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提神

    我也是原民辦教師,我想說——

    (原)民辦教師是中國特定歷史條件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生力軍”。它們是被不列入國家教育編制的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可別小瞧他們,他們撐起了農村教育的一片藍天。

    隨著國辦【1992(41號)】和【1997(32)號】檔案的相繼出臺,開始調整教育結構,最佳化教師隊伍,教育部開始清退1984(也有1986年之說)年12月31日以後任教的民辦教師。此間便造成了大量民辦教師離崗(據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說,44.8萬民辦教被清退)。

    只是有些貧困、偏遠的山區中小學,因地方財政困難,招不到公辦教師或剛畢業的師範生不願意去,有些鄉(鎮)為解燃眉之急,便又把那些被清退而本人又想任教的原民辦教師“返聘”進校,讓他們上課,不過此時已改了稱謂,叫代課教師。

    有一部分原民辦教師,由於自己身體及家庭拖累不大,每月幾百元的工資,至今已幹了至少30年了。雖然與公辦教師同工不同酬,但初心未改,仍然堅守在農村中小學的講臺上,轉正的願望始終不能實現。

    被迫離開了學校的,為了生活,四處奔波,但始終改變不了生活的現狀。隨著兒子結婚,已經揹負了沉重的債務。想不到的是這些原民辦教師都到了過五跨六奔七的年齡,又不得不面臨養老的現實問題。從教一二十年,唯一的“回報”便是每月領到每一年教的8元、或10元、或20元,杯水車薪,根本無法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說實話,所謂的養老補助,還不如鄉村赤腳醫生、農村電影放映員的待遇好。

    殊不知,原民辦教師教育的物件是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子弟。就是這些子弟,如今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中堅力量。而教育他們的老師,現在的生活還不如村裡的貧困戶。2020年又來到,原民辦教師殷切盼望在新的一年裡,他們的問題能引起重視,能得到關注。

  • 2 # 張火焱

    中國剛解放後幾年很窮,55年全國各地開展辦學到鄉下四五個農業合作社辦一所小學,每個學校兩至叄個教職工從一年級教起,一個班六十來學生,發萌讀書7歲起最大25歲.每人兩本書語文和算術,一個學校一個校長一個主任,但又都上正規課,到了58年,學校就有了五六年級,老師不多就是一個滿堂滾,學生可以跳級也可以連跳三級,那時學生上學都窮的很,家裡把放在學校就是能認幾個字會寫自已名字就行了,一般學生在5o年代能讀完小學休學回家種田就很不錯了,60年代初縣以下行政為區,兩個區可辦一個初級中學,地級專署可辦一中專,讀初中考起只需拾元錢,我就因交不起那拾元錢斷學的,60年代未,中國人口到了非速增長時期,那時候下面為生產大隊,各個大隊都要辦學校,而學校要老師,那時全國沒有幾所大學,中專都很少有人上得起,而這些老師只能從原在農村務農的社員中找並俱備初高中夂化者優先到校任教,任教期間/記工分,稱為民辦教師,這些民辦教師後來基本上都轉入了公辦教師,而沒有轉入的都是有一定問題的。

  • 3 # 老驢子3

    沒有民辦教師,就沒有今天的教育的篷勃發展和民族的振興。中國五十歲以上的人才,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民辦學師教出來的學生。

  • 4 # 楊雙娥947

    時氣太不好了教的學生也不少,成績也不錯,那時的人才也優秀,就是民辦教師們都沒有好待遇,強烈要求給予長長䃼助費吧。

  • 5 # fj瑞康

    在這個民辦教師轉正呀?排擠呀?都不重要了,那個年月雖說教師吃苦呀?工資呀?記工分呀?等等請不要在這裡顯擺了,當時也是佔關係的人,說實話吧!我們村比那些有文化知識國民時期初解放前期有知識多得很(在當時的情況下)現在七十多歲奔八十了,還在種田養活自已,沒退休工資,不過個個身體好!那些佔關係民轉公的教師雖然拿了幾年十幾年七奔八的教師死求了!活該!本人農業初中七三級畢業不佔關糸還不是務農身體健康,村支書兒子民轉公,拿了一年退休工資死求了!

  • 6 # 王先生85836

    沒有轉入的有問題嗎?說瞎話,當時有多少學生,多少老師,計劃生育後減少多少學生和老師,沒有學生,民師全部會轉公辦嗎?

  • 7 # 老大爺的幸福

    參加教學工作的老民辦教師們,苦,累,齊全下崗後,有的沒社保,沒醫保?沒低保?沒精準扶貧?沒困難戶辦卡?這沒?那設?當民師的淚?

  • 8 # 賈英甫

    提起民辦教師,一把心酸淚。

    高中畢業,村裡大隊分管學校的一個村幹部,找到我,讓我去村辦學校教學,當老師。

    就這樣,我成了一名教師。

    只有校長是公辦教師,其餘十個人是民辦教師。二者城鄉差別很大。校長是工人,是國家幹部,每個月工資六十多塊錢,民辦教師是農民,掙工分外,國家每月補貼4到6塊錢。

    校長換了一個,還是那個村幹部,又找我,說,是他讓我去學校,也是他不讓我去學校。

    我離開了學校,不當教師了,又是一個農民,其實我就是一個農民。

    過了不到一年,村幹部又讓我去村學校當老師。

    這個校長對我說,你不是民辦教師,只能是隊辦教師。

    我的民辦教師,變成了隊辦教師。沒有了轉正機會。最後下崗了。

    好像有點扯得遠,但是,很有必要。

    那個年代,早已經過去。

    現在的民辦教師翻來翻去地伸手向國家要錢,要說法。

    不用費事,就可以找出很多理由。

    這種現象或許是一種訴求?

    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想到,六十歲以後,民辦教師有微薄的教齡補助外,雖說錢不是很多,還領農民的養老金。

    這樣可以稍稍安慰一下那顆漂泊不定的心。

    作為一名民辦教師,要感謝黨和人民。

    作為一名民辦教師,要有骨氣。

    既然奉獻了青春年華,就無怨無悔。

    年老體弱,不要怕。

    要愛國,要友善,要自立,要自豪。

    黨和人民不會忘記民辦教師。

  • 9 # 老呂教育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一九七九年,我作為最有希望升入重點大學的種子選手,被恩師們送進上了高考的獨木橋,不幸的是,因交通堵塞誤了政治考試,作為文科生,政治當然是我的強項,可是,淚水沒有換來己經遲到四十分鐘的我重新進入考場的機會,結果我以兩分之差與當年的體檢線失之交臂!

    於是,我開始了代課生涯。母校是縣城最頂尖的學校,直到今天,在豫南地區都曉有名氣!我不敢懈怠,我知道,我剛剛放下書包,拿今天的話來說,我的學歷遠遠沒有達標,根本就沒有資格站在高中的講臺上!更何況,我的老師,現在的同仁們大都受過高等教育,哪怕是“工農兵"學員,也有一個過硬的金字招牌,我由一個曾經被他們教導,被他們呵護的中學生,一轉眼成為他們的同事和競爭者,可想而知,我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於是,我拼命地讀書,儘可能的補習自己的知識缺陷;同時,忙完手頭的活,我不敢閒著,總是跟著我的同頭課老師學藝,幾乎每天都不少於一節傍聽,老師們說我邊學邊教,一點也不過份。我清楚我的身份,昨天的學生,今天的代課教師,代課教師而己!每天清晨,我第一個來到教研組辦公室,先地面,後桌椅,一絲不苟地打掃清理。然後,提著五六個保溫瓶到開水房打足一個上午需要的開水。時不時有年長的老師們親切地分付我跑跑腿,我不感覺累,倒覺得大家我把視為同類而倍感幸福!

    蒼天不負有心人,或者說蒼天偏佑了我這個苦心人,我的成績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連續三年升學率高居全縣榜首!要知道,我帶的都是最差的班,再不負責任的領導也不會把一個象樣的班級交給一個剛滿二十歲的代課教師!同時,為了彌補我的學歷缺陷,我參加了自考,並且分別在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八年取得了英語專業自學考試的專科和本科文憑。成為當時學校裡三個具有本科文憑的教師之一!一時成為勵志的佳話。

    一九八八年,已經連續四年被推選為優秀教師的我,又一次出席了全縣優秀教師表彰大會,那天是“教師節",縣委書記親自為我頒獎,並和我親切握手,我強忍淚水,我不敢相信,一個代課教師居然有如此殊榮!那天和我同臺的還有一位來自鄉村小學的民辦教師,他的成績同樣讓人佩服,根據當年的政策他轉正了,成為一個正宗的人民教師!於是,我的恩師們開始為我打抱不平,論成績,論文憑,我都遠遠超過了那位民辦教師,為什麼他們的學生不能轉正?很快有了答覆,原來,那位民辦老師是計劃內民辦老師,而我是計劃外的臨時代課老師,儘管這一“代"就是八、九年!不過,相關領導放出了口風,他們會慎重考慮我這個同志的特殊情況,爭取特事特辦!

    我依舊辛苦而又卑微地工作著,依舊在滿腔熱情地做能成為一位名正言順的教師的夢!我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待遇,更沒有抱怨那份足以讓人無地自容的工資,我只在乎我的工作,我的夢想!

    可是,現實給了我當頭棒喝,一九九一年,當我教過的一屆又一屆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有的開始做我的同事時,上面終於有了政策,我心酸而又無奈地捲起了鋪蓋!

    我丟下了教本,卻沒有丟下文化,憑著昔日的努力,我終於在一家外資企業找到一份工作,任口語翻譯,真正開始了踏實的生活!

    二十多年過去了,夢境裡依舊是課桌,講臺下依舊是一張張渴望的笑臉!

    只是,醒來的時候淚水潸然!

  • 10 # 江海寄餘生ycy

    其實民辦教師和正式老師幹一樣的活,但薪酬福利卻有很大的不同,就從我自身說起吧,我這應該是代課老師了,我九四年從師範學校畢業,九五去我們一個鄉村小學代課,當時自己也特別熱愛教師這個行業,積極性高,在第一學期期末會考時,我帶的二年級語文成績得到了全年級第一,校長也鼓勵我,好好幹會給我一個編制,沒過多久我們縣上教育局領導下去聽課,不知是啥原因教務主任安排我上一節課,當時做我對面的老大姐董老師,很緊張的說,為什麼讓你一個代課老師講,你來還沒有經驗,下午是局長也要來,你趕緊把課本好好看看,由於時間緊,我也就急忙翻閱了一下,就講了,我在黑板上畫圖講解,也許是特別一點,聽完局長還把我誇獎了一下,給學區校長說讓好好培養我一下。但第二學期學區把我調到中心幼兒園去教學前班,說這樣對進小學做好鋪墊,以前升上來的好多拼音不好,有錯的地方不好改正了,我就聽從安排去了幼兒園,但有活動還在學區參加,每次問到轉正的事情,他們說要有一次考試,在2004年秋季開學時也參加了縣上的考試 後面就說讓我等結果,這一干就到了2010年,這天接到學區電話讓我去一下,他們告訴我,因為各村小學孩子太少,需要並校,正式老師都多出很多,不知道咋安排 ,就把我們代課教師要給的編制取消了,我就這樣離開了教師這個行業,有時候回家看見一摞子的榮譽證書,心裡會傷感 ,我又能找誰訴苦去,但生活還要繼續,我還得去努力唄!

  • 11 # 使用者8716561570055

    原民辦教師是農村教育的功臣,改革開放把你們給忘記了,古有張先生討學錢,現在是民辦教師討工錢,好玩新鮮,給一點吧安定團結好。

  • 12 # 豁達香瓜Mk

    那年月民辦教師確實苦,工分加一個月IO多元的補貼,但公為教師也好不了多少,66年我剛中師畢業,才32元,要扣除報費房租:工友費,剩下二十一:二還要背井離鄉,寒:暑假要下鄉參加勞動割禾蒔田,那時的教師工作4O年的收入,沒有現在教師五年的收入,我們這一代確實苦。

  • 13 # 曾家老帥哥

    原民辦教師現在都是高齡人群,他們的晚年生活非常清貧!希望國家多考慮下他們的養老問題,多給他們點經濟補償!他們必然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讓他們老有所養!

  • 14 # 渺茫12345

    回想起當時做民辦教師,一句話,苦!累!無奈。那時國家窮,經費少,物資貶泛。社會工作多,除了白天正常上課,還要應付上面各級領導各方面檢查,什麼雙基建設,危房檢查改造,那時沒有什麼機械,全靠人力。什麼活都幹,平整學校基地建設,搞勤工儉學,到山上擔松枝賣到石灰窖得錢添置學校課桌。各方面還要完成上面佈置的社會工作,完成達標任務。還要兼顧家中那份責任田。晚上到各生產隊搞農業學大寨宣傳活動,掃盲,用煤油燈到各生產隊稻田捉飛蛾。還要做好本職工作,改作業,備課。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咬牙頂上,沒有那一個民辦教師退縮。沒有那個民辦教師叫苦,沒有那個民辦教師辭職不幹。我敢說,沒有當時的民辦教師捨命支撐,就沒有今天中國教育事業的繁榮,就沒有今天中國教育事業的輝煌,就沒有今天中國的眾多科技人才。

  • 15 # 上善若水7778549694810

    我是61年開始去學校的。那時不叫民辦教師。叫耕讀教師。一個月發1.5的工資。春節發3盒浪花煙。一年大隊給300斤黑豆。我教的學生現在都退休了。現在的我村8個老師5班學生還沒有那時候我我自己一班的人多的啊!現在的工資國家發幾萬塊錢啊!哎呀沒法比啊!我老婆也是教師。可我們一輩子也沒領過國家的工資。給誰送啊!走不動了。

  • 16 # 使用者1171705642369松

    民辦教師是當時農村中小學教育的主力軍,為祖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立下功勞,當時待遇低,貢獻大,現在是人老了,待遇仍然低,實屬可憐!

  • 17 # 奇幻沙灘Tj

    我是五零後的,當時我高中畢業,回到農村老家,生產隊長派我到學校任課。我教小學二年級,小學五年級,初中一,二年級,每天課程排的滿滿的,非常緊張。任了十年民辦教師。後來上級不讓教學了。回想起來,我們這一代吃苦了,受累了。國家應該考慮一下,對我們這一代民師給以生活提高補助。

  • 18 # 我帶你飛翔

    回答:原民辦教師是中國在90年代前期的十幾年中為祖國教育事業做出很大貢獻的一支農村教育隊伍。

    記得從一九七O年我們這就有民辦教師在給本村的孩子上課了。從整個民辦教師在農村任教的歷史上看,他們屬於村辦小學,鄉鎮教育部門管理。

    那時期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環境都十分艱苦,工作職務雖然是教師,但仍然是農村社員,掙村裡工分,他們在那時期的艱難困苦情況下,硬是為國家每年向上一級中學,培養輸送大批的農村孩子進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為囸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了突出貢獻。現在有不少的公辦數師都是從民辦教師中轉變而來的。所以做為國家在那時期的教育事業向前迅猛發展中,這些大批的農村民辦教師們,他們功不可沒。

    很多年後,他當中有一部分因國家政策的改變或個人原因使他們從此教育崗位上退了下來,但是他們當中有不少有著五到十幾年教䍅的人,也的確將他們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他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那時期一名民辦教師是負責倆到三個班級的甚至更多的班主任,在整個一天的工作中,沒有休息時間,這個班下課後得馬上利用這個時間給另一個班級授課,晚上回到家裡還得給學生批覆作業,完後再整理明天的備課筆記。從這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則看出他們的工作是多麼辛勒。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也正是從那個時期傳起的。這也是當時全社會對老師們的尊敬與愛戴。

    今天隨著國家經濟形勢好轉而變的富強了,應該在適當的情況下,增加對他們的生活補助是正確的,他們決大多數的人也是五十到七十歲的老人了。所以今天在祖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人才輩出,大學普及率極持上升的大好形勢下,仍然有著原民辦教師的基礎,誠心祝福他們晚年幸福安康!謝謝邀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路社交軟體,陌生交友剛開始適合聊哪些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