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聖手書生0401

    鷹爪拳是否創自岳飛,可參考以下資訊;一.“鷹爪拳”相傳為宋朝欽宗 年間嶽武穆 (岳飛)所創。明代 翻子門名僧麗泉和尚得到了鷹爪 拳的真傳,他把鷹爪翻子編串合練,初步形成了“鷹爪翻子門” 套 路。後來傳給了道濟和尚, 再傳 給法成和尚。法成和尚傳給了河 北省雄縣孤莊頭村的劉仕俊。(摘自《鷹爪翻子門的真諦》一文,作者/於學武,文載《武林》雜誌1983年第8期)

    二.電影《鷹爪鐵布衫》中,在影片的開頭部分有一段旁白;鷹爪拳始於宋朝岳飛,盛極於明朝,初為一百零八式長拳,後為五十路連拳。

    三.鷹爪派翻子門拳術的起源,據先師陳子正講:傳說在中國北宋末年,抗金名將岳飛,參合少林拳法,創岳氏連拳一百零八手(即現今之五十路連拳),教岳家軍練習,以抗擊金兵入侵。明代末年抗委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就記有“鷹爪王之拿”一語,可見當時鷹爪拳已盛行於民間。但元、明兩代不知傳於何人。至清代中期,有麗泉和尚得承真傳。麗泉和尚原習翻子門拳術,因見岳氏連拳古樸精妙、技擊性強,不尚花架子,故兼而練之,遂形成鷹爪派翻子門之雛形,後傳道濟和尚。道濟又傳與法成和尚。以上源流只是傳說,編著者由於條件限制,無法進一步考證。

    而確有史實可考者,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河北保定劉士俊先生。劉幼年家貧,以賣煙為生。性喜武術,在鄉間學得幾路拳腳,每晚用功練習。一日外出賣煙,天色已晚,宿於客店中。更深人靜,不能入睡,遂出屋練拳,劉出拳有力,聲震窗紙,驚動了住在店中的法成和尚,待士俊練完拳腳,法成對士俊說:“此拳強身健體有餘,克敵制勝不足。”

    當時士俊血氣方剛,心中不服,當場即要比試較量。士俊連連進招均被對方化解,隨後法成和尚用“鷹爪”刁住士俊手腕並在其背後穴道一點,士俊立即覺得周身癱軟無力,疼痛難禁。這時士俊方知面前的和尚身懷絕技,當即叩頭拜師,法成和尚亦欣然接受。從此士俊每晚隨師學藝,法成和尚傳給他的就是 岳氏連拳一百零八手和翻子門拳術; 以及刀、槍、劍、棍大杆子等 套路,後來又教仕俊散打搏擊。仕俊經多年苦練技乃人成,辭師雲遊名山大川,訪友論藝, 眼界為之大開, 功夫亦臻化境矣。

    仕 後畢生習武; 傳藝授徒、聲名顯赫,披譽為“大杆子劉”。 他曾在清朝的護駕軍神機營當武未教練。當時在北京,仕後門下以劉德寬、紀三、 紀四武藝最好。 士俊晚年離開北京回鄉 傳其侄劉成有; 成有再傳第三子劉啟交; 外甥陳子正:陳子正即餘之師也。

    先師陳子正: 深得前輩真傳; 在先輩把岳氏連拳及翻子門融為一體的基礎上,結合鷹爪派技藝; 把岳氏連拳 一百零八手,去粗取精、 編成連拳五十路;最終形成鷹爪派翻 子門這一武術流派。

    綜合上述資訊,得出如下結論;鷹爪拳創自岳飛,初為一百零八式長拳(即散手招式),經過歷代相傳,形成完善套路於民國武術家“鷹爪王”陳子正,其中包括連拳五十路,行拳十二路。(據人民體育出版社《鷹爪派翻子門十路行拳》李佩弦 簡世鏗 編著、河北教育出版社《鷹爪翻子拳》陳國慶、張星一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皮買了嬌蘭帝皇蜂姿雙效精華露怎麼辦?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