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
2 # 母嬰紫圓蔥
4個月寶寶吃奶,24小時不排便是正常的,母乳寶寶一般會出現攢肚現象,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攢肚是指寶寶大便規律發生改變,排便次數減少,但糞便性狀正常,無排便困難,無硬結的現象.多在滿月後出現,是因為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漸完善,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減少所致,是正常的現象.寶寶攢肚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寶寶攢個十天八天,有的寶寶會持續半個月,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寶寶腹部柔軟,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不費勁,寶寶胃口好、精神好、睡眠好,媽媽不用太擔心,可以每天在兩次餵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或者米湯。
-
3 # 賢思媽媽
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向來都是寶媽們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寶寶每天的“產出”情況,更是讓不少新手寶媽“牽腸掛肚”。
下面,我們來看下網友寶媽家小寶貝的便便情況:
@天天天藍—201512:我家也40多天,放屁帶屎,一天排便4~6次,屁股都有點紅了,天冷又不敢露太久,愁人。
@鹹菜驢肉包:寶寶四個多月,厭奶,已經十多天了。只喝迷糊奶,心情好有活力,每天排便一次,但是不長體重,身高長了。
那麼,寶寶每天究竟得拉幾次耙耙才算正常呢?
對此,答案竟是:寶寶每天正常排便次數沒有絕對的標準。
寶寶只要“吃喝睡”,且體重身高各方面發育正常。不管是一天拉一次耙耙,還是一天幾次、幾天一次,都不算異常。
而且,餵養方式不同,寶寶每天的排便情況也會有所差別。
餵養方式決定著寶寶的排便次數6個月以內的寶寶,我們是建議堅持母乳餵養的。但要是奶水不足,就得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了。要是寶媽身體狀況異常,還不得不單純給孩子喝奶粉。
而餵養的方式不同,就會影響和決定寶寶的排便次數,“入”與“出”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母乳餵養的寶寶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排便的次數是最不規律的,有多有少。這部分寶寶正常每天排便4次,最多可達到8次。
混合餵養的寶寶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寶寶每天排便為1~2次。便便要比母乳餵養的寶寶硬一些,建議寶媽們可在母乳和奶粉這兩頓之間,給寶寶餵食點水。
純奶粉餵養的寶寶純奶粉餵養的寶寶每天排便也不會超過3次。但便便可能會硬一些,因為不大容易消化,所以奶粉餵養的寶寶更是得讓他多喝點水才行。
由此可見,餵養方式不同,寶寶的排便次數還是存在著差別的。說完了寶寶一天排便幾次的問題,那要是寶寶整整一天都沒有“產出”怎麼辦?這是不正常的嗎?寶寶便秘了?
懷疑寶寶便秘?寶媽要學會正確判斷新手媽媽需知:判斷寶寶便便是否正常,不是看他排便的次數。而是看耙耙的形態,以及寶寶排便時的表現。
耙耙的形態耙耙量少、堅硬、乾燥、顏色深、帶些許未消化食物的顆粒物
寶寶排便的表現連續幾天未排便、排便時費力、排便時間長、滿臉憋的通紅、易哭鬧
如果寶寶的耙耙呈現以上的情況,且有這些排便表現的話,那就是便秘了。此時,孩子會有明顯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掙,口腔的氣味也會比較重。
新手寶媽們可不要再用排便的次數去推斷寶寶是不是便秘了,這是不科學的,要觀察多方面的因素才行。
寶寶便秘須得提前預防小寶寶的腸胃壁膜尚未發育完全,出現便秘也是正常的。但寶媽們要是實在擔心寶寶拉不出粑粑,那就該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才行。等到寶寶便秘後再來用藥,無疑是“下策”。
正常情況下,6個月前的寶寶是不會便秘的,孩子拉不出耙耙通常是出現在添加了輔食之後。
飲食方面:給寶寶多加補充膳食纖維
給寶寶新增輔食後,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一定得讓寶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寶寶便秘,一般是由腸道蠕動性差導致的。
例如,豌豆、大豆、西蘭花等,都是寶寶輔食不錯的選擇。充足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增加寶寶的腸胃消化能力,他就不容易便秘了。
運動方面:讓寶寶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寶寶到了6個月之後,大體上就會坐立起來了。慢慢的,寶寶就會爬行、站立和行走。所以,在這個階段,一定不能讓寶寶“偷懶”,不可老是躺著。
要善於引導寶寶,讓他常坐起來玩耍,或者是多爬、多走。只有這樣,才能有助於他腸道的消化。
按摩方面:幫寶寶的腹部和尾骨按摩
為預防寶寶便秘,平常不妨多花點時間幫助寶寶進行穴位按摩。在腹部和尾骨,都有促進通便的穴位。
① 腹部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幫他輕輕按揉腹部,可促進他的消化能力。
②尾骨按摩:幫寶寶推下尾椎處的“七節骨”,在寶寶吃飽一小時後,每次可推100~200下,這樣可促使其排便。
衛生方面:要做好寶寶口腔衛生工作
寶寶發牙之後,一定要幫他做好口腔衛生方面的工作。這點可不是小事,不能有“反正寶寶還會換牙”的錯誤思想,以為這樣就可以暫時不用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情況了。
要知道,換牙之前,也是要幫寶寶保護好牙齒的。如果牙齒不好,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變得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便容易便秘。
排便方面:讓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讓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這一點也是特別重要的。要訓練寶寶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功能,每天固定按時排便,久而久之寶寶就不會輕易便秘了。
比如,可以讓寶寶養成起床後排便,或者是餐後半小時後排便,漸漸的,就可以幫著寶寶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
要想寶寶正常的“產出”,做好預防是最為要緊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穩定、輕鬆的拉耙耙,健康快樂的成長。
回覆列表
正常的!!
根據懶媽媽的理解,題主的“產出”,說的應該是寶寶沒有排便。
在一般情況下,由於母乳水分比較多,所以母乳寶寶便便比較稀,次數也是比較多的。在月子裡的寶寶笨笨的次數可以多達七八次,兩個月的寶寶便便的次數也會在2--4次,如果寶寶沒有攢肚子,那麼便便的次數也就不會特別少。
所以才會有這種疑問,寶寶24個小時沒有便便,正常嗎?
母乳的寶寶24個小時沒有便便是很正常的。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攢肚子,就是寶寶有幾天沒有便便,過了這幾天之後就會拉一些成型的便便出來。但是寶寶在這一段時間內和平時一樣,是沒有任何不適的。
攢肚子其實就是寶寶的腸胃功能變強大了,吸收消化能力強了,對於母乳的吸收更好了,所以,剩餘的殘渣變少了,少到這些殘渣都不能成為一次便便,所以不能夠刺激排便。這就需要多攢一些殘渣,攢到足以刺激排便為止。
攢肚子一般有這幾個特點:
1.攢肚子一般多發生於母乳寶寶。奶粉寶寶就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2.攢肚子一般發生在寶寶滿月之後。很多寶寶在滿月之後就開始出現攢肚子的情況,但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五六個月開始新增輔食之後才出現。
懶媽媽的二寶是五個多月才開始攢肚子的。朋友的寶寶剛滿月就開始攢肚子,反正時間是不一定的,由寶寶自己決定。
3.攢肚子的天數也是不定的。攢肚子的時候每個寶寶每次的天數都是不同的,有的兩三天,有的五六天,看寶寶的情況。
大寶三個多月才攢肚子,花了六天時間,當時懶媽媽也是著急得不得了,都已經打算帶寶寶去看醫生了,換好衣服之後,突然就聞到一股臭味了,不然就白跑一趟了。
4.寶寶在攢肚子期間沒有任何疼痛。有些媽媽分不清楚攢肚子和便秘,遇到寶寶攢肚子會比較害怕。
其實如果寶寶是便秘的話,時不時就會有一些憋動的動作,小臉會憋得紅紅的,肚子也會硬硬的,也會害怕排便,因為排便會疼。不過母乳寶寶是很少發生便秘的情況的,所以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攢肚子的寶寶是沒有這些不適的,寶寶會像之前一樣能吃能喝能睡。
所以母乳的寶寶24個小時沒有便便是正常的,但是爸爸媽媽也要仔細觀察一下,如果寶寶表現出來很痛苦的話,也有可能是寶寶便秘了,那麼爸爸媽媽就要多給寶寶喝點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