝突,還有擔保方的償債能力,抵押物的變現能力等等都是考慮的範圍。

    目前信託產品的收益在7-9%這個區間。

  • 4 # 博士講信託

    我相信,很多想投資信託,但是還在猶豫的朋友肯定是在擔心信託理財的風險。這很正常,信託理財也是很多投資理財類別中的一種,作為一種理財產品,當然也不是萬無一失、穩賺不賠的,尤其是在當前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在國家打破剛兌的背景下,也更不是閉著眼睛就可以買的。

    首先我來說結論,信託理財是可以買的,並且價效比也是比較高的。招行一年代銷3000多億的信託產品,當前存續20多萬億的信託規模也說明了投資者對於信託理財的認可,但是買信託也要選擇正確的產品。

    我個人覺得選擇一款信託產品可以從兩個維度出發綜合考慮。一方面是信託公司本身,另一方面是具體的信託專案。

    就信託公司而言,現在總共有68家信託公司。雖然信託公司受銀保監會的監管,也是正規的金融機構,但是背景差異還是比較大的,近年來大規模出問題的基本都是民營背景的信託公司,像ZJ信託、AX信託等都是民營信託公司。現在AX信託幾百億的產品逾期還沒有給出投資者滿意的兌付方案,監管層也是很著急。當然並不是說民營信託公司就一定不好,但是就過往情況來看,民營信託公司確實相對其他信託公司來說更容易出現管理、風控方面的一些問題。所以很多投資者對於信託公司的背景也會首先考慮,也會優先選擇國企、央企背景的信託公司。

    可能很多投資者對於信託公司的選擇也會有一定的誤區。之前也有好幾個朋友跟我說,選擇信託公司只看信託公司管理規模排名,只要是排名靠前的就沒有問題。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不能認同的。信託管理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信託公司的專案發行能力和專案銷售能力,但是並不能說明信託專案的好壞。

    選擇了優質的信託公司之後,並不是說信託專案就可以隨便買了。雖然信託公司上線的專案都是經過了信託公司嚴格的風控稽核,對於上線的信託專案都有嚴格的風險把控,但是我相信每一位投資者都想優中選優,選擇最安全最穩妥的專案,這就要考慮信託專案本身了。

    信託專案大致可以分為政信(基建)、房地產、工商企業、其他四類,當然風險也是各不相同。選擇信託專案型別,也要綜合考慮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專案未來的風險等多方面因素。比如說,在當下節點,受疫情影響,經濟也處於下行的狀態,很多企業也都比較難,國家對於房地產也明確“房住不炒”的政策,而為了刺激經濟,國家也鼓勵基建、新基建。所以當下節點比較適合去做政信類的專案,一方面它受經濟影響比較小,另一方面有國家政策的支援,並且政信專案後面對應的是政府的信用,安全性也會比較高。所以說選擇專案的時候也要具體專案具體分析,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就單純選擇政信專案而言,也要看融資方、擔保方的實力,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選專案也是一門技術活!

    最後,在當前各種理財產品收益都在下行的環境下,信託產品總體來說還是值得購買的理財產品,當然投資者也要做好風險把控。

  • 5 # 承國軍

    1.信託相對來說發行的主體比較有實力

    2.抵押質押比較完善

    3.專業的公司發行的風控也做的比較完善

    4.真出現情況政府也會出面進行處理,暫時是剛性兌付

    5.信託起點比較高,大多數100萬起投收益率在8%左右,略有下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有沒有比《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還好看的偵探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