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針篆和玉筯篆是古錢文字最為熱門的兩個詞,指的是不同的兩種書體。歷代古錢文字真、草、隸、篆書體俱全,惟懸針篆和玉筯篆比較特殊,更具特色。先說懸針篆,顧名思義,每個向下的筆鋒都象一根懸著的鋼針,故名懸針篆。懸針篆首創自新莽錢幣,以六泉十布最為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是貨布,每一筆向下的筆端都鋒芒畢露,纖細鋼直。話說在小小的方寸之間,書寫都很吃功夫,何況還是兩千多年前的範鑄,其鑄造工藝著實令人歎為觀止,就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以精密鑄造技術、大批次的鑄造數以萬億計的青銅錢幣也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後人讚譽王莽為天下第一鑄錢高手是當之無愧的。王莽篡國在歷史上名聲不佳,對他的新政改革也是褒少貶多,但他在貨幣鑄造上的精工細作,還是在小器件鑄造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在長篇歷史小說《天雨》中,對王莽鑄錢的貢獻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玉筯篆書體則首推北周政權所鑄行的錢幣,其所鑄造的永通萬國、布泉、五行大布所用的書體就是典型的玉筯篆書體。玉筯篆也叫“玉箸篆”。是篆書的一種。“筯”和“箸”,都是指的華人吃飯的用具-筷子。清陳澧《摹印述》雲:“篆書筆劃兩頭肥瘦均勻,末不出鋒者,名曰‘玉筯",篆書正宗也。”也就是說,玉筯篆書寫時線條沒有粗細變化,起筆和收筆的末端沒有鋒芒。玉筯篆的筆法出自秦李斯《泰山刻石》,後人評價《泰山刻石》點畫嚴嚴,字型修長,其書寫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
北周所鑄造的永通萬國、布泉、五行大布三種貨幣,書法結體嚴謹,鑄造精整,享有“六朝之冠”的美譽,又都是北周第三位皇帝——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在位時發行的,所以宇文邕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鑄錢高手。“北周三品”也深受世人喜愛,現在能夠集藏到品相一致的一套已經不容易了。當年,我集到永通萬國和布泉後,就缺一枚五行大布。有一次我在西安北郊,遇到一位農家大嫂在井臺汲水,她彎腰時露出腰間的一串鑰匙,我一眼看到有一枚銅錢就拴在鑰匙串上,第一感覺就是枚好錢,與她協商買了下來,拿到手上一看,正是一枚五行大布。
懸針篆和玉筯篆是古錢文字最為熱門的兩個詞,指的是不同的兩種書體。歷代古錢文字真、草、隸、篆書體俱全,惟懸針篆和玉筯篆比較特殊,更具特色。先說懸針篆,顧名思義,每個向下的筆鋒都象一根懸著的鋼針,故名懸針篆。懸針篆首創自新莽錢幣,以六泉十布最為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是貨布,每一筆向下的筆端都鋒芒畢露,纖細鋼直。話說在小小的方寸之間,書寫都很吃功夫,何況還是兩千多年前的範鑄,其鑄造工藝著實令人歎為觀止,就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以精密鑄造技術、大批次的鑄造數以萬億計的青銅錢幣也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後人讚譽王莽為天下第一鑄錢高手是當之無愧的。王莽篡國在歷史上名聲不佳,對他的新政改革也是褒少貶多,但他在貨幣鑄造上的精工細作,還是在小器件鑄造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在長篇歷史小說《天雨》中,對王莽鑄錢的貢獻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玉筯篆書體則首推北周政權所鑄行的錢幣,其所鑄造的永通萬國、布泉、五行大布所用的書體就是典型的玉筯篆書體。玉筯篆也叫“玉箸篆”。是篆書的一種。“筯”和“箸”,都是指的華人吃飯的用具-筷子。清陳澧《摹印述》雲:“篆書筆劃兩頭肥瘦均勻,末不出鋒者,名曰‘玉筯",篆書正宗也。”也就是說,玉筯篆書寫時線條沒有粗細變化,起筆和收筆的末端沒有鋒芒。玉筯篆的筆法出自秦李斯《泰山刻石》,後人評價《泰山刻石》點畫嚴嚴,字型修長,其書寫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
北周所鑄造的永通萬國、布泉、五行大布三種貨幣,書法結體嚴謹,鑄造精整,享有“六朝之冠”的美譽,又都是北周第三位皇帝——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在位時發行的,所以宇文邕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鑄錢高手。“北周三品”也深受世人喜愛,現在能夠集藏到品相一致的一套已經不容易了。當年,我集到永通萬國和布泉後,就缺一枚五行大布。有一次我在西安北郊,遇到一位農家大嫂在井臺汲水,她彎腰時露出腰間的一串鑰匙,我一眼看到有一枚銅錢就拴在鑰匙串上,第一感覺就是枚好錢,與她協商買了下來,拿到手上一看,正是一枚五行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