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1956319052

    從三國看,諸葛亮這個人,很愛權。連軍中打二十軍棍的事都要問。所有事都是諸葛亮問。從來沒有見跟別人商量,諸葛亮一天離不開權力。這就照成諸葛亮為了權力,只要別人安他計執行。所以李嚴這樣有能力的人就要下去。魏延就要殺死。最後別人都變成豬,諸葛亮才放心。另外後三國諸葛亮自己也認為在沒有超過自己。只要北伐就是手到擒來。這時的諸葛亮私心到了機點。不顧天意,不顧國家的事實的北伐。就是後主和滿朝的大臣都認為不可北伐。看諸葛亮聽誰的。這時的諸葛亮在不聽進別人一句話。這時的諸葛亮把別人都看成豬。在沒有能人。當初劉備活著。諸葛亮還和劉備商量。劉備死了,在沒有人在諸葛亮眼裡有份量的人了。當初要是劉備早死。諸葛亮不可能選魏延守漢中。後三國諸葛亮眼裡在沒有其他人。所以諸葛亮北伐。出於幾個目地。一,讓大家看,諸葛亮也能向劉邦一樣做成千古帝業。二,北伐能抓權。三,北伐讓世人知道諸葛亮千古是第一人。

  • 2 # 獨孤29262905

    主要是諸葛亮等不住了!

    第一,劉備死了之後,這個天下正統已經從劉漢過渡到曹魏,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他就是承認了曹魏的正統,他就是割據政權。

    第二,蜀漢後主的情況在那擺著,守城之主能不能做都是問題,雄才大略明顯談不上,諸葛亮不在自己手裡統一天下,他死了這天下也就該拜拜了,劉禪明顯守都困難,還別說攻,你讓諸葛亮咋辦?

    第三,那個諸葛亮不北伐,他的資歷在蜀漢內部就沒辦法一言堂,達到劉備在的時候的高度,蜀漢很可能亡於內鬥,畢竟劉禪那水平在那,誰都想當老大還得了。諸葛亮透過北伐達到集權並排除異己,使蜀漢政權一脈相傳,保持穩定,不然劉禪擺不平各方勢力,他不北伐就沒那資歷擺平各方勢力。

    第四,諸葛亮性格缺陷,心還是急了,如果諸葛亮活的夠久,和司馬懿一樣久,曹魏的變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很急躁。結果急死了。蜀漢反而滅亡了。成了蜀漢有變了。

  • 3 # 切割地球

    文 | 江隱龍

    諸葛亮北伐,已經著實沒有更好的時機了。

    我們先看看諸葛亮原本計劃北伐的前提條件。諸葛亮在“隆中對”如此闡述其戰略方針:“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裡的第一個前提,是跨有荊、益,然而荊州已失,並且沒有什麼機會奪回了。有很多人問為什麼諸葛亮不勸阻劉備東征,以至於夷陵慘敗、蜀弱吳孤。其實在諸葛亮眼中,“跨有荊、益”是基礎,其重要性是優於“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等外交因素的。只有夷陵之戰成功奪回了荊州,“隆中對”才能勉強按計劃實施——之所以說勉強,因為當關羽失荊州之後,“跨有荊、益”與“外結好孫權”兩者已註定不可能共存。

    魏強而吳蜀弱,無論是吳還是蜀,想要北伐成功,僅從一個方向“使力”是很難成功的——如果說對於蜀國來說是“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那對於吳國來說是“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徐州”。無論對於蜀還是對於吳,荊州都不可或缺。

    而隨著劉備最終敗於陸遜、奪回荊州也為空想,整個“隆中對”就剩下一個前提還有可能實現:天下有變。而事實上,諸葛亮前兩次北伐的時機均稱得上“有變”。第一次是曹睿即位,第二次是曹休於石亭敗於東吳,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的軍力甚至強於魏國秦川之兵。可惜,曹氏政權平衡過渡,這個“天下有變”,實在稱不上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只可惜天不佑諸葛,奈何,奈何!

  • 4 # 請叫我逗鬥

    待天下有變本來就是偽命題。坐擁益州荊州,待曹魏政權不穩,聯合東吳至少三路一起北伐。可是你覺得東吳伐的一定是魏不是蜀?荊州是怎麼丟的?還不是蜀漢的北伐丟的,或許你的出兵導致荊州空虛反而是東吳覺得天下有變從而西征。荊州本來就是四戰之地,打別人容易,被別人打更容易。所以他發現這個待天下有變只是一種理想。最後還是打雍涼這個從東面易守難攻,而且坐擁糧倉產馬地的地方好多了。但是國力的限制,蜀漢兩次北伐都才帶了六萬人,除了第一次北伐初期人數多於曹魏,後期曹魏各地援兵支援早已達到十萬之眾。相比蜀漢,東吳則厲害多了,聯合遼東公孫淵經常一起鬧事。

  • 5 # 情懷歷史

    首先,在筆者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沒有等到“天下有變”時再北伐,是因為《隆中對》中的預設條件已經不存在了。在《隆中對》中,天下有變之前還有“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預設條件。其中,比較關鍵的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緣故,彼時的蜀漢已經不再是地跨荊州和益州。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荊州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人口密集、商業繁榮,如果蜀漢還能擁有富饒的荊州,諸葛亮還可以先休養生息,等到“天下有變”的時機。

    但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加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促使蜀漢元氣再次大傷後,蜀漢已經是三國中實力最為弱小的一家了。相對於擁有中原地區的曹魏,蜀漢因為僅僅擁有一州之地,所以即便休養生息,在人口和兵力上,蜀漢和曹魏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由此,對於蜀漢丞相諸葛亮來說,與其等到曹魏實力不斷壯大,不如透過北伐來不斷騷擾魏國,促使其不能平穩地增長下去。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益州疲弊”,被動防守也不過是慢性死亡。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向劉備表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如果荊州、益州都在劉備的手中,那麼在北伐的時候,蜀漢可以兵分兩路,一路是從巴蜀之地出發,另一路則是從荊州出發,直接威脅魏國的都城許昌等。在此背景下,如果魏國本身再出現較大的動亂,比如司馬懿高平陵之變這樣的事件,那麼劉備真的有可能消滅魏國,成就漢高祖劉邦一樣的事業。

    最後,但是,因為丟失荊州,加上和東吳孫權也發生了較大的衝突,所以“天下有變”再北伐已經缺乏了基本條件了。另外,在筆者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急於北伐,也是因為碰到了劉禪這樣的昏庸之主。對於扶不起的阿斗,在能力上顯然無法和劉備相提並論。如果蜀漢只是一味防禦和等待的話,恐怕劉禪就更加沉溺於安樂了。而透過北伐,至少可以讓蜀漢上下保持警惕,而不是“死於安樂”之中。

  • 6 # 華哥雜談

    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佔據荊、益兩州,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待天下有變,兵分兩路,先取曹操、再取孫權,最後一統天下。

    然而,在三國形成後,諸葛亮並沒有遵循自己定下的戰略規劃,在沒有“天下有變”這一有利形勢時,依然頻頻對外用兵。當然,終其一生未能統一天下,“漢室可興”的終極目標沒有完成。為什麼諸葛亮不等“天下有變”再行北伐大計呢?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益州疲敝是根本原因。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寫下了流傳千年的《出師表》,第一段主要說明了北伐的原因,就是益州疲敝。這句話表面上說明蜀國當時國力疲弱,實際上蜀國內當時有一股不思進取的氛圍。四川本是天府之國,由於被群山包圍,如果沒有外來干涉,也能自己自足,這種地利條件容易讓益州國內產生安逸的情緒。在魏吳兩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只有諸葛亮高瞻遠矚,清醒地看到不進則退的危險性,所以力排眾議出兵北伐。

    二、用北伐消除國內政治危機。

    劉備的荊州集團反客為主佔據了富饒的四川盆地,壓制了當地計程車紳集團。劉備和張飛、關羽等荊州集團幾個元老相繼死後,蜀國內形成了三種勢力並立的格局,主要是荊州集團、益州當地士坤勢力、原益州牧劉璋手下的勢力。劉備在世時,荊州集團力壓力其它派別,益州尚且無事,劉備等死後,各派別之間的矛盾迅速凸顯。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透過全國動員北伐,形成一致對外的國內氛圍,並在北伐中把李嚴等原益州士坤領袖予以貶斥,解決國內的政治危機。

    三、“以攻為守”求自保。

    益州是一個優良的後方基地,但卻不適合作為統一中原的大本營,因為實在是路途太惡劣,而且過於遙遠了。三國鼎立時,蜀國地盤最小、國力最弱,魏華人多地廣,實力最強,如果打消耗戰,蜀國是拼不起的。如果保持平衡不打,魏國的國力增速也比蜀國快,到時蜀國也將很危險。所以諸葛亮的計劃是打有限度的戰爭,點到為止,既不能耗盡蜀國的國力,也不能讓魏國太安逸發展。

    四、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諸葛亮是忠君報國的國士楷模,他終身致立於匡扶漢室,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從二十七歲出山後,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時,諸葛亮年紀也不小了,如果再不努力,只怕一輩子的理想就無法實現,所以諸葛亮不得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 7 # 泰山7001

    因為當初設定的戰略方針——“隆中對”已經失去了荊州地區,無法執行,因而孔明先生不得不修改既定路線,一而再,再而三的發動戰爭。

    當初孔明先生和先主劉備的隆中對說的明明白白,當“天下有變”,可從蜀地和荊州地區共同向曹魏發動進攻,這樣使得對方首尾不能兼顧,北定中原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即使一路受挫,只要另一路能夠得手,這樣反反覆覆的兩路出擊,滅魏是遲早的事。

    可惜,關羽把荊州給丟了。而蜀地進入關中平原的路就那麼幾條,失去了側翼掩護,讓蜀漢政權陷入了困境。孔明先生無奈之下,只能採取不斷的攻勢,積小勝為大勝,一是為了自己和先主的理想,再就是為了使魏軍西北方面疲於奔命無力反攻。在這新的方針政策裡,肯定沒法指望“天下大變”,只有硬著頭皮一次次的往上衝,用攻勢防禦代替消極防守。

    可惜關二爺沒有守住荊州,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與其說是為關羽報仇,不如說是想搶回荊州失地。

  • 8 # 蒼穹孤鷹

    諸葛亮在隆中對時,給劉備制定的北伐策略是:一旦天下(主要指曹魏)有變,劉備從川中出發伐魏,同時,派一大將從荊州出發伐魏。這樣一戰可定天下。

    要問諸葛亮為什麼不等“天下有變”再北伐?

    其實,是因為以諸葛亮的智慧,在他的有生之年,看不到天下有變的條件了。為什麼那?

    曹操死後,曹丕廢漢獻帝而自立。建大魏。同時,吸取了曹操南下的教訓。提出了十年修養生息的建國大計。曹魏人才倍出,國力蒸蒸日上。

    反觀蜀漢自己,自從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夷陵之敗以後。老一輩的英雄眼看著一個接一個的去世了。但後來小輩卻難見英才。在加上蜀漢本身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曹魏的國力相比差距是越來越大。

    諸葛亮看在眼中,急在心裡啊!天下有變的北伐前提條件遲遲不能出現,怎麼辦?

    人定勝天,不,是諸葛定勝天。

    沒有條件,諸葛要創造條件。

    曹魏內部不亂也要北伐。

    諸葛亮真的急了。

  • 9 # 圖說三國

      東漢末年,身為漢室後裔的劉備,因出身貧寒,只能白手起家。在那個亂世中,他先後擔任過幾任縣令,又據有過徐州,卻在不久之後,再次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到處寄人籬下。當他在荊州的時候,名士徐庶和水鏡先生為他舉薦了一個奇才,即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他的際遇才出現改變。諸葛亮早已看透天下大勢,於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口出《隆中對》,為劉備定下了天下三分之計。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道:“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段話的大體意思是說,諸葛亮認為荊州和益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當時的荊州牧劉表,立意自守無四方之志,益州牧劉璋則闇弱昏庸,所以他建議劉備先拿下這兩地,並與江東孫權、西方諸戎、南方蠻夷搞好關係,一邊加強內部建設,一邊等待時機,在“天下有變”之時,揮師北上,一舉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隆中對的大體內容,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劉備和諸葛亮在最初的時候,也一直是這樣執行的,可是到了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卻沒有等待“天下有變”,就直接開始北伐了,這是為什麼呢?對此,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隆中對已經破產

      眾所周知,想要實現隆中對,其基礎便是地跨荊襄,雄據巴蜀。最初的時候,劉備雖然沒有拿下荊州全境,卻也據有一部分地盤,益州和漢中更是被他收入了囊中,這種情況下,他的勢力按照隆中對中的設想發展,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劉備勢力完全退出了荊州,當初兵分兩路北伐的設想,已經不再成立,也就是說隆中對徹底化為了泡影,那麼等待“天下有變”的時機這一計劃,自然也可以拋開不談。

      二、諸葛亮頻頻北伐是為了蜀漢自保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不敢輕易犯險。由此可知,如果不是迫不得及,就算隆中對難以實現,他還是會一面休養生息,一面等待時機。可是夷陵之戰後,本就孱弱的蜀漢幾乎不堪一擊了,而與此同時,不管是東吳還是曹魏,都在平穩發展,如果他一直休養生息,等來或許只有滅亡。所以即使史料中稱“亮素有吞魏之志”,他北伐的真實目的,卻並非入主中原,而是借主動出擊來騷擾曹魏,影響對方發展的同時,避免蜀漢被吞併。

      三、透過對外戰爭,使蜀漢上下一心

      我們都知道,蜀漢的百官,即有劉備的嫡系元老,又有荊州派,還有一部分益州派,他剛剛入主益州的時候,對益州派是持有打擊態度的,後來荊州丟失,他僅剩益州這一州之地,派系之間的明爭暗鬥更加明顯,再加上夷陵之敗,南中之亂,黃元謀反等事件,整個蜀漢都動盪不堪,正如諸葛亮所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個時候,想要讓大家統一戰線,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發動對外戰爭,使大家一致對外。另外,這一做法還能後主劉禪起到鍛鍊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四、諸葛亮北伐把握了時機

      再說了,諸葛亮發動北伐,雖然沒有等到“天下有變”之時,但他的的確確把握住了時機。據《魏略》記載,因為劉備在世期間,諸葛亮很少統兵,再加上益州偏遠,交通不便,所以曹魏一方並不知道蜀漢有北伐的念頭,以為劉備去世之後,蜀漢就差不多玩完了,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突然出兵,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第二次北伐之時,曹魏剛剛於石亭被東吳大敗;第三次北伐,他的目標在於安撫羌人;第四次北伐,他招攬了鮮卑勢力軻比能;第五次北伐他則與東吳聯合出兵。由此,我們不難得知,他的北伐並不盲目。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諸葛亮北伐,沒有等到天下有變之時,一是因為各方面條件都不允許,二是他雖沒有等到“天下大變”,卻也並非盲目北伐,而是把握了良好的戰機。

  • 10 # 蕭武

    《出師表》說得好好的,要等待天下有變,蜀漢才出兵北伐,恢復中原。等到劉備死後,曹魏內外安定,無隙可趁,諸葛亮依然堅持連年北伐,為什麼不等天下有變了呢?因為時間不在蜀漢這邊,曹魏等得起,蜀漢等不起。

    天下十三州,魏佔其九,蜀漢本來佔有荊州和益州兩州,在關羽失荊州之後,就只剩下益州一個州了。在絕對實力上,曹魏處於完全的壓倒性優勢。

    這就好比兩個人賽跑,一個成年人和一個五歲小孩,雖然時間對兩個人都是公平的,兩個人的步速就算是相同,因為成年人的步幅大,他和小孩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曹魏和蜀漢就是這個情況,曹魏是那個成年人,蜀漢是那個小孩。如果兩邊都保持和平環境,無論人口還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曹魏的積累速度都要遠遠超過蜀漢。等到兩邊的絕對實力差距已經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曹魏攻滅蜀漢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不用費什麼力氣。

    這也就是為什麼到鍾會和鄧艾伐蜀的時候,有人提醒司馬昭可能並沒有那麼容易的時候,司馬昭完全不擔心消滅不了蜀漢,只擔心如何善後的問題。因為站在曹魏的角度來看,三十萬大軍分兩路進軍,以蜀漢當時的實力,是不可能擊敗魏軍的,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蜀漢堅守不出,魏軍糧運不繼,自己撤退。

    同樣的,在消滅蜀漢之後,司馬氏就忙著篡魏為晉,儘可能保持內部的團結穩定大好局面,並不急於主動進攻東吳。和滅蜀一樣,如果雙方不打仗,各幹各的,都聚精會神搞建設,結果就是晉國的積累速度遠遠高於東吳,過一段時間後晉國的硬實力就可以完全碾壓東吳了。這是司馬氏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從司馬懿到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對這一點都認識得非常清楚。

    所以,在諸葛亮去世之後,曹魏就不怎麼急於主動進攻蜀漢了,只在雍涼二州採取防禦態勢,繼續積兵蓄谷,積累硬實力。只有曹爽專政的時候,看不清形勢,又急於透過疆場立功來建立自己在曹魏的威信,才貿然出兵伐蜀,結果是鎩羽而歸。

    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曹魏和蜀漢對待戰爭的態度完全不同。諸葛亮每次出兵,都必須堅持的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出現大敗,造成大規模的戰士減員,所以只能全師為上。如果不能取得比較大的勝利,而投入的成本又比較高,就不如主動撤退了。曹魏則完全相反,每次戰役損失幾萬人只是九牛一毛,毫不介意,還可以再來。

    曹魏輸得起,蜀漢輸不起,曹魏等得起,蜀漢等不起,根本的原因就在此,時間不在蜀漢這邊,而在曹魏一邊。

    所以,從諸葛亮到姜維,蜀漢始終保持著進攻態勢。從戰略上說,其實就是以自己小規模的投入來牽制曹魏,讓曹魏不敢掉以輕心,不能集中精力於恢復和建設,從而避免讓雙方的硬實力差距越來越大。這也就是諸葛亮說的,北伐要滅亡,不北伐也要滅亡,與其坐而待斃,不如主動北伐,也許還有一線生機,反正不北伐肯定是沒前途的。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 11 # 精彩movie

    個人感覺,首先諸葛亮考慮蜀國偏安一隅。地盤不如魏國。如果兩國都在默默的發展壯大,那麼他們的之間實力差距會更加拉大。第二,諸葛亮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大了,劉禪又不具備開疆擴土的能力,如果此時自己不幫助他統一江山,那麼在諸葛亮百年之後將很難長久,蜀國必將被其他兩國所滅。並且由於國土的狹小,蜀華人才交替跟不上,所以諸葛亮下定決心會北伐

  • 12 # 思想起Enlighten

    所謂天下有變,不是要等天下混戰,而是有合適的機會。而諸葛亮北伐之時,對於蜀國而言,最好的時機已經到來,而且現實情況已經迫使諸葛亮不得不出兵北伐,他不能肯定後人可以擔當起這一重任。

  • 13 # 冬日小驕陽

    一個弱者打一個強者,如果雙方都休養生息,而且雙方都沒有昏君,且都有能臣,那麼弱者只能被強者甩的更遠,只有不斷騷擾強者,讓他無法專心發展,方有一線生機啊

  • 14 # 茶館閒聊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已經道出了原因: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這是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的根本出發點。

    那麼,明知道蜀國弱於魏國,為什麼而不等待魏國有變再行北伐之舉?諸葛亮在後出師表繼續說:

    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也就是說,繼續等待,只會是坐而待斃,根本不可能等到魏國出現變亂的時候。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是: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雖然不能等變亂出現,但從兵法上來說,此時出兵北伐正適合。

    此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諸葛亮將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作為自己一生的目標。人生一世,歲月如流,諸葛亮已經不年輕,再等下去可能就沒有這個精力,甚至在有生之年都等不到“天下有變”的時刻來臨。

    所以,趁著自己還能做點什麼的時候,出兵北伐,既是保國之策,也是實現自己目標之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份證最後一位是x你知道它代表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