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麓風軒

    《聖教序》是行書學習的不二法門,但它本身也是集字,初學者在具有了一定的對臨和背臨的基礎之後,可以嘗試著進行《聖教序》的集字創作。

    ”集字“創作,方法就是從熟悉的書法字帖裡面,選出一些字,寫一個對聯,或者字數很少的詩。集字的目的就是儘量脫離原帖,也能用原帖中的字來創作風格相似的作品。集字的過程,可以翻看原帖,熟悉字形,是一種過渡性的方法。

    那麼,集字中如何進行章法訓練更加有效呢?

    第一,建議選一些詩句、聯句,找出《聖教序》中有的字,個別沒有的字可以從王羲之其他行書帖中去找,然後採用橫幅、斗方、對聯、扇面、中堂等形式,都嘗試進行創作,這樣一來,就可以把主要的書法章法形式都學會。

    第二,既然是創作和章法,就不是簡單地寫單字,要有意識地增加字與字之間的筆畫呼應與字形對比,比如注意大小、歧正、方圓、疏密的對比,如果只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排”上去,沒有注意筆畫呼應和字形對比,那就很生硬,不自然,像印刷體。

    第三,要有意識進行墨色變化,不要寫得每一個字都一樣黑,像影印出來的,那樣也沒有生機。書法章法強調自然書寫,方法就是蘸一次墨寫多個字,不要蘸一筆寫一個字,筆中的墨汁自然乾枯了再蘸墨往下寫,那樣就會寫出層次感,墨色變化也會豐富。

    第四,可以逐步增加一點王羲之手札、小草十七帖的章法和筆法,使得作品更加靈動。不過一定要有基礎了才行,否則會弄得四不像。

    可以參考一下苗培紅老師的幾幅作品,見附圖。

  • 2 # 微醺與藝術

    聖教序是雖然是集字帖,但章法還是很考究的,先逐字練熟,差不多了可以參考後期大家臨寫的帖子練,特別推薦趙孟頫臨寫的聖教序,再結合二王其它的帖子臨習。

    智永的真書千字文也可以參考,和右軍的風格相近。

  • 3 # 行為必成

    《聖教序》是唐太宗太喜歡王羲之的字,以此集字而成《聖教序》,也就是每個字都是從王羲之作品裡選出來的,故要學習《聖教序》的章法就要明白它的不足,我認為有三處不足。

    1,集字而成,缺少字行之間的靈氣,呆板,木滯,沒有書法作品的藝朮性。

    2,王羲之的楷書不能代表他的書法最高水平,行書才是他的最高水平《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可見行書之好。

    3,排版而成,流傳之版本在歷史長河中良莠不一,很難界定好壞。

    瞭解以上三個不足我們就可從單字基礎上練習,先把每個字寫好,寫規範,再參照王羲之的其他作品來練習,久而久之必能大成。

  • 4 # 書法大師

    聖教序是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筆法精絕,筆勢遒勁,字裡行間流露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韻致 ​​​​從行書角度來說,古今有可以超越王羲之聖教序的嗎?絕對沒有。聖教序才是百分百純自然筆法書寫的行書,對書法教育和書法研究有很大幫助。

    不要想著去臨摹聖教序的外形,沒什麼用處,這種書法的風骨是時代變遷的結果。只要你領悟其中的筆法,就可以寫出比肩聖教序風骨的作品。

    就是看如何運筆方法,毛筆在書寫時的形態,還有毛筆與手指和手腕的配合等。大家要研究的並非是聖教序的外形結體,而是如何書寫運筆。

  • 5 # 丨散也丨

    雖然懷仁和尚修養高,而且是皇帝下達的任務,集王聖教序用了他24年的時間,可謂用盡心思,集成千古名碑。但集王聖教序畢竟是集字而成,章法總是有些勉強,甚至有些字如“愚”字都是用不同的字拼成的。學了集王聖教序想加強章法訓練,可以參考王羲之手札如“散亂帖”、“何如帖”、“奉橘帖”及刻本“十七”帖等等,雖然是雙勾填色或刻本,畢竟章法佈局大致都已呈現。

  • 6 # 筆墨詩書

    集字的字帖不適合練習章法,更適合個字的練習。因為強調的重點不一樣,出發點就是個字的收集。如果研究王羲之的章法,建議還是學習一下《蘭亭集序》吧。

  • 7 # 藍天雲一朵

    集字聖教序,是王羲之的後代懷仁歷時25年集字而成,我認為章法上的高明之處,在於雖字字獨立,卻行氣不弱,滿篇看恰到好處。

    怎樣進行聖教序的章法訓練呢?現在毫不保留地介紹點乾貨,錯誤請指教,方法供探討。

    一箇中心(如圖片所示),即確定行中心線,初學者將紙事前疊好豎格,隨著熟練程度,可慢慢脫掉格子。豎格即視為行中線。然後將字的重心與行中心重合安置,這樣逐字練習。

    兩個基本點:一是上下連貫,氣脈暢通。因聖教序字間是相互無關聯的,因此,練習連帶時強調聯帶動作,做到筆斷意連,從而增強行氣。二是收放結合,輕重緩急。收放不僅做好單字本身的收與放,更重要的是

    把握字間的收與放,比如,最直觀的字的大小,懷仁都安排比較得當,要一不苟地臨寫。輕與重,聖教序是刻石,除筆法有輕重外,用墨無輕重體現,訓練時要克服,蘸一次墨寫一字,甚至蘸一次墨寫一畫的不良習氣,養成蘸一次墨寫幾字或寫一行的習慣。以增加篇章的節奏。

  • 8 # 千年蘭亭

    集字是我們學習書法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讓我們從臨帖順利向創作過渡,其作用類似上學時,老師講過例題後進行的習題練習。

    集字應該循序漸進,先從兩三個字開始,逐漸增加字數,到一個字組、一列、一段直至集字成篇。

    集字要注意幾點:

    1、呼應關係

    以《聖教序》開篇的“大唐”二字為例,若是換王羲之另一個“大”,其末筆與“唐”沒有呼應,其效果就要差很多。

    2、適當變形

    《聖教序》中“照東域而流慈”中中“流”,明顯取自《蘭亭序》中的“流觴曲水”,但它不是直接套用,而是順時針作了一些旋轉,字形稍正。

    3、風格一致

    王羲之很多帖中均有“羲之”二字,但《聖教序》並未採用《得示》等帖中草書寫法,而是採用了與聖教風格更近的稍顯工穩的寫法。

    集字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非簡單的拼湊。《聖教序》花了懷仁24年的時間,其難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聖教序》還是難以十全十美,很多地方仍然稍顯不連貫。

  • 9 # 一笑貫長天

    如果你能把《聖教序》學習透徹了,這個不是問題了!

    是的!很多人都說《聖教序》是集王字,章法上應該是強硬把各種法帖的字捏合到一起!說中說法沒錯,《聖教序》如果是王羲之寫應該不能這樣寫!可是,你也應該知道你學習了王羲之的字,其實同時你也學習了王羲之的書法理解,字的審美與章法是有相通之處的。

    那麼,你說我沒達到那種境界怎麼辦?沒達到的話,你可以透過學習王羲之的其他法帖學習王羲之的章法,比如《蘭亭序》,也可以學習其他書法家的章法,活學活用到王羲之的字上去!

    還有一個建議是,你可以學習草書的章法,比如王羲之的《十七帖》,懷素的《自敘帖》,把草書的章法活用到行書上,或許有突破性的創意也是可能的!

  • 10 # 張勁逸

    章法訓練一個重要方面是分行。分行有三種情況,

    其一是縱無行橫無列,先秦以前的書作多屬這種情況,它直接取材於自然,貴在天趣之美。

    其二是縱有行無橫列,有一定的行式,但一行之中無一定的字式,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這種情況,有行而無列,行的疏密基本一致,字的疏密不同,布白高妙。

    其三是縱有行橫有列,人工安排的功巧成分居多,以整齊劃一為美。

    大多人認為《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是集字作品,字是王羲之的,作者卻是懷仁和尚,所以忽視了它在章法布方面的特色。

    總體來說,此碑的章法屬於第2種,即縱有行橫無列,基本是模仿《蘭亭序》的章法節奏。

    歷代有書法家認為懷仁當時就是參照《蘭亭序》的章法整合的。從總體上看,布白十分和諧,字與字間顧盼有情,可謂天衣無縫。

    章法訓練,主要應該學習《集王聖教序》兩個主要特點:

    1、虛實相應,節奏明快。《聖教序》碑1903個字,共30行,滿行大約80字左右。

    所以從整體看全碑章法疏朗,節奏勻晰。全碑行行頂格,布白重心上移,舉例來說,第一行只有“大唐三藏聖教序”7個字頂格刻寫,

    到第2行“太宗文皇帝制”同樣與第一行整齊並列。

    下面“弘福寺沙門”之間空9個字;

    第22行"貞觀二十二年八月三日內"這行字一直書寫到行列底部下,又與上一行正文之間間距很大。

    章法佈局方面,似乎是黑的少了一點,白的多了一點,行距寬了一點。所以看來計白當黑,有疏處不覺空闊,密出間不容光的明麗疏朗之整體美。

    2 錯落多姿,欹正輝映。從縱行來看,多數字在一行的中心線上,還有一部分字偏中線之左或右,這樣就顯得整齊中見靈動,布白裡出自然。

    《聖教序》的字有大有小,似正反欹,粗細縱橫,安排極為合理,字裡行間大小穿插交錯,縱橫起伏。

    在搭配穿插之中,又不是一直平均,而是有時一行之中三、四個字連綴一起銜接渾然一體,有時單獨一個橫勢大的字(如上圖),第二行的"夢"字,

    有時連放幾個菱形的字,有時再穿插平行四邊形的、倒三角形的或圓轉形的字,

    如同像王羲之手札行草書,有時三字連綴,有時兩字合一,有時連寫幾個獨字,盡其變化又合自然,無絲毫做作之處。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能成為幹古不朽的極品妙品,舉世無雙的碑碣。除了王羲之中和韻美的書法藝術外,懷仁的章法布白巧妙安排也是巧奪天工,值得我們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朋友欠錢3年了不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