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林輕騎

    很多人都有個疑問,主和的宋高宗與秦檜將主戰的英雄岳飛陷害致死,但是同為“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也主戰,為什麼得以全身而退?其實,秦檜的陷害物件本是韓世忠,後來才轉向岳飛,到底是怎麼回事,請看下文。

    一、秦檜到底是什麼人

    秦檜是南京人,《宋史》中說他進士及第後就擔任了密州教授,後來又考中“中詞學兼茂科”,擔任“太學學正。”說明秦檜的文學才華是非常好的。

    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兵臨東京,要求宋割讓太原、中山(定州)、河間三座城,秦檜是堅定的反對者,為此還專門提出了自己的四點建議,其中第二條:“金人狙詐,守禦不可緩。”(雖看不出主戰,也絕不是主和。)剛上任的宋欽宗不聽,秦檜無奈,對人嘆道:“是行專為割地,與臣初議矛盾,失臣本心。”於是辭職三次。

    此時的秦檜,是主戰而不主張割地的,而且態度之堅決,不惜以辭官為代價。

    金兵攻破東京,準備帶走徽、欽二宗,立張邦昌為皇帝,當時留守的大臣大多不敢吭氣,只有監察御史馬伸和秦檜站出來反對,秦檜專門上書要求儲存趙氏江山,言辭懇切,用到“盡死以辨” ,“不顧斧鉞之誅”等辭,本來他還可以留在東京,做留守大臣們的老大,由於這封信而被金華人認為是個反動分子,於是被帶到了金國。

    秦檜的個人才華是無可否認的,連宋徽宗都十分欣賞,但從之前的這些經歷看,此人似乎是個不識時務的書呆子。

    只是這個秦書呆子到了金國後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史書上看不出到底什麼促使他的轉變,只記載了一件事,也許可以找到促使他思想轉變的源頭。

    在金國,苟活的宋徽宗聽說了康王趙構即位的訊息,主動寫信給粘罕倡議和談,他把這封信交給秦檜進行潤色修改,也許這封信促使秦檜發生了變化。

    秦檜提筆修改之後又花重金上下打點,使這封信最終送達粘罕手中。

    此後秦檜在金國的地位陡增,金太宗把他送給了自己的弟弟完顏昌,完顏昌對秦檜也很器重,讓他擔任參謀。

    在完顏昌軍事上節節勝利之時,秦檜脫離金營來到了狼狽不堪的宋營。

    二、趙構對秦檜的態度

    秦檜到紹興的第二天就受到趙構接見,他給趙構獻上了國家戰略 “南自南,北自北。”

    趙構的朝堂上,秦檜是唯一一個既瞭解金又瞭解宋的人,在此之前,南宋滿朝文武對金有主和,有主戰,卻無一提出具體而又可操作的國家戰略,秦檜的“南自南,北自北。”戰略讓趙構茅塞頓開,此後對金的“議和”方針得到確定,這個方針貫穿於趙構朝始終。

    秦檜的“紹興對”令趙構大喜過望,《宋史》中趙構對秦檜做出了足以讓所有人都為之嫉妒的評價:

    “檜朴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蓋聞二帝、母后訊息,又得一佳士也。”

    將秦檜排在徽欽二帝以及母后之後的第三,可見對秦檜的倚重,之後任命秦檜為禮部尚書。

    很快秦檜就升為宰相。

    三、趙構對岳飛的態度

    岳飛從一名小卒東征西討,以戰功升任潭州知府(今長沙),兼權荊湖東路安撫都總管。這時的岳飛引起了趙構的注意,雖未見過岳飛,但是趙構已經在心中產生了一種偏愛,對岳飛有了一種神往,朝廷重金購買的好馬,趙構特意吩咐給岳飛部三百匹,而岳飛的老上級,兵多將廣的張俊部才只有兩百匹。

    此後,趙構一直想和岳飛見面,但是總沒有機緣巧合。有一次趙構強烈要求岳飛到臨安(今杭州)相見,可是當時江西、福建和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匪患太烈,地方官們給趙構上書,強烈反對岳飛離開,趙構強烈不過地方官們,只得收回成命。

    後來兩人終於見面之後,趙構非常高興,他賜岳飛鎧甲金帶,岳飛的養子岳雲也被賜給戰袍和裝備。

    金國和他們扶持的偽齊國聯合進攻大宋,岳飛在淮西牽制作戰,勝利後升任鎮寧(今濮陽)、崇信(今隨州)二地區節度使,又受到趙構第二次接見,這次岳飛被賜銀帛二千匹兩,敬愛的嶽媽媽姚氏被封福國太夫人,兩個小兒子也有賞賜。

    岳飛得到鼓勵之後,再接再厲,不斷獲得軍功,趙構封他為太尉,這是武將的最高職位,並第三次召見岳飛。

    但這一次召見,讓趙構在心裡對岳飛有了隔閡。

    為了表示對岳飛的信任和親密,趙構將岳飛引入內殿,這是做臣子難得的殊榮,可是讓趙構沒有想到的是,岳飛突然提出要趙構給建國公趙昚以皇子之位。

    趙構的親兒子趙旉死於“苗、劉”叛亂,之後趙構一直沒有生育,將太祖趙匡胤小兒子秦王趙德芳的後代趙昚領來撫養,這個趙昚就是建國公,也就是後來的孝宗。

    可是,岳飛突然提出此問題,讓趙構始料未及,趙構當即道:“你說這話雖然出於忠誠,但是你要明白,這種話不應該出自你一個在外握有重兵的將領之口。”

    用人之際,這個事件似乎並沒有影響趙構對岳飛一如既往的重用。

    還有一件事讓趙構和岳飛兩人也不太融洽。

    中興四將中的劉光世下課,他的部隊要重新整編,岳飛提出想要劉光世部軍隊,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岳飛憤而辭職,結果,趙構專門派人將岳飛請回,為了警示岳飛,趙構用了一句宋太祖趙匡胤說過的名言:“犯吾法者,唯有劍耳。”

    四、秦檜和岳飛的交集

    岳飛和秦檜兩人,各自在自己的仕途上奔波。

    在岳飛想要中興四將劉光世的部隊以前,秦檜和岳飛兩人一直沒有交集,直到趙構將岳飛辭職這件事告訴了滿朝文武之後,秦檜才真正注意到岳飛。

    此時的秦檜,已經讓滿朝文武很多人不滿意,大家都感覺此時的秦檜和之前判若兩人。

    但是趙構很信任秦檜,因為他需要秦檜來完成“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他向金求和的願望很強烈,他給完顏昌寫信,稱呼金為上國:“河南之地,上國又沒有要,與其讓劉豫佔著,何不還給我宋國呢?”趙構只要金國將黃河以南的土地交給宋就可以。

    金內部也有主戰和主和兩派,爭論的結果是答應將黃河以南的土地交給宋,金將黃河以南的中原地盤返還南宋後,趙構秦檜等主和派認為皆大歡喜,但是主戰派們不幹。

    在激烈言辭的主戰派們中,岳飛的上書直指秦檜一人,認為議和是相國秦檜謀國不力的結果。這封信又讓秦檜對岳飛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但無論主戰派如何反對,秦檜主導的議和終於達成,既成的事實讓很多人都默默接受。趙構很高興,對文武官員們進行了加封賞賜,可這個時候,岳飛又上了一表,除了表明他要收復燕、雲的決心,還要求趙構不要做加封行賞的事,他認為議和之事,可憂而不可賀,(加封行賞)只能讓敵人取笑。

    岳飛這一舉動帶來的結果,是招致秦檜的憤怒和深恨,可惜岳飛自己並不知道。

    五、岳飛的功虧一簣

    金如約讓出黃河以南,宋軍進入東京(開封),雙方形成劃河分治的局面,趙構和秦檜的目的終於達成,可是好景不長,僅一年後,金方力主議和的完顏昌等人以謀反罪被殺,金方面贊成議和之人幾乎被殺殆盡。

    新上任的金軍總司令金兀朮力主對宋重新開戰,金兀朮的主張很快得到皇帝金熙宗的支援,動員全國兵力,先在祁州集結,而後四路並進,一出山東,一出陝西,原偽齊將領李成率軍從冀州(今冀縣)進入河南,金兀朮親率十萬精兵入東京。

    金兀朮乘勝佔領拱州(今睢縣),南京(今商丘)、西京(今洛陽),他的先鋒一路向西挺進;此時出陝西的金軍也進展順利,將陝西各州縣一一囊括。但金兀朮軍攻到順昌(今安徽阜陽)時,遇到了正趕往東京而路過此地的劉錡宋軍,其前進的腳步終於被遏制。

    以此為契機,宋軍開始全面反擊,其中又以岳飛部攻勢最猛,他的位置本在戰線後方(湖北),可是他的部隊攻勢迅猛,一路由的張憲、傅選率領,收復了淮寧府(今淮陽),另一路牛皋出京西(襄陽),兩部在潁昌(今許昌)會師。

    這時候,趙構命令各路宋軍撤軍。

    趙構有兩個心結,一是對武將的防範,擔心武將功勞太大難以制約,二是擔心這些武將真殺到了黃龍府把他哥哥宋欽宗帶回來。

    秦檜對趙構的迎合也是肯定的,他對權力渴望在史料記載中多有體現,趙構想法不定,身邊宰相如走馬燈的換,而秦檜第二次入閣後就一直穩坐相位,不能不說是他苦心侍奉的結果。

    撤退命令下達到各軍後,除岳飛軍外,各軍都停止了追擊,劉錡軍的位置最靠前,追擊形勢也最為有利,接到命令後,儘管心有不甘也只得服從。

    岳飛接到命令卻是各軍中最早的,當他的部下牛皋在京西打了勝仗時,趙構就派了司農少卿李若虛來打招呼,告訴他立刻退兵,岳飛不服,好在李若虛也偏向岳飛,他對岳飛道:“那你就好好幹吧,矯詔的罪名由我來擔。”

    岳飛不理睬趙構的命令,兵分數路出潁昌,自己親率一路輕騎兵直追金兀朮。

    岳飛的攻勢一發而不可收,他接連不斷的攻城略地,僅以偏師就在小城郾城大挫金兀朮十餘萬軍,可能真的是在考慮收復燕雲的事了。

    果能如此,岳飛的聲望和實力,不但武將中將無人出其右,文官群體中也無人能和他比肩。

    這樣的結果,秦檜是不願意看到的,此時的秦檜,越來越體現出對權力的渴望,做了宰相之後便是任人唯親,拉幫結派,一人之下在萬人之上成了他的人生目標,這也是他不容侵犯的底線,他向岳飛軍中派出了無數道撤軍金牌,他要確保至少有一道金牌可以送達岳飛手中

    趙構的想法則和秦檜殊途同歸,他本就要削減武將的權力,決不能讓任何一員武將在戰鬥中發展壯大。

    岳飛在前線的戰事進行得非常順利,他對金兀朮大軍屢次以少勝多,對金軍的軍心產生了很大影響,偽軍自不用說,一大批統制官和將官投降,重要的是一批女真將領們都在做投降的準備,元帥烏陵思就明確指示下屬不要輕舉妄動,一旦岳飛過來就投降。

    金兀朮逃入開封,開始做放棄開封退往河北的準備。

    在如此的形勢下,岳飛對其下屬喊出了那句:“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的名言。

    但是與此同時,十二塊退軍金牌在一日內同時送達岳飛軍中

    岳飛的心情從高亢的興奮瞬間跌到低沉的懊喪,大哭:“十年之功,廢於一旦!”但無論岳飛性格是如何的桀驁不馴,面對十二道金牌的壓力,他只能無奈得引兵而還,退軍前,他特意將開封城外宋室的皇家陵園進行了修復翻新,而後回到武昌。

    六、岳飛、韓世忠、張俊的不同

    外部矛盾緩解之後,趙構對幾位重兵在握的武將越來越感到憂心忡忡,特別岳飛、韓世忠和張俊三大將越來越成為他的心病。

    在幾員重將中,張俊是最識時務的,當他的部隊向淮西集結時,他順便來建康覲見,趙構關切地問道:“你讀過《郭子儀傳》否?這個人是個大忠臣,他心向朝廷,尊重朝廷,一旦朝廷召喚,他立刻行動,從不猶豫,所以此人終得善終,子子孫孫享福無窮啊。”

    張俊懂了,趙構是要解他們三大將的兵權。

    此時趙構的心理,也許認為在三大將之中,岳飛是最不可靠的。韓世忠有擒拿方臘和鎮壓苗劉兵變的功勞,張俊則出身北宋世家,兩將都橫跨北、南兩宋,而岳飛從一名戰士崛起于靖康之後,在根基上差了韓、張不少;其次韓世忠和張俊都是一切行動聽指揮的將領,而岳飛則太桀驁不馴。

    秦檜向趙構獻計,召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回臨安論功行賞。效仿宋太祖再來一次杯酒釋兵權。

    七、秦檜要搞的人並非岳飛而是韓世忠

    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將回到臨安後,秦檜對這三將有了近距離的觀察,他對韓世忠有很壞的印象,史載,韓世忠自制了一副與眾不同的一字巾,走到哪兒都裹在頭上。秦檜見韓世忠如此庸俗,根本不像國家大將,心中很不高興,他想先解除韓世忠的兵權。

    秦檜不僅對韓世忠的形象不滿意,重要的是韓世忠的軍力強大,因此,秦檜要倒韓,並先將此事告訴了較為親近的張俊。

    張俊頓時對韓世忠的精兵垂涎起來,他找岳飛商議,準備和岳飛瓜分韓世忠手下的背嵬軍,沒想到岳飛強烈反對,兩人頓時不歡而散。

    之後,岳飛將這個訊息告知韓世忠。

    此時,秦檜已經開始了倒韓世忠的行動,他抓捕了韓世忠手下的軍吏景著,一陣嚴刑逼供,準備給韓世忠編造一個煽惑動搖的罪名,此事又被岳飛知道(岳飛的訊息很大可能是來自張俊),他急忙又飛書告知韓世忠。韓世忠親自面見趙構將事情闡明,化解了一場危機。

    岳飛如此做,自然就得罪了張俊,張俊立刻向秦檜揭發岳飛,其中之一是岳飛向韓世忠洩露了秦檜的倒韓計劃。

    偏偏這時,秦檜對金議和的過程中,又接到金兀朮的來信:“你們口口聲聲談和,可是你們的岳飛卻在為進攻河北做準備,只有殺了岳飛,我才能相信你們的誠意。”

    秦檜放開韓世忠,開始對岳飛起了殺機。

    八、秦檜的目標轉向岳飛

    秦檜示意右諫議大夫万俟禼上疏,對岳飛彈劾:“岳飛爵高祿厚,志滿意得,已經不聽招呼了,又常常做出有違皇上旨意的事,在淮西作戰中畏戰不前,虧了前線其他將帥同心協力退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此人在楚州時,對將士們大肆宣揚失敗主義,沮喪士氣,動搖民心。”請求:“免除岳飛的職務。”

    趙構心知肚明便順水推舟。

    之後張俊狀告岳飛的愛將張憲謀反,秦檜隨後收網,將岳飛和岳雲父子一網打盡,再由万俟禼重新審理岳飛案,得出新的結論:金兀朮南侵淮西時,岳飛接到趙構十三道命令,卻擁兵自重,不及時策應,按軍令當斬。

    秦檜下令將岳飛處死。

    韓世忠由於岳飛的告密逃過大難,他乾脆放下一切,全身引退,帶著兩個小廝四處旅遊,對舊部避而不見,可面對岳飛的冤獄,也忍不住怒火,找到秦檜當面質問:“你那位兄弟万俟禼審出岳飛岳雲給張憲寫的信,也太離奇了吧,拿不出證據就要定罪?”

    秦檜的回答很高深:“信的事情雖然不明確,可是這不重要,其事體莫須有。

    結語:

    一代名將未死於疆場,卻死於為之效力的朝廷之手,真是唏噓可嘆!

  • 2 # 紅日出山東

    看問題要歷史的看,不能離開時代背景。在古代“忠君”與“愛國”是等同的,忠君就是愛國,愛國就是忠君。毛爺爺他老人家說得好“千秋功過誰與評說”。

  • 3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韓世忠能避免岳飛的厄運,第一是因為他曾為趙構建下特殊的功勞,而岳飛沒有;第二是因為岳飛干涉皇帝家事,而韓世忠沒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岳飛對皇帝的國策是潛在的威脅,而韓世忠不是。

    首先,咱來說韓世忠的特殊功勳,那就是宋高宗初年,兩個對朝廷不滿的將軍發動兵變,逼趙構讓位。因為事發突然,當時場面極混亂,韓世忠便挺身而出。兵變分子拿他的妻子梁紅玉威脅他,但因為智商太低,隨後又派人和梁紅玉去招降韓世忠。結果韓世忠得了老婆,便砍了使者,進攻杭州,打敗叛軍,救出趙構——趙構告訴他,宮中的中軍統制和叛軍是一夥的,此賊不除,宮中不安。恰好該統制來迎接韓世忠,兩人伸手相握,韓世忠力大,一把捏斷對方手指,喝令拿下,並斬於市。

    這份功勞,就是傳說中的救駕,你說趙構能不感激他麼?

    當然感激是一回事,趙構和秦檜決議投降之即,照樣收了韓世忠的兵權,只不過回到臨安之後,韓世忠被升為樞密使。自然升官不假,剝奪兵權也是事實。

    事實上,三大將同時被罷兵權之後, 秦檜要打擊迫害 的第一個物件,並不是岳飛,而是韓世忠。秦檜曾向張俊和岳飛透露這個用意 , 要他們防備韓世 忠 的舊部反叛。張俊、岳飛都是聰明人,豈不明白?於是張俊就打算對韓世忠下手,但“ 飛義不肯”。而在秦檜這邊,則是指使淮東總領胡某誣告並逮捕韓世忠的親校,罪名是圖謀叛逆 , 打算以此牽連韓世忠, 但最終未能得逞。

    為什麼不得逞?就是趙構對韓世忠此前救駕的感激,你說救駕的人會造反麼?

    於是秦檜一轉身,殺向岳飛。

    韓世忠有事,岳飛和趙構都救他。那麼岳飛有事呢?韓世忠也想救,他曾面見秦檜,當面指斥道:“岳飛父子何罪?為何將其關押?”秦檜答曰莫須有三字。

    關鍵人物,只有一個,那就是趙構。趙構保韓世忠,卻不會保岳飛,原因大家看開頭三條。

    所以,韓世忠救不了岳飛,他只能辭官借酒消愁。

    “紹興和議”簽訂後,趙構生母韋太后從金國回到臨安,她在金國時,早已聽聞韓世忠威名,特地將他招至簾前,問道:“這是韓相公嗎?”慰問良久。

    但是,難道韋太后就沒聽說過岳飛的威名嗎?或許沒有,也或許有,但人都沒了,說不說都不重要了。

    此後,趙構封韓世忠為郡王、節度使,還曾多次召韓及其家人進宮飲宴,送給他名馬寶劍。直到紹興二十一年,韓世忠病故於臨安,享年六十三歲。

    最後還要說一句,岳飛被害後, 秦檜又讓黨羽彈劫張俊, 說他有圖謀皇位的野心。 出面保張俊“無謀反之事”的,也正是宋高宗。

    趙構唯一不出面擔保的,只有岳飛。

  • 4 # 帝國的臉譜

    宋高宗與秦檜當時並非一定要大將死,皇帝和宰相兩個人要做的,是向金國求和,求和自然要停戰,停戰就涉及到要讓主戰的將軍退出戰場,甚至改變立場,要在政策大變的情況下,確保軍心的穩定和軍隊的穩定,這就涉及到收兵權的問題了。

    其實,無論宋高宗趙構,還是宰相秦檜,誰也不會輕而易舉地要誰誰誰死,能夠不死人是一件多麼令人安全的事?不要負責任,不要擔罵名,誰會冒著讓天下人恥笑和後人咒罵的風險去殺大將?在個人方面,與自己關係不大,在政治前途方面,於己不利。

    當時,宋高宗想乘各路北伐軍隊有一點戰績的良好機會,也就是說,戰場的勝利是講和的好牌,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講和,於己更有利。宋高宗和秦檜對北伐,恢復中原,並無進一步想法,他們只求停戰,只有一隅偏安,所以抓緊戰爭區域性勝利有契機,趕快向金人求和。金人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也願意停戰休整,但對南宋也提出了一系列議和條件,無非稱臣、賠款、割地之類的霸王條款。

    於是,宋高宗開始收兵權,急調“中興四將”中的岳飛、張俊、韓世忠罷兵回朝,張俊最聽話,第一個回來,改任樞密使,任最高軍事長官,但不直接帶兵,以此解除兵權。韓世忠相對聽話,回來出任樞密副使,也罷去兵權。只有岳飛最不聽話,連下詔令,而岳飛不回,《宋史·岳飛傳》記載說:“時和議既決,(秦)檜患飛異己,乃密奏召三大將論功行賞。韓世忠、張俊已至,飛獨後。”回來論功行賞,實際就是解除兵權,其餘二將皆聽話,獨岳飛猶豫不決,即執行詔令不力,有對皇帝不忠、不惟命是從的舉動。岳飛後來便因此遭受冤獄,被殺害於大理寺監獄。

    之所以放過與岳飛齊名的韓世忠,那是因為韓世忠比岳飛更聽話,對聽話的將軍還行殺戮,那就是與朝野官民為敵了,這樣划不來的事,聰明如趙構、秦檜者,是不會去做的,也沒有做的必要。

    韓世忠因為聽話,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保住了榮華富貴,岳飛死後9年,韓世忠在高官厚祿中安然去世,死後追贈太師,贈通義郡王。宋孝宗時還追封蘄王,諡號“忠武”,並配饗高宗廟,可謂高位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以後卵巢功能一定不好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