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公子品史

    避免失敗的辦法就是,穩定好國內,在國際領域爭取更多的外援,最好能獲得當時世界主要強國的支援。軍事方面採取穩步前進的方略。

  • 2 # 小安zzz

    首先馬恩河之後德國必敗這種調調可以丟去一邊,不值一駁,但是我這篇回答還是主寫馬恩河,因為這次戰役暴露出來的問題還在影響之後四年戰爭中的德軍,最終送德軍入土。

    德軍兵敗馬恩河為諸多批評家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為了消費“德國軍事神話破滅”這一話題,20世紀餘下的時間裡,絕大部分關於一戰的文獻和著作基本都在沿著馬恩河失利導致德國戰敗這條路線前進,那麼為馬恩河戰敗背鍋的無疑便是毛奇。毛奇在離職後指責威廉二世,而前任總參謀長施裡芬的粉絲則指責毛奇對自己前任的方案大加修改,然後又放棄了虛構的“施利芬計劃”。還有些對此戰研究頗深的歷史學者則指責毛奇失去了理智和毅力,中斷了馬恩河之戰,從而導致德國速勝希望的消滅。

    如果從毛奇的角度出發,他希望透過速攻打敗法國,那麼他顯然是失敗了。

    但是!這裡要說但是了。如果我們從德皇陸軍的戰略角度出發---如何避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時同時被兩線的敵人壓制,1914年的戰局結果似乎並不糟糕:德軍在兩條戰線都佔據著均勢或優勢,同時避免了在戰爭的第一年遭遇決定性的失敗。

  • 3 # 悠悠古今

    一戰德國之所以戰敗,是由於希特列野心造成的,同時進行三線作戰。一條線是橫掃西歐,先後拿下波蘭、比利時、丹麥、挪威、法國等,與英國進行隔著海峽對峙;第二條線是與義大利展開對中東、北非的進攻;第三條線是兵分三路進攻蘇聯,深入蘇聯境內上千公里。

    德國如果要避免失敗,應該避免發起對蘇聯的戰爭,蘇聯這個國家領土太廣闊了,橫跨亞歐兩大洲,並且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惡劣,冬天氣溫寒冷時是零下幾十度。因為寒冷的氣候,凍死很多官兵,寒冷的天氣限制了武器的效能,比如槍拉不開,坦克、飛機油被凝結等不利條件,另外戰線太漫長,後勤補給跟不上,再則,蘇聯是一個領土廣闊,人口也多,重工業發達的國家。德國要吞下這麼大的國家,根本不可能,即使拿下,也全陷於無止境的游擊戰之中。

    再則,整合整個西歐,對所佔領的西歐各國進行合理的行政區域劃分,對佔領區進行統一德國化,統一技術標準,對人民進行安撫,讓其產生對新的國家認同。合理規劃西歐技術工業建設,西歐工業技術本來就發達,稍加整合,技術力量就會爆發。

    加快火箭、原子彈等新型高技術武器的研製,二戰德國戰敗前已經成功發射火箭對英國進行攻擊了,原子彈也將要取得成功。

    善待猶太人,尤其是猶太科學家,讓他們全力為德國服務。如果做到以上,那麼,現在的歐州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 4 # 任十三讀史

    我是任十三,我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戰說到底是歐洲資本主義強國搶地盤,建立新秩序的一場世界大戰。眾所周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的殖民地,從亞洲、非洲到拉丁美洲、大洋洲,基本能瓜分的都被瓜分的一乾二淨。歐洲各傳統強國之間面臨著廣泛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互相看對方都不太順眼。

    在歐洲大陸的西邊,英國和德國的矛盾首當其衝。英國作為老牌的帝國主義強國,此時正處在“日不落帝國”的末期,對於新興的德國勢力的逐步強大十分警惕,處處給德國的發展製造矛盾。

    而另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對於德國更加的咬牙切齒。因為他們剛剛經歷了普法戰爭,法國被德國打的一敗塗地,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老大哥地位。法國國內的戰爭情緒洶湧澎湃,準備隨時報復德國,以求東山再起。

    在歐洲大陸的東邊,俄國正在和奧匈帝國爭奪巴爾幹半島。而最終戰爭的導火索也正是塞爾維亞青年開向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的那兩槍。

    1914年7月28日,戰爭開始了。

    各種矛盾充分發酵和統一之後,形成了兩個龐大的作戰團隊:同盟國和協約國。

    同盟國的小夥伴有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協約國的小夥伴有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義大利王國等國。

    戰爭正式開打以後,主要有兩條戰線。一條是英國法國比利時和德軍對抗的西線,一條是俄國和奧匈帝國、德國對抗的東線。其中,西線的戰役的規模和戰鬥級數更高。

    很多時候,大家都會把馬恩河會戰的失利作為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轉折點。因為正是這次戰役粉碎了德軍速戰速決的計劃。其實,從深層次來看,這只是個戰術問題。德國的失敗主要是體現在戰略層面。

    德國最大的失誤是雙線作戰。

    紅色為同盟國,綠色為協約國,黃色的為中立國

    從此圖中可以看出,德國和他的小夥伴是在兩線作戰,腹背受敵。不利的局面要求德國必須在其中一線進行速戰速決,這樣他們才被迫選擇了西線。然而馬恩河會戰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英法聯軍和德軍陷入了對峙的僵局。這就導致德國的局面更加不利,他們不但要全力面對後來英法聯軍的“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同時還有應付東線俄軍的“布魯西諾夫攻勢”,失敗的結局在情理之中。

    德國若想取勝,便需要清除的認識到壓制自己崛起的主要對手是英國。那就必須要在東線有所取捨,甚至出讓一部分利益給俄國,保證後顧無憂。這樣才能全力以赴的迎戰英國和法國等老牌勢力,結果也許大相徑庭。

    不管怎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同盟國的失敗結束。時間跨度從1914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18年,共有6500萬人被捲入了戰爭,最終的傷亡超過了1000萬人,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犧牲和災難。

    此戰過後,歐洲國土面積排行第二,人口排行第三的奧匈帝國解體了

    而俄國的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世界各地的民族國家開始紛紛建立,這應該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積極意義。

  • 5 # 冷酷水若寒

    首先戰略不應該發展海軍,儘量不要激怒英國,避免兩線作戰,重點打擊方向錯誤,建議優先打擊法國,對於俄羅斯採取防禦,畢竟俄羅斯太大。控制美國參戰時間。

  • 6 # 七個蘑菇頭影視劇欣賞

    一戰的時候德國經過幾十年的備戰,準備充分,實力強大;而二戰時期德國實際上才準備了6年,實際上還是在吃俾斯麥時期的底子,而且之前一戰戰敗後被制裁得很慘,實力被削弱得很慘。如果不是一戰的慘烈使英法等中國產生了強烈的綏靖主義傾向,加上蘇聯的崛起使英法企圖禍水東引縱容了納粹德國的實力增長,納粹德國是沒有機會的。

    一戰時期,德國勝利的關鍵就是施裡芬計劃,這可以說是德國滅亡法國的唯一可能性,而一旦滅亡了法國,德國就將在歐洲大陸取得決定性的優勢,再輔助一些手段,迫使英國不得不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霸權(即使不承認,德國也將擁有與英國抗衡的基礎)。

    施裡芬計劃的核心是西線右翼,即將主要兵力集中於西線右翼,最大化的集中兵力,最快的速度擊潰法國。但施裡芬計劃存在相當大的空想性,而且其制定的年代過早,也不完全適應一戰時期的軍事現實,所以在一戰時德軍統帥小毛奇對計劃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小毛奇違背了施裡芬計劃的核心思想,不僅加強了東線兵力抵禦俄國,而且屈從於德國皇太子的壓力加強了西線左翼兵力,而這一切都是以削弱擔任攻擊主力的右翼兵力為代價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德軍右翼攻擊力不足,在馬恩河被法軍擊退,戰爭進入了長期持久的塹壕戰和消耗戰,德國虛弱的國力基礎就在此後的四年間被消磨乾淨了。事實上,馬恩河戰役一失敗,小毛奇就像德皇威廉二世報告稱:“陛下,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

    如果是我的話,從事後諸葛亮的立場,我認為小毛奇可以對施裡芬計劃有所損益,但不能違背施裡芬計劃的核心思想,應當最大限度的加強右翼。而面對左翼和東線的問題,應當分別對待。面對左翼皇太子的壓力,可以向威廉二世力陳利害,請德皇出面安撫皇太子,讓他正確認識他的作用。面對東線俄國問題,可以儘早聯絡列寧的布林什維克以及任何俄國內部的反對派,以金錢支援他們在俄國內部發動叛亂和政變,牽制俄軍。這樣,就可以最大化地加強德軍西線右翼兵力,一舉滅掉法國。

    扶持布林什維克勢力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養寇自重”。以德國的實力,即使消滅了法國,想擊敗英國也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最佳方案還是在消滅法國後與英國和解;而讓英國接受德國的歐洲霸權,除了透過兩國皇室的姻親關係努力外,為英國樹立一個比德國更可怕的對手是十分必要的。扶持布林什維克在俄國取得革命勝利,就可以將德國包裝成抵禦布林什維克擴散至整個歐洲的堡壘,為德國鞏固其在歐洲的霸權創造合理性。二戰前夕,納粹的擴張就是這麼幹的。

  • 7 # 水壺說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看一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德國的位置是處於歐洲中心的,這就是德國天生的缺陷,導致它在戰爭爆發時要面臨兩面夾擊,但當年德軍總參謀長施利芬提出了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雖然他在一戰爆發前就去世了,但他的這個思想影響著德國的一戰甚至二戰,他提出的著名的施利芬計劃,憑藉德國發達的鐵路網,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法國,雖然東邊的沙皇俄國會調動大軍進攻東普魯士,但俄國落後的鐵路網再加上調動的人數過於龐大,俄國需要6到8周的時間才能完全調動起來,這就是德國攻下法國的全部時間,攻下法國後,以最快的方式透過鐵路網將主力部隊運送到東線,打敗俄國。德國想要成功就只有這種方式,否則一旦被法國託在西線,那麼德國將會面臨東西線兩線作戰,最終會拖垮德國。

    施利芬是個大膽的人,他的計劃雖然風險很大,但這是成功的唯一辦法,整個計劃的核心在於西線戰役,而西線部隊中最重要的就是右翼部隊,將兵力全部集中於右翼,左翼放最少的兵力,同時在東線的部隊足夠自保就行,但他的繼任者小毛奇卻沒有他那樣的魄力,雖然小毛奇在任時,一直都奉行著施利芬計劃,但出於保險他對計劃作出了一些改變,將西線右翼部隊減少了一部分,左翼部隊增加了一部分,又增加了東線的部隊,而這看似聰明的做法卻斷送了德國成功的希望,施利芬計劃中的核心就在於西線右翼,他想依靠右翼攻下法國,而左翼就是為了吸引住法國主力部隊,人越少越好,右攻左守,東線適時的做一些放棄,小毛奇完全弄反了,這也導致了德國最終陷入兩線作戰,直至四年後被擊敗。

    所以說德國要想避免失敗,只能鋌而走險,按照施利芬計劃,將兵力集中在西線的右翼,以最快速度攻下法國後轉身攻向俄國,二戰時候的希特勒就是這樣的,憑藉裝甲部隊的優勢,發動“閃電戰”,法國直接投降,進而吞併了歐洲大陸。

  • 8 # 卓帥6

    一戰爆發初期德國是完全有機會贏得世界大戰的,因為根據《施裡芬作戰》計劃,德軍主力將在俄國未動員前的“時間差”,集中兵力從比利時進攻法國,一舉擊潰英法比軍隊,佔領法國巴黎迫使西線結束投降,而後在回過頭來對付東線俄軍。德軍早就在一戰爆發前就已經按計劃準備完畢。將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分為對俄國的東線和對法國的西線。其中,西線部隊79個師,東線部隊則僅設 10個師夾雜一些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分配比例大致為1:8。西線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部隊為68個師,左翼部隊11個師,比例又是1:8,左翼部隊中一部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裡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僅僅135英里)也是法國對德防禦體系的重心所在其餘則部署在長達240公里的的法德邊境線上。西線中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 按照“施裡芬計劃”,一旦戰爭打響,東線德軍部隊以其少數兵力與奧匈帝國軍隊遙相呼應,牽制俄軍,目的在於將俄國限制於東普魯士邊境。

  • 9 # 飛奔而來的橙子

    要向知道德國如何避免失敗,我們首先要知道德國實現怎樣的戰略目標才算成功。

    眾所周知,德國是一個後發國家,當然,這是相對於英法來說的,那麼德國發動一戰究竟想要什麼呢?德華人自己說的也很直白,他們想要“Sunny下的地盤”,也就是殖民地。

    要知道,當時德國在非洲的利益還是挺大的,在中國的也不小,那麼德國想要的是哪裡得殖民地呢?

    很明顯是中東,印度,東南亞,可能還包括拉丁美洲。

    這就是德國發動一戰的原因,那麼我們現在再來說德國如何避免失敗。

    避免失敗有兩重含義,一是平手,也就是說經過一場大戰以後德國沒能奈何得了協約國,同樣沒討到好處,二是取得勝利,也就是說德國戰勝英法俄,甚至包括美國,日本等。

    德國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僅憑德國一個國家不可能戰勝英法俄,更別說美國了。

    當時英法俄的實力是很強的,法國的陸軍加上英國的海軍就足以立於不敗之地,德國憑什麼勝利?

    那麼,德國要避免失敗就只能與協約國打成平手,最後達成協議。

    這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德國小勝,協約國答應分給德國一些殖民地,二是完全平手,兩大同盟誰也奈何不了誰,最後達成協議,不了了之。

    那德國怎樣實現這一目標呢?

    還是要閃電戰,德國是拖不起的,拖得時間越久,對德國越不利。

    但在歷史上,德國就是實行的速決戰,事實證明德國失敗了,法國並沒有被迅速擊潰。而德國要迅速擊潰俄國英國又是不可能的。

    所以結論是,德國發動戰爭以後,失敗就不可避免。奧匈帝國本身矛盾重重,並不能給德國多少幫助,反而分散了德國的精力。義大利更是個牆頭草,戰五渣。

    這裡就又出現另一個因素了,那就是盟友。若是德國找到一個好的盟友,說不定能取得勝利,當時的強國也就是英法俄德美這幾個。德國能找誰呢?

    俾斯麥的策略是成功的,但事實證明俄國與法國的關係更好,俄法傳統友誼要勝過俄德友誼。而德國要找法國做盟友更是不可能的,這倆是宿敵。英國與德國也是矛盾重重,畢竟德國想要的是殖民地,英國的最多。美國有可能嗎?不確定,不過當時美軍也是個戰五渣,整個歐洲都瞧不起美國,再加上美國距離遙遠,德國不會找美國做盟友。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一戰不可避免,德國的失敗也不可避免。

    這是我的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房間都有網線,為什麼有人說從光貓分出來後只能一間房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