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小寶媽媽

    “裝死式育兒”就是讓我們適當去做一個懶媽媽,在孩子成長路上給他指引一個大方向,讓他自己大膽去做,去創造,而不是事事規範他的行為。

    我認為裝死式育兒是值得提倡的,這樣的孩子思維更發散,有自己的想法,創造性更強,但不是完全不管孩子,而是身懶心不懶,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把屬於寶寶的事情,放回寶寶手中,這樣媽媽輕鬆,孩子也能得到更大的鍛鍊和發展。

    很多孩子對媽媽的印象是“我的媽媽很兇”,“我的媽媽什麼都管著我,好想離開她”,“我的媽媽很煩”等等,最典型的是很多孩子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並且很叛逆,明明是最親密得關係,卻讓父母們很扎心,覺得自己一腔奉獻,自己累掉半條命,孩子卻對自己印象很差。

    其實孩子的成長,很多時候從感受到痛開始的,被外界刺痛了,他們會自己尋找突破的路,父母只有放手才能讓孩自己去碰壁成長。“裝死式育兒”就是讓我們適當的去做一個懶媽媽,不要管太多,放手讓孩子大膽去做、去闖,給孩子一個自己成長的空間。只有你放手了,孩子才開始思考為自己打算。

    不好的教師是給學生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使學生找尋真理。父母之教子,也應如此,裝死式育兒”,對娃採取裝聾、裝瞎、裝懵、裝傻、裝病、裝失憶、裝無力、裝死。這種育兒方式看起來好無情、好奇葩,可是學會後,娃和父母都會神清氣爽了,親子關係也將更加融洽。

  • 2 # 哈哈育兒

    我想說“裝死式育兒”比“喪偶式育兒”更無奈,更心酸,更可恨。

    我一個朋友跟她老公是自由戀愛,但她老公的家庭是母親比較強勢,父親就想一個隱形人。孩子從小就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只管讀書,不用做任何一點家務。

    她們結婚後,剛開始跟公婆一起住,生活倒也愜意,她跟婆婆的關係也很好,婆婆每天都變著花樣做好吃的跟她吃,飯後一起散步。而她老公很開心,可以有更多時間工作,玩遊戲。

    裝修過的人都知道,要經常盯現場,也有好多事情需要自己決定。大到要什麼風格、材料,小到要買什麼樣的燈,螺絲等。1個月後她撐不住了,當她跟老公求助的時候,只得到簡單的一句:我很忙,有什麼事可以找我媽。

    沒辦法,她上班的時候就找婆婆幫忙盯裝修,週末的時候自己上。期間曾因一些小事跟婆婆有了摩擦,但她也不是計較之人,覺得婆婆也不容易。就這樣三月之後,他們的新房終於裝修好了,但是老公卻又好多不滿意,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是我做,肯定怎麼樣怎麼樣。

    真替她難過,但日子是他們的,作為旁人不好指手畫腳。

    日子不緊不慢,很快他們迎來了一個小男孩。我去看她的時候,她的手已經因為長時間抱孩子,不得不用膏藥了,而現在也換成她婆婆跟她睡,每天做飯、照顧她跟孩子。他老公呢?因為已經適應了他媽媽為他做一切,也適應了婆媳間的相處。

    好幾次看到他看著媳婦、老媽忙的不行,就是窩在沙發裡起不來,手機也不離手,時不時還抱怨下孩子的哭聲打擾到他了。

    我朋友也偷偷跟我抱怨過幾次,老公在家能做到把自己抽離在外,家務不做,孩子不帶,當有成果的時候第一個出來邀功。我也勸她,現在有孩子了,跟老公溝通下,親子關係不止是親媽媽,還要親爸爸。缺失的父愛是多少母愛都彌補不了的。但令人無語的是她老公不以為然,還說自己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問題嗎?他是在麻痺自己?還是真的覺得沒有問題。這個小家是自己的,而他似乎不懂,或者是裝不懂。

    現在我朋友也不再指望她老公了,她也過了哺乳期要去上班了,她不放心婆婆一個人帶孩子,就把自己的媽媽接到一起住,兩個老人也可以互相分擔點。她老公也活成了他爸爸曾經的樣子。

    我朋友就是“裝死式育兒”看得見,卻不幫忙,說了也不聽,有時候心裡的火氣發出來都像對著棉花,對方沒有迴應,只是“死”一般的寂靜。

    而“喪偶式育兒”,可能老公長期不在身邊,有些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多多少少還能體諒一下。但不管哪種,都是不健康的,既然決定要孩子,就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給老婆,自己也應該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畢竟一個家只有是相互支撐、扶持才能長期處於穩固,缺了一方,都不再完整。

  • 3 # 小青阿姨

    “裝死式育兒”是個新鮮詞兒,我認為應該推崇。家長適當的“偷懶”和“示弱”,孩子才能大膽的去嘗試、去闖,孩子才能變得更堅強、更強大!

    先說“裝死式育兒”之“偷懶”

    曾看過阿德勒的一本書——《兒童人格教育》,書中有這麼一句話:“一個有拖延症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鉅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讓我感受尤為深刻,仔細想想女兒總愛拖拖拉拉,不正是因為媽媽給“慣”的麼?你什麼都做好了,她做什麼呢?她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嗎?她沒有概念,所以她的拖拖拉拉甚至還可以理解為不知所措。這就是家長應適度“偷懶”的原因。

    適度“偷懶”,不要管太多,給孩子一個自己成長的空間,放手讓孩子大膽去嘗試、去闖。也許只有家長放手了,孩子才能真正學著思考,孩子才能真正為自己打算。

    再說說“裝死式育兒”之“示弱”

    在親子關係中,最忌諱家長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你以你好幾十年的認知去看待一個幾歲的孩童,可不就是你啥啥啥都行,孩子就如同一個智障嘛。於是乎你開始展現出你身居高位的人的本能,對孩子的一切指手畫腳。試問,孩子在你的無情打壓之下,還能指望他有多少真正的成長?所以,自降身份,適當“示弱”,成就的不僅僅是孩子的那份樂觀自信,還能讓他變得更堅強、更強大!

    最後,“家長和孩子好比一個100分的組合,當你做滿了90分,孩子只有10分;而當你慢慢只做10分,也許孩子就會成長為90分。”一個獲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與所有家長共勉。

  • 4 # 兒童散學歸來早

    用了“裝死式育兒”方法後,有個媽媽說“生活一片明朗”,還有個媽媽說“整個人神清氣爽”,我覺得:我自己輕鬆,孩子輕鬆,何樂而不為呢?(這個影片不錯哦)

    “裝死式育兒”的意思是,對孩子的一些需求大人適當採取裝聾、裝瞎、裝傻、裝病、裝柔弱、裝病、裝死,總之就是越懶越沒用越好。

    這種“懶”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身懶心不懶”,把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如此,孩子的自理性、獨立性提高了,大人也有了自由時間。

    培養孩子自理、獨立的能力,孩子有更大的成長空間;事無鉅細、太辛勞的家長容易養出“小霸王”;所以,當個“懶媽”,不苛刻自己,媽輕鬆,孩子輕鬆,多好。

  • 5 # 笨點點

    “裝死式教育” 簡單來說就是不管孩子。但是這裡的不管不是全面的不管,而是要有針對性的管。

    孩子不吃飯,別說他,餓急了,再給他吃葷素搭配好的營養餐,保證吃的香。

    孩子不寫作業,別催他,到學校被老師批評了,回來再細心講解給她聽。

    孩子貪睡,別叫他,等他睡得頭昏腦脹,下次一定主動要求你叫他。

    每個人都是這樣,自己不吃一些苦頭,永遠學不會正確的做法。就算你對著孩子喊破喉嚨,他也不會以為你是對他好,反而會回過頭來說你是個壞媽媽。

    所以有時候,適當的示弱和放手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

    演員胡可曾在節目中透露,在兒子、在老公面前,女人都要學會示弱,適當的示弱會讓他們做的更多,也會讓兒子更快的成長。

    我有一個同事,他的孩子接到一個任務,就是每天都要寫一副毛筆字。

    孩子不願意寫,同事就陪他一起寫,有時候同事寫錯了,兒子會笑她,但是同時自己也會更加努力的去寫字,不讓媽媽看笑話。

    這就是示弱的好處。

    沒有真正鋼筋鐵打的父母,偶爾露出一些破綻,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還能消除隔閡感。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學會聰明的教育方法,才能讓這份愛用到正確的道路上,所產生的驚喜才會讓人意想不到。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6 # BoBo育兒經

    《懶媽媽勝過好媽媽》一書中說:做媽媽的最高境界,就是偷懶。而裝死式育兒”就是讓我們適當的去做一個懶媽媽,不要管太多,放手讓孩子大膽去做、去闖,給孩子一個自己成長的空間。孩子也有體驗權,探索權,做父母的管太多,控制慾太強反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不不利影響。

    所謂的懶並不是真的什麼都不管,是陪伴,觀察,當孩子做錯時在給予正確的指導。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中說“一個有拖延症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鉅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比如吃飯問題,我家大寶1歲3個月的時候開始學習自己吃飯,剛開始的時候搞到到處都是,用手抓,扔,吃到狼狽不堪,但是他很開心,可是我媽實在看不下去,要喂他吃,不給他自己吃飯,看著我媽天天追著大寶屁股後面喂他吃飯,連哄帶騙的,偶爾吃幾口。

    後來我媽回老家了,我就放手讓大寶自己吃飯,不管他是手抓還是怎樣吃,只要他自己把飯吃完就可以了,等他吃完我在收拾殘局,慢慢的他就學會了自己吃飯。

    現在2歲多了,有時候看他吃飯慢,我去喂他吃,他反而說:媽媽不要喂,我自己吃。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自己上廁所,自己穿鞋子,看到我洗碗,炒菜,拖地,他都要搶著來做,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是至少他體驗過,他開心。每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的,我們不能剝奪的孩子學習,體驗的機會。

    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為他付出了全部的愛,包辦一切生活瑣事,餵飯倒水、人際關係等等,結果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所以父母適當的偷懶對孩子是有益的。

  • 7 # 神獸大本營

    我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看《安家》這部劇,孫儷飾演的是一位房屋銷售,而海清則飾演了懷著二胎的專家醫生。

     

    海清與丈夫二人都是高學歷高素質,可一樣要面臨著生子買房等繁雜問題。作為房屋銷售的孫儷給她選擇了一套非常“適合”她的家庭的房子,佈局是這樣的:

     

    首先,廚房正對書桌,可以方便媽媽做飯時直接照看孩子寫作業。

     

    其次,主臥是母子床,方便二胎出生後奶奶或者媽媽一起照顧。

     

    最後,次臥分給爺爺與老大一起睡。

     

    看上去非常完美,可是好像還缺了點什麼。

     

    孫儷帶海清穿過一條走廊,來到非常安靜的次臥,這就是爸爸的房間了——遠離孩子們的喧囂,可以放心的工作、休息。

    看到這裡,我真得忍不住要搖頭啊。

     

    海清飾演的女主人是個專家級別的醫生,同樣有著繁忙的工作,卻還要承擔育兒的責任,可是她的丈夫,只需要安心工作——而且家人都要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成為其“堅實的後盾”。

     

    這就是你所說的“裝死式育兒”。媽媽要工作同時兼顧帶孩子(不工作的媽媽“吃白飯”,不帶孩子的媽媽則“不是個好媽媽”),而爸爸只需要完成工作,就可以換來“好爸爸、好丈夫”的美名。

    全職媽媽在家的一天是這樣的:白天一日三餐洗衣掃除,晚上帶孩子輔導作業(這還是孩子上了學,學校承擔了一天的看護教育任務情況下),從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爸爸一天工作8小時,全職媽媽要工作14小時,但別人不會這樣想,只會認為:“你好幸福,老公養你。”

     

    非全職媽媽的一天是這樣的:除去工作的8小時外,早晨做早餐晚上做晚餐外加帶孩子輔導作業,週末洗衣掃除,這個時候也許你的小孩會在作文字上誇讚一句:“我的媽媽是超人。”

     

    ——從前大家把這句話當成一種褒獎,如今看來,好可憐。

     

    豆瓣評分9.0的日劇《坡道上的家》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主婦山咲裡沙子在工作時參加了一起虐童案的審判,最初她無法理解把八個月大的女兒溺死的媽媽,但是審判過程中,她漸漸發現了自己與那個媽媽生活中的相似之處。

     

    丈夫工作繁忙,妻子每天要買菜做飯還要應對做不完的家務,稍有差池,就會落得丈夫的埋怨;

     

    妻子因為要上班沒辦法照顧小孩,於是在丈夫的抱怨不滿下,女兒被送到了婆婆家。婆婆對媽媽的教養方式橫加干預,為的是讓小孩對自己更依賴;

     

    面對無法處理好的母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疲於應對的妻子出現了心理上的障礙,丈夫卻選擇找外人(大學時的女友)傾訴,而不是與妻子溝通。

     

    這不是一部劇,這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孩子明明是兩個人的,責任卻都落到了媽媽一個人頭上!

    難怪我們最常見到的是“暴躁的媽媽”。

     

    輔導作業時暴躁的媽媽;發下成績單後暴躁的媽媽;孩子闖禍後暴躁的媽媽……

     

    而爸爸,在這個時候總會看似“調解”地橫插一句:“有話好好說。”

     

    不生氣,是因為根本不參與。下班後玩手機看電視的爸爸根本無法體會輔導孩子作業的辛苦,而當媽媽無法忍受時,爸爸又會跳出來指責媽媽用錯了方法,這種“詐屍式育兒”,比“喪偶式”還要可恨。

     

    “養不教,父之過。”其實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更多應該承擔的是“養”,父親才是“育”,可是現在的婚姻生活,女人已經進化到賺錢帶孩子無所不能,男人卻還拿著入不敷出的微薄薪水以為是自己在“賺錢養家”。

    好的婚姻是什麼?在楊絳與錢鍾書的婚姻中,也許是情投意合,也許是志同道合,但說到底,離不開“自我”二字。

     

    錢鍾書的家庭保留著傳統封建思想重男輕女,楊絳家講究的卻是男女平等,楊絳對待錢鍾書也像一個傳統女性照顧丈夫一般,可她從未丟掉自我,而錢鍾書對待楊絳,也是把她做過的事看在眼裡,把她說過的話記在心上。

     

    錢鍾書在生活上需要人的照料,但他從不把楊絳的照料當做理所應當,在楊絳忙碌的時候,他會笨手笨腳地做飯洗衣,在自己不小心弄髒了桌布的時候,也會誠心誠意地道歉。

     

    楊絳包容大度,卻有原則;性格溫厚,卻始終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楊絳曾擔心錢鍾書寫字太過操勞一度想要辭掉家裡的女傭由自己來做家務,可見,女人並非吃不了苦,只是吃不了那心不甘情不願的苦。

     

    婚姻不可怕,三觀不正沒有擔當的丈夫才可怕,要解決這種畸形的婚姻關係,夫妻雙方一定要做到經濟獨立,分工合理,出了問題及時溝通,即使做不到“共情”,也請尊重對方的“自我”。

     

    女人當自強,不是大包大攬忍辱求全,而是保留一分“自我”,讓別人尊重,也讓自己,看得起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藝術類美術專業好就業找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