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cho心理諮詢師
-
2 # 藍天白雲陽光大地
這個是肯定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症狀各異的綜合徵,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有的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由此可見越早治療能儘可能地減少疾病對身體的損傷,越能減低複發率
-
3 # 瑤唐8090
治療及時和複發率並沒有直接關係。治療及時可以幫助治療、不再惡化,對自己和家人、外人帶來傷害。
複發率與治療好之後,治療的多徹底、自身的調節保養、家庭社會的關愛有關。
-
4 # 李醫生助你康復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一般遷延,呈反覆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後可保持痊癒或基本痊癒狀態。這些能治療痊癒的很多是早發現早治療的,且有一定的疾病自知能力的,能夠配合治療,降低複發率。但整體複發率還是很高的,具體複發率資料說法不一,個人感覺八成以上不鞏固治療都會復發,即使及時治療,後續不堅持鞏固,一樣複發率會很高。
-
5 # 開心醫生六哥
六哥作為河北一家三甲專科醫院的心理科主任,首先非常鄭重的發出提醒:很多人,因為對精神分裂症不瞭解,不知道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表現,以至於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導致病情加重,危及正常工作生活,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018年,我曾和同事,在河北省媒體燕趙都市報的聯絡下,接觸過這樣一個沉痛的案例:
80後小夥兒已宅在家中兩年多不出門,我們到了家之後才發現,其實,兩年前,因為感情和工作不順,他就在家待著不出門了,父母帶他曾到我院就診,接診的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並開出了住院收治單。但父母捨不得孩子,就沒住院。結果孩子就一直在家窩著,病被拖得越來越嚴重。我們進門後,小夥子發現是醫生,就特別激動,砸門,要動手打人。
我們強烈建議讓孩子住院治療。最終,孩子的父親和母親也沒讓孩子住院治療,我不知道,兩位父母年老不能照顧後,這個孩子會怎樣?
想來,無奈,但又沉痛。
現在精神類疾病早期的治療效果還是很好的,如果能在病程初期就接受治療,很多患者會恢復社會功能。
-
6 # 我說精神
你說的也對,也不對。精神分裂症確實治療的越及時,疾病癒後的效果越好,因為精神分裂症本身就是進行性加重的精神障礙。但復發機率和很多因素有關,而及時有效的治療只是精神分裂症長程治療,整體治療的一個開始,可以看做是好的開始,但不一定能達到成功的一半,起碼有一大半關於分裂症復發機率的影響因素需要你考慮。
影響精神分裂症復發機率的因素有哪些?說到影響精神分裂症復發機率,其實最關鍵的一點不是提早治療,而是即使出院以後的緩解期也要遵醫囑堅持規範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不能隨意停藥,如果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也應該及時諮詢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改善不良反應或是減少藥物劑量。
我在精神科重症女病區工作了十多年,接觸的最多的一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緩解期出現病情復發的根本原因就是未能按時服藥。所以,我的病區中所有反覆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至少有80%就是因為沒按時服藥導致的病情復發。
另外,對於一名處於緩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事可做,可是對患者而言非常重要的,同樣也是衡量一個患者愈後可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我的建議是讓患者回家後有事可做,力所能及,避免勞累。當然,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很多困難,需要家庭,社群等多方面的合作。但其實在美國早就有這種社群康復模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緩解期有所可做本身也是一種康復專案,更是幫助患者回歸社會的重要手段。
還有些人錯誤的認為發病年齡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好的也快,不用吃很長時間藥,尤其是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堅持服藥會直接影響學業。但實際上,在醫學上講,發病年齡早,往往預示著症狀更頑固,更不好控制,復發的機率會更高。所以,這樣的患者我們都會建議儘量延長服藥時間,即使完全沒有症狀也千萬不要擅自停藥,避免人為造成復發。
總結一下精神分裂症對一個人社會功能的影響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但這個毀滅也是有前提的,在精神分裂症反覆發作,而且症狀始終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才會逐漸加重。如果堅持規範治療,維持期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服從醫囑堅持服藥,那麼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復發的機率就會小的多。
精神分裂症不等於沒有未來,只要堅持治療,復發機率會低得多,完全可以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
7 # hass13
心理治療更重要、沒事和親戚朋友聊聊天開開心比什麼都要好的快,這個在古代應該叫心病吧,新藥還需心藥醫就是聊天開心就好
-
8 # 汐煒醫生
精神分裂是不是治療越及時複發率也越低?
及時治療的確很重要,它關係到患者未來以何種狀態迴歸社會,但關於復發,我想維持治療更加重要。
對於初發患者來說,首要任務是儘快緩解患者的精神症狀,包括陽性症狀、陰性症狀,尤其當患者出現激越、自殺等行為是,第一時間要將相關風險降至最低。
我們一直說,精神分裂症第一次治療很關鍵,關鍵在於:第一次發病的患者,對藥物敏感,我們很可能需要很少的精神藥物就將患者病情控制良好,而大量研究證明,影響精神分裂症預後的關鍵時期是在疾病初顯的5年內,這個時期內如果經過有效治療,患者復原機率最大。
降低複發率最好的時期是維持期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大致可以分為急性期、鞏固期和維持期。
急性期是患者在病情最嚴重的時期,經過治療後(大概平均8-10周)病情有所穩定,然後進入鞏固期,這個時期患者大多數症狀消失,臨床病情較穩定,但很多家屬急於將藥物減量,這裡強調:不允許。
鞏固期的治療原則上保持急性期藥量不動,繼續鞏固治療3-6個月,倘若病情仍然穩定,便進入維持期。
維持期,可以根據患者病情酌情減量,但要緩慢,越慢越好。而在維持期的治療,至少也要1-2年。維持期的治療直接關係到患者復發頻率。在1989年的國際共識上,建議首發患者維持期治療至少1-2年,而復發者至少5年,發作更頻繁者可能需要終身服藥。這裡要注意,1-2年和5年指的並不是患者從一開始治療開始算起,而是從患者症狀好轉,從鞏固期之後開始計算的。
-
9 #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儘早發現、及時治療,有可能降低病精神分裂症復發的機會。要想降低精神分裂復發的可能性,既要按醫生的診治要求認真服藥,及時複診,按時向醫生反饋患者的病情,如果出現復發的跡象,應立即報告醫生,決定是否調整藥物。同時也需要患者自身加強學習,提升自己應對社會心理刺激的耐受力,增加自己的心理成熟度,才能更好的適應工作、學習、人際交往等社會生活。作為家人,為患者營造一個安全、溫暖、放鬆、有愛的支援性康復環境,也是有助於降低精分的複發率。
及時治療只是降低復發的條件之一,但不是一定就會降低患者病情的複發率,因為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復發涉及很多因素,比如環境方面的原因,不規範的診治,主要還是與患者自身有關。
由於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藥治療的依從性比較差,所以總體複發率是居高不下的。此外,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到複發率。如果患者病前心理發展水平不夠成熟,又有明顯的人格缺陷,個人“三觀”不正,冢庭康復環境比比較差,沒有良好的支援系統作後續支撐,患者病情的控制難度往往就比較大。如果患者很嚴重,雖然治療得比較早,但複發率還是不低。特別是對自己的病情存在認識不足的患者,往往不能按時按量根據醫囑用藥,經常出現自行減藥、藏藥、擅自停藥的情況,這將大大增加精分復發的風險。
及時治療,措施得當,可以有效扼制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發展,及時阻斷精神分裂症惡化的趨勢。雖然即時治療了,但是如果診治失當,用藥不對症,那麼既不容易控制病情,也未必就能降低精分的複發率。只要堅持不懈地服藥治療,積極康復,你離夢想就會越來越近!
回覆列表
原則上來說是這樣的,因為一旦出現這個情況,很多時候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了,做的好些事情,自己也是不知道的,所以越早治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