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薩沙

    第一,輕機槍不是衝鋒槍。

    輕機槍發射的是步槍彈,衝鋒槍發射手槍彈,輕機槍連續射擊時候的後坐力非常強,必須頂住肩部射擊,不然根本就控制不住。

    其實,就算是傳統步槍,單發射擊時仍然有強勁的後坐力。

    採用端著機槍方式射擊,根本控制不住槍,等於亂打。

    如果這也能打中敵人,這個敵人也太背了。

    第二,輕機槍的重量太大。

    步槍的步槍只有三四公斤,而輕機槍一般都在10公斤以上,也就是20斤。

    美國的BAR輕機槍,本來是作為自動步槍設計的。結果設計完了以後,發現裝彈後重量高達10公斤。

    最終,就給BAR安裝了兩腳架,成為輕機槍。

  • 2 # 老鷹航空

    如果在過去的戰爭年間(以二戰為主),一名機槍手突然從火力點或者掩體中跳出來,端起自己手中的那挺輕機槍,面對正在進攻的敵人進行站立位射擊,那一般情況下的存活時間要以秒為單位計算,最大不會超過5秒鐘,超過5秒鐘就算是內褲穿在外頭的Superman了。

    首先,二戰時期的主流輕機槍大多數都是20-30發彈匣供彈,比如倭寇使用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歪把子機槍)就是30發供彈,捷克ZB-26系列的機槍一般有兩種供彈規格,20發彈匣或者30發彈匣。無論20發還是30發,輕機槍的自動射速一般在300-600發/分鐘之間,簡單計算就知道,全自動射擊模式下,打完彈匣內全部子彈也不過是5秒鐘的事情。

    5秒鐘之後就要換彈匣了,而影視作品中,別說5秒鐘,就是5分鐘還見著這樣的人物端著機槍“突突突突”的射擊。

    其次,輕機槍的後坐力要比衝鋒槍,步槍要大得多,通常都是再用臥姿射擊或者帶支架射擊,純粹的站立位射擊,而且又是自動式射擊,精度已經沒有了,打不打中,全靠運氣了。

    第三點,站立位射擊對於射手而言失去了掩體防護,目標太大,敵方很容易用步槍進行射殺。

    所以,這種站立位輕機槍射擊方式純屬過度渲染的影視藝術手法,適當用一下無傷大雅,經常用就有問題了。

    但是實戰中依然會有奇蹟出現,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出現的約翰-巴斯隆軍士,在48小時內憑藉兩挺機槍和兩名傷員,抗住了3000名日軍的進攻,戰鬥結束之後榮獲榮譽勳章和海軍十字勳章,成為美軍二戰歷史上唯一一位同時獲得這兩枚勳章的戰士。

    日後美國將其為原型,拍攝了《太平洋戰爭》這部影視作品,下面就是劇照。

    不過在實戰中,巴斯隆使用的水冷式機槍,抱起這種大傢伙進行站立位射擊,真是需要非凡勇氣的。

    奇蹟終究是奇蹟,因為不容易重複。巴斯隆在後面的硫磺島戰役中中彈犧牲。

    下面這張圖才是巴斯隆本人照片。

    所以,站立位射擊,危險極大,效果未必最佳,不是牛逼的猛士,就不要這樣幹了。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 3 # 老兵說軍事

    說白了,這是想死的做法。機槍是步兵連以下使用的主要的自動武器之一,其主要任務是配合步兵在各種條件下進行戰鬥,用密集的火力支援步兵。同其它步兵武器一樣,機槍也是根據戰爭的需要發展起來的,先是重機槍,而後出現了輕機槍及輕重兩用機槍。目前,機槍已形成了包括輕、重機槍、通用機槍、坦克機槍、航空機槍和大口徑機槍等多品種的機槍系列。

    在電視中可以看到很多士兵要沒是直接站起來抱著掃射或者把槍往陣地上一架就是開始突突突的掃射這些都是藝術誇張而已,如果在真實戰場上,如果士兵這樣做,他要沒是閒自己活得時間長了。就算僥倖沒有被敵人打時,戰鬥結束後,也會領導和戰友們給罵死。

  • 4 # 國平軍史

    這種鏡頭在中國產影視劇中最常見,特別是抗戰劇中特別多,機槍手或主公端著一挺克ZB-26輕機槍或繳獲的日軍歪把子輕機槍,突突突地射個不停,非常奇怪的是手中的輕機槍都有打不光的子彈,很少或根本就不用換彈匣。

    作為軍迷非常納悶,捷克ZB-26輕機槍採用20發彈匣供彈,連續射擊時,幾秒內就能打光子彈;日軍歪把子輕機槍採用彈鬥供彈,一次性壓進6只5發橋夾的子彈,也有30發的容彈量而已。

    所以拜託國內影視劇編導,在拍攝戰鬥場面時,煩請拍攝輕機槍換彈匣、步槍壓子彈的鏡頭,步槍似乎也有打不完的子彈,其實,步槍彈倉只有5發子彈,能打幾下。

    但輕機槍陣位佈置,包如何射擊,都是非常有講究的,像影視劇中射手端起機槍站姿射擊,現實當中,是不可思議的,那是自殺行為,其實,只有隱蔽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殺敵。

    影視劇中,傻乎乎地挺起胸膛,貌似有大無畏不怕死的精神,端個輕機槍突突突地射個不停,純碎是編導為了視覺效果的再創造,有悖真實的戰鬥場景。

    因為輕機槍手都是對方火力打擊的重點物件,一般打完一個彈匣,甚至還未打完彈匣,就要轉移地方了,否則對方的擲彈筒、迫擊炮早就炸過來了,焉有活路可遁。

    其實,抗戰時期,國共軍隊都物資匱乏,子彈對當兵的來說非常寶貴,故事片《董存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情景,董存瑞配有一把三八式步槍,但連部只發給他5發子彈,見別的戰士子彈袋都鼓鼓的,就認為發給他的子彈少了,原來戰友們子彈袋內都塞滿了雜草樹葉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董存瑞在一次戰鬥中,一下子就打光了彈倉內的5發子彈,就沒有子彈配發了,想要子彈可以,戰場上去繳獲日本鬼子的。

    正因為子彈匱乏,所以抗戰時,無論國共士兵,對子彈都非常很愛惜,不到一定距離,不會亂開槍,精確瞄準才射擊,所以影視劇中,端起輕機槍掃個不停的現象,嚴重脫離戰場真實情況,那來那麼多子彈供起浪費。

  • 5 # 千里巖

    那是逼急了,能夠有點用,但是隻是在特殊條件下才有用。說不可能的,實際上都是看兵器知識之類的雜誌,看來的吧!也許他們不知道有一種設計方式叫做抵近射擊。

    顧名思義,抵近射擊,就是快速射擊多個近距離目標,因為距離近,所以不必精確瞄準,只要憑著經驗,確保大約的武器指向性就足夠了,最大的要求就是快速,對多個目標進行壓制。

    有的回答也說到了輕機槍實際上並沒有多重,作為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是完全可以操在手裡。確實輕機槍不同於自動步槍有其自己的特點,品質會大一些,射速會快一些,因此後座會比較大不容易掌握。但這一切在有經驗的老兵手裡進行抵近射擊的時候都不算大事。

    因為有經驗的老兵能夠熟練地打出若干個連續的短點射,看著好像是在不停的掃射,實際上它是針對一個目標進行一下短點射,然後快速的轉向下一個目標進行一個短點射,彷彿是在連續不停,實際上是有若干停頓。

    輕機槍的後座再大,但是有經驗的老兵在短點設定四五發彈期間,大致還是可以把彈著控制在一個較小的散佈,因此壓制作用也是很強的。

    當然了這麼做,實際上是跟輕機槍的設計有所違背,不過大量的敵人已經非常接近的時候,你還要什麼精確瞄準?先壓著他們更重要吧!如果距離遠的話,這樣子拿起來,那確實,首先會成為對方的靶子。所以說這是逼急了,沒辦法的事兒。

  • 6 # 區域拒止

    圖為《兵臨城下》劇照

    影視作品有影視作品的需要,藝術性在某些時候需要壓過現實色彩,因為往往現實中所會發生的情況並不足以打動人心,給影視作品帶來足夠的藝術效果。比如說西方國家曾聯合拍攝過一部宣傳蘇聯紅軍的電影《兵臨城下》,但是卻將政委一職拍成了法國督戰隊,大大抹黑了蘇聯紅軍;許多二戰電影裡在拍攝槍械射擊時都喜歡用近距離鏡頭,彷彿雙方離的很近,實際上一般來說交戰雙方的距離都會保持在百米級以上。

    圖中的九二式機槍實際上根本端不起來

    許多軍事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還有如題目所說的“士兵端著機槍亂掃”。這種情況在真實的戰爭中出現的概率非常之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影視作品裡,如果無視機槍的定位、設計和槍支射擊時槍管的熱度,讓“士兵端著機槍亂掃”,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體現出戰爭的慘烈和士兵的勇猛的。

    圖為拯救大兵瑞恩劇照

    正如上文所言,“士兵端著機槍亂掃”的鏡頭,實際上是在忽略了許多現實因素的情況下,為了讓觀眾們能夠獲得視覺享受而特別設計出來的一種場面。這一類情形向前追溯,著名的如《終結者》中施瓦辛格用M134、《拯救大兵瑞恩》中湯姆·漢克斯使用M1A1,甚至是許多美國黑白電影中出現的“芝加哥打字機”,都能夠在出現射擊鏡頭時給予觀眾極高的觀影體驗。

    圖中的使用方法只會燙傷手,打傷友軍

    但是,有一點需要了解:M134機槍是一種特殊的機槍,採用手提姿勢進行射擊;而M1A1和“芝加哥打字機”都是湯普遜衝鋒槍的分支,並非是機關槍。這三款武器與現在中國熒屏上最常出現的歪把子、捷克式、九二式有著極大的的區別。機關槍的重量一般在10公斤以上,後坐力極大,按照使用衝鋒槍的方法來使用機關槍,士兵必須個個如施瓦辛格或者史泰龍那般才行。

    藝術需求當不得真

    而M134機槍作為一款繼承了著名的加特林機槍精髓的速射機槍,最初並非是由人來使用,而是配備給直升機使用,在《終結者》後隨著施瓦辛格作為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而進入福斯視野,一般來說並不會像衝鋒槍那樣由士兵們端著來進行射擊。可以說,目前許多“士兵端著機槍亂掃”的鏡頭,實際上是受到了外國大片的影響,並沒有詳加考證,就根據製作人員們的主觀臆斷和藝術需求而被創作出來的。

    衝鋒槍才應當是“亂掃”鏡頭時應當出現的武器

    此外,機槍的特性實際上根本不允許士兵們像使用衝鋒槍那樣使用機槍。機槍實際上是用於提供火力掩護和壓制的武器,相對突擊步槍和衝鋒槍來說屬於輔助類的槍支。影視作品中出現的眾多“端著機槍亂掃”的鏡頭,實際上應當由衝鋒槍或者突擊步槍來代替機槍。只不過由於時代限制,許多鏡頭只能夠使用“看上去好像功能差不多”的機槍來充數。

  • 7 # 軍武文齋

    再看機槍的後坐力,機槍的後坐不是一般的大,機槍的後坐力比步槍衝鋒槍都大,而且又是全自動射擊,前兩發子彈能打中,後面的子彈全都飛到天上去了。精準度根本就達不到要求,沒了精準度,也就失去了支援的作用。

    不過,機槍也可以端起來射擊,那個時候通常是對精度沒太大要求的時候,比如清樓的時候,近距離火力壓制,對精度要求不高。通常兩軍交戰的時候,機槍手會事先找好合適的地方架設機槍,為部隊提供支援,而不是衝上去,把機槍當衝鋒槍用。

  • 8 # 兵說

    二戰之前,機槍按照重量可分為重機槍和輕機槍,重機槍的重量大概都是25公斤以上,輕機槍的重量大概在10公斤。在很多戰爭類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會看到有些士兵端著輕機槍一頓亂掃,但在實戰中會怎樣呢?

    由於機槍具有強大的後坐力,端著它掃射容易使槍口亂跳,從而降低射擊精準度,即使你有驚人的力量,但是射擊時面對機槍強大的衝擊力,可不是什麼人都受得了,弄不好還得搭上性命。如果有一群敵人離你已經沒多遠了,這種緊急情況中端著機槍要射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不要追求精準度。

    輕機槍一般都協同步兵作戰,給予步兵火力掩護。所以機槍手應當找一個視野好、隱蔽性強的位置射擊,即使這樣,在抗戰時中國軍隊中機槍手只要暴露火力,日本士兵就會在短時間內用擲彈筒招呼,拔掉機槍陣地,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端著機槍掃射,這不等於是找死嗎?端機槍的人不要命,旁邊的彈藥手、觀察員還要命呢。

    抗戰時期捷克式輕機槍在中國廣泛使用,但它的彈容量只有20發,在那個彈藥奇缺的年代,所以中國士兵在射擊時一般都是長短點射,這樣即不浪費子彈,又能精準射擊,對敵人火力起到壓制作用。二戰後,隨著通用機槍的誕生而代替了輕重機槍,而且一些機槍的重量也變小了,彈藥也很充足,但是沒有哪個國家的士兵會愚蠢到端著機槍射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有深度的英雄電影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