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春聲

    “高昌吉利”是唐朝貞觀年間西部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鑄行的一種方孔錢,錢體厚重,製作精美,錢文為隸書,旋讀,光背,有大、中、小樣等數種版別。 此錢最早於1928年在吐魯番出土,當時只有一枚,從公開資料統計高昌吉利錢現存世不過五十餘枚(一說百餘枚),可見其之珍稀。

    唐 高昌吉利錢 作者藏品

    高昌國先後經歷了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權,早期闞氏、張氏、馬氏統治高昌地區的五十七年間,政權動盪,經濟蕭條,鑄造如此精美的高昌吉利錢幣並不現實。所以高昌吉利錢幣很可能鑄造於此後相對穩定的最後一代高昌王麴氏之手。

    自高昌吉利錢面世後,由於沒有史料佐證,錢幣研究者關於它是行用錢還是壓勝錢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撮其要者:主張壓勝錢的一派學者認為:高昌吉利錢幣出土的不是很多,特別是經過正式考古發掘出土的寥寥無幾,它很可能還是屬於一種純紀念性的,是高昌王饋贈的紀念幣,流通性的可能性不大。既然是紀念幣不是貨幣,那它就是壓勝錢(也稱花錢)的範疇了。另外,也有人認為它是給寺廟鑄的供養錢,源於紀念一次著名的 “寫經事件”,這當然也歸於壓勝錢一類了。

    主張行用錢的學者指出:高昌吉利錢從重量和直徑目前發現有大中小三種,當是折二折三和當五錢。出土數量少不是評判是否行用錢的惟一依據。還有學者認為“吉利”為突厥語頡利發的譯音,並不是漢語中“吉利” 二字的本義,因此該錢不能以其為吉語而斷為壓勝錢。

    也有一種折衷的認識,認為高昌吉利錢是王室發行的、具有紀念性質的貨幣。

    高昌故城 採自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錢幣中“懸針篆”和“玉筯篆”指什麼,收藏價值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