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肯定會火
-
2 # 沙漠霜薪
1、高太后北宋宣仁皇太后高氏1032年到1093年,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親,毫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她的姨媽是宋仁宗的皇后,因此家庭地位顯赫。她一向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信任保守派舊黨的大官司馬光。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趙煦只有十歲,還是個小皇上。時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遺詔輔佐年幼的皇上,垂簾聽政。高太后一執政,就開始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將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止。高太后雖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派,但是卻有十分優秀的執政才能。她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因而,宋哲宗時期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高太后也被後人譽為女中堯舜。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終年62歲。諡號為宣仁聖烈皇太后,與宋神宗同葬(今河南)。
2、北魏孝文昭皇后 高氏,尚書左僕射、司徒高肇之妹。孝文帝元宏皇后。宣武帝元恪生母。 高氏13歲入宮,文明太后見其貌美,遂將她送給孝文帝。後頗受孝文帝之寵。公元483年,高氏生子元恪,後又生子元懷(廣平王)和長樂公主。此時,北魏正遷都洛陽,途中,高氏暴亡,葬於洛陽寧陵。時年25歲。公元499年,孝文帝死,奇子元恪即位是為宣武帝,遂追贈其母“孝文皇后”,諡“文昭皇太后”。
3、東魏孝靜帝皇后 太原長公主(?—?)高氏,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皇后。北齊神武帝高歡第二個女兒,母為神武明皇后婁昭君。婁昭君生高氏時,夢見月亮入懷。初嫁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為皇后。後嫁尚書左僕射楊愔(字遵彥)
-
3 # 桐華凰珞
北魏文昭高皇后
文昭皇后高氏,司徒文擎之妹,父楊母蓋氏,她的母親生了三男五女,皆生與東裔,時文明太后率北部來時見後稱奇,時年十三歲,充入掖庭,遼東人閔宗說此女必將被帝命眷顧,遂生世宗,廣平王懷,長樂公主及馮昭儀盛寵,密有母養世宗之意,後自代如洛陽,後暴斃與汲郡之共縣,世宗即位追尊為文昭高皇后,肅宗即位追尊為太皇太后,葬終寧陵,
宣武皇后高氏文昭高皇后侄女也,世宗納為貴人,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後拜為皇后,高皇后生性妒忌,肅宗即位尊為皇太后,尋為尼居瑤光寺,非大節慶不入宮中,神龜元年,後出覲母武邑君,時天又大變,靈太后以後為當禍是夜暴斃,天下冤之喪還瑤光寺,皆以尼禮。
回覆列表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宣仁太后。亳州蒙城(今安徽)人。英宗皇后,神宗時尊為皇太后。元豐八年 (1085年)哲宗以年幼即位,尊為太皇太后,秉朝政,起用司馬光等為相,廢除王安石新政,放逐變法派,史稱元祐更化。且割地西夏,與之妥協。死後,哲宗才得以親政。
北宋宣仁皇太后高氏(1032年—1093年),小名滔滔,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親,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她的姨媽是宋仁宗的曹皇后,因此家庭地位顯赫。
高太后一向反對王安石變法,信任保守派舊黨的大官司馬光。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趙煦只有十歲,還是個小皇上。時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遺詔輔佐年幼的皇上,垂簾聽政。高太后一執政,就開始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將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止。
高太后雖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派,但是卻有十分優秀的執政才能。她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因而,宋哲宗時期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高太后也被後人譽為女中堯舜。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終年62歲。諡號為宣仁聖烈皇太后,與宋英宗同葬永裕陵(今河南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