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夕一晨
-
2 # 兔媽育兒課堂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因此,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
1、打斷談話
為何不容忽視: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麼或問你某些問題,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卻不會有助於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時光。結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並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2、攻擊性行為
為何不容忽視:孩子和小夥伴有小衝突的時候,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問題顧問米歇爾博士認為,如果你不管的話,孩子到了8歲左右,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放任自流傳遞的資訊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3、假裝聽不見你說話
為何不容忽視: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這時你不能忽視了。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資訊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於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慾。
4、無視規則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當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裡看DVD。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櫃檯裡拿餅乾很好玩,那就等著瞧吧,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麼辦。
5、使小性子
為何不容忽視: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或說話傲慢無理,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時就開始了。一些家長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於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對這一問題,你會發現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並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6、誇大事實
為何不容忽視:也許一個還不會疊被子的孩子說自己整理了床鋪,或是一個甚至還沒坐過飛機的小孩告訴同伴他去過迪斯尼,這些誇海口的行為似乎無關緊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誠實。專家認為:“如果孩子瞭解到說謊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讓他做那些他不愛做的事,讓他擺脫闖禍的困境,撒謊就變成很自然的事了。”
7、挖鼻孔
必糾理由:儘管看著孩子的手指從鼻子游到嘴裡很噁心,但是吃鼻涕並不會讓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卻是感染的一個主要途徑。
8、不遮掩地咳嗽、打噴嚏
必糾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像肺炎、腦膜炎都是透過這些顆粒傳播的。
9、摳瘡痂
必糾理由:骯髒的手指會將感染性細菌帶到傷口上。反覆被揭開的傷口也會結疤。
10、忘記洗手
必糾理由:經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說寄生蟲、排洩類病菌、甚至甲肝。
11、咬指甲
必糾理由:孩子的指尖可能會流血、感染。咬髒指甲也會傳染細菌。
12、不講道理、亂髮脾氣
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鬧,一不開心就發脾氣,亂扔東西……如果爸媽對孩子的壞脾氣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反覆“要挾”父母。長久以往,孩子的脾氣暴躁,自私偏激,喜怒無常。
13、做事磨蹭,沒有時間觀念
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飯、做什麼都慢吞吞……這些小問題都在潛移默化地拖孩子的後腿,讓他在學習和日常生活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上了小學還沒糾正,孩子可能完全無法適應小學生活,對學習越發吃力,甚至失去學習興趣!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錯過了壞習慣糾正關鍵期,再想改變就難了,可見孩子未來的命運就掌握在家長手中。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小不懂事”,發現了孩子壞習慣卻不及時改正,在最該給孩子建立習慣的時候,縱容孩子為所欲為,這簡直就是父母在教育上的懶惰!而家長在這裡犯的懶,總有一天社會會替你教育回來,到那時,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
3 # 要長大的小竹筍
人無完人,孩子也同樣不會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有些行為是必須需要糾正。
首先,打人罵人偷東西。小孩子如果有這些行為,開始就算是拿別人的小玩具,也要趕快糾正。要是縱容長大就很難改正了,人生也會被改變;如果打人罵人,一定是從哪裡學來的,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很重要。
再次,撒謊騙人。小孩子撒謊騙人,開始感覺是聰明逗人玩,不及時改正,就會養成習慣,調皮搗蛋,耍小聰明,反而被小聰明耽誤。
最後,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拖拉,不認真,怕吃苦,都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都要慢慢的改正。
-
4 # 大叫一聲錢就來
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寶貝,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使寶寶養成了壞習慣,父母一旦發現孩子的壞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以下我們從飲食和性格方面來具體說一下!
飲食
第一,小孩子一般都喜歡吃甜食,但是過度的吃甜食對孩子的牙齒不好,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過度吃甜食的毛病,這樣才能保護好孩子的牙齒,讓寶寶將來有一口好牙!
第二,挑食是絕大部分孩子都有的壞習慣,孩子挑食就不能獲取均衡的營養,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的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發育不好,嚴重的還會出現貧血等症狀,所以說各位寶媽千萬要注意寶寶的飲食,正確的引導寶寶,讓寶寶健康成長!
第三,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如果寶寶不吃早餐,那麼就會導致孩子上午沒有精神,而且不吃早餐對腸胃不好,容易患上胃病,經常不吃早餐大人都扛不住,更別說孩子了,如果發現寶寶不吃早餐,或者不喜歡吃,一定要嚴格監督!
性格
第一,小孩子一般都很有創意,但是即便是天才,也怕只有三分鐘熱度,如果發現寶寶專一性比較差,那就一定要加以引導哦,教育孩子做事要堅持到底,這樣對孩子的將來大有好處!
第二,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現在好多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過度依賴他人的習慣,教育孩子獨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古往今來,成大事的人都是有主見的人!
第三,說髒話是不文明的行為,如果發現孩子說髒話,大人一定要制止,動手打兩下也不為過,如果現在不在意孩子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將來孩子進入社會以後會吃大虧!鬥毆事件百分之八十是因為口舌之爭引起的,危害有多大就不必多說了吧!
最後,祝願全天下的寶寶,健康快樂,個個成龍成鳳,將來都有好的前程哦!
-
5 # 大話精神
1.拿別人的東西。孩子小時候喜歡的東西各種各樣,有時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忍不住伸手去拿,也不管東西是誰的。孩子小時候正是學習和探索的時候,但是他們需要正確的引導。你也不想讓孩子在等候區坐著時,研究旁邊叔叔的錢包裡有什麼,對吧。從小就要教育孩子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2. 打斷成年人的談話。有些孩子從小就是小話嘮,時不時就會插話,還一直說個不停。當孩子想要打斷別人談話時,應該讓他們稍等一會。告訴孩子要有禮貌,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
3.吃別人的食物。給孩子買一副自己的碗筷,讓他們只能吃自己碗裡的食物。如果你允許孩子從爸爸媽媽的碗裡抓東西來吃,那麼孩子也有可能把手伸到你的朋友或者家裡客人碗裡。這並不全是孩子的錯,孩子從小就需要你正確的指導,讓他們只能吃自己碗裡的食物。
-
6 # V就一個字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以我們大人的觀點去判定孩子思維模式正確與否,多和孩子溝通,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回覆列表
我認為孩子如果沒有規矩意識,需要及時糾正。孩子小時候如果沒有規矩意識,長大後也可能不在既定的法律和社會規則裡行事,容易釀成不好的後果。
孩子1歲左右,家長就可以開始給孩子灌輸一定的規矩意識;2歲左右,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給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比如,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熄燈睡覺,看完繪本以後自己放回書架等等。孩子是隨性的,不會說一就是一,一以貫之。家長要注意從旁引導,幫助孩子遵守規則。孩子一旦形成規矩意識,便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做其他事情時也不會無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