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歡坐在跑車裡
-
2 # 珍視映畫
中國產玄幻題材——“五毛特效”專業戶
除了熱門IP和演員顏值,特效也是玄幻劇中的一大亮點。今夏玄幻劇的扎堆播出似乎也開啟了中國產影視劇的特效時代:《青雲志》的特效佔比達80%,《幻城》是90%,《九州天空城》實景較多,但特效也佔50%以上。雖然紛紛使出了看家本領,但這些玄幻劇在“逢特效,必五毛”的魔咒中無一倖免。所謂“五毛特效”,是網友對中國產電視劇特效粗製濫造的一種吐糟。
《幻城》一開播吐槽聲就不絕於耳:五毛的特效,一塊的粉底,兩塊的美瞳,三塊的假髮,五塊的盒飯,十塊的演技,二十的佈景,有人說它是升級版的《巴拉拉小魔仙》,有人說早知拍成這樣,還不如省下當初買原著的錢來投資電視劇。
雖然被黑得慘,但這部中國產鉅製玄幻劇在特效宣傳上可是噱頭十足。據稱,該劇特效佔比為90%,有多達2400分鐘的特效量,相當於22部大電影的總量。節目組還專門聘請了《權力的遊戲》特效公司Pixomondo、《阿凡達》特效公司Primefocus、《指環王》製作設計師。
作為競品《九州天空城》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廉價的特效逼人齣戲。需要靠想象力才能被銬住的手銬,女主身上紋身貼質感的“星流花”,學院監獄的牢籠鐵柵欄縫隙大到能鑽過一個人,這都讓人啼笑皆非。而《青雲志》號稱是玄幻雷劇中的清流,可厲害了word哥,張小凡一發功,臉都能變!形!了!
《幻城》(影視劇照/圖)
中美特效差的不只幾塊錢
買了Vip中p的會員卻只能看五毛特效,觀眾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人家美劇就能憑藉純熟的技術、逼真的場景花樣吊打同行?
在《幻城》全劇廉價感十足的特效中,最可圈可點的當屬主角卡索王子的坐騎雪獅了。它配合著主人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還能旋轉、跳躍、上天。官方資料顯示,這頭雪獅由3300萬個高模多邊形組成,表情20個,全身肌肉32塊,肌肉節點5041個,骨骼248塊,毛髮超過1600萬根……可惜這隻令人不明覺厲的雪獅並非中國產,而是由特效公司Pixomondo親自操刀,《權力的遊戲》裡那三條龍就是該公司的代表作。
而美劇特效中的翹楚,非《權力的遊戲》莫屬。這部劇從2011到2014年,連續四次獲得艾美獎“視覺特效獎”的提名,並且在2012年到2014年連續三次摘得獎項。在今年9月底的第68屆艾美獎中,《權力的遊戲》更是承包了這個舞臺:除了蟬聯最佳劇集獎,還獲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及一票技術獎。
從宏偉華麗的維斯特洛城堡到白雪皚皚的絕境長城,從腥風血雨血色婚禮到黑水河戰役被燒得扭曲的人形,一個個特效場景皆可比肩院線大片。這樣的大製作都是錢燒出來的:從第一季開始,《權力的遊戲》每集投資就高達600萬美元,第五季更攀升到800萬美元,而第六季達到了1000萬美元一集,意味著整季耗資1億美元,堪稱電視劇史上燒錢最多的系列。
如此這般任性燒錢,即便是最優質的中國產劇相比,也是不能與之相比的。去年大火的良心劇《琅琊榜》製作成本在1.1億元左右,拍了54集,平均200萬人民幣每集。再看看《幻城》,投資3.5億,看上去並不少,但只要除以50集,平攤下來,每集也就700萬的投資。
除了捨得花錢,美劇在後期製作也真的下了功夫,據說《權力的遊戲》每一季都能“累死一個特效公司”。每年7月到11月,該劇組會在實景或佈景中對著綠幕拍完所有戲份,接下來到來年4月,就輪到了特效團隊大展身手。製作週期跟拍攝週期幾乎一樣長,光是誠意就可以給足10分了。
反觀很多中國產劇,從開機到殺青都在趕時間。《九州天空城》這部戲整個週期才60天,刨除中間的過年時間,所以整個劇組就跟劇情一樣,飛起來拍戲,夜以繼日地趕。而導演楊磊也坦承很多東西需要花時間研究、修改,太趕難以做到完美。
特效師:不背“五毛”的鍋
特效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成百上千的特效師手工製作視覺效果,十分耗時。
雖然特效是透過電腦製作的,但操作電腦的始終是人,特效師得一直盯著電腦進行調整,其精細度是按幀計算的,而非一鍵解鎖500個畫面。有時候,在電腦繪製出模型後做三維渲染,為了符合實拍畫面的物理環境,得花30多個小時才能渲染出一幀。為了趕時間,國內的團隊在渲染時只能降低質量和細節,“五毛特效”就由此而來。
每當一部劇被質疑是“五毛特效”時,首當其衝背鍋的必定是特效師。然而只拿一個人的薪水,沒有三頭六臂的特效師又如何扛起十個人的活?
在為《幻城》連續工作的五個月中,視效總監管傑明帶著150人的特效團隊實在花了不少功夫:平均每天工作18個小時,熬夜、連續工作48小時是常事。管傑明自己就連續七八年每天凌晨三四點才睡,到頭來苦也吃了,羹沒分到,簡直成了身體被掏空的“特效屍”。
很多特效師都是漂泊不定的“特效民工”。一個剛入職的特效師可能每週工作50到60小時,然後會增長到90到120小時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飯。一個專案結束也意味著特效師的失業,直到碰上新的專案。在好萊塢,特效師是唯一至今沒有工會的工種,他們無法得到醫療、養老、休假等正常權利。
擺脫“五毛特效”,工業化流程是王道
對比國外的特效,在技術、流程上,國內還是“作坊”,人家已經走向工業化了。落後的原因在於時間和流程分工管理混亂,市場對後期行業不認同,人才儲備不足,翻譯成人話就是:導演瞎搞,製片摳門,特效師太嫩。
由於影視特效天然的技術壁壘,很多劇組把前期籌備、拍攝和特效製作割裂為少有交集的兩部分,而這正是電影特效製作的大忌。想獲得好的特效效果,從專案啟動之時起,劇組前期團隊就必須和特效團隊時刻保持良好的溝通。
特效團隊主要對接的是導演和美術指導,但是在國內,很多導演對特效製作知之甚少,一來不能準確描述想呈現的最終效果,二來對特效製作不夠重視。他們很少在前期籌備、拍攝時有意識地配合,結果造成了粗製濫造的特效。更有甚者得靠特效師擦屁股,拍攝現場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扔給特效去補,所以就出現了《花千骨》那隻用特效製作的包子。
而在好萊塢,四大特效公司中的三家都是由導演創立,最為著名的工業光魔創始人是《星球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這些懂行導演早已磨合出了一套適合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特效製作流程。
總投資遠不及國外,特效製作費用也很少能達到其中的30%,即使號稱“特效大片”,明星片酬也是一部影視劇的最大花銷,難怪特效效果只值“五毛”。此外,許多中國產影視劇瀰漫著一股浮誇風,投資人和製作人拿著有限的資金,卻希冀於特效團隊“少花錢、多辦事”,如果拍《太子妃》能賺錢,誰還去拍《權利的遊戲》?
另一個尷尬點是,特效行業有人無才。《幻城》的視覺總監管傑明手下的“技術民工”多是80、90後,他們自學、或者到培訓機構或者正規院校學習後進入特效行業,由於應用強,他們不得不邊實踐邊學習。再加上國內特效行業起步晚,很多人才都靠引進。而好萊塢的人才儲備是它的一大優勢,如工業光魔麾下經驗豐富的特效總監都有很長的職業生涯。
對於中國產劇的特效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有高關注有好IP;也是最壞的時代——導演不尊重特效製作流程,資本市場不認同,沒有培養出一批尖端技術人才。但可以確定的是:好特效必須依靠工業化的製作流程,從開發到稽核、溝通、定稿,每個環節都要有一套嚴格的程式,慢工出細活。要想減少時間成本,得花錢,得請專業團隊,得提高計算機運算速度的提升,光拿小鞭子抽特效師是沒有用的。
-
3 # 莫芝餘
目前幾月剛上映的《爵跡》
裡面有很多的五毛錢特效
比如說城市,尾綴,還有魔獸。
QAQ
-
4 # 時恪
最受不了的當屬電視劇版《盜墓筆記》了。
其實也不是爛到極致,但是作為一個稻米,對於劇情的接受度明不是找幾個高顏值演員和五毛錢特效就可以提高的,尤其那特效,唉
不想再上傳圖片了,畫面假的和動畫有的一拼
-
5 # carnival3
雖然我還是很喜歡《花千骨》這部劇的。但是五毛特效也不少啊...找個真包子也沒事啊...非要做特效...糖寶這個特效也做的好尷尬...
真心佩服演員...對著空氣說話還能這麼一本正經...
回覆列表
這是馬生人嗎?
或者人頭馬
在或者那是沒p好
哈哈中國產神劇不怪他們要怪就怪學校怎麼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