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傑才育兒

    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

    讓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

    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

    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的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感受景色,去公園、園林、名勝古蹟,尋找美,和孩子一起親子製作手工、繪畫、裝飾美化,帶孩子觀看民間藝術、劇院、美術館、博物館,只有多看讓孩子感知,有了感知能力,就有了審美的意識。

  • 2 # 大愛無簡

    什麼情趣培養,是培養孩子認識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審美教育的基礎工程就是

    從小培養孩子

    健康的審美情趣。那麼,

    怎樣培養孩子

    健康的審美情趣呢?

    1、美化孩子的家居環境在

    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最好先從孩子的身邊做起,要做的第一點是美化家庭環境,讓孩子處在一種秩序井然、窗明几淨、空氣清新的狀態下,愛美之心就會悄然生長。一個美觀、優雅的居室,就是一幅百看不厭的風景畫,即使是簡陋的房舍和傢俱,只要搭配得當,放置合理,乾淨整齊,也能給人以雅緻的感覺!

    家居佈置,家庭環境美化,實際上體現著人的修養。居室環境對孩子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家長應幫助孩子創設一個簡潔、樸實、和諧、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的個人空間,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孩子的審美意識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強化,情操也會不知不覺中得到陶冶!

    2、要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大自然是一部無與倫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頭活水。大自然能夠給人以心靈的愉悅,生命的滋潤。那如水的月光,碧綠的原野,涓涓的溪流,柔和的垂柳,使人感到安靜舒適;那洶湧的大海,奔騰的江河,巍峨的高山,使人心曠神怡。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鳥獸蟲魚,都具有美的特質,因而都是審美的物件。我們應當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它的溫馨,感受它的靈氣。 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離大自然越來越遠。家長們,老師們,帶我們的孩子到公園去吧,到田野去吧,去看一看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看一看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無論是小橋流水的優雅情趣,還是大江東去的磅礴氣勢,無論是朝陽初升時小草上的一滴露珠,還是暮色降臨時原野的一縷炊煙,都會使我們的孩子在大自然中受到審美的薰陶!

    3、引導孩子發現和感受現實生活之美!以審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就是讓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進而產生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慾望。現在不少孩子小小年紀便對生活失去信心,覺得什麼都“沒勁”,一遇到挫折便唉聲嘆氣:“沒意思,活著真累!”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體驗到生活中的美。羅丹說:“生活裡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應讓孩子懂得,生活的美就在生活本身!( 巍巍在他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最後有一段話: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馳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坐在辦公桌前開始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往孩子的口裡塞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一起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這就是生活的美!

    4、讓文學和藝術滋潤孩子心靈! 對孩子進行民族文化薰陶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讓孩子閱讀中國古典詩詞。可以這樣說,唐詩宋詞,是引導人們走進中國文化殿堂最好的入口。薰陶性靈,啟迪文思,培養審美情趣,提升人格境界,都可以在唐詩宋詞的吟誦中得以潛移默化地實現。所謂“書卷氣”,所謂“文化底蘊”,首先就看胸中裝有多少古典詩詞。 開啟一部田園詩集,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們細心描繪的一幅幅精彩的風情畫: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多麼淳樸安謐的氣象、 多麼適意自得的情態! 在詩人的筆下,我們看到的真是令人神往的人間樂園啊! 讓孩子們從小受到美的薰陶!

    5、培養孩子學會一種樂器,並不一定都是審美教育。審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某種吹拉彈唱的技能,而是要培養人的藝術趣味、藝術情操!我們家長的責任就是及早引導孩子走向高雅,避開粗俗。而這個引導的過程就是審美教育的過程。 孩子們如果具備了高雅的審美情趣,他就會為初春時悄然綻放的一枝新綠而欣喜,如晨曦中噴薄而出的朝陽。他們就有可能具備純潔的心靈,寬廣的胸襟,從而在人生的旅途中笑傲風雲。 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會塑造高雅的風度氣質。你們怎麼看?!

  • 3 # 乾得堂

    審美,作為一種文化精神中的基本品質,對於兒童將是產生影響以後一生的一種基礎性修養。也許對於兒童來說修養為時尚早了些,但這一影響是確實存在的。審美首先一種嚴肅的精神品質修養,不能帶有功利的目的性。作為兒童審美的作用並非在於學習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比如書畫,音樂等技藝。而應重在參與人與人之中的各種活動,並且在生活之間的各種活動中,培養孩子自己對待″生活"的興趣。因為只有這樣一種興趣才是兒童極積″人生觀最直接的體驗。培養極積的人生觀,不僅是兒童也同樣是成人具有″審美"本質意義的認識與體現。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具有培養孩子自己這一方面能力的認識。認識生活,培養極積的人生態度這是審美能力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對待孩子自身文化品質修養的基本需要。。。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想望子成龍,也努力為自己孩子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與條件。認為審美首先是書畫、音樂等藝術的技藝。基實藝術的技藝只是審美的一種普遍形式,而與審美的本質要求並不產生根本的聯絡。誠如以上所講沒有對待人生觀的正確認識以及培養,那麼藝術形式所可能產生的審美意義就十分有限。。。。所以作為家長,更應該具有長遠的眼光來對待孩子自己的″審美"精神以及"審美"品質的培養。這是一種對待兒童"人生觀"的一種要求。如果孩子自己只是學到了藝術的一些技藝,而忽視了對他極積"人生觀"的培養,那將會影響孩子自己一生的人生態度。同樣能正確的樹立極積的人生態度一一人生.觀,那麼也將會使孩子自己將終身受益。(畫為自寫)。

  • 4 # 六十分媽媽

    何謂審美?互動百科裡說到審美又稱感覺學,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也就是說審美需要調動我們的感官和覺知,所以那些看起來美、聽起來美、嚐起來美、摸在手上感覺美的東西都是審美的物件。培養孩子的審美感,需要結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

    首先,親近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因為自然和生活能為孩子提供最直觀、最天然的審美素材。春天的一樹繁花,夏天的一抹微雲,秋天的一片落葉,冬天的一壟白雪都能給人帶來感官上和心靈上的震撼。泥土芳香、青山巍峨、大雁南歸、溪水潺潺,哪一個意象和自然造化不美呢?

    其次,審美不僅審的是美的內容,更是對觀察物件的覺知。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片樹葉的脈絡那麼打動我?因為它像我最喜歡的一件衣服上的圖案,因為它像媽媽的手。孩子能從這種類比中找到與他生活有關的印象並將它們聯絡起來。面對一連串由大及小的圓,有個孩子說:“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是不是覺得很震撼?這種由外物到內心的覺知是孩子和世界互動的重要方式。

    第三,審美不僅審的是實物,還有為人處事的方法和崇高的人格。我們歷史中有很多英雄人物,面對失敗和挫折,在不可能的困境中依舊持守人性光輝的那一群人,是我們的榜樣,也是孩子審美的物件。父母的溫柔敦厚、堅定執著是孩子最好的審美起點。這種特質應該在一言一行中貫徹,而它也終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審美資產。

    最後,就是接觸各種藝術形式。音樂、繪畫、雕塑、建築等等,其實它們都是自然造化的再現。能從中聽到、看到、感到各種能和人的內心相連的東西,就是美。真正偉大的作品都是自然的。多帶孩子去體驗種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在他心中種下美的種子。

    辛棄疾說:"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美感是一種高峰經驗。透過對自我的觀照,在不懈追求中實現自己的潛能,並最終得到這種體驗和美感。所以,我們要交給孩子的是當外界人事,透過主動的體驗,與內心達到和諧統一時,才是發現美的那一刻。

  • 5 # 小姐倆的快樂生活

    孩子的審美能力既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也與後天因素的培養息息相關。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注重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1、有意識地讓孩子到大自然中親身體驗自然形態中各種美的景象,如:

    河邊潺潺的流水,花叢中鮮豔的花朵,頭頂婉轉的鳥鳴,身處茂密的樹林,都將給孩子帶來美的樂趣和遐想,激勵著孩子對美的追求。

    2、審美的過程離不開生動豐富的感性材料。

    首先要重視觀察力的培養,哪怕是一束花的放置、一幅圖畫的懸掛、一個裝飾品的陳設,都應具有形式美感的特點。

    其次可以從形狀、色 彩、結構,以及平衡、對稱、變化、統一諸方面引導孩子仔細觀賞。

    最後,還可透過觀看圖畫、電視、工藝品、生活用品等活動,獲得造型美的粗淺知識。

    3、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挑選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與孩子一起賞析。

    比如欣賞風景畫時,可問孩子:你在畫看到了什麼?有什麼聯想?你認為畫中什麼最重要?為什麼?這幅畫給你什麼感覺?你認為畫家在作畫時有什麼感覺?他們為什麼要畫這個景色、這個物體?假如讓你畫,你會怎樣畫?會添上什麼?捨去什麼?

    家長要細心傾聽孩子回答,肯定他們說得對的地方,必要時給予指正,從而使孩子逐步提高審美能力。

  • 6 # 郝跳舞

    簡單一點:環境的支援。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學校,生活環境都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但最重要的在於家庭給予的支援是否到位。

    父母陪伴成長

    真正想讓孩子培養審美能力,最根本的是父母首先對美的認識程度。父母跟孩子要一起去成長,為孩子創造一個長期美育環境,而不是靠現在每週一次的藝術學習。

    平時沒有環境支援,一週一次學習的效果甚微。

    要記住:功夫在平時。

    環境的影響

    就拿畫畫這個事情來說,一個朋友家一百幾十平的房子,幾乎每面牆都是孩子的畫,從會塗鴉開始到現在5歲了,哪怕是胡亂塗都會掛到牆上,定期更新。這種氛圍無形中就給孩子帶來暗示,總是能自覺得帶給孩子反饋。

    現在大一點,他就知道:哦,原來我畫的進步了,或者我畫的不好看了,我要改。

    這個東西不是誰讓他去做去改變,而是有這樣的氛圍,他長期處於其中,就會影響到。

    審美缺失原因

    其實現在的孩子還好點,往上一代“審美”對於很多人都非常陌生,包括美術,音樂這些的學習,大家都有很多盲點。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改革開放後幾代的教育體制在素質教育裡面的嚴重缺失,不被重視,所以成年後大家都對這方面的瞭解甚少。

    核心:任何事情沒有環境的支援,都是很難支撐的,何況一個孩子。

  • 7 # 全民美育報

    日前,網上火過一陣“奶奶帶孩子VS媽媽帶孩子”,簡直就是神對比。

    白白淨淨的小公主、小王子,一秒變成灰頭土臉的小村姑、小青蛙,還自帶高原紅,莫明其妙地迅速變黑。氣質畫風直逼閏土,大家紛紛感慨:奶奶是潮童殺手!

    其實,這和兩代人的審美有很深的關係。

    奶奶輩的人,從小經歷的是大饑荒,是資源不足、教育有限,所以在他們的眼裡,只要吃飽穿暖就足夠。

    媽媽輩的人,生活逐漸變好,教育逐漸跟上,他們不再侷限於吃飽穿暖,還要追求吃好穿美。

    人類在滿足了最基本的需求之後,就會去追求更高的需求。一個活在盛世的00後、10後,是不能理解70前的。而媽媽輩的80後和90後,正是這幾代人的過渡。

    目前華人的審美水平高嗎?美育君認為:普遍不高。不信你走到大街上,看一看那些街道,很多都是雜亂無章的建築,簡單粗暴的招牌更是刺痛人的眼球。

    相比之下,日本是一個很注重審美的國家,在他們的街道,哪怕路邊一家不知名的小店,也是設計感十足。招牌、字型都很講究。

    同樣是喧鬧的市區小巷,對比之下,你會更願意去哪裡生活呢?

    奶奶們更喜歡下圖這種粗糙搭建的地方,因為東西實惠。年輕人則更喜歡上面那種注重美感的地方,從街道可以看出對生活的用心。

    未來的世界,和過去的世界完全不一樣。我們會看到,這個世界越來越注重審美。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上個世紀初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已經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80後90後,走在前沿的一些家長,已經開始扭轉觀念,卻依然有很多家長,只顧滿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而沒有培養孩子審美的概念。

    少兒時期是孩子審美培養的關鍵期,是一個人氣質形成的時期,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當孩子習慣“山裡娃”的畫風,長大後再接受美育薰陶,也是事倍功半。

    所以,孩子的審美能力千萬不可忽視。現在這個社會根本不缺吃穿用度,人們對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要求。現在不培養,將來就輸在這起跑線上。

    美的東西對人有一種天生的吸引力。美能薰陶一個人的氣質。我們會看到,學舞蹈、繪畫或音樂的名家,自有一股氣質在身。不用開口,憑氣質就讓人肅然起敬。

    人生苦短,你是願意在雜亂土氣的地方過一生,還是在精緻美麗的地方過一生?問問你的孩子吧。如果孩子沒有感知美好的能力,他將喪失多少情趣,又如何去認真生活、成就自己呢?

    審美品位,伴隨我們一生。一個瓷碟、一杯茶、一束花,是一種心情,一種追求,一種活著的姿態。一個人不懂審美,他的房間必定一團糟;一個社會不懂審美,它的建築必定不會有韻味。

    審美能力強的孩子,他的精神更強大,不會被輕易打垮。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認真而有耐心的,他不會做生活的奴隸。他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會更加努力地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陳寅恪先生先生曾言:中國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中國歷史上審美能力最高的朝代是宋代,宋朝的書法與繪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那是一個極為注重美的年代,他們視界之清新,是後世無可比擬的。那個時代出過無數傳奇。

    經歷千年,文化斷層,我們什麼時候能夠重拾這種高雅的審美呢?從孩子的審美培養做起,這是時代的要求,是未來的風向,也是孩子將來必備的素質。

    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愛美的,作為父母,不要去扼殺這種傾向。

    多帶孩子去遊覽外面的世界,去觀察自然風光和人文勝境,他走過的路,會融進他未來的氣質中。讓孩子多接受藝術方面的薰陶,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和感受能力。10個孩子9個愛畫畫,那就讓他們多去畫一畫吧。

    江南一帶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天人合一”的審美。中國歷史上經歷過3次大規模的南遷,很多漢人遷居到南方,把文化中心帶到了南方。我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今,那邊美感和底蘊猶存。

    所以,我們特意選了杭州,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為孩子們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畫展。

    孩子們是極具靈氣的,我們不看技法、沒有門檻,只是想讓這些靈性互相交流,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讓孩子拿起畫筆,一起來尋找他的美感吧!

    8月30日——9月25日杭州博物館“詩歌的樣子”美術作品全球巡展 杭州站即將精彩呈現拿起你的畫筆開始這次神奇之旅吧歡迎關注我們:詩歌的樣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左右的你,正在為避免中年危機的發生,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