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斜月
-
2 # 磊落故人
1.天才少年
鳩摩智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藏民家庭,家裡帳房的氈毯用了幾十年,破舊不堪。父母為了一日兩餐,已經用盡全部精力,根本沒有時間教鳩摩智學識,竟也沒發現他們孩子的聰明神異之處。
小時候,鳩摩智並不同鄰居的孩子們玩耍,而是特別喜歡觀察集市的上各色行商與藏民的交易,對他們用茶葉、絲綢交換藏民的氈子、酥油非常感興趣。此外,他還非常喜歡看寧瑪上師出行的情景。
鳩摩智七歲時的一天,聽大人說有寧瑪上師經過,趕忙跑過去看。只聽得一陣誦經之聲,一群僧人迎面走來。這次是前方四僧,後方四僧,中間八僧抬著精緻華麗的大轎,一位上師手捏法印,在轎上盤膝而坐,口中唸唸有詞。
鳩摩智心中羨慕之極,恨不能像那上師一般,坐在轎子之上,享受民眾崇拜的目光。正暢想間,鳩摩智沒有發現,自己竟然不自覺的念起了剛聽過的經文。
那上師經過鳩摩智身旁,不禁眼中一亮,只覺這小孩雖然瘦弱不堪,衣著破爛,但方臉大耳,眼神澄淨,氣度不凡。更令人驚訝的是,他正念的經文,是大明寺前幾日才翻譯過來的梵文經典!鳩摩智只聽了幾遍便能背誦,可見有過耳不忘之能。
上師當下吩咐隨行僧人,務必將這小孩收入大明寺。於是兩位僧人來到鳩摩智家裡,通知他們的孩子被上師選中,即日起入寺修行。鳩摩智父母自然千肯萬肯,立刻接受了僧人的禮金,同意鳩摩智入寺。就這樣,鳩摩智邁出了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2.自力更生鳩摩智進入的大明寺,是藏傳佛教之一寧瑪派的道場,坐落於大雪山岡仁波齊峰。這座山峰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只有它常年積雪的峰頂能在Sunny的照耀之下,呈現出奇異的光芒,令人目眩神迷,尤為信佛之人所崇拜和嚮往。而大明寺,就在岡仁波齊山腰之處。
鳩摩智進寺之後,衣食不愁,但卻沒有人安排他修習佛法武功。原來,大明寺上師還是吐蕃的國師,多半時間都在吐蕃國處理事務,以及在各地遊歷修行。上師雖然一時興起,安排鳩摩智進入了大明寺,但卻在兩年之後才回到寺中,又過了三年,才想起了這件事。
大明寺雖然是佛寺,但也是派系林立,明爭暗鬥。鳩摩智雖是上師欽點入寺,但那兩個僧人帶他進寺之後匆匆離開,沒有交待清楚,所以也沒有人理會這個孩子。
但鳩摩智心思活絡,在數次求人不得之後,他竟然主動負擔起寺內打水、洗衣等雜役,並藉機偷學佛法和武功。
前面說了,鳩摩智天資很好,佛法都是過耳不忘,武功則是一學就會,而且鳩摩智心志堅毅,決意要改變命運,所以他用盡所有的空閒時間,刻苦學習佛法,修煉武功。五年下來,已如進寺十幾年的僧人一般。
3.脫穎而出這一日,大明寺內發出公告,七日後進行十年一度的武學大比,所有二十歲以下僧人均可參加,最終的勝利者將被上師收為弟子,親授佛法武功。鳩摩智少年心性,自覺武功已有小成,便報名參加。
第一場比試,鳩摩智因經驗不足,看不清對手出招虛實,結果被打中數拳,鼻青臉腫的他才將對手淘汰。此後,他慢慢將武功的優勢發揮出來,雖受了些皮肉之傷,但將對手都一一淘汰,直至在決賽中擊敗了奪冠呼聲最高的師兄,奪得第一。
比試期間,上師已回寺,決賽時亦在臺上觀戰,鳩摩智的表現令他暗暗吃驚。因為他的拳法顯然一看就是多種武功拼湊而成,但偏偏融合無間,頗具奇效,不知道是哪一位老師的弟子。上師聽鳩摩智報上名來,才想起自己當年在民間收下鳩摩智之事。問起武功,聽鳩摩智說是自學而成,心中更是驚喜交加。
原來此時鳩摩智雖然才十二歲,但遠較同齡的孩子高大,和成人亦無多大分別,所以上師便沒認出他來。上師想到自己當年一念之舉,便得到一個武學天才,合該大明寺再度興旺,自己圓寂之後,吐蕃國師之位,亦不會旁落他家。於是,上師當下表示收鳩摩智為徒,惹得鳩摩智遭受無數羨慕嫉妒的眼光,喜悅之餘,只覺如芒在背。
4.峰頂練功此後五年,鳩摩智隨上師修習佛法武功,他本就聰明,如今再得名師指點,武功更是一日千里,很快就追上並超過了各位師兄。只是,鳩摩智得上師青睞,進境神速,使同門的幾個師兄心中頗為不快,各種勾心鬥角,使鳩摩智不勝其煩。不過,這種鬥爭也令他的心智飛速成熟,陰謀詭計學了不少。
這一日,上師召見各位弟子,言明自己將在弟子之中,擇一合適之人,傳授無上絕學“火焰刀”。傳功之前,各位弟子要登上岡仁波齊峰頂,於雪中靜坐,堅持時日最多之人,便是“火焰刀”的傳人。
包括鳩摩智在內的七位弟子都非常興奮,躍躍欲試。上師傳給眾弟子一套呼吸之法,言明勤練此法,可幫助抵禦峰頂嚴寒。若有支援不住的弟子,可徑直下山,但此後再無修習“火焰刀”的機緣。隨後,上師將呼吸的法門傳下,眾弟子都牢牢記住,便一一拜別師父上山。
岡仁波齊峰海拔六千六百米,飛鳥難渡,路險雪滑,一不小心就會掉下萬丈深淵。好在七人都武功有成,無驚無險的來到峰頂,各尋一處平整之地坐下,按照上師所傳呼吸之法,靜坐調息。
但七人很快發現,上師所傳法門,根本無助於抵禦這峰頂的酷寒,半日之後便有一人支援不住,下山走了。夜裡又有兩人離去,第二天又有一人,第三天又有兩人。至此,已經只剩下了鳩摩智。
其實鳩摩智和六人一樣,只是在苦苦支撐,他也有點兒懷疑上師所傳的法門無效,但細想上師又不至於欺騙眾位弟子,於是便憑著一股骨子裡的堅毅,一種誓死改變命運的賭性,苦苦支撐。
在第六個人走後兩個時辰,鳩摩智已被大雪包裹在一個半米厚的雪球之內,他身體已無知覺,意識陷入了半昏迷狀態,只是靠著慣性執行上師所傳的呼吸法門。就在他感覺全身血液已將被凍住之時,一點暖意自丹田生起,如燎原星火,慢慢擴充套件到四肢百骸。在那一刻,鳩摩智似乎聽到了血液在身體內流動的聲音。
一炷香過後,只聽嘭的一聲,鳩摩智所在的雪球猛的爆炸開來。鳩摩智自雪內緩緩站起,向東而立。此時,朝陽剛從海面升起,鳩摩智沐浴在滿天朝霞之中,仿似佛祖神邸。
鳩摩智此刻已然明白,上師所傳的法門,是要人處在極寒之地,於極陰之處,生出一點陽來。否極泰來,陰極陽生。這本是道家之理,但正所謂佛本是道,道亦是佛。世間道理到了極致,皆是相通。
而這,也正是“火焰刀”的內功心法。“火焰刀”是將陽烈內氣集中於掌緣,發出溫度高如火焰的刀氣。然則內氣如何能有溫度?只能用這陰極陽生的法門,修煉而得。
此時,鳩摩智“火焰刀”心法已成,以後再練招式,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必贅述。
-
3 # 獅吼子
說到鳩摩智的火焰刀,首先要從西藏特殊的地理狀況說起。
青藏高原不但是世界屋脊,更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地熱蘊藏量居中國首位,各種地熱顯示幾乎遍及全區,有700多處。絕大部分地表泉水溫度超過80℃,地熱資源發電潛力超過100萬千瓦。
以著名的羊八井地熱田為例,這裡有中國最大的高溫溼蒸汽熱田。西藏有溫泉、沸泉、間歇噴泉、熱水河和放熱地面。其典型特點是溫度高,型別多,超過沸點的地熱顯示點已發現36處。羊八井熱水塘為水熱爆炸,昂仁縣切熱鄉搭格架間歇泉是中國已發現的最大間歇溫泉;高原沸泉,分佈在岡底斯山一帶,如薩嘎縣達吉嶺鄉如角藏布一支流;沸泥泉,措美縣布雄朗古和薩迦縣卡烏泉塘;地熱蒸汽,分佈在岡底斯山及念青唐古山南麓一帶。
西藏人民自幼就學會了利用地熱溫泉資源,用來煮飯那是超級美味。靠泉吃泉,歷代武學宗師也在研究如何將地熱融入武功之中、創造出一門威力巨大的絕技,最終發現熱泉的威力在於爆沸後的水蒸氣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一旦被壓縮噴射,不但衝擊力巨大,而且還能產生嚴重的燙傷。因此如果對經脈中的內力加熱,並且不斷壓縮,最終透過手掌噴射的話,就會產生強勁的威力,內氣炙熱如刀,所以被命名為火焰刀。
但是人體畢竟不是岩石火山,能產生的能量有限,承受的溫度不足,到了鳩摩智手裡,苦思冥想無法缺無法解決威力的問題。後來有一天鳩摩智路過一個沼澤,發現沼澤上居然有火焰升騰,水中燃火,景象奇特。鳩摩智在當地閉關一個月,發現了沼氣的秘密,原來腐爛植物在水下發酵,可以產生可燃燒的氣體,如果再以內力催動氣體燃燒,就會爆發出超高的溫度,甚至可以切金斷玉。鳩摩智恍然大悟,他辛苦鍛鍊,最終掌握了以身體為池,製造沼氣的能力、輔以內功發射沼氣,溫度極高,破壞力極大,至此,火焰刀大成。
與六脈神劍相比,火焰刀的優點是溫度高,附帶火焰傷害,缺點是反射速度緩慢,同時要不斷積累沼氣,必須時刻忍受腸胃不適,比較痛苦,因此、鳩摩智內力全失後,這門絕技也就失傳了。
順帶說一下六脈神劍,當年段家先祖段思平在南海諸島遊歷,段家靠洱海,水性極佳,段思平閒極無聊,潛水捕魚為樂,發現當地海中有一種小蝦,身長不過一指,卻可以噴射出高速水流,將獵物擊暈甚至殺死。這種蝦生活在熱帶海洋的淺水區,擁有一大一小的一對不成比例的螯,它們生活在熱帶海洋的淺水區域,獵食時會將巨螯迅速合上,透過壓縮水流產生高壓,這樣高速的水流形成一個極小的低壓氣泡,這些氣泡從發出到破裂只有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而且爆破的時候溫度會達到4700度,所以它們很容易捕獲獵物。
段思平好奇心起,以一陽指灌注雙指互搓,內力激盪而出,威力巨大,開山裂石,段思平大喜,命名為神劍,因為奇經八脈內力激盪,威力各有不同,段思平選取了威力最強的六種組合,命名為六脈神劍。
後世六脈神劍傳下去,子孫覺得六脈難練,即使練成一脈也覺得威力不足,還以為是自己內力不足,不及段思平先祖。殊不知,六脈的功夫分為兩段,第一段內力分六脈執行,第二段雙指互搓,內力激盪,才能產生出巨大的破壞力。當年段思平傳人以為身為大俠打響指不雅,廢棄了第二段,六脈也就泯然眾人了,到了段譽以北冥吸來的內力發射內氣,其實已經不是正宗的六脈了。
這也是人間憾事。
-
4 # 盧秀輝侃侃詩書畫印
姑蘇慕容復的父親也就是慕容博將少林七十二絕技一一抄寫了一邊,然後和鳩摩智論劍的時候將七十二絕技的副本送給了鳩摩智,然後鳩摩智以道家的小無相功為根基,學會了七十二絕技,火焰刀就是其中的一種。
火焰刀是金大俠天龍八部中,吐蕃國大輪明王鳩摩智的獨門武功,是一種內功催生的掌法,火焰刀將內力凝聚掌緣,以虛無縹緲的虛勁傷人,與六脈神劍、一陽指、慕容家的參合指罕有的比。而喬峰,同樣也是天龍八部四絕之一,他的拿手絕技,乃是丐幫鎮幫之寶的降龍十八掌!那麼,當他的降龍十八掌遇上了鳩摩智的火焰刀,到底誰會更厲害呢?
鳩摩智面對小咖的時候,就喜歡用“火焰刀”,又威武又帥氣,關鍵最拉風!像前期的段譽,總是被“火焰刀”欺負!而當鳩摩智面對強敵的時候,有幾次用到“火焰刀”呢!和虛竹實力對決的時候是“小無相功”催動“七十二絕技”,和慕容復對決的時候也是用實力拳腳功夫!
可見,“火焰刀”更多的空有其表,雖然看起來威力不小,好像和“六脈神劍”有些類似,實際上光從內力來分析就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武功!段譽最終把鳩摩智的內力吸完才能靈活催動“六脈神劍”,也就是說需要的內力至少是兩個鳩摩智的水平!所以這樣來看,“火焰刀”要麼就是“六脈神劍”一般的威力,要麼就像“參合指”不能夠連續的發射!相當於機關槍和小步槍的區別。
-
5 # 月關略萌
看過《天龍八部》的都知道鳩摩智這個人物,可以說天賦異稟,資質過人,實乃一位武學奇才。小無相功、易筋經、少林七十二絕技等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的武功都被他學會了,還有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中的少澤劍也會其陰陽顛倒的學會,不得不讓人為之驚歎鳩摩智對武學的執著和驚人天賦。但若要說到鳩摩智的看家本領,那就非火焰刀莫屬了。
我們知道,鳩摩智的那些武功基本上都是偷學或者與人交換得來的,但火焰刀為密教的寧瑪派一位上人傳授,可以說是鳩摩智所有武功中來歷最清白的一種。
火焰刀是將內力凝聚掌緣,運內力送出,以虛無縹緲的虛勁傷人的一種絕技,可遠端操控,端的絢麗無比。
金庸老先生安排火焰刀作為鳩摩智的老家本領也是大有深意。鳩摩智乃是一代高僧,佛學精湛,甚至每五年都會在大雪山大輪寺開壇講經,聲名遠播,就連遠在天南的保定帝段正明都想前往一睹風采,前去聽經。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絕世高僧,居然出任了吐蕃國國師的身份,可見他內心對於名利的追逐之心遠勝他人。
就如他的火焰刀絕技,無色無相,貌似清心寡慾不著痕跡,實則那熊熊燃燒的火焰就如他內心的慾望一般炙熱高漲。而就是這種慾望最終讓鳩摩智跌落神壇,好在最後失去所有武功和內力後大徹大悟,迴歸征途,成為了一位真真正正的高僧。
-
6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一
鳩摩智的“火焰刀”是他的一門絕技,這門絕技也具有傳承攻擊的實力,甚至可以說是低配版的“六脈神劍”。在鳩摩智單闖天龍寺之時,面對五本和枯榮大師組合起來的“六脈神劍”,鳩摩智毫不畏懼,他就憑藉獨門絕技“火焰刀”與之對攻,他“火焰刀”的威力完全蓋過六人拼湊起來的“六脈神劍”。
當然,這並不能說“火焰刀”勝過“六脈神劍”,只是因為鳩摩智的功力是蓋過五本的,所以他的“火焰刀”才完全不懼五本拼湊的“六脈神劍”,歸根到底還是功力決定一切,鳩摩智的“小無相功”本就是一門奧妙高深的內功心法,在“小無相功”的催動之下,“火焰刀”更顯得來勢洶洶。
“火焰刀”與“六脈神劍”有相似之處,就是用功力來催動真氣,以達到凌虛傷人的目的,只是“火焰刀”相對容易,對功力要求相對較低,而且發揮出的招式更單調,另外一點不足就是在反覆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夠太過頻繁,需要一定的冷卻時間。
即便這樣,鳩摩智憑藉過硬的實力將這門絕技修煉到頂級的水準,故而在關鍵時刻總是能夠大殺四方,讓人防不勝防。
鳩摩智作為吐蕃高僧,他的武學天賦無須質疑,但是這門絕技的來源絕對不是慕容博贈送,畢竟慕容博只是給他“七十二絕技”,而他也在少林寺和天龍寺都演示過“七十二絕技”,而“火焰刀”並非其中一種,可見“火焰刀”不是少林武功,有人說“火焰刀”就是“燃木刀法”,其實也根本沒有依據。
二
在三聯版《天龍八部》中,並未提及鳩摩智這門絕技的來歷,而在後來新修版中,金庸對之前留下的很多坑都予以填補,也提及了“火焰刀”的來歷。這門絕技是吐蕃密宗寧瑪教的獨門絕技,鳩摩智深得真傳,他在“小無相功”修煉成功以後,他的功力相當高深,本來小無相功都有快速修煉武功的能力,故而鳩摩智修煉“火焰刀”也是相當快,而且鳩摩智的“火焰刀”也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在吐蕃基本上沒有人能夠達到他這種高度,甚至來到大理天龍寺,五位老僧的功力都抵擋不住“火焰刀”的攻勢。
甚至到了中原,鳩摩智的“火焰刀”也沒有幾人能夠真正抵擋的住,可以說論威力,慕容博的“參合指”也不見得是“火焰刀”的對手。雖然看起來慕容博對“參合指”充滿了自信,但是這門絕技不可能像“六脈神劍”那般持續不斷的輸出,不然慕容博早就不需要“斗轉星移”,直接憑藉“參合指”就可以橫行江湖。“火焰刀”相比而言,要求是最低的,價效比卻是最高,而威力並不弱,可能“火焰刀”也能夠代表寧瑪教最高的武學水平。
當然,吐蕃密宗武功還是不少,只是未能真正挖掘出來,就鳩摩智的武功而言,他並未繼承吐蕃本土武學,反而修煉的全部是中土的武學,所以他並不能代表吐蕃武學的真正實力,他只是作為一個在武學方面領悟較為突出的吐蕃國師,他身上只是傳承著中原武學,這對於吐蕃武學來說也算是一個損失。
三
當然,吐蕃絕技“火焰刀”其實與一些中原絕學也有一定的相似,這足以看出武學到了一定的高度有很多相通之處。有人說“火焰刀”與少林“燃木刀法”一樣,其實玄苦大師的“燃木刀法”非但與“火焰刀”樣式不同,而且是性質完全不一樣的武功。
“燃木刀法”是發招極快的一門刀法,練成後在一根幹木旁快劈八十一刀,刀刃不損木材絲毫,刀上發出的熱力卻可將木材點燃生火,可見發招之迅速。這門絕技的威力不在於後來產生的熱量,更重要的是刀法的迅速。歸根到底,這就是一門正常的刀法。
而“火焰刀”雖然帶“刀”,實際上只是一門掌法,而且可以遠端攻擊的掌法,很明顯這就不是普通的刀法,就如同“六脈神劍”,就不是普通的劍法,更像是指法。
吐蕃武學有“火焰刀”,姑蘇慕容有“參合指”,大理段氏有“六脈神劍”,可見在武學高深的層面,都可以達到凌虛傷人的威力,當然這也是建立在高深內功的基礎上。
相比而言,天龍時代的武學也算是處於較高的水準,畢竟後世都極少有這種遠端攻擊的武功絕學,因為這種絕學基本上都建立在高深內功的基礎上,這些絕學必然在傳承於後世的過程中存在極大的難度,以至於失傳。
“火焰刀”作為吐蕃絕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吐蕃武學的實力,當然吐蕃還有“龍象般若功”,都足以說明吐蕃武學也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只是“龍象般若功”此時卻未被鳩摩智發覺,不然鳩摩智肯定會去修煉。
鳩摩智如果只是修煉吐蕃武學,相信他足以達到極高的地位,只是他太過貪心,導致前功盡棄,只是他最終大徹大悟,成為一代高僧,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
7 # 君臨天下明月夜
火焰刀神功是鳩摩智的獨門武功,也正是依靠這門武功,他才敢上天龍寺搶奪六脈神劍臉譜,可以說這門武功是他最大的依仗。火焰刀的運功形勢,有點類似於大理的六脈神劍,都是以無形的內力傷人,但是火焰刀遠達不到六脈神劍的威力,也達不到六脈神劍靈活多變。
鳩摩智自幼便開始研習佛法,其天資聰穎深得吐蕃高僧的喜愛,此後多年常與人較量佛法,爭強好勝之心也愈來愈強。好勝之心越強,就開始痴迷於武學,佛法較量只能逞一時口舌之快,武功的較量才能滿足自己的好勝心,才能讓自己身心愉悅。痴迷於武學以後的鳩摩智,武功越來越強,追逐於武學的最高境界,難免會在佛法上有所怠慢,是以誤入歧途,最終走向走火入魔的境地。
鳩摩智修習佛法期間,黑教邪徒在吐蕃日益壯大,其勢力已經危及到吐蕃的正常執行,鳩摩智有心驅逐,但自身實力不濟。此後因緣際會,得寧瑪上師傳授火焰刀絕技,憑藉過人的武學天賦和過目不忘的本領,短時間內功力大增。有了這門神功的加持,鳩摩智逐漸驅逐了黑教邪徒,成為了吐蕃人民敬仰的人物,後來被封為吐蕃國師參與國事。鳩摩智後來挑戰少林,一來是為了盡國師之責,破壞中原武林團結,二來是滿足自己爭強好勝之心,畢竟能夠以一人之力挑了少林派,必定能夠青史留名。
為了能夠徹底消滅黑教,鳩摩智已經不滿足於火焰刀神功了,他需要學習更為高強的武學,於是他把目光盯在了少林寺上。他以交流佛學為說辭,前往少林寺長期居住,實則是想偷偷閱覽藏經閣的武功秘籍,可是藏經閣管理極為嚴格,閒雜人等根本沒有機會靠近,所以每晚鳩摩智只能遠遠眺望藏經閣,暗中尋找機會潛入盜取經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發現了兩個同道中人,就是蕭遠山和慕容博,但是他們兩人的武功遠在鳩摩智之上,因此能夠悄無聲息的潛入藏經閣,鳩摩智彼時武功不夠,一旦被發現再想偷取秘籍就難於登天了。
兩人談起武功,鳩摩智有心向他學招,但想與他素無淵源,貿然求人傳以秘技絕招,對方必不允諾,唯一的法子是投桃報李,各得其利,便道:“慕容先生,小僧在吐蕃國密教寧瑪派出家,因與吐蕃國黑教邪徒爭鬥劇烈,從上師處學得‘火焰刀’之技。‘火焰刀’能以內力凝聚於手掌掌緣,運氣送出,威力非小。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二回》
鳩摩智為了能夠得到少林武學,不惜用火焰刀秘籍和慕容博交換,可見鳩摩智在武功方面,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但是在其他方面還是非常有原則的。和慕容博交換武學秘籍,成了鳩摩智走火入魔的開端,少林武學雖然博大精深,但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就是每一門厲害的武功,修煉時都會在體內產生戾氣,只有高深的佛法才能化解這種戾氣。鳩摩智雖為佛門高僧,但毫無慈悲之心,且貪戀七十二絕技,並且妄想把多門絕技融會貫通,最終戾氣顯現,以至於走火入魔。
火焰刀和六脈神劍有些相似,都屬於以內力傷人的武功,且都沒有招式可言,與人對戰時根本沒有規律可循,這也是慕容復打不過鳩摩智的根本原因。慕容復的斗轉星移,能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別人的出招方式來對付施展者,但是火焰刀沒有招式可言,傷人於無形全靠內力,斗轉星移想要轉移傷害,根本無從下手,所以慕容復才多次被鳩摩智狂虐。即使在面對蕭峰的降龍十八掌,慕容復仍然可以轉移傷害,有自保之力,但是面對火焰刀和六脈神劍,卻絲毫沒有辦法,沒有招式的武功最為可怕。
慕容博用心記憶,不覺天色已明。慕容博道:“大師這‘火焰刀’神功,果然奇妙無方,以在下所知,或許只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可資匹敵。但據聞‘一陽指’運勁緩慢,遠不及‘火焰刀’之動念即至。”鳩摩智道:“這該是運功之人功力有別。”慕容博道:“正是。傳言大理段氏尚有‘六脈神劍’絕技,手指上可發六種內力,交叉運使,更加神奇,欲求得其術,想是難上加難。”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二回》
依據慕容博和鳩摩智的對話,我們可以知道火焰刀神功,其品質在段氏一陽指之上,在六脈神劍之下,那麼如此說來就遠在少林燃木刀法之上了。六脈神劍練至大成時,可以六脈齊開,同時使用六種劍氣攻擊敵人,隨心所欲靈活多變,這一點火焰刀是做不到的。火焰刀神功只能將內力凝聚於手掌邊緣,等內力集聚到一定程度時,再以自身內力催動,以虛無縹緲的勁力來達到傷人的目的,功法雖然神奇,但是集聚的時間過長,高手之間過招,火焰刀還沒發動出來,就已經被對方拿下了,遠不如六脈神劍調動來的方便。
鳩摩智來少林寺盜取經書時,火焰刀神功尚未大成,所以在少林寺不敢輕舉妄。直到遇到慕容博後,以火焰刀神功換取了三十冊少林絕技,鳩摩智的野心才逐漸膨大,並承諾上天龍寺借閱六脈神劍,與慕容博老先生分享。期間他帶少林絕技回吐蕃,日夜勤練火焰刀神功和少林絕技,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才敢上天龍寺搶奪劍譜。其實這個時候鳩摩智依靠的武功,主要還是火焰刀,直到在姑蘇曼陀山莊得到小無相功秘籍,才開始使用少林絕技,說到底火焰刀神功才是鳩摩智的底牌。
回覆列表
‘火焰刀’是吐蕃國師縱橫天下的武學絕技,在新修版天龍八部中交代‘火焰刀’的來歷。
鳩摩智自小在吐蕃國密教寧瑪派出家,因與吐蕃國黑教邪徒爭鬥劇烈,從上師處學得‘火焰刀’之技。‘火焰刀’能以內力凝聚於手掌掌緣,運氣送出,威力非小,鳩摩智學成‘火焰刀’後在吐蕃掃蕩黑教,威震西陲。-《新修版天龍八部》
鳩摩智之所以學得‘火焰刀’是為了應付與黑教的鬥爭,寧瑪派與黑教的爭鬥在金庸先生筆下雖然不過是一筆帶過,但是其實寧瑪派與黑教的鬥爭史足以寫成一部精彩的長篇武俠小說。
一,寧瑪派創立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流派之一,由於該派的僧人都戴紅色僧帽,所以也被稱為紅教。寧瑪派的創派祖師是蓮花生大師,蓮花生相傳是阿彌陀佛的應身,無父無母,出生在一朵蓮花中,從小就被印度國王收養,他曾經來到五臺山修行,後又去到淨土香格里拉修行了兩百年,香格里拉是傳說中的佛國淨土,裡面的人壽命約兩百來年,天龍八部中的不老長春谷和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就是根據香格里拉淨土的傳說而來。
佛教是唐朝隨文成公主嫁入松贊干布而傳入西藏,但是受到了西藏傳承上千年的本土教派本教(黑教)的抵制,本教根深蒂固,佛教一直落入下風,得不到發展。直到藏王赤松德贊邀請以神通聞名的蓮花生前往西藏弘法,相傳蓮花生進藏途中,本教神靈紛紛進行阻攔,紅龍、白牛、惡鬼相繼出現都被蓮花生一一降服。到達西藏,在赤松德讚的主持下,蓮花生與本教進行了大辯論,蓮花生獲得勝利,赤松德贊下令全國廢除本教信仰,改信佛教。蓮花生因此修建桑耶寺,創立了寧瑪派。
二,朗達瑪興本滅佛此後佛教在西藏日益強盛,壓倒本教,但是萬事萬物盛極而衰不可避免。藏傳佛教強盛不足百年,到赤松德讚的曾孫朗達瑪繼位後,興本滅佛,禁止佛教流傳。
朗達瑪相傳乃牛魔王轉世,他前世與佛有仇,故而滅佛。朗達瑪滅佛的行為惹怒了一位叫名拉隆·貝吉多傑的苦修僧人,他決定刺殺朗達瑪。
他用顏料將一匹白馬塗黑,穿上一件黑麵白裡的外套,貼身藏了弓箭,騎馬來到布達拉宮前等待時機,恰好朗達瑪正在宮前,閱讀石碑,名拉隆·貝吉多傑假裝上前行禮,走近以後掏出弓箭一箭射死了朗達瑪,然後趁亂逃走。在途中他洗白塗黑的馬,反穿外套,成功逃出西藏。
朗達瑪死後他的兒子分為兩派爭奪王位,再加上農民起義,曾經可與唐朝分庭抗禮的吐蕃王朝就因為一次刺殺就分崩離析,四分五裂了。而佛教也因為此次刺殺而被本教更狠的打壓,進入了長達百年的黑暗時期。
三,鳩摩智修成火焰刀到了鳩摩智所在的大宋時期,吐蕃已經成為和大理一樣的小國,鳩摩智的姓氏鳩摩是童子的意思,他父母給他取名智自是希望他成為神童,而他也沒有辜負厚望,自小就過目不忘,智慧非凡,在寧瑪派修行武功更是突飛猛進,年紀輕輕就得以上師傳授寧瑪派絕技‘火焰刀’,肩負起壓服本教,興盛佛教的使命。
天龍八部是一部悲劇,有情皆孽,無人不冤。蕭峰三兄弟的悲劇來源於父輩的恩怨情仇,鳩摩智的悲劇也來源於上輩佛本之間的爭鬥,鳩摩智學成‘火焰刀’神技後在吐蕃無人能敵,壓服本教,然而屠龍的少年終究成了惡龍,鳩摩智終在 ‘火焰刀’的怒火中迷失了自己。
天龍八部中八個主角都代表了佛教八部眾中的一個,鳩摩智就代表八部眾中的金翅大鵬鳥,狂妄驕傲,目空一切,以龍為食。而本教發源於古象雄國,又稱為象雄佛法,而“象雄”的意思即為大鵬鳥所居之地,本教以大鵬鳥為圖騰。鳩摩智在與本教鬥法過程中以暴制暴,以絕技‘火焰刀’武力壓服一切敵人,使佛教再次成為吐蕃國教,年紀輕輕被封為大輪明王。
大輪明王在佛教是彌勒佛的憤怒化身,這說明鳩摩智以怒火降服大鵬鳥不成,自身反被大鵬鳥同化,變得狂妄驕傲,他對武力的迷戀如同火焰一般無法熄滅,以至於不惜一切手段也要奪得絕世武功,進而徹底迷失自己,最後強練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差點走火入魔而死,幸好被段譽吸走內功,最後雖然武功全失,但最終大徹大悟,成為一代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