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喬鞅人物誌
-
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我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晁蓋中箭那一章,自始自終沒有一個細節說明晁蓋是宋江害死的,也不是林沖害死的。相反,宋江、吳用都勸晁蓋不要出征曾頭市,因為出征時,狂風吹折晁蓋的認軍旗,吳用說這是不祥之兆,但晁蓋不聽。晁蓋帶的人馬有五千多人,頭領有二十多人。這些都是晁蓋自己挑選的,而且,晁蓋攻打曾頭市是臨時決定,不是長期以來就有的計劃。這個臨時決定,宋江沒有時間計劃謀殺晁蓋。
在衝殺中,林沖、呼延灼緊緊護住晁蓋,生怕晁蓋有閃失。
後來,來了一個和尚說要給晁蓋帶路,晁蓋一聽立馬相信,吃過飯就連夜出發。林沖多次提醒晁蓋,不能輕信,其中有詐。但晁蓋不聽,帶了一半人馬出發。林沖又提議晁蓋在外接應,自己跟去,晁蓋又不聽。如果晁蓋聽了其中任何一次勸告,都能躲過危險,就算有陰謀也不能得逞。
書上有一首詩:“間諜從來解用兵,陳平昔日更專精。卻慚晁蓋無先見,隨著禿奴暮夜行。”這首詩直接指明和尚就是曾頭市的間諜,晁蓋中計,進入曾頭市的埋伏圈。
晁蓋等人被和尚帶到路雜難行的地方,又是黑夜,晁蓋中箭前,聽見四下裡金鼓齊鳴,喊聲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了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的臉上,倒撞下馬來。在呼延灼、燕順、劉唐、白勝等人的掩護下,殺出村,村口林沖接應。兩軍混戰,直殺到天明,各自歸寨。清點人數,去了一半,帶去的二千五百多人只剩一千兩三百人。
書上後面經常出現“撞出一彪軍馬”,這樣的情景出現過好幾次,這是伏兵出現,中了埋伏就是這樣的狀況。
晁蓋中箭,林沖叫三阮、杜遷、宋萬把晁蓋先送回梁山。晁蓋中箭,大家都沒心思再戰,都想歸山,大家都在等宋江的將令,晚上曾家軍馬又追來,大家邊打邊回梁山泊,迎面看到戴宗傳將令大家回山寨。清點人數,又去了五七百。
從這一段看,曾家軍馬非常彪悍,不僅晁蓋中箭,梁山士兵死傷近半,可以說敗得很慘。這種情況下,晁蓋中箭為什麼不能說是曾家軍馬射的箭呢?難道宋江和曾家軍馬配合得這麼天衣無縫?
兩軍混戰子彈不長眼,飛箭同樣不長眼。就算是孫立射的箭,夜那麼黑,他憑什麼就那麼準?晁蓋這邊並沒有點火把,連馬都摘掉鈴鐺。而且,奪路而逃時走的路線又不是預先安排好的。如果孫立跟在後面,這麼多人難道就沒有一個人發現他?當時可是亂箭啊,無論哪一個人射出的箭都不可能是亂箭。只有大隊人馬射出的箭才叫亂箭。
晁蓋中箭的部位是臉上,所以射箭的是晁蓋的前方,不是後方。如果是自己人射的箭,晁蓋中箭的部位一定是在他身體的後面。在黑夜,路況又不熟悉的情況下,他是怎麼繞到晁蓋前面的?他是什麼時候混進曾家軍馬的埋伏圈的?晁蓋進入埋伏圈到中箭時間很短,撤退路線又不確定,自己人是怎麼把握他的路線行蹤走在晁蓋的前方或側方的?
那和尚突然不見了,說明他是奸細,他見過晁蓋,所以他會把晁蓋的樣子描述給曾家軍馬這邊聽,和尚把晁蓋他們帶入了包圍圈,這裡又是他們的地盤,所以他們對地形非常熟悉,所以能很快找到晁蓋。後面曾頭市的軍馬駐紮在法華寺,說明曾頭市和法華寺的關係不淺,或者說被曾頭市控制。
晁蓋如果能聽勸,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宋江連做皇帝都不稀罕,他憑什麼稀罕區區梁山首領?
非常奇怪,就算不喜歡宋江,抹黑他總要有根據,憑什麼要給他強加罪名?
後面宋江率梁山大隊攻打曾頭市,梁山這邊打死曾塗、曾索,曾家父親害怕,給宋江寫降書,其中就有這麼一句:“……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這裡曾父親口承認晁蓋是曾家軍馬放箭,說明他們知道晁蓋的死和他們有關。
殺史文恭祭晁蓋時,史文恭沒有半句厭言,沒有半句辯解。如果不是他放箭,他為什麼不辯解?只要他為自己辯解一句,都會讓梁山好漢們思索晁蓋的真正死因,可是史文恭沒有。史文恭被抓到被殺,中間有足夠的時間為自己辯解,但史文恭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解釋,如果他沒有射殺晁蓋,這樣的表現很難理解。
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說明晁蓋自己相信史文恭是殺他的仇人,從來沒有聽說過死了以後的陰魂會找錯仇人的故事。
在晁蓋和曾家軍馬對陣時,史文恭彎弓插箭,說明他是個弓箭手。曾家四子曾魁高喊“……我正要來拿你解官請賞……”。所以史文恭在箭上刻名字、下毒可以理解為:表明自己的功勞,到朝廷邀功請賞。
在宋江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史文恭出謀劃策在曾頭市南北各挖了十多個大坑,上面虛浮蓋土,專門對付梁山好漢,因為宋江派戴宗、時遷打探清楚,所以繞開大坑。史文恭能挖坑就能埋下伏兵,他的腦袋不簡單,作風狠辣。他曾經口出大言:“誓與梁山泊勢不兩立”。這就是史文恭要一舉殺害晁蓋的動機。在宋江攻打曾頭市的時候,秦明敗在史文恭的手上,差點被史文恭殺了,是呂方、郭盛等四人合力才把秦明救出,所以史文恭本領非常強。
史文恭後面還說了一句話:先斷蛇首,殺宋江。所以他連夜帶人偷襲宋江大營,宋江早有防備,史文恭的計劃落空,轉而逃走。這裡說明“先斷蛇首”是史文恭的習慣思維。從這裡不難理解他為什麼要射殺晁蓋。曾父要和解,史文恭沒有和解的意思。
攻打大名府時,宋江夢到晁蓋陰魂,晁蓋陰魂告訴宋江,說宋江有百日血光之災,必須地靈星神醫安道全才能治好。張順經過很大麴折才把安道全帶上梁山。可見,晁蓋並不恨宋江,而且還顯聖護佑宋江。這更說明宋江的清白。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理由,那就是晁蓋的名字的諧音是“巢蓋”,有人暗指“巢蓋”就是伏魔井上的那塊石頭,這塊石頭不走,妖魔們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晁蓋是梁山老大,所以晁蓋必須死。但偏偏移走這塊石頭的是洪太尉等人,所以晁蓋之死不是宋江等人所為。這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數。
宋江退讓,大家都擁戴宋江。吳用、公孫勝、林沖、武松、魯智深、劉唐、李逵都發言要宋江做梁山首領。但宋江提議和盧俊義抓鬮:東平府和東昌府,兩人誰先打破城池的做梁山首領。
這裡,宋江並沒有急不可耐地立馬就做梁山首領。抓鬮選擇城市攻打,也很公平。宋江先打下東平府,東昌府告急,宋江立馬支援盧俊義拿下東昌府。這樣宋江才順理成章做了梁山首領。
如果宋江有野心,大可不必抓鬮競爭,可以直接上位,如有不服,殺了再說。梁山不僅沒有人員損失,還增加了董平、張清、鬱保四、皇甫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全部到齊。
晁蓋留下遺言時,眾頭領都在身邊,不是宋江一個人聽到晁蓋遺言。所以,不存在宋江騙大家,換一種說法,大家也都能理解。
宋江和晁蓋從來沒有爆發激烈的衝突,矛盾發展到暗殺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可是書上沒有這樣的描述。
宋江死了以後,玉帝符牒敕命,封宋江為:“梁山都土地”,宋徽宗封宋江為“忠烈義濟靈應侯”,給他和梁山好漢建廟塑像供奉,敕賜殿宇牌額,御筆親書“靖忠之廟”;百姓自發給宋江建廟塑像供奉紀念。品德高尚的人才有資格死後封神,卑鄙無恥的人死後只能下地獄,重墮魔道。
書上經常出現:那照夜玉獅子金鞍馬上,坐著那個有仁有義的統軍大元帥。如果宋江卑鄙無恥,作者怎麼可能說宋江有仁有義?
所以晁蓋就是史文恭所射殺。宋江謀害晁蓋的說法不成立。
-
3 # 播種子收希望
大約覺得射死晁蓋的就是史文恭,因為水滸傳是帶有神魔色彩的,隨便舉個例子,別覺得公孫勝的法術都是電視劇裡面的小伎倆,原著裡面公孫勝真的會法術,有法術,也有神魔。晁蓋最後陰婚纏著史文恭,說明就是史文恭射死晁蓋。假如說人可以背後耍花招,鬼神不能認錯人。
其次,退一步,就算真是宋江派人射死了晁蓋,也絕對不是孫立。嫌疑人花榮和解珍解寶可能性最大,也有石秀林沖呼延灼楊志甚至徐寧的說法。花榮是最會射箭也是宋江最信任的人,所以這種醜事花榮幫宋江干的嫌疑最大;夜間、山裡射箭、藥箭,這三個條件都符合解珍解寶,這似乎也能印證為什麼這倆人力壓他們的老大哥孫立進入天罡。而相對的,孫立如果幫宋江干了這麼大一件事,他怎麼會進不了天罡?反而他的兩個小弟在天罡裡,宋江要是這麼對他,就不怕他心存怨言把他的事說出去?
-
4 # 純鈞LHGR
危言聳聽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即便不會被追究責任,造這樣的謠有什麼意義?
晁蓋意欲出兵攻打曾頭市,宋江原本是讓晁蓋坐鎮梁山,自己出徵。倘若晁蓋聽宋江的勸,根本不會發生中箭的事。
曾頭市兩個和尚來詐降帶路,林沖又勸晁蓋坐鎮,自己領兵去劫寨,晁蓋還是不聽,領軍出征,最終中了埋伏,【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再一看,箭身上有曾頭市教師史文恭的名字。
關於晁蓋曾頭市中箭,原著描述僅此而已。且不說沒特別提到病尉遲孫立,宋江更是根本未下樑山,何來指使孫立射殺晁蓋一說?
這種毫無根據的陰謀論,到底是怎樣的邏輯才能說得出來的?
說句對不住孫立的話,他那個箭術,很可能晁蓋站在那讓他射,他反倒把別人射傷,大概也就這麼個水平。讓他三更半夜摸黑狙擊別人,實在是趕鴨子上架了。
更何況,就算宋江真的有那麼腹黑,孫立可是個忠厚人,怎麼可能做得出這種事呢。
-
5 # 把盞常聊
上回拒絕回答了一個,且明確提出了“拒絕回答”,並註明了理由。後又刪了,還是回答了,有興趣者可往前看:“典韋在《水滸傳》中是什麼水平”。只是在回答中嘲諷了一下。
這回我不想嘲諷了,還是直來直去的勸提問者哪涼快兒哪待會兒去吧!只要你能找出孫立射死晁蓋的蛛絲馬跡,老衲立馬回答!否則~~~勸你還是一個月別吃早點,攢兩錢兒買套《水滸傳》的小人書,認真的看幾遍,再出來提問好嗎?
現如今,專有這麼一幫子人,裝傻充愣的提出一些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狗屁問題來,居心何在?不外乎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給自己增加點閱讀量。對此,俺說一句:你累不累呀?與其這樣,倒不如下點兒工夫,讀幾本書,大大方方、坦坦然然的做回人行嗎?
對不起,話可能重了點兒,俺可以給你們賠個不是。俗話說:響鼓不用重錘,但願提這些個問題的人是個響鼓,行嗎?沒了~
-
6 # 畫詩人生
這是個無頭案,歲月匆匆千餘年,眾說紛雲,誰能說得清。
不過,晁蓋自從宋江上了梁山,大權旁落,威望日日調零,其心中的煩惱與擔心日日見漲。需要一場大戰證明本身能力,以拉隴和恐嚇宋江的心腹,誰才是梁山的老大。
機會說來就來,盜馬賊段景住前往北地買馬,被曾頭市打劫。又有民間童謠傳唱。《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讓晁蓋心中大喜,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
於是,要顯擺自己能力的時機就在眼前。但是,機會與危機相互相成,誰笑到最後也難說。晁蓋下山,對宋江來說,也是一個大好時機,梁山的內鬥在不知不覺展開。
立功心切的晁大老闆點了二十個頭領出徵。
晁蓋本身人就不多,手下真正的心腹能力有限,下山真是凶多吉少。但是不下山,早晚也得讓宋江給收使,不如賭一把,萬一立下大功,也許就能做真梁山的老大。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但是,打仗不是兒戲,手下沒有人怎麼能打勝仗,於是,梁山的上無頭案上演。
在那萬軍從中,沒有自己的班底,四面接近於全是敵人,昆蓋想不死,可能嗎?
晁大老闆死而榮歸,至於是誰真正的兇手,只有天知地知宋江知。
還有那個殺人者也一定知道。
-
7 # 綠野萍蹤01
晁蓋不是孫立射死的,更不是史文恭射死的。亂軍中的那一箭,是花榮所射。但這一箭射得不深,也沒有毒,要不了命。晁蓋最終死於毒藥,是林沖做了手腳,下毒謀殺了晁天王。整個事件,宋江、吳用是主謀,戴宗、花榮、林沖是執行者。
晁蓋是第三任寨主絕大多數讀者大概都認為,晁蓋是梁山第二任寨主,在他之前就只有一位寨主白衣秀士王倫。實際上,施耐庵在書中隱寫了一位寨主,這人便是摸著天杜遷。
在“朱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這回書中,有一個小細節,說的是林沖被朱貴帶到聚義廳,拜見了王倫。因為有柴進的舉薦信,王倫開始顯得很客氣,準備接納林沖入夥。但是,王倫聽了林沖的情況後,驀然產生了拒絕林沖加盟的念頭。當時,王倫有這樣一番心裡活動:
“我卻是個不及第的秀才。因鳥氣,合著杜遷來這裡落草”
王倫這句心裡話,有一個關鍵詞“合著”,他是“合著”杜遷才上的梁山。所謂“合著”,就是跟著,比如“合於桑林之舞”、“合著時代的節拍”等等,都是這樣的用法。
林沖見到王倫之前,先到朱貴的酒店裡喝酒,朱貴給林沖介紹,王倫、杜遷曾經一起到柴進莊上,得到過柴大官人的資助。大概這兩人分開後,杜遷便直接上了梁山,王倫則有可能去了別的地方,然後,“受了鳥氣”便投奔了杜遷。王倫畢竟有點文化,杜遷自感不如他,便讓了位。
施耐庵之所以如此晦澀的寫杜遷是第一任寨主,是因為要為後來的故事伏線,這個伏線就是晁蓋曾頭市中箭。
花榮梁山射雁恰是第三隻雁的頭部小李廣花榮帶著宋江的介紹信,與秦明、燕順等人一同上了梁山,晁蓋很高興,大排筵席款待這群好漢。席間,講起花榮在對影山一箭射斷呂方、郭盛戟上的戎絛時,晁蓋不相信。於是,便引出了小李廣梁山射雁的故事。
當時,晁蓋一行因吃得太多,便到山前閒玩。恰巧,天空中飛來一行大雁。花榮見狀,想在梁山老兄弟面前顯一顯身手,別讓他們看低了自己,也想讓晁蓋信服自己的箭法。花榮討過一張泥金鵲畫細弓,對大夥說:
“恰才兄長見說花榮射斷絨絛,眾頭領似有不信之意,遠遠的有一行雁來,花榮未敢誇口,這枝箭要射雁行內第三隻雁的頭上。”
說罷,便張弓搭箭,射落了雁陣中第三隻大雁。眾人拾起大雁一看,果然是射中了頭部。晁蓋是第三任頭領,曾頭市中箭時,恰恰就是頭部。這就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
花榮最善晚間射箭花榮出場時,有一首定場詩,是這樣寫的:
齒白唇紅雙眼俊,兩眉入鬢常清,細腰寬膀似猿形。能騎乖劣馬,愛放海東青。百步穿楊神臂健,弓開秋月分明,鵰翎箭發迸寒星。人稱小李廣,將種是花榮。
注意其中兩句“弓開秋月分明,鵰翎箭發迸寒星”,形容花榮箭術高超,這是一點都沒有問題的。但是,施耐庵偏偏要用明月、寒星來形容,這就說明花榮最擅長夜間射箭。如果僅是偶然一寫,可能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麼,梁山射雁時,施耐庵還有一首贊詩:
鵲畫弓彎滿月,鵰翎箭迸飛星。挽手既強,離弦甚疾。雁排空如張皮鵠,人發矢似展膠竿。影落雲中,聲在草內。天漢雁行驚折斷,英雄雁序喜相聯。
開頭兩句依然是以月亮和星星來誇讚花榮的箭法,梁山射雁的時間大致是上午九、十點鐘左右,最遲不會超過中午。因為這天辰牌,也就是上午七點至九點這個時間段,花榮一行到達梁山,晁蓋便立即請他們入席,接著,就發生了射雁的事情。
花榮梁山射雁明明是在大白天,施耐庵卻依然要以夜晚的景象來形容,這難道不是在為後面的故事伏線嗎?
而且,施耐庵還在梁山射雁的贊詩中,講明瞭晁蓋之死對於梁山的意義:天漢雁行驚折斷,英雄雁序喜相連。大概意思就是,因為花榮射落了第三隻大雁,雁行就被打斷了,但令人欣喜的是,雁序重新排列,就像梁山的英雄那樣重新組合,緊密相聯了。這就是晁蓋亡故之後,宋江當寨主,梁山上晁宋兩派勢力終於合為一股,迅速發展壯大了。
花榮能夠混進伏軍中射箭嗎?太容易了。宋江夜打曾頭市的時候,幾次派戴宗、時遷前往偵察,這二人往來曾頭市簡直像入菜園門那樣方便。因為,曾頭市採取的是龜縮防守戰術,在莊子的外圍挖了很多陷坑,故意不設一兵一卒,以引誘梁山人馬上鉤。所以,晁蓋打曾頭市的時候,走了很長一段路都沒有遇見曾頭市的人馬。
戴宗、時遷不僅暗地裡偵察,時遷還能扮做曾頭市的伏路小軍,深入到曾頭市的重點防區,標記所有的陷坑。曾頭市防守如此空虛,花榮在暗夜裡扮做弓箭手混進那隊人馬中射箭,應當非常容易。
有觀點說,晁蓋中埋伏時,轉過兩個彎所遇到的那支伏軍,有可能就是梁山人馬。其實,宋江、吳用智商沒那麼低,如此機密行動,不肯能讓這麼多人參與。
史文恭也不會暗地裡射箭殺死梁山頭領,他與曾家五虎早就準備了陷車,決心要活捉梁山頭領向朝廷邀功。因為,曾頭市是金華人掌管的宋金貿易集市,需要朝廷的支援,他們與凌州相互救援,凌州被梁山打破,曾頭市便揚言要給凌州報仇。所以,這一箭不會是史文恭所射,而是花榮扮做弓弩手暗藏在軍中,射了晁蓋一箭。
晁蓋中的不是毒箭晁蓋中箭後,並沒有中毒症狀,在林沖拔箭、敷藥時,晁蓋才中毒而言語不得了。這一細節,施耐庵在書中寫得清清楚楚。
晁蓋在兩個和尚的帶領下,於二更天氣到達了法華寺。按照和尚的建議,三更天氣向曾頭市進發。大概走了五里多路,也就是半個小時時間,晁蓋中了埋伏。梁山人馬奪路而走,也就是轉過兩個彎的功夫,晁蓋中箭。在劉唐、白勝的保護下,晁蓋尚能在馬上逃命,並無中毒症狀。
回到大營,當時已是天明。施耐庵交代,晁蓋打曾頭市是春暖時節,也就是陰曆三月份左右,五月(陽曆)立夏,春暖時節大概應當接近立夏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天明十分,大概相當於早上六、七點鐘。三更(3-5點鐘)時分中箭,天明時拔箭,中箭至少過去了三、四個小時,難道一點中毒症狀都沒有?所以,晁蓋中的不是毒箭。
林沖乘機下毒拔箭、敷藥的過程,書中也寫得非常備細:
眾頭領且來看晁蓋時,那枝箭正射在面頰上;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林沖叫取金槍藥敷貼上,原來卻是一枝藥箭。晁蓋中了箭毒,已自言語不得。
箭射在面頰上,正是花榮射雁的部位。但比較蹊蹺的是,既然要置晁蓋於死地,卻沒有射得很深,不用工具都能拔出來。試想,箭頭是倒三角形的,如果射得很深是拔不出來的。所以,花榮射箭的距離有點遠,而且做賊心虛,或者不忍下手,沒有當場要了晁蓋的命。但晁蓋此時必須死,執行最後一擊的就是豹子頭林沖。
回過頭來看拔箭的經過。我們且依照通行版本來分析這個過程:箭拔出來後,晁蓋只是“血暈倒了”,倘若箭上有毒,難道就沒有烏青、腫大的症狀嗎?
晁蓋暈倒後,他人看到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但是,大夥並沒有看出這是一支藥箭。林沖立即叫取來金槍藥敷貼上,施耐庵在這裡沒有給句子斷句,也沒有在句子插入“軍士”之類的他人敷貼金槍藥,主語承前省略,敷藥之人就是林沖。此時,箭變成了藥箭,晁蓋才中了箭毒。情況還不清楚嗎?
晁蓋之死大致如此,至於宋江、吳用、花榮、林沖等人為何要謀殺晁蓋,施耐庵在花榮射雁的贊詩中講得很清楚了,不再深入分析。而戴宗所起的作用,就是宋江暗地裡派他到曾頭市打探訊息,帶回來的都是激怒晁蓋的話,根本就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情報。這是題外的話,也不多分析了。
宋江等人謀殺晁蓋,嫁禍史文恭,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寨主之位,重新規劃梁山勢力,壯大梁山,獲取與朝廷討價還價的更大資本,達到招安的目的。
-
8 # 春日之虎
宋江對晁蓋有無不滿呢,答案是有的。宋江對晁蓋的不滿主要體現在梁山英雄何去何從上,宋江思想的中心是“忠”,而晁蓋思想的中心是“義”。這一點可以從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的行為中看出,晁蓋在世時梁山泊的議事中心叫“聚義廳”,而宋江成為老大後,改名“忠義堂”。宋江主張“招安”,而晁蓋並無“招安”之意。由於方向的不同,所以宋江對晁蓋這位大哥是不滿的。
但宋江是個善於審時度勢的人,即便是再黑厚,如果採用喑殺的辦法除去晁蓋,紙裡包不住火,勢必造成梁山兄弟分裂,甚至會發生火併,這樣會壞了大事。
宋江是不會採用暗殺的辦法除掉晁蓋的。宋江所採取的辦法是“架空晁蓋”,以便使自己成為梁山的的真正主宰者,迫使晁蓋就範。於是每臨立功之時,總愛說,哥哥仍山寨之主,不可輕舉妄動,小弟願替兄前往。
因而說關於宋江指使孫立射死晁蓋,並嫁禍史文恭之說,簡直是無稽之談。
晁蓋死的時候,梁山水泊仍處於發展時期,此時須籠絡人心,聚天下英傑方成大事,如果宋江此時設計害死晁蓋,定會造成梁山分裂,宋江不是王倫,不似王倫鼠目寸光,只想做個山大王,宋江有遠大的想法,因而決不會此時去暗殺晁蓋的。
-
9 # 西堤讀文史
宋江指使孫立或者花榮射死晁蓋是典型的陰謀論,現代的人沒事就喜歡琢磨點不一樣的東西,把在一些地方看過的陰謀論和厚黑學生搬硬套進某件事,牽強附會,不這麼幹不能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啊,不能顯出自己的聰明。
這是在網上,你如果在公司天天跟別人用陰謀論分析公司事情,別人當你是神經質,不是天才,醒醒吧,別沒事瞎臆想。
宋江和晁蓋確實有些矛盾,但是宋江沒有想殺晁蓋宋江和晁蓋的矛盾來源於哪裡,大家別受電視劇誤導,並不在招安上。
以前的文學作品思想都是反貪官不反皇帝,水滸傳也落了窠臼。
阮氏兄弟曾經唱過歌,說殺盡貪官汙吏,報答趙官家,殺死何濤,獻給趙王君,如果晁蓋不喜歡招安,他們不會這麼唱。
王倫當家的時候,梁山中人濫殺無辜,晁蓋當了家,就吩咐手下的人以後只能謀財,不可害命,晁蓋做人是有底線的,如果不是生辰綱的事洩露,他還悠哉遊哉的當著保正呢,他並不反感朝廷。
宋江上山後也提過招安的事,晁蓋沒有表現出反對。
事實上書裡就沒寫宋江和晁蓋有矛盾,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出端倪的。
那就是宋江名氣太大,掩蓋了晁蓋的光芒。
晁蓋好歹是山寨之主,結果江湖上的人只認識宋江,不知道晁蓋,每次有心人上山都說是衝著宋江的名頭,人都是愛慕虛榮的,晁蓋讓人冷落了心裡能是滋味?
段景柱偷個馬都要送給宋江,沒提晁蓋的事。
宋江回了山寨肯定不會說,段景柱送我的馬被人搶了,哥哥替我做主,他是有眼裡界的,他只會說曾頭市搶了梁山的馬。
晁蓋先是派戴宗出去打聽,戴宗回來就告訴晁蓋,說曾頭市誇下海口,要活捉晁蓋,這才惱了晁蓋,非要親自下山去給曾頭市點顏色瞧瞧。
晁蓋親自出馬,宋江此時的反應是事什麼?書裡用的是“苦諫”,晁蓋沒聽罷了,出征的時候晁蓋的旗子斷了,宋江和吳用又極力勸阻,宋江如果真想借刀殺人,完全可以不管不顧,給晁蓋說些祝哥哥旗開得勝之類的客套話,非攔著不讓幹嘛,萬一晁蓋就坡下驢,真不去了,宋江豈不是弄巧成拙。
還有一件被過度的解讀的事就是林沖出賣魯智深的事魯智深和林沖之間有嫌隙,現代的人常這麼說,證據在哪裡?
那就是魯智深後來不管林沖叫兄弟了。
事實上原著裡魯智深從來都管林沖叫教頭,何來改稱呼一說。
魯智深也是直來直去的人,如果林沖有哪裡讓他不滿,他絕對會說出來,李忠和周通的不爽裡他都念叨過不止一次。
林沖在野豬林說了句“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則被認定成出賣魯智深的證據。
他出賣魯智深幹什麼,難道高俅還能因為這個免了他的罪不成?
最多就是林沖說話不過腦子,不知道人心險惡,林沖看到魯智深在董超,薛霸面前那麼威風,讓他有種自豪的感覺,有這種朋友自己面目有光,這和我們現在吹自己和某某名人合照或者認識是一個道理,顯得自己牛啊。
如果林沖是個文人,不惜好武功,那看到魯智深的武藝也不會長生多少共鳴,多半也不會吹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事/
除了水滸傳裡的陰謀論,我聽得比較多的就是三國裡的陰謀論新三國的編導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在整個劇本里摻雜了許多的私貨,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看的人尷尬的不行。
周瑜和呂蒙功高震主,孫權深以為恨,呂蒙還被孫權毒死了!
我就懷疑這編劇有沒有腦子,首先周瑜和呂蒙很有人臣之禮,並沒有犯上僭越的行為,孫權有什麼理由想殺他們。
再者吳國奪取荊州後,直接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蜀國的報復,可謂國難當前,這正是用人之際,這時候殺呂蒙是自毀長城,難道孫權是想拱手把吳國送給劉備,自己像劉禪那樣做個傻不愣登的安樂公?
對於司馬懿,編劇給他安排了一個小老婆,那是曹操派去的臥底。
還有一些朋友說曹操為什麼不殺司馬懿?
這人都長前後眼的,能知道以後發生的事?
而且我想說,在曹操統治的時期,最有實力的世家大族是潁川荀氏,弘農楊氏,潁川陳氏,他司馬氏根本無法與這些家族相提並論,你們不要再過分太高他了。
曹操手下那麼多能臣良將,還顯不出他司馬懿。
我們偶爾談一下陰謀論還是可以的,會給人一種靈光一現的感覺,談多了就讓人感覺特別尷尬,過度解讀,我所不取。
-
10 # 步武堂
從小說《水滸傳》當中,無論怎麼看,都不會有“宋江指使孫立射死晁蓋”的任何蛛絲馬跡,在晁蓋之死的問題上,陰謀論是有的,但“宋江指使孫立射死晁蓋”應該是子虛烏有。
說起晁蓋之死,的確是有那麼幾個說不清楚的地方,也就是這些疑點,導致了“宋江謀害晁蓋”的陰謀論的存在。我個人的觀點是,晁蓋之死不會是宋江刻意的設計陷害,但是一定是和宋江脫不了干係。
如果不是晁蓋感到了巨大的威脅,他是不會不聽任何人的勸阻,也不管在通常情況下一定會在乎的“凶兆(旗杆被大風颳斷)”而執意帶兵下山。
晁蓋執意下山攻打曾頭市,應該是宋江一系列架空晁蓋的所作所為激怒了晁蓋,包括段景住送給宋江的那匹“夜照玉獅子”寶馬。
其實,晁蓋之死應該從楊雄石秀和時遷投奔水泊梁山開始,因為由這件事開始,晁蓋才開始感覺到了來自於自己的“生死之交”的好兄弟宋江的威脅——被架空的威脅。
病關索楊雄和拼命三郎石秀以及鼓上蚤時遷在投奔水泊梁山的路上,到祝家莊投宿,本來就是小偷的時遷,本著賊不走空的職業操守,偷了客店的報曉公雞,結果人家不依不饒,石秀搬出水泊梁山的名號也沒嚇住人家,結果是楊雄和石秀逃出祝家莊,而時遷被抓。
楊雄和石秀跑到水泊梁山一方面是投奔落草,另一方面也算是求救,請求老大晁蓋救時遷上山。為此,這兩位把祝家莊對水泊梁山的態度做了一些“渲染”——祝家莊不但不給水泊梁山面子,而且把梁山賊寇當做死敵。
晁蓋在聽了楊雄和石秀的講述之後,第一反應是“大怒”——對楊雄和石秀的大怒,他認為這三個人在祝家莊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打著梁山好漢的名義“偷雞摸狗”,太有損於水泊梁山的“江湖聲譽”,作為佔山為王的“好漢”,做事的基本原則應該是“明搶”,“偷盜”的行為令人不齒,太丟臉。所以晁蓋下令將這兩個傢伙綁了,推出去斬首報來,然後我帶兵去蕩平那個不把水泊梁山放在眼裡的祝家莊!
晁蓋的命令遭到了宋江的明確反對,他認為楊雄石秀不能殺,不但不能殺還要接收他們入夥,就是那個被抓的時遷,也要接收入夥,因為殺了楊雄和石秀,會斷了水泊梁山的“賢路”。宋江的看法得到了吳用的支援,水泊梁山的“核心三人組”出現了二比一,晁蓋說話不算數了。
至於攻打祝家莊,宋江慣用的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就成就了宋江“三打祝家莊”的功勞,透過三打祝家莊 宋江奠定了在水泊梁山實際控制人的基礎,晁蓋被徹底架空。
晁蓋非常的鬱悶,眼看著宋江的聲望和勢力“蹭蹭的”往上竄,晁蓋應該是感到了巨大的威脅。而盜馬賊段景住公然聲稱他偷來的那匹寶馬是送給宋公明哥哥的覲見禮,讓晁蓋感到了“羞辱”——他這個老大在江湖上的聲望已經遠遠不如他的“生死兄弟”,就連一個盜馬賊都不把他放在眼裡了。
這個時候的晁蓋,就不僅僅是鬱悶,而是憤怒了。所以當戴宗向他和宋江吳用匯報曾頭市的囂張氣焰的時候,晁蓋心中的怒火,就全部發洩在對曾頭市的態度上——他必須要親自幹一票,不然的話,他的地位早晚不保。
這個時候,宋江再用“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來忽悠就無論如何也不管用了,儘管他嘴裡說“不是我和你宋江爭功勞”,其實就是要壓制宋江。這就像好多人在指責別人的時候,先要說一句“不是我說你”是一個道理。
儘管晁蓋執意下山攻打曾頭市,是被宋江激怒的結果,但是,在晁蓋帶兵攻打曾頭市的過程當中,的確也有一些很蹊蹺的細節,這些細節似乎是指向宋江坐視晁蓋兵敗,樂於看到晁蓋性命不保的“坐山觀虎鬥”甚至是希望借曾頭市的實力要了晁蓋的性命的“陰暗心理”。
我們來梳理一下,有哪些蹊蹺的情節。
第一個細節,就是吳用沒有跟隨晁蓋下山,幫助晁蓋現場指揮攻打曾頭市的軍事行動,而這種軍事行動的現場指揮應該是吳用的分內之事。宋江的每一次軍事行動可都是有吳用的參與的,但蹊蹺的是,晁蓋所點的二十個將領當中沒有吳用,而吳用也沒有主動請纓,作為“晁蓋集團”的核心人物,吳用的舉動說明晁蓋已經不相信吳用,而吳用似乎也已經不在乎晁蓋。
第二,在大家苦勸未果的情況下,晁蓋帶著五千人馬和二十個將領攻打曾頭市,已經對曾頭市的兵力和將領的情況很清楚的宋江,應該是很清楚五千人馬其實對於對手有“五七千人馬”和包括史文恭以及曾家五虎的實力來講,並沒有多大的必勝的把握,但是宋江在晁蓋下山之後 ,並沒有派出必要的“接應人馬”,老大“御駕親征”安全是第一位的,確保勝仗是最重要的。但宋江僅僅是派戴宗去“探查”——這是真的不願意看到晁蓋打勝仗的節奏。
第三,晁蓋帶去的人馬,尤其是那二十條好漢,跟隨晁蓋出征,確有“出工不出力”的重大嫌疑,除了林沖還像那麼回事兒外,其他的人似乎是沒什麼戰鬥力。和曾頭市的戰鬥幾乎就是一場亂戰。這個狀況就連晁蓋自己也感覺到了。
當那兩個和尚表示願意帶路偷襲曾頭市的時候,只有林沖表示懷疑,他懷疑這兩個和尚有問題,有可能是奸細,林沖提醒晁蓋注意,並建議晁蓋不要親自參加偷襲行動,但晁蓋的一句話卻讓人心酸:我若不親自去,誰肯出力啊!其實這個時候的晁蓋也只剩下打贏這一仗挽回一點面子的想法了。
第四,射中晁蓋的那一箭還真的有蹊蹺。首先,那兩個和尚還真的就是奸細,他們把晁蓋領進了曾頭市的包圍圈。中了埋伏奪路而逃的晁蓋迎面遇到了“一批人馬”,什麼都沒看清的情況下對方就是一陣亂箭射來,晁蓋就面門上中了一箭,這一箭居然就是毒箭,居然毒箭上刻有史文恭所謂大名。
在中國古代,除了殺手執行刺殺行動,一般情況下兩軍對壘使用毒箭的可能性非常小,並且因為使用毒箭傷人並非正大光明的行為,一般在毒箭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的情況應該很少見,史文恭是一個武藝高強的教師爺,不是殺手,應該是沒有必要使用毒箭傷人。這是晁蓋之死最值得懷疑的地方。
第五,從曾頭市的角度來講,能活捉晁蓋的情況下,絕對不會殺了晁蓋,但那支毒箭肯定是奔著要晁蓋的命去的,這與曾頭市“活捉晁蓋上東京”的原則嚴重不符。
第六,晁蓋中箭之後,在明知晁蓋所中的是毒箭的情況下,其實梁山的人馬已經沒有了攻打曾頭市主動權,這個時候為了保晁蓋的命,最正確的選擇就是立刻撤兵回山寨給晁蓋療傷,但這個時候呼延灼居然提出沒有公明哥哥的將領不能私自撤兵,導致水泊梁山的人馬被曾頭市追著打,梁山人馬且戰且退,回到水泊梁山。這怎麼也說不去——這很有不打算讓晁蓋活著的極大嫌疑。
第七,就是晁蓋臨死前的那個顯然是不想把山寨之主的位子讓給宋江的遺囑:“哪個捉得射殺我的,可做梁山泊主”本身也有可疑之處——照理說,晁蓋應該知道射向自己面門的那一箭刻著“史文恭”的大名,他的遺囑的正確表達應該是“捉到史文恭者,可做山寨之主”才更能彰顯晁蓋的性格
這些一連串的蹊蹺,讓很多人相信背後很有可能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晁蓋之死的秘密。
-
11 # 清風淡月微醺人
有意思,問的有意思,答的也有意思,顛覆了我的認知。我覺得晁蓋所中之箭,不是孫立射的,也不是花榮射的,像是王倫的小舅子的二姑的孃家侄兒射的。
你想,兇手與王倫是親戚,王倫的死是晁蓋上梁山引起來的,而且晁蓋收益最大,做了頭把金交椅,人家當然殺晁蓋報仇了。
晁蓋死後,兇手查出來了,原來是青面獸楊志主使的,原因是晁蓋帶人劫了生辰綱,害得楊志落草為寇,不能光宗耀祖。
最可笑的是,竟然大名府的梁中書聲稱對此事負責,只因晁蓋劫生辰綱而生怨恨派殺手射的暗箭。
這也就罷了,更可氣的是,據說,蔡太師的管家也聲稱對此事負責。據推測,可能是蹭流量刷存在感,炒作自己。
這個施耐庵也是咋咋這樣呢?一點也不痛快。寫的躲躲閃閃,留下那麼多懸念,讓人琢磨不透,亂生猜測。這是故弄玄虛呢,還是為寫續集做鋪墊呢?這不是製造梁山內部矛盾嗎?讓梁山好漢自相猜忌,自亂陣腳。只可惜,當時技術落後,要是現在,一查箭桿上的指紋就知道個大概。沒辦法,技術落後,讓晁蓋死的不明不白。
-
12 # 天河水43507343
現在的人到底怎麼了!自己思想齷齪,卻嫁禍古人,真的應了老話《世風日下》!以前還是分析問題,結果現在直接點名了!且不說水滸只是文學作品,就是事實,你就能確定是孫立所幹的事兒?看當今是非搬弄造謠毀謗詆譭褻瀆,無所不及!難道就真的不怕天降罪嗎?真的有孫立這個人,他會不會從土裡爬出來找你嗎?可惡!
-
13 # 大蠢若呆
你說的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
14 # 歡聲笑語
小騙指使宋江,然後宋江再指使孫立。
-
15 # 166747061快樂人
江湖恩怨說不清道不明,誰是誰非。
-
16 # 我形我塑917
誰告訴你宋江指使孫立射死晁蓋的,是施耐庵告訴你的嗎?
-
17 # 一錯一千年
文學經過幾代人的落筆如天地日月印……什麼人造謠毀滅古人英雄形象……稀望國家教部追查……堅決打擊扉傍……惡意人不能亂能事非……稀望嚴查……
-
18 # 使用者9291596154419
不可能是梁山兄弟害的,最有可能就是混戰中被亂箭射中。
-
19 # 漁樵觀世
施耐庵在編小說,但有在改編施耐庵的小說。
-
20 # 220457475
一本虛構的小說值得推敲嗎?
回覆列表
首先亮明我的觀點:射死晁蓋的毒箭,就是曾頭市的史文恭射出來的,所謂宋江指使某某射殺晁蓋,全都是一番異想天開的臆測而已,不足為據。從以下三個問題,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晁蓋在曾頭市被毒箭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和宋江沒有任何瓜葛。
第一,晁蓋為什麼執意要親自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第二,晁蓋此番親自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有什麼風險?第三,晁蓋為什麼會在兩軍陣前被毒箭射中面頰?
第一,晁蓋為什麼執意要親自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起初,宋江是山東鄆城縣押司,晁蓋是鄆城縣東溪村保正,二者是上下級的工作關係,因為這種工作關係而建立起了私交,這種私交,在宋江眼裡,晁蓋就是他的“心腹兄弟”,這是晁蓋和宋江最開始的關係。
隨著晁蓋挑頭劫生辰綱的事兒東窗事發,宋江冒著風險為晁蓋通風報信,晁蓋得以逃脫官府追捕,上了梁山,在林沖相助下做了第二任梁山之主。這個時候,晁蓋脫離官府系統,走向了官府的對立面,宋江成了他的恩公。
宋江在江州題寫反詩,被官府判了擇日斬首,晁蓋帶人趕赴江州劫了法場,把宋江從死神手裡給奪了下來。這個時候,其實晁蓋可以算是已經“一報還一報”,報了宋江的救命之恩了。但晁蓋重義,仍念念不忘宋江當初通風報信的救命之恩,這才提出要把梁山之主的位子讓給宋江。
但宋江初上梁山,不可能喧賓奪主,就佔了晁蓋的位子,因為難以服眾,宋江想要這梁山之主的位子,只不過是當時時機不成熟而已。宋江上梁山伊始,就開始玩心計,想方設法架空晁蓋。
等到時日一久,晁蓋猛然發覺自己慢慢淪為有名無權的梁山之主,這才感到憤然,便想利用攻打曾頭市的機會,重新樹立自己的威名。這就是晁蓋執意要親自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挽回他作為梁山之主的威名和形象。
第二,晁蓋此番親自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有什麼風險?晁蓋意識到了自己已經被宋江長期以來的手段慢慢架空了,淪為一個有名無權的梁山之主。梁山上的大事,往往不是由晁蓋作主,而是由宋江拍板決定。
比如晁蓋想要斬了楊雄和石秀,因為晁蓋認為他們違背了梁山的兄弟義氣。但宋江當即阻止了,他認為應該要張開雙手迎接楊雄和石秀,還要親自領兵下山攻打祝家莊,為梁山賺一些錢糧,以供後續發展之用。
還比如,在攻打祝家莊的過程中,林沖在兩軍陣前活捉了扈三娘,宋江擅自作主,差人連夜把扈三娘送上梁山,交給他的父親看管。攻破祝家莊回到梁山後,又是宋江作主,把扈三娘許配給了王英。這些事兒都沒有和晁蓋有過任何溝通,都是宋江從維護自己利益出發做出的決定。
晁蓋為了扳回自己失去的形象和權威,僅憑意氣用事,便急匆匆點了二十名頭領和五千人,下山攻打曾頭市。這一去,晁蓋明顯面臨著許多風險。
晁蓋從未領兵作戰,在作戰經驗方面和宋江相比差得太遠。但他竟然連軍師都沒有帶上,這實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此外,晁蓋對曾頭市的地形、實力等情況一無所知;同時,他帶去的頭領中,真正作戰經驗豐富的只有寥寥數人。可想而知,這番晁蓋必然凶多吉少了。
第三,晁蓋為什麼會在兩軍陣前被毒箭射中面頰?晁蓋是負氣來到曾頭市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是惱怒於段景住這樣的盜馬賊竟然只知道梁山有“及時雨”宋公明,卻不知道梁山之主是他“托塔天王”晁蓋;二是惱怒於曾頭市竟然如此蔑視梁山,也就是蔑視他晁蓋;三是惱怒於自己長期被宋江架空,如今幾乎到了勢單力孤的境地。
晁蓋負氣上戰場,自然缺乏冷靜的思考和應對能力;晁蓋又缺乏實際的作戰經驗,全憑一股意氣用事;晁蓋在如此不利的形勢下,偏偏不帶軍師上戰場。這三方面的不利條件,決定了晁蓋在戰場上的表現必然是糟糕的,幼稚的。
果然,晁蓋在戰場上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第一個致命錯誤就是,晁蓋作為梁山軍隊的主帥,在兩軍陣前居然玩命衝鋒,他撇開其他頭領,自己扛著武器玩命往前衝。這就表現出了晁蓋的幼稚和無能。
作為主帥,難道還要靠自己的武力衝鋒取勝?晁蓋的這個致命錯誤,促使曾頭市想好了應對之策,那就是用毒箭射殺晁蓋,他不是喜歡衝鋒嗎?不射你射誰呢?
第二個致命錯誤就是,晁蓋居然相信兩個素不相識的和尚,在兩軍交戰的關鍵時刻,突然冒出兩個和尚說願意領著晁蓋等人去劫了曾頭市的營寨,稍有頭腦的人都想得到,這是多麼顯眼的坑啊!可身為梁山之主的晁蓋居然就信了,連林沖都勸阻不了。真是叫做“良言勸不住該死鬼”啊!
結語:晁蓋之死,罪魁禍首就是他自己像晁蓋這種莽夫、匹夫,哪有半點梁山之主的才幹和謀略?哪有半點梁山之主的能力和氣勢?他一意孤行要領兵下山攻打曾頭市,說白了就是執意要去送死,誰也攔不住。這還能怪宋江嗎?誰都沒有害晁蓋,其實就是晁蓋自己害死了自己而已!這就是晁蓋之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