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師Blake
-
2 # 使用者5878569055695
糖尿病最佳管控方法;一日三餐要有時間關念,每頓飯要有%比近餐,早餐要五點後,晚餐要在十八點之前。早餐近食%60午餐進食%30晚10%,持之以恆血糖自然就降低了。
-
3 # 國豪村人1
有糖尿病是很可怕的,但是,並不是無藥可治,吃對藥就可控制血糖或治瘉。
一是吃麵食,餐後血糖不會升高太高。
二是糖尿病人都體虛,應補充營養。
三堅持按時吃降糖藥,推薦"糖適平"和"二甲酸胍緩釋片"(不要聽什麼所謂一種藥吃長時間會有耐藥性,其實吃時間長了,身體也有適應性)。
四是萬一有糖尿病併發症,造成手腳麻木或有下肢水腫情況,可以吃西藥,手腳麻木或下肢水腫可療瘉。
五是如果糖尿病人身體胖,血脂高,可吃西藥療瘉。
六是中餐晚餐,至少吃半斤青菜,增強維生素。
七是能散步就多散步,以不疲憊為準。
八是有錢的話,買些″牛初乳"奶常喝,增強營養。所謂那些"某某"純牛奶,不要喝,因為乳糖份太高,不利治療糖尿病症。
以上治療糖尿病很有效果,給糖友參考。
還是那句話,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吃對"藥",什麼病都可療瘉!吃不對藥,花費多少錢都"人財兩空"!!!
首先糖尿病人要讓血糖變得平穩,不高也不低,那麼就需要合理進食,控制食物的血糖負荷(GL),避免血糖驟升
控制食物血糖負荷的方法:
1.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吃對的食物
2.減少高升糖指數(GI)的食物的攝入量——少吃
題主問到,怎麼控制口腹之慾,降低高血糖的發生
那麼估計題主是知道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以及要少吃什麼的,我在這裡就不重複了。
要控制口腹之慾,估計題主是比較偏愛甜食的
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不會升高血糖的代糖代替常用的蔗糖(白砂糖、冰糖、片糖等)
代糖推薦使用,相對比較安全的木糖醇、甜菊糖苷等
但是使用代糖不過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除了簡單粗暴之外,沒啥優點,而且有可能會讓人變得更加嗜甜
而且也不利於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預治療
建議透過正念飲食,以及認知行為療法(CBT)從根源上面,解決“口腹之慾”的問題
正念飲食,就是全身心地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這個過程上,充分利用我們的各個感官,去活在當下這個時刻。如果我們是處在正念的狀態,那麼眼睛應該是注視著眼前的食物,鼻子應該是聞著它的香味,嘴巴應該是感知著它的口味,腸胃就可以感受到食物在我們體內積累。簡單說,你的世界裡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吃飯,全神貫注地吃飯,沒有其他雜念。
正念飲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不必要的進食,以及幫助我們吃用最少的食物獲得最多的滿足感
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組透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系列。
用來治療進食障礙,或者說控制不受控制的口腹之慾是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效果的
CBT的核心就是下面這張圖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面對同一個情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認知就會引發不同的情緒和行為,然後這些情緒和行為又導致認知的加深或者被推翻
那麼該怎麼用CBT,控制題主所說的口腹之慾呢?
第一步使用ABC工作表,進行自我監測
ABC工作表的內容大概就是3欄,分別是:
A:情景,發生了什麼事
B:認知,觸發了自己什麼想法(這個想法針對題主的情況,大概就是想要吃甜的之類了)
C:情緒和行為,針對題主的情況就是,想吃甜的,然後評判一下有多想吃甜的;行為就是有沒有吃甜的,吃了多少
第二步就是,認知記錄,記錄好自己在什麼情況下非常非常想吃甜的,或者忍不住吃了甜的
第三步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迴避,避免發生想吃甜的的情況發生(不太建議);另一個事進行暴露實驗,慢慢的面對會讓自己想吃甜的場景,然後克服
透過正念飲食,以及認知行為療法(CBT)從根源上面,解決“口腹之慾”的問題的優點是可以徹底解決口腹之慾的問題,並且可以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缺點大概就是不夠簡單粗暴,不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