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偉
-
2 # 東北工業第一股清流
看問題角度不同,定性自不同,任何一個人,平頭百姓也好偉人大咖也罷,都具有兩面性,就要看當時的環境,人文,事態等等多方面因素
-
3 # 張伯泣
孫傳芳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問題中說道孫傳芳醉打岡村寧次的事情,發生在孫傳芳在日本留學期間,當時的孫傳芳是日本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學生,而岡村寧次則是區隊長,因為岡村寧次侮辱了華人,所以孫傳芳才和他打了一架。
這種事情其實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那個年代能走出國門的都不是一般人,何況當時的孫傳芳才二十來歲,要知道當年蔣中正在上保定軍校的時候,一個日籍教官用細菌形容華人,蔣中正也和那個教官幹了一場。
所以我認為,對於年輕人拋開歷史的偏見,他們其實是最愛國的一類人,無論在哪個年代,其實都是這樣。而孫傳芳的一生,歷史對他的定位是北洋軍閥,而且他還是一個大軍閥,是直皖兩系繼吳佩孚之後的又一個狠人,他武統東南數省,巔峰時期號稱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
當然以我們現在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人,他們肯定是反對分子,不過話又說回來,歷史的侷限性註定這些人得不到正面的評價,但是我們至少要明白,孫傳芳絕對不是一般人。
他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和吳佩孚、張作霖等人平起平坐,足以見其手段。而北伐開始後,主要討伐的物件便是這三大軍閥,率先和北伐軍打的是吳佩孚,主要戰場兩湖地區,之後在江西等地,北伐軍和孫傳芳交手,面對孫傳芳,北伐軍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幸好孫吳二人不合,要不然最開始就聯合在一起,北伐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而在北伐軍進入北京之後,孫傳芳輸得一乾二淨,從此吃齋唸佛,不問政治。可是他當年殺了奉系將領施從濱,最終被他的女兒施劍翹所殺,一代梟雄就這樣離開人世,時年五十歲。總的來說,我認為真正的孫傳芳,其實就是一箇舊式軍閥,他在滿清王朝生活了二十七年,他的思想就註定了他的結局。
-
4 # 伸腿小僧
孫傳芳是直系後期最有實力的軍閥,與張作霖、吳佩孚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在巔峰時期,孫傳芳擔任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掌管了民國的一大片土地,甚至有人將他稱為“東南王”。
“秋高馬肥,正宜作戰消遣。”這句在北洋時期廣為流傳的話就出自孫傳芳,孫好戰也善戰。孫先後在練官營步兵科、陸軍速成武備學堂、東京振武學校上學,1907年11月考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1909年3月以優異成績畢業,正宗科班出身。八年後就當了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在湘卾之戰中率軍血戰八天八夜嶄露頭角,連對手魯滌平都評價他“這傢伙簡直是孫猴子轉世,日後必成大事。”後又由鄂援閩、由閩入浙,當上五省聯軍總司令,浙奉戰爭中硬是將奉系勢力趕回山東,稱雄東南。
孫傳芳說過“我提倡三愛主義:愛國、愛人民、愛友人”。嘲諷孫中山提出的“做官要做人民的公僕”的說法,認為做“父母官”才能愛民如子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其在統治江南五省時確也裁減賦稅、善待農民,江南五省歌舞昇平,百姓無不稱讚愛戴。在後來他下野皈依佛門之後,每到夏天,都會在自家的宅院門口提供了稀粥和綠豆湯,以供過往行人消暑。並且當家中抓住盜賊後,孫不僅不責打,甚至反而還要讓人賞他粥飯。這可能與孫傳芳出身貧寒,幼年喪父,隨其母多處逃難的經歷有關。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一刀切,不是非黑即白,要考慮時代與環境的約束,個人成長經歷的影響。孫傳芳和其它民國軍閥一樣,有為自己的利益和統治不擇手段,血醒殘暴的共性;也有敢作敢為、不虧大節、善待農民的個性。
-
5 # 薩沙
新直係軍閥孫傳芳能力是有的,但絕非什麼好人。
第一,醉打岡村寧次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
在日軍中即便是高階軍官打中級軍官,後者也得挨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從沒聽說有人被打以後,敢於還手的,這就類似於行規,沒人敢於破壞。
如果孫傳芳真的打了岡村寧次,等待他的只有一個結局,開除。
因為岡村寧次是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生隊中尉副隊長,是老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打的。
事實上是沒有,最大可能就是孫傳芳根本沒有打過岡村寧次。
第二,設粥棚救濟本來是他份內的事情。
作為新直系的土皇帝,保境安民是基礎。
當年中國很多城市都有慈善機構,自發籌集糧食熬粥救濟老百姓。
人家商人、慈善家都能做這種事,孫傳芳也理應去做。
他是當時幾個省的合法領袖,他不去做還能輪到誰去?
設粥棚救濟不能說是孫傳芳的光彩事。
孫傳芳其實做了很多壞事,包括隨便處決被俘的將領。如果不是他濫殺俘虜,也不會最後被人家女兒刺殺了。
另外,孫傳芳在北伐期間,曾經大舉反攻,險些造成北伐軍崩潰。
龍潭戰役,北伐軍傷亡就很慘重,是統一中國最兇惡的敵人。
其實北洋軍閥中,也就是閻錫山還算可以,其他多不是什麼好東西。
-
6 # 覃仕勇說史
答:孫傳芳確實是個好戰之人。
他在湖北勢力坐大時,曾與來犯湘軍血戰八天八夜;還曾閃電般地擊敗如日中天的直奉聯軍。
這兩件事,都值得孫傳芳吹一輩子。
當然,醉打岡村寧次,也是流傳極廣的“壯舉”。
孫傳芳怎麼打得到岡村寧次呢?
話說,袁世凱創練常備軍時,在保定東關外設陸軍練官營,以馮國璋任練官營總辦。
孫傳芳當時入練官營當學兵,被編入步兵科第三班。
孫傳芳學東西很快,所有軍事課程,一點就通。
因此,無論是考學科還是考操法,他都名列前茅。
於是,在陸軍練官營畢業後,他被馮國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
後來北京練兵處考選陸軍學生派往日本留學,速成武備學堂40餘人被選中,孫傳芳即在其中。
那麼,孫傳芳醉打岡村寧次的機會來了。
為啥要打岡村寧次呢?
在日本留學時,岡村寧次是孫傳芳他們的區隊長。
一個星期天,孫傳芳和楊文愷等幾個同學出去喝酒,喝高了,回遲了。
岡村寧次怒氣衝衝地把每個人都扇了幾個耳光,還大聲辱罵他們是 “中國豬”。
孫傳芳原本是條血性漢子,又兼酒氣上湧,酒壯慫人膽,跳起來跟岡村寧次幹架。
岡村寧次是柔道好手,孫傳芳又醉得暈暈乎乎的,沒幾下,就被人家掀翻在地。
但孫傳芳不甘心,倒地時狠狠地咬了岡村寧次的腳一口,疼得岡村寧次呲牙咧嘴。
孫傳芳回國後,在亂世中混,勢力一度撐得極大,與張作霖、吳佩孚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為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恪威上將”,人送外號“笑面虎”,號稱“東南王”。
設粥棚救濟百姓,就是他在擔任五省聯軍總司令時做的善事。
實際上,孫傳芳的生性是非常殘忍的,他剖士兵腹,殺被俘將,為以後被刺殺埋下了伏筆。
不過,孫傳芳人雖惡毒,但在愛國情懷、民族大義方面,都和曹琨、吳佩孚等人一樣,能堅守底線,做得不錯。他拒絕過很多日本人的無理要求,力主將帝國主義的特權收回,廢除不平等條約,儘自己最大努力維護民族利益。
另外,孫傳芳在統治五省期間,也的確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五省境內昇平祥和。這也是他失敗後,江浙老百姓感傷懷念他的原因。
-
7 # 鄉里別老袁
首先孫傳芳是北洋三大軍閥之一,號稱“東南王”是直系後期最具有實力的大軍閥。1926年,北伐軍興起,孫傳芳的部隊節節敗退。1928年奉天首領張作霖被炸死,孫傳芳的部隊也在潰散中被北伐軍收編,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隱居天津佛堂,期間,因不願意當漢奸,嚴厲拒絕了曾經的同窗岡村寧次拉攏其擔任偽政府主席的無理要求 。孫傳芳曾經說:“本帥抱定三愛主義,愛國、愛民、愛友、愛國愛民,為人人應盡的天職”總的來講還是有一定的民族氣節的。
總體來說,作為軍閥,逆歷史潮流而動,鎮壓革命進步力量,應當給予否定。但是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們畢竟也有自己認識上的侷限性,不應當過分苛求於前人。
回覆列表
亂世出英雄。這句話帶勁,想想刀光劍影中,單槍匹馬取敵酋首級,何等的英雄氣概。
民國時期,戰亂紛爭,梟雄四起。北洋軍閥四分五裂成皖系段祺瑞,直系曹錕,奉系張作霖等,其中有一位稱之為“南天王”,縱橫東南五省多年,最後項上人頭被仇家女兒取走。
他就是直係軍閥最後一位重量級人物孫傳芳。我們來聊聊這位傳奇人物。
孫傳芳,1885年出生于山東省泰安市喬莊村,早年喪父,母親帶著他長期過著到處流浪,寄人籬下的生活。
1902年,17歲的孫傳芳加入袁世凱建立的陸軍練官營,被編入步兵科第三班。孫傳芳勤奮好學成績突出,在陸軍練官營畢業後,馮國璋批准,他被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兩年學習畢業後,被選派到日本留學。
孫傳芳到日本後,兩年後畢業,進入到日本陸軍第10師步兵聯隊充候補生,後進入到東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3月回國,被授予步兵科舉人,擔任北洋陸軍第二鎮第三協第五標教練官。
孫傳芳在日本留學時,岡村寧次是他的區隊長。一天,孫傳芳和幾個同學出去喝酒回來晚了。岡村寧次怒氣衝衝地扇了他們這幾個人每人一頓耳光,大聲辱罵他們是 “中國豬”。孫傳芳血性加酒勁,跳出來衝向了岡村寧次,喝醉了的孫傳芳沒幾下就被崗村打翻在地。倒地的孫傳芳不甘心,抓住崗村的腳狠狠地咬了口。
孫傳芳真正飛黃騰達是在辛亥革命後。
辛亥革命爆發,孫傳芳所在的第二鎮改為第二師,他被調任第二師輜重第二營營長,此後屢次升遷,到了1917年,孫傳芳已經成為任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在湖北真正做到了一手遮天。1924年,孫傳芳已經擔任了閩浙聯軍總司令。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相繼失勢,漸漸被拍在沙灘上,直係軍閥的強勢代表人物就成了孫傳芳。孫傳芳不僅有強大的軍隊實力雄厚,再加上他善於左右逢源,終於脫穎而出。
1925年10月,孫傳芳起兵趕走了蘇皖等地的奉系軍閥,11月在南京宣佈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他自任五省聯軍總司令。這期間孫傳芳擁兵數十萬,擁有東南五省全部大權,他在這五省施行裁減賦稅,善待農人,重用知識分子,實在是做了一些好事,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了一段時期。而孫傳芳也因此被稱之為“東南王”,勢力無可匹敵,成為當時最有實力的軍閥。
廣州國民政府,站穩了腳跟之後,開始整軍北伐,目的就是要消滅孫傳芳等割據佔地的這些北洋軍閥。孫傳芳在北伐軍的打擊下,宣稱放棄贛、閩,固守江、浙、皖三省。但實際上,安徽已經倒向了北伐軍,浙江腹背受敵,朝不保夕,他實際控制得只剩下江蘇一省。
孫傳芳為與奉系軍閥張宗昌在爭奪安徽、江蘇的地盤時,山東督辦張宗昌命令奉系第二軍軍長、前敵總指揮的施從濱堵截孫傳芳部隊。孫傳芳要施同他合作,但施不予理睬,孤軍深入。在皖北固鎮的交鋒中兵敗受俘,被於蚌埠車站斬首,示眾三日。這樣,孫傳芳就與施家結下了樑子。
施從濱的屍首運被回安徽桐城埋葬,他年僅20歲的女兒施劍翹立志要手刃仇人,為父報仇。
1934年,孫傳芳天津組織佛教居士林,自任理事長,他經常在講經日入佛堂聽佛經。
1935年11月13日,孫傳芳早早來到佛堂前坐聽講經。一直在暗中盯著他的那雙眼從沒有偏離。施劍翹瞅準機會,握住衣襟下的勃朗寧手槍,快步來到孫傳芳身後,對準孫傳芳的後腦勺射出了仇恨的子彈,一代梟雄就此落幕,年僅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