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粵西讀史

    有一個人慧眼識英、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將帝國推向頂峰,有一個人崇信奸佞、耽於享樂,讓國家面臨滅頂之災。當完全不同的品質和人生軌跡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不有趣麼?如果不是史書寫的明明白白,你能相信竟然有如此矛盾的人麼?

    有的人朝為田舍農,暮登天子堂;有的人從帝王貴胄成為平民百姓;有的人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國家,有的人嬉笑怒罵,指點江山。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不有趣麼?他們充盈的內心世界沒有意義麼?他們的人生經驗和感悟沒有價值麼?如果一切都無趣,一切都沒有價值,那麼歷史也確實沒有什麼趣味和價值。

    哦,那個拋物線一樣軌跡的人,叫李隆基。

  • 2 # 王皓沐聊職場

    樓主問了兩個問題,歷史的魅力和歷史的意義。

    一、歷史的魅力

    1.找到自己。在繁華喧囂的社會中,很多人在現實生活繁忙的工作中,會比較孤獨,而且難遇知音,在對歷史人物的瞭解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知音,以他為榜樣,更好提升自己。

    2.獵奇心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獵奇心理,看到一些沒見過的內容,都會駐足停留,而歷史這位“大學者”可以滿足你各種各樣的獵奇心理,讓你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3.提高智慧。瞭解典型事件處理方式,學習人物的思維方式,有助於全面看問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從歷史中提高智慧

    4.明確三觀。樹立正確三觀,並在生活中驗證,驗證結果正反饋於意識,意識作用於生活、工作,形成良性迴圈,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歷史的價值

    1.古今歷史代言人及代言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列寧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

    我們只知道唯一的科學—歷史學——馬克思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唐太宗

    2.少走彎路。以史為鏡,照出自己本來面目,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理想,認識自己為理想應該如何努力。

    3.擴大格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能夠走多遠,要看這個人格局有多大,看到皇帝的車駕,你想的是好漂亮好威武好神氣還是可取而代之?

    4.全域性觀。培養人的全域性觀,可以讓人更加精確的命中問題要害,更加有效率的解決問題

    5.養家餬口。自媒體也好,歷史領域的學者也好,他們透過研究歷史,傳播歷史來養家餬口。

  • 3 # 海邊沒有微笑

    一、為什麼很多人對歷史感興趣?

    歷史包羅永珍,世間萬物都有歷史,大到宇宙,小到細胞。只要是你感興趣的,喜歡的,厭惡的,害怕的,…等等都有歷史。歷史有形既是也是無形。例如,你喜歡閱讀,歷史就是百科全書;你喜歡軍事,歷史就硝煙戰場;你喜歡遊山玩水,歷史就是名山大川…等等。只要是你喜歡的,歷史都有,這就是很多人對歷史感興趣的原因。

    二、歷史的價值?

    歷史的價值是,能幫助我們發現問題,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對於個人如此對於國家亦如此。例如

    1、你想真正的認清一個人或者一個物,就必須瞭解他或者它的歷史,才能正確的,完整的認清。

    2、想要管理好一個國家,歷史是重中之重,不僅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更要知道他國的歷史,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管理好當下,規劃未來。

  • 4 # 茅匯

    我從小就喜歡歷史。

    當時也沒想過為什麼,就是喜歡。

    現在仔細想想,應該為以下幾點。

    開始是因為好奇,對那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

    ,十分的好奇。

    後來呢,由不自覺,無意識的學習,漸漸的變得有目的性了。

    目的呢,就是在無意識的學習下,出現了很多困惑,我需要把這些問題整明白。

    再後來呢,就是想要獲得一個歷史觀。

    歷史故事已經不重要了,我要的是它背後的邏輯,背後的道理。

    所以,為什麼會對歷史感興趣呢,就是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在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歷史邏輯以後呢,逐漸的就發現了其中的價值。

    歷史對我有什麼意義呢?

    我發現我的視野比周圍人的寬闊多了,再加上旅行走路,對各地民俗風土有了一定的瞭解後,視野更加的寬闊。

    就是在時間和空間上,你的視野都比較寬闊。

    更加懂得,什麼是放長線釣大魚。

    有時候,我看到周圍人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爭得不可開交,就感到可笑,他們太鼠目寸光了。

    因為你的心中已經有了上下千年的記憶,已經有了天南地北的回憶,你追求的東西,永遠是他們想象不到的。

    境界之間,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慢慢的,我還發現,我的氣質更加安靜,做事越來越穩重,說話也是溫文爾雅。

    而且,我發現,我能一眼就看出某些人心裡想的是什麼。

    這應該就是研究歷史人物研究多了的結果吧。

    有時候,我會覺得,某些人的說話,做法,真傻逼,我也只是心裡一笑,畢竟視野不同,你不能強求一隻雞翱翔藍天呀!

    並且,一般人眼裡的“大官”,在你眼裡啥也不是,畢竟,你天天神交的,不是皇帝,就是宰相,不是三軍統帥,就是封疆大吏,從而,你面對這些人,也從不慌亂,可以氣定神閒的和他們交流。

    有了歷史知識,寫東西也是遊刃有餘,因為你腦子裡有先人的故事,有先人的觀點,隨時可以拿來借鑑。

    emmm~~~

    反正吧,學了歷史,對你的做人,做事都有幫助,歷史的價值,是溶解在你的日常行為中的,是潤物細無聲的。

    姑且就反思出這麼多,可能歷史對我的價值遠不止這些,需要我在未來的日子裡靜靜發掘。

  • 5 # 小智歷史趣談

    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往往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和民族情感。他們希望瞭解歷史的真相,從中探求事物發展的規律,所謂以史為鑑就是這個道理。我覺得研究歷史的價值,就是在於假設歷史,透過對史料的把握,提出假設,給定相同的條件,看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 6 # 不惑亦有惑

    讀史可以明智。古今中外歷史也就那樣,不斷有人成功,不斷有人失敗。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如此的雷同。讀史,就是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避免自己走彎路。

  • 7 # 淺談部落

    歷史能夠讓我們認清過去,展望未來。古人總結的金言良語是先輩們從無數次的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這能夠使我們看清過去,總結經驗和不足,並使我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避開這些陷阱,做更好的自己。

  • 8 # 闡史論津

    從前的人,常說歷史是“前車之鑑”,以為“不知來,視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為戒。這話粗聽似乎有理,細想卻就不然。世界是進化的,後來的事情,決不能和已前的事情一樣。病情已變而仍服陳方,豈惟無效,更恐不免加重。我們初和西洋人接觸,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敗的。

    又有人說:歷史是“據事直書”,使人知所“歆懼”的。因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壞,就不免“遺臭萬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顧惜名譽。強悍的人,就索性連名譽也不顧。況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難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眾所共知的就不過是其表面;其內幕是永不能與人以共見的。又且事情愈大,則觀察愈難。斷沒有一個人,能周知其全域性。若說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據以直書,那就非愚則誣了,又有一種議論:以為歷史是講褒貶、寓勸懲,以維持社會的正義的。其失亦與此同。

    凡講學問必須知道學和術的區別。學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術則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舊話說起來,就是“明體”和“達用”。歷史是求明白社會的真相的。什麼是社會的真相呢?原來不論什麼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

    我,為什麼成為這樣的一個我?這決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樣的家庭中?受過什麼教育?共些什麼朋友?做些什麼事情?這都與我有關係。合這各方面的總和,才陶鑄成這樣的一個我。個人如此,國家社會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風俗;各種人有各種人的氣質;華人的性質,既不同於歐洲;歐洲人的性質,又不同於日本;凡此都決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須追溯到既往;現在是決不能解釋現在的。而所謂既往,就是歷史。

    所以從前的人說:“史也者,記事者也。”這話自然不錯。然而細想起來,卻又有毛病。因為事情多著呢!一天的新聞紙,已經看不勝看了。然而所記的,不過是社會上所有的事的千萬分之一。現在的歷史,又不過是新聞紙的千萬分之一。然則歷史能記著什麼事情呢?須知道:社會上的事情,固然記不勝記,卻也不必盡記。我所以成其為我,自然和從前的事情,是有關係的;從前和我有關係的事情,都是使我成其為我的。我何嘗都記得?然而我亦並未自忘其為我。然則社會已往的事情,亦用不著盡記;只須記得“使社會成為現在的社會的事情”,就夠了。然則從前的歷史,所記的事,能否盡合這個標準呢?

    怕不能罷?因為往往有一件事,欲求

    知其所以然而不可得了。一事如此,而況社會的全體?然則從前歷史的毛病,又是出在哪裡呢?

    我可一言以蔽之,說:其病,是由於不知社會的重要。惟不知社會的重要,所以專注重於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情。如專描寫英雄、記述政治和戰役之類。殊不知特殊的事情,總是發生在普通社會上的。有怎樣的社會,才發生怎樣的事情;而這事情既發生之後,又要影響到社會,而使之政變。特殊的人物和社會的關係,亦是如此。所以不論什麼人、什麼事,都得求其原因於社會,察其對於社會的結果。否則一切都成空中樓閣了。

    從前的人不知道注意於社會,這也無怪其然。因為社會的變遷,是無跡象可見的。正和太陽影子的移動,無一息之停,人卻永遠不會覺得一樣。於是尋常的人就發生一種誤解。以為古今許多大人物,所做的事業不同,而其所根據的社會則一。像演劇一般,劇情屢變,演員屢換,而舞臺則總是相同。於是以為現在艱難的時局,只要有古代的某某出來,一定能措置裕如,甚而以為只要用某某的方法,就可以措置裕如。遂至執陳方以藥新病。殊不知道舞臺是死的,社會是活物。

    所以現在的研究歷史,方法和前人不同。現在的研究,是要重常人、重常事的。因為社會正是在這裡頭變遷的。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風化,特殊的人所做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風化,當然不會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風化,則山崩只是當然的結果。

    一切可以說明社會變遷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來說明社會的變遷。社會的變遷,就是進化。所以:“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的過程者也。”

    歷史的定義既明,歷史的價值,亦即在此。

  • 9 # 一個獨行者

    出自《舊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透過不斷更替的王朝歷史,我們總能在歷史的年輪裡看到一幕幕似曾相識的人與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島是什麼時候成為美國領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