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島
-
2 # 羊排
我最喜歡的是雍正。
雍正是大清王朝康乾盛世中一個前後銜接的這麼一個關鍵紐帶。 雖說康熙把大清帝國送達到了頂峰,無論是疆域小國的征伐及國內的經濟發展及文治武功,可以說是千古一帝。
但是康熙多年的征戰,隱藏在深處的國內矛盾也是非常的激化的,首先是國庫空虛,晚年的康熙為了博得為政寬仁的美名,吏治鬆弛,官吏上下一手貪汙成風,高官皇子大肆從國庫中借支,造成國家錢糧空虛,國庫告急,地方鄉紳魚肉百姓,增加了許多的苛捐雜稅,單單戶部庫銀虧空就達數百萬兩,下屬的府廳州縣虧空數量就更是天文數字。雍正鐵腕清查虧空,清查抄家之嚴厲為歷代皇帝之首,雍正也有個外號叫抄家皇帝。
其次,進一步加強密摺制度,監控百官,設軍機處,加強對軍力的控制,整頓八旗,緩和滿漢矛盾,一系列懲治有效的措施之後。康熙末年的社會矛盾及弊端有所改觀,國庫充盈,社會矛盾減緩。雍正雖然在位只有13年,卻把一個龐大矛盾體的國家經營的井井有條,於是才有了乾隆繼位之後的龐大清帝國。才有了後面所謂的康乾盛世。
有人說清帝無庸才,而雍正可以說在這12位清帝之中算是一個奇才,他勤勉自律,又無好大喜功,我最為喜歡。
-
3 # 股俠007
你好,這個問題由【午夜鑑史】來回答。
中國封建社會出現了許多的皇帝。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當然還有許多昏聵無能之人。在這裡的話,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皇帝是朱元璋。他是大明朝的開創者,也是一個從布衣到皇帝的牛人。那麼我為什麼會喜歡朱元璋這個皇帝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點。朱元璋的出身很低,可以說在所有的開國之君中他的出生是最低微的。就連漢朝的開創者劉邦也要比他地位高的多。中國2000多年來農民起義有很多,但是真正從農民甚至是從一名乞丐做到皇帝的建立一個完整統一的王朝的也只有朱元璋一人。
第二點。朱元璋結束了元朝等級制度的殘酷統治。建立了一個由漢人管理的大明江山。這是自宋朝結束,以後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有漢人建立的完整政權。所以來說對中國整個漢文化的傳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點。由於朱元璋出身低微,從小收到腐敗官吏的欺壓。因此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對於官員的廉政問題抓得非常緊。凡是有官員貪汙腐敗者都會受到嚴厲處理,這點在整個封建社會中也沒有幾人能比得過朱元璋。他建立的大明江山,不管以後的皇帝有沒有能力,但是此後兩百多年中,整個明朝的皇帝還是比較有骨氣的。他們寧願戰死寧願戰敗也不肯去向對方投降。這也是漢人身上的一種骨氣,這也是我喜歡的一點。
-
4 # 齊風賞月
我比較喜歡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是漢朝第七位皇帝(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在漢武帝在位期間,國家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政治上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
-
5 # 大齡單身青年農村小王
朱元璋 因為朱元璋出身布衣,瞭解民間百姓疾苦,在當政期間雖然刑法苛刻殘酷,但是多數是為了約束貪官汙吏,對待百姓仁愛,所以喜歡。
-
6 # 你永不獨行
雍正皇帝,他是皇帝中第一個廢除了地主不交稅特權的,攤丁入畝讓窮的無地之人不用交人頭稅了,也恢復了康熙留下的爛攤子,給乾隆留下了十全武功的基礎和錢糧。
-
7 # 蕭蕭文學
秦始皇是我最佩服的一個皇帝,首先,秦始皇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的,是歷史上的始皇帝,創造了一個新的稱謂。
其次,秦始皇統一六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四分五裂的格局,對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穩定作用,修築長城,有效的抵禦了外敵入侵,統一文字,度量衡,車同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互相之間的溝通矛盾。
再次,為我們留下了建築史上的奇蹟,秦始皇陵,這是歷史上的奇蹟。
當然,秦始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殘暴的皇帝,焚書坑儒,修築長城和建造秦始皇陵動用了大量勞力,對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需要客觀的看待。
-
8 # 一股一炒
比較喜歡清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因為他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也是國內政治未平,國外紛爭不斷,所謂的內部不穩定,外部有強敵。
1先從內部說起,順治皇帝突然駕崩,年竟六歲的第三子玄燁在孝莊太后的扶持下登基為帝。並且有四大輔臣輔政,分別是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還有鰲拜。索尼老邁,基本不問政事,蘇克薩哈被鰲拜找由頭殺了,遏必隆就是牆頭草,誰牛逼跟誰。最後索尼一死,鰲拜權傾朝野。小皇帝長到成年了,還不還政給皇帝,小皇帝不高興,訓練一幫兄弟,專練武術,然後找一個時間,單獨宣鰲拜覲見,直接用兄弟們把鰲拜拿下,關了起來。一個16歲的少年,就有如此勇氣,羨慕。
2平三籓,也就是福建耿進忠,廣東尚可喜,雲南吳三桂。這都是清朝入關中原,曾經的明朝大將,結果轉而投降清朝,給清朝做了開路先鋒,一路打下江山。好了,江山穩定了,他們還在祖國南邊坐著自己的王國夢,屬不知中央的年輕皇帝已經看他們不順眼,初生牛犢不怕虎,雖然自己沒打過仗,年紀小,但是會折騰,所以用了8年時間,終於把這幫老傢伙提前送去見閻王了。回頭想,小皇帝這時候都有點害怕啊,要不是意志堅定,差點就被這群傢伙趕回東三省老家了,那就丟臉了。這時候小皇帝也長大了,已經是三十歲的壯漢子了。
3年輕就是好,打完這個搞那個,這邊又看上小島臺灣了,這也是前明殘留勢力啊,看著就是不爽。這個不像陸地打仗,自己不會,還有一幫將軍會啊,這水仗沒人玩過啊,怎麼辦,用離間計,搞來一個臺灣施琅將軍,這下有會打水仗的了。在找一幫兵讓施琅將軍練,最終讓他帶兵打回臺灣,建立臺灣縣
4最後還有一個蒙古西邊的葛爾丹勢力大,佔了青海省,新疆還有西藏,這邊還要來搞外蒙古,外蒙古早已稱臣在大清名下,這不是打自己小弟了嗎?這不教訓下,以後誰還敢認自己做大哥。所以搞定南邊事情,立即揮鞭調兵,開戰葛爾丹,最終在康熙的三次親征下,砍下葛爾丹人頭,完全勝利結束戰鬥。
所以,這位皇帝6歲登基,從成年開始就是一路在殺,在為國家征戰四方,也是他打下了今天我們的江山,我們才有今天的廣袤國土。
-
9 # 了夫
毋庸置疑,雍正皇帝雖然被流傳一些逸事、故事,但他絕對是一個好皇帝,是他真正延續了康乾盛世,是他挽救了清王朝危機。
-
10 # 小義老師扯歷史
劉備,出身布衣,硬是炒作自己是漢室宗親,和中山靖王扯上關係,用這張金字招牌躋身諸侯行列,網羅天下英才,成就一方霸業。雖然只偏居一隅,但是他越挫越勇,勵志逆襲,值得今天的寒門子弟學習,人生不可碌碌無為,披荊斬棘是應有之義!
-
11 # 慕若
最是無情帝王家,獨在山巔之上稱孤道寡,當皇帝不易,當個好皇帝更難!好皇帝既要在政治領域有所作為,為蒼生造福,給自己博個好名聲,又要平衡好前邊後宮,人生愛情故事傍身,給當今發達的影視劇以好的創作素材、娛樂八卦。如今連勵精圖治、累到吐血的雍正爺都在後宮百花叢中流戀忘返了。自古帝王風流,視女人為玩物工具,就算有愛情,他還是要後宮佳麗三千,不然宮鬥戲咱看什麼?痴情帝王如劉秀、如世民,如重八,如福臨,也沒有誰敢一夫一妻。看官,中國歷史上真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帝后麼?真有!
我今天要說的是明朝的弘治皇帝,弘治是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他在位十八年。雖然才活了36歲, 孝宗卻是明代中葉唯一的較為勵精圖治的賢君。孝宗一朝,裁抑官宦奸佞,整頓吏治、發展經濟,還任人唯賢、節儉自律,緩和了許多社會矛盾,史稱其時為“弘治中興”。
話不多說,言歸正傳,弘治帝偌大後宮,只有髮妻張皇后一人!我一度懷疑他是穿越者,夫妻倆一個娃,嗯,符合婚姻法和獨生子女政策!孝宗跟張皇后是少年夫妻,兩人伉儷情深十分恩愛。當然孝宗獨寵皇后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是孝宗小時候生活坎坷受盡磨難,從小就生活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中,使得他小小年紀就看盡了世態炎涼,少年老成。
明孝宗的生母紀氏是南邊被俘虜過來的女俘,在宮中當過庫管員,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明憲宗寵幸了,當時最受寵的萬貴妃自己生不了孩子也不讓別人生,時刻關注著各宮的狀況。紀氏正害怕會惹上萬貴妃,也不敢說出去,數次和想打胎不成,萬大媽後來知道又打了一回,以為打胎成功,結果沒有,後來這孩子就被偷偷的生了下來,果然帝王命硬。有個太監張敏知道明憲宗一直都沒兒子,還有就是心善,太監也有好人,偷偷的養了起來。後來過了好些年有一天,張敏伺候明憲宗的時候,明憲宗感慨著身為一國之君,到死了都沒有個兒子給自己送終。張敏聽了跪下說,我有罪啊,其實您有個兒子啊。這時紀氏偷偷生了個兒子的事才被人知道。然後孝宗就被接了回來,取名朱佑樘,在冊封為太子。太監張敏吞金自殺了,生母紀淑妃也突然死暴亡,不用說也知道是誰做的,不過沒有子嗣的萬貴妃卻沒辦法阻擋豬油糖繼承大統。
朱佑樘的童年經歷讓他對後宮爭寵很反感,張皇后做了孝宗的太子妃之後,知道了孝宗小時候的經歷後更是對他十分照顧體貼,兩人又經歷了很多刀光劍影,夫妻情深,成為皇帝皇后後,宮裡的人經常看到兩個人如影相隨,出雙入對,終其一朝都只有一帝一後一太子,難得、難得。
回覆列表
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時為皇太后(683年—690年),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
1.後世稱頌佳名
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祖籍幷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本名不詳,14歲入後宮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賜名媚,人稱“武媚娘”。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後改名曌。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改尊為“則天順聖皇后”。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聖神皇帝、則天大聖皇帝、則天大聖皇后”等。後世通常稱武氏為“武則天”或“武后”。
2.美貌與智慧雙全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則天長得明媚嬌豔,楚楚動人,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故稱武媚娘。武則天很有智慧,深知入宮之後福禍難料,而且不像其他宮女夢寐以求入宮後親近皇上,她有自己的主見。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亦有記載說為‘見天子庸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又可見她對母親的孝心與不捨。
3.鐵腕硬氣
有一次,當她聽說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獅子驄”的烈馬,無人能夠馴服,便主動對唐太宗說:“臣妾能制服陛下的這匹烈馬,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鐵鞭,二是鐵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鐵檛擊它的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唐太宗乃愛馬之人,對她的馴馬方法甚不認同,只覺武才人很是硬氣。
4.敢愛敢恨
要知道,武則天入宮的時候年齡與唐太宗差很多,二人並無太多的感情交流,而唐太宗也只是視武則天為後宮佳麗中的普通一個。直到遇到唐高宗李治,二人能說到一塊去,日久生情。雖然有違背天倫,看似大逆不道,卻又是對封建制度的抨擊。到底是真愛或者是利用李治來保全自己這也無可考證,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但能走出這一步,已說明了武則天的過人之處。
5.削髮為尼
李世民當年馴服Mustang都不能成功,這個女人卻輕易的就做到了。一個弱女子可以用兇猛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地,足夠看到她內心的強大。李世民對武則天有了一絲絲防備,但是武則天舉手投足沒有絲毫紕漏,他也只能將懷疑壓在心底。
武則天對朝政的關心與野心逐漸被唐太宗所警覺。當然也許是她表現出來的行為讓李世民有一些忌憚,所以不敢給她留有後代,否則未來的朝廷一定會起風浪,這麼講李世民不愧是一位有先見之明的皇帝。
這份擔心一直留存在於李世民的心中,所以在他死前,專門召見了武則天要問話。就是說,在自己死後她會怎麼辦?武則天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在試探她會不會危害朝政。她當然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所以她回答願意出家為尼,一輩子在寺廟中過完。
發落復生,首級還在,有臥薪嚐膽的謀慮與智慧。
6.還俗復出
誰還沒個三起三落呢?高宗和武后的關係也並非僅僅是男女之間那種,兩人之間也存在著利用的關係。高宗能夠成為皇帝都是因為他的舅舅是長孫大人,但是,成為了皇帝之後,高宗根本收服不了他的舅舅。這個時候,他的心事就都說給了還在古寺當中的武后了。
武后是一個十分強硬的女子,這也是這個時候高宗最需要的人,因為他自己本身就十分的懦弱,必須有個人來撐場子。這也是為什麼他敢將這個女人接回來的原因,並且還封賞了。雖然,高宗的後宮也不是很安寧,但是,讓他最為心煩的就是如何能夠將權利奪回來。武后回來之後透過各種方式將後宮的問題處理掉了,成功的扳倒了皇后,這也讓前朝的局勢發生了變化。同時,她還分得了一部分的兵權,這也是她為什麼能夠和長孫大人相抗衡的原因。到了這裡,高宗之前面對的那些障礙基本上就已經被這個女人解決的差不多了。
高宗其實和武后不僅僅是喜歡的關係,更多的是利用的關係。而太宗可能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從來都沒有讓武后懷孕,也並未要求武后去陪葬,反而是給了自己兒子高宗機會。如果當初武后有了太宗的孩子,無論後來發生了什麼,高宗都是不能將其接回來的。
7.女嬰被害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則天生一女嬰,唐高宗視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獨自前來探望女嬰,等王皇后離去以後,武則天發現女嬰已死。唐高宗得知後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兇手。侍奉宮女都一致訴說王皇后剛剛離開此地,武則天便也痛哭流涕,乘機歷數皇后的種種不端。唐高宗聽後深信不疑,認定女嬰為王皇后所害,頓生廢立之心,同時也想借廢立皇后打擊權臣。於是,他便和武則天一起來到長孫無忌府第,藉飲宴刺探他的立場。在飲宴期間,高宗先是把無忌的三個兒子拜為朝散大夫,又賜給了大量金銀錦帛,接著再吐露打算廢立皇后的心意。但長孫無忌只是岔開話題,迴避正式的表態。唐高宗和武則天沒有達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宮。不久,武則天又指示她的母親楊氏到無忌處說項,但卻遭到無忌的嚴詞拒絕。
8.冊封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與其母柳氏找來巫師,企圖用“厭勝”之術,將武則天詛咒而死。事洩之後,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將柳氏趕出宮中,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升為一品宸妃,由於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不能成事。
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等人得知唐高宗欲行廢皇后而立武則天的訊息後,勾結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向唐高宗接連投遞了請求立武則天為後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少人支援,廢立之意再次萌生。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績等朝廷重臣的支援下,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9.復仇王王氏和蕭淑妃
十一月初,武則天又派人將正被囚禁的廢后王氏和蕭淑妃各打一百棍杖,並割去手、足,投入酒甕之中,還氣憤不過地說:“讓這兩個潑婦的骨頭醉死酒中。”王、蕭二人在酒甕中哭喊了幾天幾夜,才氣絕而死。臨死以前,蕭淑妃大聲罵道:“阿武妖精,竟慘毒至此!願來世轉生為貓,阿武為鼠,我要活活將她喉嚨咬斷。”據說武則天后來在宮中禁止養貓,而且常常夜夢王、蕭二人披頭散髮,在宮中作祟。所以,她在執掌朝政以後,就常住東都洛陽,終身不歸長安。
11.大權在握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則天代理朝政。但武則天生性霸道,故每當決事,高宗每每受制於武則天,高宗非常不滿,於是在麟德元年(664年)與宰相上官儀商議,打算廢掉武則天皇后之位。但上官儀的廢后詔書還未草擬好,武則天即已接到訊息。她直接來到高宗面前,追問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十二月,上官儀被逮捕入獄,不久,即被滿門抄斬。從此以後,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則天必在簾後操縱,天下大權完全歸武后掌握,甚至連生殺大事都由武后決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從命,所以,朝廷內外都稱為“二聖”。
12.深藏男寵
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本是一個市井小人物,靠賣野藥為生,後來在陰差陽差被太平公主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見馮小寶落落大方、英俊瀟灑、身強力壯,很合心意,便留下了。馮小寶剛過三十,體力充沛,把60出頭的武則天伺候的相當舒服。武則天自然是相當滿意。
武則天的第二個男寵是沈南璆。沈南璆是御醫,為人溫和,為武則天的身體可謂是盡職盡責,對武則天本人也是關心有加。時間久了,武則天便對他動了心思,讓他侍寢。
沈南璆去世後,面如蓮花般的張昌宗又走進武則天的生活。張昌宗英俊瀟灑、聰明伶俐、宰相之後,又精通詩詞歌賦,深得武則天的喜歡。張昌宗受寵後,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把自己的哥哥張易之引薦給了武則天。此後,兩人便一同在宮中侍奉武則天,兩人正值血氣方剛,又願意花心思哄著武則天。所以武則天對這兄弟二人是寵幸有加,頻頻為他們加官,又因年事已高,朝政基本上由易之兄弟專擅。
13.則天造字
照( 曌、瞾);月(囝);地(埊);國(圀);人(玍);正(缶)
據說武則天當皇帝時,曾造過19個字。武則天造字,都是把原來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變,並沒有新鮮的內容,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在武則天看來則是誇耀她的高明、偉大、博學、睿智,表達她皇統萬年、長治久安心願的一種手段。比如改“照”為“曌”,暗含她猶如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武則天名照)
14.推動佛教
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指武后是彌勒佛下世,當代唐為天下主,武后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於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餘人,亦上表請改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