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每天瞭解一個人

    鬼谷子,王氏,名詡,一作王禪, 戰國時期著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著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等重要作品。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門生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在戰國時期個個舉足輕重,操縱著整個戰國的格局,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成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殺的棋子,陰謀與愛情,復仇與救贖,權力與自由,黑暗與光明。而掌控局勢的鬼谷子,旋轉乾坤,執手黑白,推動棋局,展開了頂峰博弈的生死對決。

    大家對於鬼谷子有太多的好奇:歷史上真的有鬼谷子嗎?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那麼他的本領又是從何而來?為何稱之為縱橫家鼻祖和謀聖?以及為何一生隱居等等,下面將一一解答。

    為何被稱為鬼谷子?

    相傳在很久之前,趙家和周家是鄰居,兩家關係非常不錯,在趙家經商破產之後,周家慷慨解囊幫助趙家渡過難關,於是兩家指腹為婚,趙家許配女兒嫁給周家,但是世事難料,周家父母相繼去世,趙家因此想趁機毀約,周家公子因此生疾,不久便去世。趙家的女兒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子,去到墳前拜祭,由於悲傷過度,在耳邊隱約聽到周公子要求他把墳前的一株稻穀帶回家,後來帶回家淘米吃後,趙家女竟然懷孕而且生下一個男孩,他就是鬼谷子。

    為何叫鬼谷子?《史記.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說鬼谷子是蘇秦和張儀之師。《隋書.經籍志》其註解論述為:”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隱於鬼谷。”《史記》及《隋書》認為鬼谷子是一位研究遊說之術的隱士,隱居於鬼谷,生活在戰國的時代。

    鬼谷子的智慧從何而來?

    在道教中,真仙又稱為真人,只有得道成仙方可稱為真人。相傳,鬼谷子的師傅老子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開啟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谷子一時心中納悶。到了晚上,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卷起,鬼谷子點著火把一看,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鬼谷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上面錄著一部縱橫之言,盡講些捭闔、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第二天醒來覺得十分困頓,但還是放心不下金書,又開啟想細細推敲,不料書中又一字皆無。又到了黑夜,鬼谷子走入內洞上榻休息,只見金書又發起了金光,原來月光從天窗射進來照在金書上,見日則不顯,在月光,燈光下才顯其縷縷金文,真乃曠世奇書。鬼谷子發現上面不再是昨日讀的縱橫之言,而是變成了兵法。鬼谷子的這十三篇兵法與後世所傳孫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為表裡,相輔相成,鬼谷子所傳為文兵法,而孫武所傳為武兵法。鬼谷子主張以圓略(國策)致強兵,孫子則主張以方略(攻守)而致全勝。兩部兵法都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

    斬草為馬,撒豆為兵

    有人認為鬼谷子才是真正操控戰國的幕後黑手,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的徒弟都是戰國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首先就是孫臏和龐涓,鬼谷子見二人的基本功已紮實。他將孫臏和龐涓叫到身邊說:“你二人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今天,我教你們排兵佈陣。”孫臏和龐涓相互對視了一下,面露難色。鬼谷子看出了他們的心思,就說:“你們是不是想說:沒有兵將,如何排兵佈陣。”“正是。”“你們看。”鬼谷子指著桌上說,“這不是兵將嗎?”

    孫臏和龐涓往桌上看去,見只有一碗綠豆,心裡覺得好笑,可又不敢笑。鬼谷子知道二人的小心思,於是帶著二人來到演兵嶺上,手抓一把豆,口中唸唸有詞,說了聲“疾!”隨手將綠豆撒了出去,說來也怪,這些綠豆一落地,都變成了活的兵將,並且分成了赤、皂兩隊人馬。演兵嶺上頓時人聲鼎沸,戰馬嘶鳴。三人已經站在高臺上。孫臏和龐涓都看呆了,連先生叫他們都沒有聽見。經過多次演練,孫臏和龐涓的本領大長。稍事休息,鬼谷子又教起佈陣來。鬼谷子說:“佈陣之要訣在於進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備。攻則摧枯拉朽,守則固若金湯。孫臏、龐涓在鬼谷子的指點下,在演兵嶺擺開了各種陣法。除了孫臏和龐涓之外,蘇秦和張儀更是成為當時最為出色的縱橫家。

    蘇秦掛六國相印、張儀以橫破縱

    戰國早期,七雄並立,彼此旗鼓相當,相互制衡。但是到了戰國中期,商鞅變法使得秦國成為國力最強的國家,秦國坐山觀虎鬥,六國之間相互消耗,擴張對於秦國是早晚的事,古時南北朝向為縱,東西朝向為橫,在這種背景之下,蘇秦提出“合縱”的思想。蘇秦充分論證了六國結盟與其地緣政治因素的內在關聯。行動方案有兩個,其一是以攻為守,六國聯合起來,主動進攻,突破函谷關,深入秦國腹地;其二是當六國中任何一國遭到秦國攻擊時,其他五國絕不能坐視不管,必須群起救助。如果一國遭到秦國的攻擊而其他國家坐視不救,後果猶如多米諾骨牌,一個倒下,其餘的將依次倒塌!

    戰國後期的歷史發展證明,蘇秦的分析是極具預見性的,山東六國在一段時間內採取了合縱戰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確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國東向擴張的勢頭達到15年。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六國雖然被秦國吞滅的命運,但這非但不能歸咎於合縱之策,而恰恰說明山東六國沒有始終如一地貫徹實施合縱之策,以及六國政治家們狹隘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戰略目光,加以彼此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等因素所致。張儀、蘇秦透過對世態的分析,以及權衡利益心理戰術的運用,憑高超的言語辭令或“連橫”或“合縱”來操控整個戰國局勢。

    鬼谷井

    鬼谷子晚年歸隱雲夢山,一則聚徒講學,二則孝敬老母。一日,母親把鬼谷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娘為你飽受人間疾苦,如今為娘兩鬢斑白,風燭殘年,娘無他求,我死後,只求你把我葬在九龍聚匯的地方。兒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從井水中可以看到為孃的身影。”話剛說完,就謝世歸天了。

    鬼谷子悲痛不已,眼含熱淚在九龍聚匯之處安葬了母親。為早日再見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親墓旁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把井鑿成。果然井水中映出了他母親的容顏。朝看母親十八九,暮觀老母鬢如霜。從此鬼谷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邊瞻仰母親的遺容。星轉鬥移,天長日久,鬼谷子又發現了此井的一個奧秘,根據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天氣陰晴變化。井水上升,天陰有雨,井水下降,則無雨天晴,因此這口井又被稱為“井中洞天”。此井是鬼谷子為懷念其母而鑿,故曰“鬼谷井”。

    為何要一生隱身山谷

    據記載,鬼谷子通天徹地,其學問之淵博,無人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衝舉可俟。”

    鬼谷先生既然深知仙家的超凡衝舉之術,身懷曠世絕學,為何要屈居人間俗世呢?原來,他只是為了超度弟子,同歸仙境,所以棲身鬼谷。他隱居鬼谷不計年數,其弟子也不計其數。他的最出色的弟子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鬼谷子還有一個師妹,也就是奇門遁甲創始人,擁有九天秘籍,熟諳天機、人道、地脈的九天玄女,師兄妹倆人同是師承於道家的創始人老子。

  • 2 # 人山人海s

    鬼谷子的學生弟子一個一個很厲害,後世人一總結,這些厲害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師傅,鬼谷子給每個徒弟學生教的東西都不一樣,師以徒貴,母以子貴一個道理。

  • 3 # 環球大世界

    鬼谷子在中國是身世顯赫、聲名鵲起、對中華文化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謀略家以他為宗,軍事家認他為聖,縱橫家奉他為祖,民間更是將他作為智慧的“化身”。鬼谷子弟子眾多,其中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張儀、蘇秦,兵家孫臏、龐涓,道家茅蒙、徐福是其“六大弟子”。其眾多弟子出將入相,叱吒風雲,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中社會影響力最大的一家,曾“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

    劉勰的《文心雕龍·論說》曰: “伊尹以論味隆殷。太公以辨釣興周; 及燭武行而紓鄭,端木出而存魯,亦其美也。暨戰國爭雄,辯士雲湧,從橫參謀,長短角勢; 《轉丸》騁其巧辭,《飛箝》伏其精術; 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隱賑而封”。

    近代大師章太炎曾這樣形容“儒家不兼縱橫無以取富貴”,即無論擁有多少智慧的儒者,如果不懂得縱橫之術,也是無法達到其職業理想的。鬼谷子培養了曠世奇才的弟子,其中蘇秦、張儀以其高超的謀略之術縱橫捭闔於錯綜複雜的諸侯割據局面之中,進而執掌六國之相印,堪稱一時之奇蹟。這充分說明鬼谷子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本文參考文獻:

    《謀聖鬼谷子》[J]. 趙峰.中國美術 . 2018(05)

    《鬼谷子》的教育思想與人的生命自覺[J]. 李立,王娜.管子學刊 . 2018(03)

  • 4 # 凡夢文化

    鬼谷子,名王詡,又名王禪,是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為什麼如此厲害,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他是兵家之祖。孫臏、龐涓是他的徒弟,一個是齊國的軍事,開創了圍魏救趙不在正面戰場作戰的先河,使戰爭更加精細化,靈活化;一個是超級魏國的上將軍,繼承吳起創立訓練的魏武卒,馳騁戰國幾十年!

    2,他是縱橫家的鼻祖。蘇秦張儀也是他的得意弟子,秦國與山東六國能有數十年的實力相當的相持,全因此二人。

    3,他的壽命也很長。他的弟子眾多,綿延歷史幾十年,一波一波的淡出歷史舞臺,而後總有人出自他的門下,細緻好多民間都給他戴上了神人的面紗,這和他的長壽是分不開的。

    4,他的學問博大精深,雖老子,墨子等思想。科學巨匠在各自領域不能望其項背。他也精通天文地理、軍事政治,是中華文化在當時的集大成者。

    綜合以上原因才造就了鬼谷先生的厲害,甚至說他偉大也不為過!他甚至可以說影響了歷史長河的走向!雖然在這個和平年代,但商場如戰場,他的許多理論依舊不為過,還是我們學習的依據!!值得我們後世子孫敬仰和愛戴!也是華夏兒女的驕傲!

  • 5 # 萬里長空夜未央
    其人

    鬼谷子(約公元前420年至公元前320年),姓王名禪,字詡,道號鬼谷,是一位活躍於戰國中期的著名人物,“諸子百家”之一,是縱橫家(政治家、外交家)的鼻祖,同時也是陰陽家、預言家以及教育家。

    注1:根據他的弟子活躍年代及死亡年份推算,鬼谷子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

    注2: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期連合政軍外交聯盟的一派,《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十家”之一。縱橫家出現於戰國至秦漢之際,多為遊說策辯之士,可稱為中國史上最早的外交政治家。

    圖一:想象中的鬼谷子,應該有一雙洞徹天下的眼神……

    其學

    根據長篇小說《東周列國志 第八十七回: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中的描寫,王栩潛居鬼谷,世人稱之為鬼谷先生。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

    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

    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

    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

    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衝舉可俟。

    總結為鬼谷子身具多種學術知識,他了解當時的地理風貌,口才很好,會結合星象占卜進行術理推算和預言,軍事方面擅長謀略和軍陣戰術,同時還懂得修道養生之術。

    其著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捭闔策》及《本經陰符七術》。

    《捭闔策》又名《鬼谷子》,內容主要論述權謀策略及外交中的言談辯論技巧,最早見於明朝嘉靖乙已鈔本,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雜家類。《捭闔策》是總結了鬼谷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價值極高。全書共23篇,其中《轉丸》、《胠亂》已失傳。

    如下是《捭闔策.第一章.捭闔》的節選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如下是《本經陰符七術.第一篇.盛神法五龍》

    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大﹔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生受於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內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朮,心無其朮,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謂之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志。其徒

    1. 根據《史記 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 第九》及《史記 卷七十 張儀列傳 第十》記載,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學習縱橫之術。

    蘇秦(?-前284年),字季子,東周雒邑(今河南洛陽東)乘軒里人,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提倡合縱(聯合其他國家對付秦國)。

    張儀(?-前310年),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提倡連橫,多次破壞了六國合縱,為秦惠文王重用,卒於魏國。

    注:根據《戰國縱橫家書》中所載,張儀其實是與當時提倡合縱的公孫衍對峙。

    2. 《東周列國志》和《孫龐鬥志演義》等歷史小說描述,孫臏和龐涓也是鬼谷子的學生,學習兵家之術。(正史無記載)

    孫臏(公元前381年至公元前316年),戰國中期(前4世紀)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兵書《孫臏兵法》。公元前354年在桂陵之戰俘虜龐涓,透過調停後釋放。公元前342年於馬陵之戰打敗並殺死龐涓。

    龐涓(公元前385年至公元前342年),戰國中期(前4世紀)軍事家,魏國名將,孫龐鬥智故事的主角之一,因妒賢迫害同學孫臏,斬其足,黥其顏,孫臏逃至齊國 。公元前354年在桂陵之戰被孫臏俘虜,透過調停後釋放。但前342年馬陵之戰敗於孫臏,龐涓陣亡。

  • 6 # 九月鷹飛220170390

    我也認為鬼谷子很厲害。

    能教出那幾個妖孽似的徒弟!

    但是,我們要看清王老先生學說的本質!王老先生是兵家和縱橫家的鼻祖。學習這門學問的人註定要在風口浪尖上行走!成者名揚天下,敗者不得好死。他們不以救世為已任,只以成功為目的!!

    我這樣評價一下吧!

    孔子的弟子是君子,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老子的弟子是智者,看清本質,只參與不強求。

    墨子的弟子是勇士,大任於斯人,一往無前。

    鬼谷門人嗎,政客!陰謀家!

    所以後來學鬼谷的人,大多都在歷史上留下印跡,但褒貶不一。又往往不得善終!

    以至於,後來以鬼谷弟子自居的後人越來越少。本質是屠龍術,也得拜孔聖人。也要披上儒家或是道家的外衣。

    個人認為,鬼谷學派,過份強調術或者說目的。缺少道的精神或者叫情懷吧!

    所以導致他的學說人人都在用,人人都還表現的鄙視他。

    所以說,鬼谷子的學說永遠都是工具。

  • 7 # 鄧海春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這片土地上出現了太多讓人費解的人和事。這其中有一人,便給人們留下了無數傳說,可世人至今不能將事情弄個明白。

    2005年7月,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上,一尊元代鬼谷子下山圖青花瓷罐,以約和人民幣2.3億元的價格成交。而罐體所繪的主人公,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鬼谷子。

    鬼谷子,始見於與春秋戰國時期有關的記載。因而其存在的時期,最晚便是春秋戰國時。而在一開始,人們還是把鬼谷子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看的。

    鬼谷子,本名王詡(一作王禪)。不過對於這位偉人是哪裡人,人們長期爭論不休。有人說他是衛國(今河南淇縣一帶)人;有人說他是魏國鄴地(今河北臨漳一帶)人;有人說他是關內雲陽(今陝西石泉縣一帶)人;有人說他是陳國鄲城(今河南鄲城縣一帶)人。而河南鄲城縣在清朝的州志中找到了“王禪冢,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類的記載。

    如果說孔子是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尤佳。那麼鬼谷子就是在各行各業,都教匯出了一批精英。據說,計然、呂不韋等人承襲了他的生財之道;孫臏、龐涓等人承襲了他的率軍之道;蘇秦、張儀等人承襲了他的遊說、謀劃之道。就連商鞅和秦始皇,都被傳一個從鬼谷子那學到了變法之道,一個從鬼谷子那學到了長生之道。

    而若真是如此,那鬼谷子就是個至少活了三百來年的老人。可這明顯不符合常識。因而我們可以發現,從春秋戰國起,鬼谷子在逐漸被神化。民間相傳,鬼谷子之所以叫“鬼谷子”,是因為他是他母親在吃了神奇的稻穀之後出生的。

    而曹魏時還有人記載,鬼谷子師從道家的老子,早年在嵩山跟隨其學仙,後來悟得真諦,進而飛昇。而在明代成書的《道藏目錄詳註》中也提到,鬼谷子“受道於老君”,被道家尊為“王禪老祖”。

    人能否飛昇,古人“知”而我們不知。鬼谷子若真是如道家所言,那麼他是否死去,都不是歷史得以解釋的了。而他作為孫臏、龐涓、蘇秦、甚至秦始皇的“老師”,如此尊貴身份,有人要殺他,恐怕也受阻難行。

    況且,“鬼谷子”這一名號,應當是他本人長期在鬼谷隱居,自稱“鬼谷先生”,或世人以地名尊人,稱其為“鬼谷子”。地處雲蒙山的鬼谷,在科技落後的兩千年前,是世人難以到達的地勢險要的“天外之地”。又有哪個凡人,能翻山越嶺到達鬼谷,又避開其弟子,將鬼谷子殺害呢?

    雖然鄲城縣的州志稱縣內有鬼谷子墳墓,但為何這一記載只出現在清朝及以後的州志中?鬼谷子作為聞名千百年,蜚聲海內外的大學者,若此地真有其墓葬,那為何前朝不提及?

    人們對老子的記載終於他騎牛入函谷關,而對鬼谷子的記載在道家的著作中延續。作為一個被神化的形象,“鬼谷子”背後原本的那個人,早已被看淡。人們尊崇鬼谷子,正是因為他那融會諸子百家的學識,那至今有用的箴言。

  • 8 # 黃蜂二師兄

    有兩個婦女因為瑣事吵了起來,前五百年後五百年,有一搭沒一搭的吵個不休,這時候兩人的爺們回來了,一句“小孩馬上回來了,還不做飯”,馬上停止爭吵,兩爺們相識一笑各領媳婦回家了。

    孔子的學說好比兩個媳婦講理,都在理上但是偏於理論,而鬼谷子的學說偏向於實際,是儒家和法家的結合,是與道家一樣獨立見解的縱橫家,權衡利弊,解決實際問題。孫臏劇照

    鬼谷子出名還在於他有兩個出名的徒弟,一個是孫臏一個是龐涓,龐涓先出道做了大官,但是害怕孫武超過自己就設計給孫武治罪,挑去腳筋,後來被救走委以重任,終於用人增減灶的辦法迷惑龐涓,使之陷入包圍被滅,據說十幾年前挖掘出孫武的著作,雖然不能說明孫臏與鬼谷子的師徒關係,但是也印證了兩人理論上的延續性。

    還有蘇秦、張儀據說也是與鬼谷子有關係,厲害的老師在於教出來多少好學生,厲害的老闆在於百年基業後繼有人,而鬼谷子對我們的影響在於對生活工作世界觀的實際建議。例如“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意思是慾望太多,這也想要那也想管,心力不相配不集中,自然會力不從心,容易失信,把好事做糟做壞!看看身邊的那些失信和老賴,感覺他說的很有道理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寧韋德之道5和PUMA的hardwood哪雙更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