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方華視覺

    您好,我是【方華視覺】用審美之眼看世界。我認為現代教育應當為未來做準備。未來已來,現代教育培養人才應該基於將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現代教育的“人設”應當為將來服務的。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的發展,我們現代教育也要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現在是5G、6G的時代了,所謂百年樹人,所以現代教育也可以說是步入未來教育了。例如,2020年入學的中小學或大學生,我們如果可以按照10年後或20年後的人設去培養人才的話,我們的社會將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希望可以供您參考。

  • 2 # 紅心路西法

    關於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您怎麼看?

    現代教育:其實,現在的教育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應該很快就要改革。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現代教育沒有任何辦法約束孩子的行為,教書都談不上,還怎麼育人?

    未來教育:我希望未來能達到“因材施教”,這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率的教育方法。

    把學生按照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自身素質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學生配備不同的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教育管理學生,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也許有人說這樣不公平,違反了某些原則。其實說這話的大部分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家長。

    但是,請這些家長好好想想,在公平的班級裡,孩子成績有明顯提高嗎?孩子能跟上講課進度嗎?家長要的是什麼?成績?還是班級?

    如果學校有個班級,根據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進度而制定講課流程,這樣不好嗎?等孩子成績上來,符合別的班級標準,再去別的班級。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 3 # 莫凝落的英語筆記

    我比較贊同一種觀點———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把個體的內在自我引匯出來,成為有生命的東西,自然地從生活中吸收養料,不斷髮展完善。不管是古代的教育、現代的教育以及未來的教育都只是形式,手段,範圍的變化或拓展,不會影響教育的本質。

    就現代教育而言,正面臨著革命性的鉅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校教育的核心主導地位逐漸弱化,人們接受教育的途徑更加多元,如課外輔導,興趣班,慕課以及多媒體平臺上的付費課程等。學習群體也不再侷限於學生,很多已經奔向崗位的80 90 00後們將終生學習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透過網路學習來不斷地拓充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邊界。知識的泛濫和專業細分也讓一些中年人加入到學習隊伍,不過與年輕人圍繞工作能力提升進行學習不同,中老年人主要學習愛好類,像烹飪、書法、國畫類。

    未來的教育會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質。學習資源異常豐富,基礎類的知識課程或以共享免費為主,人人皆可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展,以較低成本掌握某一個領域的基本知識,科學創新以及科技迭代將進一步加速,跨學科的領域也將飛速發展,最終學科之間的壁壘會打破。通才和某領域的頂尖人才會同時並存。人們對發現的知識和技能不再獨佔,知識和技能作為人類的智慧和文明被無條件共享,每一個個體都有機會獲得全面發展。

  • 4 # 十字路口的地圖

    閒來讀書,發現學校和教育機構等部門充盈著各種教育新名詞,例如“微課”、“幕課”、“翻轉課堂”、“尊重教育”、“生命教育”、“國際理解教育”等。看到名目繁多的教育名詞時,既敬佩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以自己的熱情與智慧來對抗外界施加給教育的壓力,也擔憂他們陷於概念泥沼中的迷茫與困惑。

    最近接觸較多的是另一個教育名詞——未來教育。

    未來,未來如何?如何到來?身處現代教育談未來教育的我們就如同唐崇榮牧師所說的“在一個看得見的世界中看到一個看不見的世界。”這需要有慧眼,更要有慧根。

    未來教育是在傳統教育、現代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現有教育的延伸與拓展。無論是理念上、實踐上還是評價上,都會有不同於現在的形式。現代教育已萌生教育人性化、個性化、自由化、多樣化等方面的意識,未來教育應該會在這些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歷史上,許多教育家都提倡自由學習,但據我所知,目前不少教育相關機構卻仍選擇控制性學習。以中高考前一兩天的時間安排為例,部分學校因擔心學生不能很好地安排作息時間,要求學生按時到校學習,這是否是對自由學習、對教育人性化的挑戰?諸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說未來教育要真正做到人性化、個性化、自由化、多樣化尚任重道遠,這不僅需要有想法、有個性、有愛心的一線教師,更需要有擔當、願意追隨時代進步、不單純著眼於成績的決策者。

    未來教育不是單純的資訊科技教育。時代的發展需要延續傳統的美好,部分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操作方法有著不可否認的科學性,針對這部分內容,我們要保持。不能一味地依賴資訊科技,將我們的課堂與教育也變得如同工廠一般,過分依賴機器生產。

    未來教育需要思想的創新,也需要行動的支援。任何一個教育理念的提出,都是思想與行動的結合體,它凝結著人們認識和實踐的智慧。因此,未來教育工作者要從思想上認可它的存在,發掘它的優勢,並從行動上支援它的實現。

    未來教育將更重視家庭教育。未來教育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它可以仍然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教師為主要組織者的教育,但也將進一步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對家長教育的培訓、輔導和監督。

    未來教育要致力於觸及靈魂,喚醒覺悟,重建生命。朱永新曾說“教室一頭挑著課程,一頭挑著生命。”可見,現代教育工作者已意識到教育的真諦,但它仍存在於思想領域,該如何將思想化為實踐,這是未來教育的重點,要求它在教學理念、課程建設、教學模式、德育體系建立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認識和實踐。

    未來教育的教育場所可以更多元化,教育者可以更多樣化,教學資源可以更豐富化。除了常用的教室和教師外,一切有教育價值的場所,一切有智之士都可以成為短暫的教育資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三人行,必有我師”。

    關於未來教育,繼續想象應該還會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但歸根結底,未來教育是面對未來的教育,是面對人的教育,將“人”放在中心,這“人”即包括教育者,也包括被教育者,將這些“人”的心捂熱了,教育就成功了。

  • 5 # 梔子花開530

    現代教育是人類的智慧,是迄今為止教肓發展的最高階段,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是中國教育的重要方針。然而,仔細去了解一下,面向現代化主要突出現代社會發展不斷完善教育體制;面向世界則是向世界學習有效的教育模式;那麼,面向未來,則體現在哪裡?

    源於網路

    現代化教育是當今教育最能夠感受的,用現代先進教育思想和科學技術武裝人們,使教育思想觀念,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以及教育物質條件,逐步提高到現代的世界先進水平。不斷對本土的教育推陳出新也對世界教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未來教育只是綽綽之談並無實際的定位?未來教育是落實到根本,未來學習的內容因人而異?

    我們沒有哆啦A夢的時光機,不能去到未來探索教育的本質和意義。那麼至於“面向未來”這個教育方陣不是空談,也不是沒有根據可言。未來教育不是說用未來的教育方式落實到現代教育中,而且這想法也是不可取的,實際的面向未來是指用現代的教育方法,“一方面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目標定位等會對未來社會和個體的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指現代教育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到當前社會和個體發展的基本要求,從當前社會和個體的發展需要出發,而且要考慮到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來,未雨綢繆。”

    而顧明遠曾表示“未來的教育不管隨著時代如何變革,立德樹人、培養高尚的人格是不會變的,要培養人尊重人;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創造的意識和能力,這一點也不可能發生改變。”

    教育“面向未來”最能夠體現的就是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觀。有良好的三觀意識,這是對於人的未來發展來說是極其重要。先進的科技運用到教育上也只能算是現代化的教育,而有效教育理念卻可以一直延伸下去,那才是未來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在近海做條船玩海釣,大概需要多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