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1--2
-
2 # 暖心理
首先,一個人的心情總會在很多情況下受到他人的影響,或父母、或朋友、或上司……男朋友當然也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是每個人會因為受到對方的影響而程度不同。比如,對方對你好,你開心,這個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反應,如果自己的男朋友對自己不好,你還很開心,這樣的話反而是有問題了;換言之,你的男朋友對你不好,你的心情也變得不好,這個也是正常的反應。我覺得這不需要過於關注。
但是,還是先前講的,每個人會受到對方態度的影響而反應不同,也就是存在一個所謂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的話,那麼一個人的反應可能就是過激。比如,男朋友對自己不好,很多情況下,男朋友總是會因為很多原因對自己產生誤會或者不如之前那樣體貼,這時候其實自己能做的是去理解,然後接受,如果自己立刻變得壓抑、惆悵,工作學習效率直線下降,那你受男朋友的影響就超過了一個正常的限度,也就是你所說的會因為男朋友的態度而大起大落。
如果要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因為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重心過於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麼對方的行為態度就會嚴重自己的心情;其次,如果自己不能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那麼也必然會深受對方態度的影響。
綜上,我希望你可以認識到自己的獨立性與重要性,我相信你一定很愛自己的男朋友,但是他的態度是他自己控制的,你的情緒也是屬於自己的,做一個善於管理自己情緒的人,才會是一個健康積極的人,也才有資本在戀愛關係中處於一個積極的地位,也能讓你們的關係更加平衡。
-
3 # 夯七婚戀指導人格特質不同,對一件事情的體會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對他人情緒感知能力較差的人就不會太受到他人的影響,而內心相對敏感的人則往往對他人的情緒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正所謂過猶不及,如果受到他人的影響過於強烈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的生活,缺少自己的主觀判斷,往往根據他人的喜怒哀樂來決策自己的行為。
深層原因多種多樣,問問自己是否愛情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保持自己獨立性,瞭解你和他的邊界而我們要意識到生活不止只有愛情,要確立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信心,瞭解自己與對方的區別,雙方既有融合的部分,也應該有分離的部分,清楚雙方的邊界在何處。
-
4 # 大奶兔白糖
答案有兩種可能:1、你很在乎他,很依賴他,對他患得患失,對這段感情不夠自信。2、你本身就是個敏感型的女生,不僅是你男友,所有人都能影響你的心情。先說說第一種情況吧。
很多女生,包括曾經的自己,以為這就是愛的表現,因為另一個人會隨時隨地牽動自己的內心,影響自己的生活。然後感慨一句“大概這就是愛吧,我以前不這樣的。”
現在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翻白眼。不為什麼,這種話只是用來自我欺騙,用來掩飾自己精神不獨立,在愛情裡產生自卑心理的藉口。
有一段時間,我對當時的男友就這樣的態度,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現在再去分析當時的自己,說不上真的有多喜歡他,只是那個時候自己剛畢業,工作不順,開始一個人生活,內心極度孤獨和迷茫。
於是,他就像個救命稻草一樣,只要覺得有他在,就會安心一些,但其實他並沒有給我任何幫助,除了精神上的安慰。後來因為自己的有點神經質的行為和其它因素,導致了兩人分手。最後,我連精神上的指望也沒了,然後被迫全方位地獨立,經濟獨立、思想獨立、精神獨立。因為自己一個人在異地學習工作,所以父母頂多給了點經濟上的支援。
其實這些都是人成長的一部分,當你都扛過來以後,你會對自己有個全新的認識,然後能夠完全掌控自己,不會輕易再被感情等因素影響心情。
第二種情況就是天生的,你的氣質裡註定敏感多疑。雖然我不太信基因決定說,但是基因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特徵,除非你下大力氣去嘗試改變自己,那樣基因才能被重組,你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否則你這輩子都會這樣。
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去強化自己,給自己多找點事幹,樹立短期或長期的目標,不要把過多的精力花在男友身上,這樣才會緩解他對你情緒的影響吧! -
5 #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愛情會讓人患得患失,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剛墜入愛河的人們,曖昧時期對戀人心思的苦苦猜測——他為什麼那樣說?他是不在乎我嗎?他看我了!他是真的在意我!這真會讓人上一秒地獄下一秒天堂。
如此激烈的情緒與我們體內激素的大量分泌大有關係,等過了頭三個月的激越期後,我們體內激素分泌的水平就會漸漸回覆到正常狀態,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會漸趨穩定。
但是,如果在兩個人明確了關係並且長時間在一起後,我們依然會因為對方的態度而情緒頻繁且迅速地大起大落,那麼就要考慮一種可能性:我們的內心是否在人際關係上缺乏客體恆常性?
客體恆常性,原指兒童理解了物體可以獨立於他們的行為和知覺而存在或運動。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裡,如果一樣物品從孩子面前消失了,他們就會以為這個物品再也不存在了。孩子不能理解物品雖然不在眼前,但它依然存在的這一事實,這就是缺乏客體恆常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客體恆常性也在慢慢建立與鞏固,一般到孩子兩歲時,他們已經可以明確地肯定不在眼前的物體並沒有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客體恆常性是人內心安全感的基礎,我們由此才能相信當父母不在眼前時,自己並沒有被孤零零地拋棄在這個世界上。
在人際關係中,人同樣從小開始培養客體恆常性。但相對於物質世界來說,人際關係中的客體恆常性並不那麼容易被培養,因為有很多父母在情感的處理與表達方面是存在明顯問題的。
比如,有些父母會在心情好時對孩子表達出愛與關注,但如果生活不順、心情不暢,就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對孩子大發脾氣,甚至將孩子丟在一邊不理不睬。這時,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愛就不是一樁可以預期的、恆常的事物。
父母的愛有時是真真切切存在且能被感知的,但有時卻似乎完全不存在,感受到的只有父母的憤怒或冷漠。長年生活在這樣情感相對不穩定的父母身邊的孩子,就有可能無法在人際關係中發展出良好的客體恆常性。
他們的潛意識無法確認、無法相信朋友或戀人能夠穩定地對自己好。一旦對方做出被他們認定為“對我不好”的言行舉止(有時這樣的揣測其實是子虛烏有),他們馬上就會覺得對方可能態度有變。對失去所愛的擔心與焦慮會讓他們的心情跟隨著對方的表現,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他們所解讀到的對方的表現,而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老是情緒不由自主地隨戀人“飛”,我們最好不要只是一味地指責對方,必要時也得反躬自省。畢竟,如果我們戴著一副哈哈鏡看世界,那麼看到的都會是扭曲的映象。
-
6 # 夜月玫瑰2017
因為在乎,所以在意。因為在意,就投入更多的關注。若是關注得不到對等得回報,則會心情失落。心情不好會進一步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
人家一句不經意的“恩”,都可能會浮想聯翩,什麼意思呢?患得患失。
建議你找點自己的事情做,分散一下注意力。不然長此以往,自己身心疲憊,對方也會覺得累。
回覆列表
你這問題讓我想起我光棍節前一天“脫雙”的室友。她跟男友提出分手的理由是 她剛上大學,參加了許多社團活動和學生會活動 大一每天還要上早晚自習,天天忙的暈頭轉向的,她男盆友因為我室友總是無法回覆他的訊息 電話 而與我室友產生口角 爭執 ...我室友因此覺得疲憊不堪,提出分手啦
其實他們兩人是從初中開始就喜歡彼此,也談了高中三年的異地戀,多年的感情就在女生上大學後不到兩個月就產生了裂痕,讓人惋惜。這是由於男方的不安 猜測 懷疑而產生的 ,因為這個男生高考壓力太大 退縮了,只上了一個普通技校,他可能太害怕我室友上了大學 會遇上更好的男生,所以每天都要發簡訊 打電話 還質問我室友在空間裡與其他男同學的照片啦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不能相互信任,弄的自己都神經衰弱 疲憊不堪的,就分手吧!一場美好的愛情 戀愛,不是應該讓雙方都愉悅 且 樂在其中嗎?太過在乎而 影響自己心情 生活,失去自我意識才最可怕……
一場戀愛下來,脫了層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