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盜籃球
-
2 # 籃球der師兄
兩雙鞋我都比較喜歡,首先先說一下韋德5吧
韋德之道5,從緩震 包裹 啟動 抓地三方面來談一談 我只會分ABC三個級別 不打分
本人178 120斤 控球后衛+得分後衛 打法就是06年韋德打法
1,緩震 眾所周知,wow系列的科技一向都是使用李寧比較成熟優秀的科技。但是帶給每個WOWer的感受卻不一樣。 5代的緩震材料我個人覺得,是真的硬,無論是前掌還是後掌,帶給我的只有生硬的回饋,所以五代我能給一個C,不過和我體重也有不了忽略的聯絡。 6代相比起來,就舒服得多了,前掌偏硬,後掌相比5代就舒服多了,軟硬適中,對於我的膝蓋有了更好的緩衝。但是相比於鉤子的zoom和阿迪boost還是略微有那麼一些差距。不過夠用就行,一場球打下來,膝蓋的疼痛感遠不及5代那麼強烈。 所以6代我給B。
2,包裹 作為一款後衛球鞋,除了適中的緩震,同樣不能離開舒適的包裹。 但5代前掌我是覺得比較寬的,鞋帶系再緊,腳背雖然可以鎖死,但是前掌依舊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鬆弛。 所以5代我給B。 6代雖然前掌也有些許的寬鬆,但是由於加了形似歐文2的魔術貼之後,可以把整個腳掌都固定在鞋裡,可以說是包裹性真的超強的鞋了。除開魔術貼,我覺得還有設計的原因吧,總的來說,6代的包裹可以說是非常令人舒適了。(那些肉jiojio覺得擠得慌的就憋怪我了啊,真不怪我)
3,抓地 廢話不多說了 5代抓地中等偏上,水晶底的抓地還是不會太差的。嗯對,就是水泥地。 室內塑膠地也打過,在有灰的情況下,不敢有太大的變向,因為會有少量打滑情況。6代我滿以為不會有這種情況,畢竟鞋底的花紋更復雜,然而在室內塑膠地上,同樣出現了打滑,不過程度就小得多了。 水泥地emmmm沒捨得拿去打,就穿著裝了**,嗯,穩妥。
總結起來,5代並不適合打球,但是穿上街**約會
卻是一雙不可多得的好鞋。 5代給我的感覺並不想球星簽名球鞋,更像是籃球鞋中的休閒鞋。 6代在1到6中(之所以不包括7是因為***自己都還沒買7呢我咋知道穿著啥感受啊)最適合實戰的正代鞋。當然我反正捨不得拿去打實戰。 晨曦啊,這玩意兒晨曦啊。捨不得捨不得。 但是,劃重點了!!!! 我相信購買WOW正代的朋友們都是對於大腮幫的一種情懷,並不是買來打實戰的,你要打我也沒話說。但不得不說,WOW正代是真的騷啊。
測評球鞋 WOW5代年 WOW6代晨曦
Ps: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年WOW1代老兵才849的時候我選擇了羅斯3.5藍色妖姬
彪馬在宣佈迴歸籃球鞋市場之後還是得到了很多sneaker的關注的,特別是一些彪馬的忠實粉絲們,畢竟在上個世紀彪馬也是有自己的籃球鞋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PUMA clyde hardwood鞋款,這也是彪馬最新發售的實戰籃球鞋。外觀:據悉鞋款的設計靈感來源於PUMA Clyde,黑白配色的顏值看著還是很好搭配的哈,外觀小編的感覺是既經典又時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包裹性:鞋款的話前半部分的網面下是半掌內靴,後半部分的皮質鞋面,皮質鞋面對腳的包覆真的有那種老鞋才有的厚重感,勒緊動態鞋帶後,腳也沒有在鞋內有明顯滑動。後跟的設計有一個很恰到好處的凹陷。不會有不跟腳的情況。腳踝處被皮質鞋面卡的很死,但是低幫的緣故,保護還是有限。
緩震性:profoam中底,實戰的感受的話,前掌略硬,後掌緩震充足。對於我接近180斤的體重來說緩震都是夠用的,但是整個鞋底略厚。場地感不適很足。可能更適合鋒線球員。喜歡突破的小後衛可能會覺得啟動不夠快
防側翻:這次相比clyde court真的有長足的進步。整個鞋底做得較為寬大。有一種腳的下半是被高出的外底包住的感覺。在這個前提下前掌仍然做出了外延設計。在突破的時候很安心。一點不擔心側翻;
抓地和耐磨:耐磨性的話目前實戰的次數不多,還看不出來,至於抓地力的話,整個前掌分成了三個部分。外側雙向人字紋很紮實。內側是一種大波浪加上細小紋路。這個紋路的外底在變相的時候,面對不同場地有不同的表現。在水泥上略滑但是在塑膠上穩如。所以水泥黨不太推薦。
回覆列表
wow5
1,緩震 眾所周知,wow系列的科技一向都是使用李寧比較成熟優秀的科技。但是帶給每個WOWer的感受卻不一樣。 5代的緩震材料我個人覺得,是真的硬,無論是前掌還是後掌,不過和我體重也有不了忽略的聯絡。 但是相比於鉤子的zoom和阿迪boost還是略微有那麼一些差距。不過夠用就行。
2,包裹 作為一款後衛球鞋,除了適中的緩震,同樣不能離開舒適的包裹。 但5代前掌我是覺得比較寬的,鞋帶系再緊,腳背雖然可以鎖死,但是前掌依舊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鬆弛。
3,抓地 廢話不多說了 5代抓地中等偏上,水晶底的抓地還是不會太差的。嗯對,就是水泥地。 室內塑膠地也打過,在有灰的情況下,不敢有太大的變向,因為會有少量打滑情況。
PUMA hardwood
抓地:最穩定保守的traction:多方向人字紋,rubber compound比較黏,乾淨的場上表現無可挑剔。髒的場容易粘灰,但是一個wipe就可以繼續打一會,我覺得不影響。外場不推薦紋路太淺了壽命不會長久
ProFoam,就是puma的EVA的名字啦,就像nike的Phylon和UA的microG,非常基本的緩震配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在中底外包一層cage,剛上腳很硬… 一般只有在非常軟或者不穩定的緩震配置時會加一層cage防止過分壓縮… 打球的時候場地反應很好,由於我的體重以及打法,完全可以踩動這個中底,也算鬆了一口氣。適合喜歡貼近地面的後衛或者噸位夠的內線
包裹:麂皮材質都懂,後半部分包裹完美。腳尖略長,但是腳在鞋內完全不會滑動,變向啟動反應都很好
固定、防側翻:外底突出有明顯防側翻設計,後跟tpu感覺打起來非常放心,不過鞋幫也的確夠低…
總結:非常紮實的一雙鞋,相較於上一雙軟棉棉的court disrupt,也是puma重新進入籃球市場的紮實一步。唯一的缺點是中底稍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