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鮑勃迪倫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歌詞到底好在哪裡?
8
回覆列表
  • 1 # 娛樂棟

    1941年5月24日他生於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又譯杜勒斯)城,原名Robert Allan Zimmerman,6 歲時全家移居到一個叫希賓(Hibbing)的靠近礦區的小鎮上。他在希賓附近的高中上學時,他在一個搖滾樂隊中進行了一段短暫的演出,然後到位於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蘇達大學學習了1年。在那裡,羅伯特·齊默爾曼名為鮑勃·迪倫,他開始成名是在民歌界的聖地紐約格林尼治村。他決心成為一位“著名的民歌手”,並不顧他少年時期的許多其他音樂的影響,朝著這一方面揚起風帆。

    少年時期的鮑勃·迪倫只不過是一個喜愛音樂的平凡男孩,對鄉村樂感興趣。以Arthur Rimband、Hank Williams, James Dean, Woody Guthrie 和 Robert Johnson為偶像。直到14歲時,他在戲院裡看到了《Blackboard Jungle》中的搖滾狂熱, 從此他發現了音樂的另一種功能——它的社會學效應。搖流樂的歌詞使人振奮,反映著青少年的個性、野心與叛逆。自此以後,希賓小鎮再也拴不住他的心了。

    1961年1月,鮑勃·迪倫從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輟學,開始專心致力於歌唱工作,並來到紐約Cate Wha 民謠音樂城(Folk City)和煤氣燈(Gaslight)等著名的表演場所演出。

    由於他的民謠歌曲受到知識分子的喜愛與支援,CBS的製作人John Hammond 與他正式簽定了合約,不久Albert Closeman擔任了迪倫的經紀人。此刻的迪倫是民謠風暴的煽動者,CBS 公司旗下最受重視的新人,也是年輕一代民謠歌手中最具潛力、呼聲最高的藝人。

  • 2 # 聲音圖書館

    Bob Dylan(鮑勃·迪倫)——1961年搬至紐約並簽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正式開始了音樂生涯。

    民謠搖滾60年代的美國青年運動與“Kingston”(金士敦三重奏)、“Peter,Paul,and Mary”(彼得、保羅和瑪麗)為代表的民謠風格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兩個組合成立於50年代,所以未做具體介紹)。這些民謠代表作為飽含社會意識的青年有意避開商業性的搖滾而獨立發展,這也就導致了“民謠歌手”和“搖滾歌手”之間的對立和割裂。然而鮑勃·迪倫卻把這兩者結合到了一起,並對搖滾樂的性質產生了重大影響。

    音樂風格:

    說唱布魯斯風格(如:《’Talkin’ New York》);

    民謠(如專輯《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等);

    搖滾( 如單曲《Like a Rolling Stone》和首張搖滾雙唱片專輯《Blonde on Blonde》等);

    鄉村(如專輯《Nashville Skyline》中的《Lay lady Lay》);

    布魯斯(他絕大多數的作品都有純純布魯斯味道)。當然這裡的風格列舉並非Dylan的創造,但他卻是第一位將電聲樂器融入到民謠音樂,搖滾音樂和民謠音樂融合到一起的開創者。

    歌詞:這才是最關鍵的,這也是鮑勃迪倫對搖滾樂做出的巨大貢獻!自搖滾樂創立以來,迪倫的歌詞是複雜而又最具影響力的。他的歌詞具有象徵意義,充滿諷刺並傳達著引人深思的資訊,飽含著智慧、超現實主義和優雅。這也是迪倫能夠深深影響披頭士樂隊後期創作風格的原因。

  • 3 # 廖偉棠

    在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週年之際,他的詩歌集終於出版了一套中譯本,這套書有助於我們全面瞭解他的歌詞的好處在哪裡。

    眾所周知鮑勃.迪倫的五個時期,在這套詩歌集的八本里有很明晰的對應:一、抗議民謠時期,是《暴雨將至1961-1963》;二、叛逆搖滾時期,是《地下鄉愁藍調1964-1965》和《像一塊滾石1965-1969》三、福音時期,是《敲著天堂的門1970-1975》和《慢車開來1975-1979》;四、福音與世俗時期,是《帝國滑稽劇1980-1985》和《紅色天空下1986-1997》;五、隨心所欲時期,《愛與偷2001-2012》至今。

    第一第二時期當然是鮑勃.迪倫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井噴時期,傑作紛呈,琳琅滿目之餘,也奠定了他一生優秀詩作的必備要素。簡要言之,是美國流浪漢文化的江湖智慧,加上法國早期鬧劇式超現實主義如洛迪雷阿蒙、《烏布王》,當然還有蘭波。在這些混雜詭異甚至有點暗黑的基礎上,鮑勃.迪倫巧妙調撥,有時候是史詩沉吟的力拔千鈞,有時是小丑式戲弄,完成了他這張無以名狀的藏寶圖。

    江湖智慧從他一開始混的時候持續到他功成名就改信基督的時候,“勇士用劍殺你,膽小鬼則用吻”,“你惦記著黃銅鈴,你忘記了黃金律”這樣的諺語體甚至出現在他最乏味的“福音搖滾”歌曲中。但在馬戲團哼唱這些與在教堂一本正經宣揚可是大不相同,因此他的所謂“基督教三部曲”是他最糟糕的作品,任何當代藝術成為宣傳都很糟糕,無論宣傳什麼,智慧如迪倫也逃不過這陷阱。

    至於超現實主義的部分比較尷尬,有的中譯者為了達到他們心目中的“搖滾樂”的想象,翻譯成了數來寶,其實那是一種博爾赫斯式的羅列癖,他總是用極端小眾的名詞(典故、地名、人物)來講述大眾的夢魘,因而富有聖經的啟示錄隱喻氣質。聽者因此極其容易被迷住,因為詩人好像在和你單獨交換一本只有兩人知道的密碼本。

    這就是鮑勃.迪倫的歌詞最基本的無人取代的魅力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高中生,應該談戀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