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過美好的存在

    分析問題,特別是歷史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一個國家的文化,決定著這個國家的人在思考什麼,會做什麼事。即便現在,文化仍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走勢,何況當初呢?

    所以,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能。

    其實,公元1400年的明朝,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最強大的國家。元朝滅亡後,它的幾個附屬國家正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中,只求自保,何談擴張。遙遠的歐洲則處於中世紀的黑暗當中,文藝復興還要到一百多年之後。當時只要我們願意,全世界霸權,不管陸上還是海上,其實都是我們的。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這樣做呢?請不要忘了文化,文化才決定了我們想什麼和做什麼,以及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不巧的是,我們傳統上就是農耕文化,是農業文明的集大成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小農經濟。這和當時雖然落後,但傳統上就是貿易文明的歐洲,正好是兩個極端。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當時再怎麼強大了,我們還是走不遠,走出去還要回來的!天朝物產博大,且應有盡有,我們怎麼看得起異域外端的那些東西呢?

    諸位看看這種船,那時候除了大明,滿世界可能都是小舢板而已!

    歷史上只有貿易文明才會不斷地侵略別國,非常簡單,因為只有貿易才能賺錢嘛!所謂鴉片戰爭,不過就是大英帝國在和滿清的貿易中連年虧損,才不得不選擇的一條道路。而農業文明,卻只知守成。我們不知佔領了那些異域別國,語言不通,風俗不同,究竟有什麼好玩的。

    所以我的看法,華人民熱愛和平,這可絕不是宣傳啊,是我們骨子裡就這樣的啊!

  • 2 # 德足歸樸
    不能。即使明朝確立海洋霸權,中華文化在當時也是不可能統治世界的。

    第一,明朝時期,中國是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是內向型經濟,不具備持續對外擴張的經濟動力。一般情況下,工商業文明和遊牧文明具有持續的對外擴張要求,工商業發展需要擴大市場,遊牧經濟一般難以滿足自身生存需要,擴張慾望強烈。

    第二,中華文化是內斂性文化,是自律性文化,具有包容性,不是擴張性文化,更不是侵略性文化。即使明朝確立世界海洋霸權地位,也不會強迫同化不同文化,而會是海納百川,包容天下。

    第三,明朝時期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勢力強大,基督教文明統治歐洲,伊斯蘭教統治中東阿拉伯世界,實力可以說非常強大。

    第四,明朝時期,伊斯蘭教文明正逐漸滲透到中國,特別是西北地區幾乎成為了伊斯蘭教勢力範圍,中華文化處於收勢。

    總之,明朝時期中華文化完全不具備統治天下的條件和能力。

  • 3 # 歷史雜談驛站

    肯定不會!瞭解大明歷史的就知道,在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不僅沒有謀求海洋霸權,甚至主動實施了海禁!這一禁就是兩百年的時間,直到明朝滅亡時期,都是如此。

    在當時來說,明朝的船隻是在世界上無疑是非常先進的,明朝的艦隊相當於“無敵艦隊”,當時的世界各國,根本沒有能力與明朝的水師相匹敵。鄭和下西洋一共出現了七次航行,最遠到達了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時從南京出發,先後到達了三十多個國家。可是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的策略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此強大的艦隊,為什麼沒有和西方人一樣,到哪侵略到哪?卻自己反而選擇了海禁?

    這究竟是為什麼?因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而不像西方某些國家,靠掠奪其他民族來發家致富。當時鄭和下西洋絕對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和軍事目的,而是出於政治目的。

    而且據傳還有一點“私事”:就是用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當時的民間流傳,朱允炆跑到了西洋。

    作為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天朝”,明朝皇帝派這支“無敵艦隊”去往世界目的不是為了掠奪,而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即使是順帶就能擊敗的小國家,大明也是秋毫無犯,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原因所在,我們是和平使者,不是強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二學生,想換個蘋果手機用到畢業,不打遊戲,日常使用,預算三千以下,是有鎖XR還是無鎖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