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養趣看歷史
-
2 # 臥牛說歷史
你要把春秋、戰國分開才行。
春秋很少有國家被顛覆的,但君主被臣下弒殺的可不少。隨便翻翻春秋,弒君的記載隨處可見。
士大夫掌權後(甚至是刺殺)能弒殺諸侯,卻不能取而代之,因為其他國的諸侯不允許,這便是春秋的潛規則——你看主君不順眼,可以隨便換人,但必須是諸侯的血親。
其他諸侯都在防備被卿大夫篡權。
當然,這也跟制度有關——爵位都是永久承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諸侯是諸侯,卿大夫是卿大夫,周天子是周天子。
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真的是劃時代的口號。
改變這中情況是需要時間的。三家分晉、田氏篡齊都是謀劃、運作上百年才成功的,因為沒有經驗可以借鑑。
曹操扭扭捏捏,先是丞相,後是魏公、魏王,不敢一步登天,因為沒有經驗,他在一步步試探。
因此魏晉之間的權力更迭,往往需要數代人的經營。
直到南北朝,大家已經習慣了,因此一代的時間便能改朝換代。劉裕、蕭道成、楊堅等人無不如此。
再回到謀反這個話題上。
謀反是個技術活,武將能帶兵打仗,不代表能“控制”這支軍隊。軍隊的武器裝備、糧草、軍餉以及人員補充都歸“後方”管理,而非武將本人。
先不說武將能不能讓士兵跟自己一起造反,就說武將怎麼補充武器裝備、糧草、軍餉吧?
武器裝備需要冶煉坊,糧草需要土地以及農民,軍餉需要稅收,你讓武將去哪裡弄?
所以武將造反,在中樞權力鼎盛的時候是不可能成功的。
唐朝中晚期藩鎮割據嚴重,可也挺過了100多年,藩鎮怎麼也比其他的“造反”武將實力強吧。
-
3 # 德足歸樸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第一,春秋戰國時期是貴族社會,實行世卿世祿制,能夠出任將領的人基本上本身都是貴族,自家人,一般不會造自家的反。
第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很多平民出生的人脫穎而出,成為制度改革的收益者,他們也不會輕易造反,也不願造反。
第三,領兵將領兵權收到有效牽制,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並且有人質制度,而且將領兵權收到部下將領的種種牽制。
第四,那時候將領不同於後世的軍閥,沒有人事任免權,沒有財政權,沒有行政權,無法形成割據勢力。
第五,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眾多,將領割據自立,勢單力孤,容易受到其它諸侯國勢力攻擊,從而導致覆滅。
綜上所述,以上多種原因牽制了將領的兵權,束縛了將領謀反之心,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很少有將領割據叛亂的局面。
-
4 # 靜心匠道
為啥春秋戰國很少有將領領兵謀反的?只有三家分晉?
春秋戰國其實可以說是分開兩個時期,但是他們的分水嶺,就是在文章提到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這個階段。
可以說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確實是將軍領兵謀反的比較少見,但是為什麼會有這個情況發生,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春秋戰國是在西周的分封制度發展下來的。可以用現代話來比喻,就是諸侯國就是西周在當時中國的代理分公司,給了你一個職位和一些人,你就自己去到當地發展和管理人口。可以說當時的很多諸侯國都是小國家比較多,而管理下的人口並不像後世統一後的廣大,有些國家地方最多等於現在一個市而已,而且當時的人口也不是很多,對外需要開拓土地和蠻族對抗,對內則需要耕作公田進行糧食儲備,軍隊的結構是部分貴族子弟為軍事指揮官,老百姓軍隊輔助,職業軍人是比較少的,而集結模式也是戰時才會集結,不像後世一樣有職業軍人跟著將領同住同吃,造成變成自己的私兵謀反。
第二:西周到東周,名義上各地諸侯的軍隊是有限制的,例如對各諸侯國的軍隊人數是有嚴格的規定,不同的諸侯等級不同擁有的軍隊是不同。諸侯動用軍隊,是在戰時需要才進行集合和發放武器裝備。諸侯王還有一個義務,就是在周王需要的時候,集合起來去勤王。這種的模式,其實很大限制了將領擁有自己部隊的可能性。
第三:由於當時大的諸侯還會分封自己的土地給部曲去管理,而這些管理者也就成了土皇帝,他掌握下的土地和人口,又組合成軍隊幫助自己的諸侯王戰鬥,而由於常備的部隊不多,諸侯之間打仗還需要約定時間,集合部隊,並且還需要進行廟算和占卜,最後,才有各個掌權家族抽出一些精英,經過國君的授命才帶部隊去打仗。很多時候,部隊調動是需要國君的信物才可以調動,可以在竊符救趙的故事中體現出來。部隊如果沒有國君的信符,可以拒絕調動,和後世漢唐宋明清那樣,將領有對軍隊有著巨大的掌控力完全是不同的。
第四:當時的戰役戰爭時間都不算非常的長,到了戰國後期,像李牧帶兵守邊,還有長平之戰的那樣的長期帶領部隊的不多,所以戰爭以後,很多部隊會迴歸到社會,繼續自己需要的耕作和日常生活,等到有了戰事再度集中。在吳起以後魏國才出現了一批魏武卒,但是在全國的軍隊比例上看,這隻特種部隊的人數不是很多,對於謀反會相當困難,因為這些軍隊的補給都是來自於國君如果沒有了國家的支援,這隻常備的職業部隊,就會失去了根基。
第五:來自當時的社會思想,當時是一個以道義和道德為準則的社會,在周朝的禮教管理下,忠君愛國是標杆,社會對那些忠於自己國君的人,哪怕這個國君已經滅亡,也是
極度推崇,因為這就是當時的社會風氣。而如果一個將領帶著軍隊謀反,那麼是會遭到各個諸侯國和人民的唾棄,很難在社會立足。
但是為什麼三家分晉會成功呢?這個其實,就和分封制度有關係了。有當時的制度是為分封制度為主,而國君例如晉國,會把一些土地封給有社會有貢獻和戰功的臣子,臣子對土地有著非常大的管理權力,並且到了歷代的發展,有些家族自己地方的實力上越來越強,並且最後影響到了自己國君的地位,最後國君的被自己的臣子架空,實力越來越弱,成為了像東周君一樣的名義上的君主而已,特別是晉國在幾代晉君的騷操作下,宗室的實力大減,而臣子的實力很強,變成在幾家相互達成協議以後,三家分了晉國。
所以當時跟本不會存在將領謀反,指存在諸侯奪權。
-
5 # 博興國史
晉是春秋戰國時期唯一的抑制宗室重用大臣的諸侯國。晉歷史上諸公子爭位最為著名,公子繼位後大都打擊公室(即王室宗親),重用卿室(卿大夫),造成王室勢力逐漸式微,而卿大夫勢力壯大。三家分晉之前,晉國有實力的卿大夫近十家,透過兼併形成三家,彼此勢力差不多。而其他諸侯國,大都是公室勢力主宰,不會出現外姓篡政。
回覆列表
在那個時代,許多將士都講究一個“忠”字。這樣的文化氛圍薰陶下,更是有許多士人、將士被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引領著自己的行動。
從《史記》的刺客列傳中的四大刺客就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十分重視“忠義”。雖說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但整個周朝八百年的文化早就浸潤在了這些士人心裡。“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更是描寫的當時荊軻去刺殺秦王,為救燕國的悲壯場面。
在《荊軻刺秦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樊將軍為了感念燕王收留之恩,說自殺,就立即揮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這樣一個“重情義輕生死”的文化氛圍之下,自然很少會有手握重兵的將領去選擇謀權篡位,這樣風險十分高的行為。
正統思想,就像很多人問的“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為何天下諸侯不取而代之”的問題。有絕對的實力擊滅群雄時,諸侯國是不會去代周而自立的。曹孟德翦滅群雄,唯有劉備、孫權沒有剿滅,故他不稱帝而僅僅稱王;朱重八採用“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最終取得天下,這都是同一個道理,沒有絕對的實力,就不做絕對的事!取代天子而沒有絕對的實力,只能是自掘墳墓。
周王室徹底淪為天下諸侯眼中的一塊牌坊,誰有實力誰就可以用這塊牌坊,天下就在這個時候拉開了諸侯爭霸的時代,但是有趣的是這個時候諸侯勢力都差不多,沒有實力特別強的諸侯國,有能力爭霸的諸侯國也相互牽制,爆發戰爭的話就需要有正義的理由,又因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秩序,使得周天子還有利用價值,各國之間爆發戰爭,誰能獲得天子的支援,誰就能站在道德的最高點譴責別人,最終獲取戰爭的勝利,戰爭有正義的理由才能鼓舞士氣,令軍隊所向披靡。楚國實力比齊國強大的多,但是齊桓公挾天子令諸侯,組織各國聯軍與楚國對抗,有周天子支援,佔領了道德的最高點,最終逼迫楚成王不得不認慫,然而他們發動戰爭的理由也是相當的搞笑,居然是楚國不向周天子進貢祭祀用的苞茅草,用這樣一個無關痛癢的理由,在加上週天子的名號,發動一場正義的戰爭,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
總結,春秋戰國將領分兩種:沒賊心,受“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薰陶,選擇忠心耿耿的;有賊心的,沒實力打不過,沒名義沒人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