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百讀齋主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2 # 古物食集

    唐卡是青藏高原獨有的藝術,也是藏族記載歷史故事 醫學等文化的百科全書。在古代完全是用純礦物質顏料在布面、牛皮、甚至人皮上 繪製而成。為什麼會有人皮上繪製的唐卡呢?這是當時權貴的一種懲罰,或者是人皮的主人真正是個邪惡,作惡多端的人,被家族或者某機構判決死刑,或仇人殺害,剝皮並請唐卡畫師在其上繪製唐卡,用所繪製的菩薩,神等鎮壓,防止死後報復,死後也要接受懲罰,永不能為惡。除了此,其它的唐卡一般都是美好的祝願。

    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於藏傳佛教在歷史上發展出了很多教派,不同的教派的思想,也深刻影響並孕育著唐卡的不同流派。總的來說基本上有尼泊爾畫派,之後有在宗喀巴時期的齊崗畫派;15世紀興起的勉唐畫派和欽則畫派;16世紀興起的噶瑪嘎孜畫派等。

    2016年全球拍賣,香港翰海秋拍中的一件元代織金觀音唐卡,以806.4萬港幣成交,位居全球唐卡拍賣榜榜首。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春紐約佳士得由範德偉喜瑪拉雅繪畫珍藏一件1513年勝樂金剛唐卡以54.5萬美金的高價成交,與此同時,紐約邦瀚斯拍出的一件17世紀晚期西藏東部或中國雲南地區確映多傑畫派釋迦牟尼圓寂唐卡以38.9萬美金成交,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今秋北京東正拍出的一件清代清閻羅壽主鐵蠍唐卡以230萬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 3 # 唐卡看客

    對我來說唐卡是我的生活支柱。

    唐卡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他承載傳承著藏地獨一無二文化。唐卡內容上九成左右都是宗教題材,少部分是藏族朋友的生活,風俗。

    市面上的唐卡按產地分為:尼泊爾唐卡、青海熱貢唐卡、西藏唐卡。

    按繪製工藝分:國唐(蘇繡、緙絲繡等繡品唐卡,從古至今這類工藝唐卡都是珍品哦)、止唐(彩唐、黑金、金唐為主,還有藍唐、綠唐、紅唐等),瓷板畫唐卡,琺琅唐卡,牛皮烙畫唐卡等。

    提到唐卡必須提到的還有繪製唐卡的顏料。礦物質顏料,只是唐卡可以傳承千年不變色的根本,這也是展示唐卡美的最好的材質。顏料的製作也是非常繁複的,很對唐卡大師都有自己的配色製作有自己的方式。

    古代唐卡的價值比較好理清。供奉,老卡繪製初期目的就是供奉。發展到現在做了一個收藏,投資的價值

    新唐卡(說題外話去年青海有一個萬幅唐卡的展覽,當時在業內很是轟動,同時展覽10000+的作品哦)

    現在大多數唐卡請回去還是供奉,不過還有很大部分唐卡當做藝術品做為展示,同時唐卡的工藝材質,賦予唐卡收藏,投資價值。現在的唐卡還延伸出一個體量強大的群體,隨身小唐卡。之前這個尺寸的唐卡叫做扎卡多出現在經板上。

  • 4 # 李旁六

    唐卡在藏語意為“松樹”,是一種畫在布幔、紙上的畫像。唐卡興起於吐蕃時期,可隨意移動,便於收藏。

    唐卡的幅面大小懸殊,小則邊長不到一尺,寺廟用的一般幅面很大,如布達拉宮的無量壽佛國唐,長55.8米,寬46.8米。一般唐卡長約75釐米,寬約50釐米。

    依所用材料不同,可分為:

    國唐(絲質類唐卡):用絲綢等拼貼縫合、編織等方式製作,又可分為刺繡、緙絲、織錦、緞貼、堆繡5種。

    止唐(繪畫類唐卡):用顏料畫在布上,表現形式有金唐、赤唐、黑唐等多種,有的還有珠寶鑲嵌其間。畫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礦物質顏料和金箔,不但色彩豔麗,而且可以保持幾百年依然鮮豔。

    唐卡的題材廣泛,有佛教內容的佛本尊像、護法神像、祖師像等,也有歷史、民俗的內容,幾乎包羅了西藏生活的所有內容,有“西藏的百科全書”之稱。

    西藏佛教可分前弘期(8-9世紀)和後弘期(11世紀以後),前弘期作品幾乎很少流傳下來(據考目前已經發現幾處壁畫遺址),作品風格應該完全是印度式的。目前一般所說的唐卡都是指後弘期以後的作品。

    根據歷史背景與時代風格,唐卡風格略分為“外來影響期”(11-15世紀)、“本土畫派興盛期”(16-18世紀早期)、“畫派混淆與地方風格期”(18世紀中期-20世紀初)等三個時期。

    唐卡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更多人喜歡和收藏唐卡,主要看中的是唐卡的藝術價值。一幅唐卡的價值,由畫工、內容、尺寸、原材料、整體風格等諸多因素決定。如有些唐卡用到大量的黃金、寶石,青金石等礦石等貴重原料,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但是唐卡不是貴重材料的簡單堆砌,也不是簡單的炫技。一幅好作品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和物力,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數十年。一個優秀的唐卡創作者需要博古通今,篤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反覆訓練,內外兼修,身心合一,創作出的作品才能達到至真、至善、至美。使人眼前一亮,為之一振,達到傳情達意,達到思想的溝通和盪滌心靈的目地,如何使這些貴重材料發揮最大效果,才是衡量一幅唐卡收藏價值的關鍵。

    分享一下唐卡:

  • 5 # 好郎不吃肉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式。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

    公元前7世紀。據《大昭寺志》記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一次神示後,用自己的鼻血繪製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親手裝幀。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

    五世達賴喇嘛在其《釋迦佛像記.水晶寶鏡》中也明確的記載了此事。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唐卡 開始了緩慢的發展。由於9世紀,是藏區比較動盪的年代,期間經歷了:公元815年,藏王赤德松贊駕崩;第五個兒子赤祖德贊繼位贊普;公元841年赤祖德贊為貴族所弒,其兄達磨達瑪烏都贊(朗達瑪)繼位贊普,讓整個西藏經歷了"朗達瑪滅佛"的重創。使整個藏區的唐卡所剩無幾。

    由於朗達瑪滅佛致使吐蕃諸將和部屬叛離了朗達瑪,奴隸以及屬民先後在各地紛紛起義。公元877年,奴隸起義軍佔據吐蕃雅隆河谷等地之後,吐蕃王朝滅亡。公元895年,吉德尼瑪袞的後代在阿里建立古格王朝,以後日巴袞據芒域建立拉達克王朝。

    公元978年,魯麥.喜饒楚臣等人在桑耶寺,噶迥寺授徒傳法,佛教在西藏地區再度傳播,歷史上稱為佛教後弘期元年。

    公元10世紀唐卡藝術迎來了第二個春天,開始了有序發展。11~12世紀是唐卡藝術形成系統時期。同時也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三大教派以及噶當、希解、覺宇、覺囊、郭扎、夏魯等小派形成時期。

    13~14世紀,唐卡藝術風格凸顯,穩步發展,形成唐卡三大畫派:勉唐,噶孜,熱貢畫派,明清時期是唐卡繪畫藝術發展的繁榮時期,形成了三大畫派旗下很多畫派。

    唐卡內容繁多,既有多姿多型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歷史和民族風情的畫面。西藏唐卡構圖嚴謹,均衡,豐滿,多變,畫法主要有工筆重彩與白描為主。

    在施色方面,有獨特的講究,重彩底色約分為紅、黑、藍、金、銀五種。

    紅唐卡多繪佛本生故事,風格富麗。黑唐卡多繪護法神、金剛一類鎮妖降魔的內容,並施金色勾線,畫面威嚴莊重。藍唐卡則多繪歡喜佛、勝樂金剛一類題材,有吉祥喜慶之意。金、銀唐卡,畫面富貴典雅,色彩單純輝煌。有時畫面底色還隨“地界”至“天界”的內容變化而變化,如地獄畫了護法神降魔,底色則以紅色為主;隨著中間夾侍菩薩的出現,色彩逐漸變藍;到了天界,便是一片湛藍的底色。此外,白於色彩被作為表現神佛容貌、性格的一種手段,因此常以白色表現平靜、和藹、善良;紅色和深藍色表現強悍好鬥、兇猛猙獰(憤怒相),出巧妙地把大塊的紅色、綠色、青色和藍色並列使用;金色代表多種顏色,表現出一種神聖的氣氛。

    在提及唐卡是什麼?“繪製唐卡的顏料是從礦物、植物和純金、純銀中提取加工而成的,有的唐卡甚至還用各類珠寶研成粉末繪製。這些特殊顏料繪製出的唐卡經歷千百年仍然色澤鮮豔,栩栩如生。由於使用珍稀的彩石礦和金銀等貴金屬,一幅唐卡成本可達數萬元。顏料只能是唐卡珍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唐卡工藝的複雜和精緻。”並且唐卡製作過程比較複雜。

    以彩繪唐卡為例,繪製一幅好的唐卡一般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的時間。傳統的彩繪唐卡使用羊皮作畫,以木架為框,將處理過的羊皮繃在木框上,用自制的炭條在羊皮上起稿,再用研磨成細粉的彩色礦物顏料描繪上色,用白、黃、紅、藍、綠、紫、青、黑、金標準色相互調配,最後形成的色彩可達百餘種之多。

    每張上乘的唐卡,還要用純金研磨的金粉勾勒神佛、蓮座,乃至法器的輪廓。過去很多人只是簡單的把唐卡看成工藝品,但是如今大家已經意識到它的文化含義、審美價值,同時也是藏文化傳承的重要鏈條和一個民族的文化圖譜。

    唐卡的品種甚多,除了彩繪唐卡與印刷唐卡之外,還有刺繡、織錦(堆繡)、緙絲、貼花及珍珠唐卡等。而根據製作唐卡所用材料不同,又可將唐卡分為兩大類:一類用絲絹製成的唐卡叫做“國唐”,另一種用顏料繪製的唐卡叫“止唐”。國唐根據不同的材料和製作工藝,又可細分為繡像、絲面、絲貼、手織等種類。止唐根據所用顏料和背景顏色的不同,又分為彩唐、金唐、硃紅唐、黑唐等多種。

    唐卡的收藏價值

    唐卡在早期並未受到華人的關注,一般只是具有佛教信仰的信徒生產和使用。上世紀80年代,唐卡價格一般在兩三百元左右,而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收藏市場後,很多唐卡價格突破千元。

    直到2008年,唐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名錄,使得唐卡從當初只有少數人瞭解的宗教聖品,搖身一變成了價值連城的藏品,其增值程度之大,價格翻倍之多,令無數中國收藏者感到驚歎。到了2014年,一副永樂年間制的唐卡作品居然拍到3億元人民幣。

    繪製唐卡

    目前,老唐卡價格仍保持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拍賣紀錄。2018年,北京榮寶春拍中,一幅明永樂 宮廷風格織繡蓮花手觀音唐卡,以1150萬元成交;同年,匡時香港秋拍,一幅釋迦牟尼佛傳故事紅卡以689萬元成交。屢屢攀升的價格背後,折射的是唐卡本身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

    唐卡收藏要點

    隨著唐卡收藏的熱度持續上升,在魚龍混雜的藝術品市中,很多人為了利益,會製作精美的仿品來奪人眼球。因此,在選擇唐卡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唐卡的收藏價值不僅表現在其題材的特殊性及豐富的藝術感中,也體現在每一筆精雕細琢的筆觸之下,對於唐卡藏品的選擇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要選擇歷史悠久的唐卡。又以清宮御製或收藏的唐卡最佳。在清朝時期,康熙、雍正及乾隆分別冊封過班禪和達賴,確立了對西藏的統治地位,尤其是雍正皇帝,更是尊崇藏傳佛教。清代宮廷製作了大量的唐卡,主要由中正殿畫佛喇嘛繪畫,同時讓宮廷漢族和西洋畫師參與繪製,這就使得宮廷唐卡風格多樣,並具有一種漢藏合璧的藝術風格,是唐卡工藝的巔峰體現。

    清代唐卡

    2、選擇題材獨特的唐卡。唐卡表現的題材十分豐富,目前,市面上多數唐卡的內容都是和宗教有關,例如釋迦牟尼佛、白度母、宗喀巴大師,且都是單獨的一幅。其中也有一些比較少見又非常獨特的內容,如繪製著天文歷算、藏醫藥學或者幾幅唐卡串聯成一個故事的作品相對罕見,更具收藏價值。

    釋迦牟尼佛唐卡

    3、選擇刺繡和緙絲唐卡。刺繡和緙絲唐卡不僅材質珍貴,而且製作難度極大、儲存不易,因此,清代流傳下來的非常稀少,在宮廷唐卡中也極及罕見。

    隨著唐卡在內地影響力的日益擴大,喜愛和收藏唐卡的人也逐漸增多,唐卡的市價也在不斷攀升。

    歷史價值

    有的唐卡以史實為依據,著重表現歷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動。如表現松贊干布生平業績的歷史題材。其中以謳歌藏漢民族友誼的作品,如文成公主進藏故事,都會繪在寺廟醒目的位置。畫面透過使唐求婚、五難婚使、公主進藏等情景,描繪了貞觀15年唐蕃聯姻的歷史事件。大昭寺、布達拉宮中的歡慶圖,再現了文成公主駕抵邏娑時,吐蕃人民以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的歡迎場面。布達拉宮紅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朝見順治圖,記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赴京、覲見、遊樂等各項活動和歡迎盛況 。

    宗教價值

    唐卡的起源和發展興衰與藏傳佛教息息相關,這門繪畫藝術的興起和發展暗合了印度佛教傳入西藏,當時藏區,遊牧生活還是許多地區的主要生產方式,僅靠固定的寺廟,無法滿足眾多遷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於是唐卡這種主要以卷軸畫形式出現的藝術,滿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為他們可以隨身攜帶的崇拜物。唐卡這門繪畫藝術因此應運而生蓬勃發展起來。有人又針對唐卡便於攜帶的特點,把它稱之為“可以流動的壁畫”。較終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畫藝術的殿堂”這種局面。唐卡的繁榮有賴於藏傳佛教的興盛。

    從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講,這種藝術形式,也主要是服務於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數的唐卡,特別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積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懸掛後供信徒頂禮膜拜,滿足他們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間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於佛教教徒佈置自己的經堂、佛龕 。

    經濟價值

    雖然唐卡的歷史悠久,但唐卡真正進入收藏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剛剛興起時,唐卡的價格一般也就兩三百元。但自從20世紀90年代起,藏傳佛教藝術品進入收藏市場後,唐卡收藏市場就開始升溫,很多唐卡的價格突破了千元。從2006年起,因為唐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收藏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升溫態勢,基本上每年價格翻倍。雖然在中國唐卡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但與國外相比不僅價格整體偏低,而且仍屬於小眾收藏 。

    明清唐卡在200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拍賣市場,當時的拍賣成交價一般在1萬元左右。2008年時,一件明正德“藥師佛像圖”唐卡就以1540萬元創下唐卡拍賣紀錄 。2014年11月26日,上海龍美術館館主劉益謙以3.1億港元拍下被稱之為“唐卡之王”的“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此物始流入西方,並於1977年首次出現於倫敦佳士得拍賣中,以7000英鎊拍賣給一位印度收藏家,隨後又經1994年100萬美元易手。在2002香港佳士得的拍賣上,當時創下3087萬港元新記錄 。

    唐卡的繪製本身就是畫師觀想與膜拜合二為一的修行方式!是一顆虔誠的心靈在滌清世俗的喧擾之後對著佛陀恭敬地描摹。於是,一種能夠感召和喚醒人性本真的美學境界,心靈無限接近理想世界的最高領域佛的境界。

    據說在藏傳佛教中,佛與像同體而一,因而像具有了與佛本自具有的靈性與至高無上的法力。這種理念上的認同使得畫師在造像時內心充滿親近佛陀的欣喜與榮光,從而於造像的美妙時刻將自己的靈魂融入期間,觀賞唐卡,精美的繪畫質感與悲憫的氣息交相激盪,穿透觀者的心靈,從而使之照見金壁佛國的輝煌。

    正是唐卡的這種精神性吸引著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學者、收藏家以及世界各地的藏迷們。

  • 6 # 域鑑

    唐卡是什麼?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畫在紙上或者布上,經過綵緞織物裝裱之後的宗教卷軸畫。

    早年間,因藏民過著遊牧生活,居無定所,僅靠固定的寺廟,無法滿足眾多遷徙不定的信徒的宗教生活需求。於是畫在唐卡上的佛像,作為移動的宗教聖物,代替了寺廟中的塑像和牆上的壁畫,成為藏民們可以隨身攜帶、祭拜的崇拜物。

    藏民們只要將裹成一卷的唐卡鋪展開來,系掛在帳篷裡祈禱、禮拜,就能有一種精神寄託。

    西藏 釋迦牟尼佛唐卡 清宮舊藏

    所以早期的唐卡,繪製內容多以宗教為主,後隨著唐卡藝術的發展,內容也涉及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民間傳說、世俗生活、建築、醫學、天文、歷算等領域。

    因此,唐卡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宗教類和非宗教類兩大類。其中宗教類包括:曼荼羅畫、本生、集樹會、祖師像、生活傳記、諸佛菩薩、本尊護法、空行、羅漢、生死輪迴圖、西方極樂世界等。而非宗教類包括:歷史、傳說故事、天文歷算、藏醫藥學等。

    西藏 秘密佛唐卡 清宮舊藏

    繡像獄帝主唐卡 清宮舊藏

    因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內容包羅永珍,所以被後人稱為“藏文化百科全書”,同時它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卡的收藏價值

    唐卡在早期並未受到華人的關注,一般只是具有佛教信仰的信徒生產和使用。上世紀80年代,唐卡價格一般在兩三百元左右,而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收藏市場後,很多唐卡價格突破千元。

    直到2008年,唐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名錄,使得唐卡從當初只有少數人瞭解的宗教聖品,搖身一變成了價值連城的藏品,其增值程度之大,價格翻倍之多,令無數中國收藏者感到驚歎。到了2014年,一副永樂年間制的唐卡作品居然拍到3億元人民幣。

    繪製唐卡

    目前,老唐卡價格仍保持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拍賣紀錄。2018年,北京榮寶春拍中,一幅明永樂 宮廷風格織繡蓮花手觀音唐卡,以1150萬元成交;同年,匡時香港秋拍,一幅釋迦牟尼佛傳故事紅卡以689萬元成交。屢屢攀升的價格背後,折射的是唐卡本身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omcat環境配置沒問題,埠沒有被佔用,但啟動startup時仍然會閃退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