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吹鼓手範範
-
2 # 傳哥音樂
傳統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日常生活積累中產生和發展的,它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民歌的藝術特點鮮明、語言豐富,在民間廣為流傳,廣泛深入地反映了人民的社會生活。傳統民歌在傳統音樂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伴隨著人民走過了一個個歷史階段,但是現在它卻呈現出衰微之勢。
對於流行音樂,一個前提性的看法是--民歌是過去的流行音樂,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
從具體的音響特徵、音樂形態(節奏法--節奏的切割與組合、旋律法--不同的旋法)、乃至結構上,作為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們的確有很大差異。民歌就是民歌,流行歌曲就是流行歌曲,怎麼能混為一談呢?我想我們可以先從對"流行音樂"這個概念的具體分析入手。什麼是"流行音樂"呢?流行音樂的風格型別並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音樂的流行與傳播是分時間、空間和深度(或強度)的。首先從時間這個維度來看,在不同歷史時期裡流行的音樂風格顯然不同。在古典時代,古典音樂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這是從音樂史學的角度切入。再從空間這個廣度來看,流行的方式也分為封閉性和開放性的。在一個封閉的山村裡,山歌就是山民們的流行歌曲。這是從民族音樂學和音樂社會學的角度切入。至於深度或強度則沒有客觀指標,它是指人的主觀感受和音樂形成社會共鳴的程度,這是從音樂美學和音樂心理學的角度進入。從具體的音樂傳播內部環境看,影響音樂傳播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性因素(性別、年齡、地域等)、社會性因素(職業、身份、受教育程度等)。有的音樂適合在二十幾歲的青年間傳播(比如搖滾樂),有的則適合在受教育程度較高的階層傳播。有的音樂適合在酒吧這類城市商業場所傳播,而有的則適合在農村。正因如此,有學者提出了分眾的概念,認為在當代資訊與傳媒高度發達的今天,實際上已不存在一個無差別的一體化的受眾。"民歌是過去的流行音樂,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過去的,是指傳統社會的、農業文明的、鄉村的、自然形態的(仍保留原始形態)。今天的,是指現代社會的、工業文明的、城市的、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製造音響。國外研究流行音樂的音樂學家曾有一個著名的"模仿說"觀點,可以說是一語道破了流行音樂的實質:流行音樂本質上是對傳統民歌的模仿。當然是"變形模仿",可是要當心,模仿得不好就會露出馬腳,比如:《999朵玫瑰》和《彝族舞曲》、《白樺林》和俄羅斯民歌、《好漢歌》和《王大娘補缸》,有時模仿與抄襲之間的界限很難劃分,弄不好就人我莫辨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從流行音樂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流行音樂本身也是起源於民歌。今天的流行音樂,其本質依然是民歌--工業時代的民歌、都市民歌。
-
3 # 神犬阿段
民謠歌詞旋律更簡單,表達的情感更通俗易懂,往往是一種綿綿的傷感貫穿始終。流行音樂情感旋律起伏往往比較大,歌詞相對嗨澀!
-
4 # 反應姑姑
從特定的聲學特徵、的音樂形式(節奏方法-節奏切割和組合、旋律方法-不同的旋轉方法)、甚至在結構上,作為具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們的確有很大的不同。民歌是民歌,流行歌是流行歌,怎麼會混淆?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對“流行音樂”概念的具體分析開始。什麼是“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的風格不是固定不變的。音樂的流行和傳播是時間和空間(0/1775)和深度(或強度)。首先,從時間上看,不同歷史時期的流行音樂風格明顯不同。在古典時代,古典音樂是當時的流行音樂。這是從音樂史的角度切入的。從空間的廣度來看,流行的方法也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在一個封閉的山區村莊裡,民間歌曲是山區人民的流行歌曲。這是從民族音樂學和音樂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的。至於深度或強度,沒有客觀指標。它是指人們的主觀感受和音樂形成社會共鳴的程度。這是從音樂美學和音樂心理學的角度。從音樂交流的特定內部環境的角度來看,影響音樂交流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自然因素(性別、年齡、領土等)、社會因素(職業、身份、教育程度等)。有些音樂適合20歲以下年輕人之間的交流(例如搖滾音樂),而另一些音樂則適合在高等教育中傳播。
有些音樂適合在酒吧等城市商業場所使用,而另一些則適合鄉村地區。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了分眾的概念,並認為在當今高度發展的資訊和媒體中,實際上沒有不分青紅皂白的受眾。 “民歌是過去的流行音樂,而民歌是今天的民歌。 "過去是傳統社會、農業文明的、村莊中的、的自然形式(仍保留原始形式)。在現代社會的、工業文明中,今天的、使用現代技術來發出聲音。在國外學習流行音樂的音樂家有一個著名的“模仿理論”觀點,可以說打破了流行音樂的本質:流行音樂本質上是對傳統民歌的模仿。當然,它是“變形模仿”,但是請注意,如果您不模仿它,您將展示自己的腳,例如:《 999玫瑰》和《 彝族舞蹈音樂》、《樺木森林》和020- 2首民歌、《好男人歌》和《 王阿姨填補了》的氣瓶,有時模仿與竊之間的界限很難劃分。如果你做不到,我就無法區分。這樣的例子無處不在。從流行音樂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流行音樂本身也起源於民歌。當今的流行音樂,其本質仍然是民歌-工業時代的民歌、城市民歌。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特徵。)
-
5 # 光頭寶哥
民歌,顧名思義,就是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內容上要有中心思想,和一定的教育意義。曲調優美。
流行音樂,不需要中心思想,曲調激情。內容廣泛。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看法,如有不妥,還望見諒。
-
6 # 車非五
流行音樂是針對當前娛樂流行趨勢順勢創作的一些符合某些群體的短暫傳唱歌曲,
民歌是某些特定民族意願的一些特定情感的抒發,更深入人心一些,更值得用心品味,理解其中的文化表達。
-
7 # 鄧普頓一起唱歌吧
這個問題看上去簡單,卻幾乎沒有人能夠簡單的說清楚。有的說是風格不同,有的說是唱法不同,等等等等,有很多種說法。
但是有一個標準,可以相對明晰的將兩者區分開。那就是兩者的咬字不同。
民歌民歌,顧名思義嘛,就是民族的歌曲,或者叫民間的歌曲。它是用當地老百姓的語言,當地老百姓的咬字習慣去演唱的,這就是非常明顯的民歌。當然,還有一些用普通話演唱的民歌,他們的咬字就是中國漢字裡的13 轍,字正腔圓。
而流行歌的咬字,幾乎是百無禁忌。圓的,尖的,沙啞的,含渾不清的,吃字吞字的,等等等等,一聽你就知道是流行歌曲。
只是有一些民族歌曲裡的抒情歌曲,還有像龔琳娜這樣有深厚民族唱法功底的歌手所演唱的一些歌曲,比如像小河淌水之類的,這些不太容易區分。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好聽嗎?好聽就好了。讓我們靜靜的欣賞吧。
-
8 # 學英語的Ruirui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流行音樂是混雜多種風格的歌曲,典型當如邁克爾傑克遜。如果一首曲子無論如何也無法給它從整體上定一個調性,那這首就是流行音樂了。
民謠就是一種純粹的音樂風格,按能查到的定義就是:具有民族特點,一般是敘事性較強。民歌是經過廣泛的群眾性的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 民歌的創作過程和演唱過程、流傳過程是合而為一的.在傳唱的過程中即興創作,在編創的過程中演唱、流傳,當然,傳統民歌的創作和發展過程是緩慢的、自發的。 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9 # 林音悠揚
首先,這兩個分類並不是非黑即白,廣義上的流行音樂是包含民謠這一分類的。
所以,本回答就取流行樂的狹義定義,商品音樂。就目前來說,國內的民謠音樂和流行樂之間的差別也在逐漸模糊,首先要否定的判定模式就是看人氣。打個比方,宋冬野的流行程度已經超越了很多大公司的藝人,但是他依舊是獨立廠牌下的一名民謠歌手。那麼應該如何區分呢?比較簡單判別方式其實看和他們簽約的廠牌。像摩登天空,麻油葉這些獨立廠牌下的音樂人都可以定義為民謠,像天娛簽約的藝人,基本上就是流行了。這個判定方式是從現象得到的結論,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卻不能讓人很好的區分這兩種音樂。
其次,難一些的方式就是聽旋律和編曲。目前的大多數民謠還是以吉他為主要樂器,輔以口琴,民樂,提琴等等,編曲比較乾淨簡單。說到這又要細分一下,目前民謠有兩大流派,就是西北民謠為首的地方民謠(我造的詞)和城市民謠。地方民謠通常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如方言,地方樂器,西北民歌的四度音程等等。這種民謠是純粹的民謠,是本土化的民謠,這種音樂和流行音樂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如布衣樂隊,野孩子樂隊。城市民謠通常指麻油葉,阿肆,好妹妹等人,他們的作品受歐美民謠的影響,編曲簡潔,旋律性好,以吉他和口琴為主要的配器。也正是由於這幾點,他們的作品和流行音樂的界限並不是那麼鮮明。而又有那麼一些民謠音樂人,他們的音樂逐漸有了團隊的支撐,編曲上逐漸完善,細膩。他們已經逐漸接近了流行樂的製作水準,在有些方面可能還會有所超越,那些音樂聽起來可能不那麼民謠,但是我認為這卻應該是民謠未來的發展趨勢。比如李志樂隊。以上就是我比較常用的區分方法。
可以看出,這兩種音樂的界限是模糊的,而且也沒有必要作絕對的區分。我希望看到民謠音樂人的混音,編曲都更加精良,並且支援他們的商業化。只有完善了音樂的產業鏈,將音樂職業化:才會讓更多的人去做音樂,有了沃土,還會怕產不出好苗子麼。好像有點偏題,你們不要太介意。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範範愛音樂,對流行音樂和民歌的區別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有話要說。在音樂體系裡,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流行音樂是在70年代未從港臺地區流行入來,而民歌是經千百年來在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中流傳下來的音樂。為什麼這樣說呢?請聽我尾尾道來。
1、記得大約在1976-1980年的時候,人們會偷偷在臺灣電臺裡聽到鄧麗君的歌曲,當時的我也是這樣接觸到的流行音樂。那是還不知道這種唱法是流行音樂的說法,只是覺得鄧麗君唱得相當好聽,輕聲輕氣的、象和你說悄悄話一樣動聽。象《甜蜜蜜》、《小城故事》等。
2、在音樂伴奏上,加入了管絃樂隊和電聲樂隊伴奏,音樂呈現出大氣磅礴而又細膩的風格。編曲上大量融入了西洋音樂元素,使得整個音樂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民歌是在中國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中,在祖祖輩輩口中承傳下來,唱法高亢有力,婉轉綿長。每個民族的演唱也不一樣,語言也不一樣。東北的粗放,江南的圓潤甜美。
4、民歌在伴奏上大多使用民樂來伴奏,聲音單薄和聲不足,在編曲上也單調小氣。
當然,以上所說的,只是80年代初期,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現在的中國音樂中,雖然也分有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但在演唱、編曲、伴奏上大大不同以前了。
流行音樂中也加入民音樂的元素,比如:劉德華的《一起走過的日子》,前奏中加入二胡的音色,使得整個音樂在表現力上,多了一份纏綿。而大量的民歌都加入了管絃樂和電聲樂隊的伴奏。光在音樂伴奏上基本很難區分出到底是流行音樂還是民歌,只是在唱法上才能分別出是什麼唱法。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中央音樂臺裡的一些演唱比賽上,會聽到主持人報出的流行歌手或者民歌手。
總之,流行音樂和民歌的區別在:演唱的唱法上、民族音樂的民歌傳承上的區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