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蓮娜78664877

    俄羅斯聯邦幅員遼闊,涵蓋東西方二大地域,據說雙頭鷹標誌最早出現在古拜占庭帝國,後來由於莫斯科大公與古拜占庭王國的聯姻而得以繼承,寓意就是一邊看顧者東方的領土,一邊看顧著西方的領地,達到東西方兼顧的目標,這與俄羅斯一貫奉行的政策是符合的,也寓意著多民族的俄羅斯是一個民族融合,團結一體的國家。謝邀。

  • 2 # 靜夜思160519196

    雙頭鷹的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見於東羅馬帝國,為伊薩克一世所創,因為東羅馬帝國皇帝身兼東西方王者,雙頭鷹有看顧東西方領土的意思。俄羅斯領土跨越亞歐大陸,想來也是一樣的意思。

  • 3 # 城市匯

    感謝邀請!雙頭鷹源於拜占庭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被一分為二,即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當時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封建國家,核心統治區域包括歐洲的巴爾幹半島和今天的土耳其,其極盛時期領土包括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北非和埃及敘利亞。拜占庭帝國原來只沿用羅馬帝國的單頭鷹標誌,後來在科穆寧王朝伊薩克一世統治時期改用雙頭鷹。其意義在於彰顯帝國是東西兩個方向的王者,要統治歐洲和亞洲的領土。自此以後,拜占庭帝國一直使用雙頭鷹作為國徽主體。

    沙俄繼承拜占庭衣缽 1453年,延續近千年的拜占庭帝國為奧斯曼土耳其所滅。為拯救被毀滅命運的東正教,在教會勢力撮合下,便利用聯姻方式將拜占庭帝國索非亞公主許配給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藉此取得東正教在俄羅斯的發展,並抵禦土耳其人的進攻。索非亞公主也將代表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標誌帶到了莫斯科公國。伊凡三世為顯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合法繼承者的地位,於1497年頒佈法典採用拜占庭帝國雙頭鷹標誌作為國徽,並宣佈莫斯科成為東正教文明的保護人。從此作為沙皇俄國國徽主體標誌的雙頭鷹形狀被確定下來。從16世紀到19世紀沙俄也從一個內陸小公國發展到橫貫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沿岸到太平洋的龐大帝國。

    俄羅斯聯邦國徽 1991年蘇聯解體,1993年葉利欽總統簽署法令,將使用紅色背景的雙頭鷹標誌作為國徽,新國徽保留了沙俄時期的印記,鷹頭上三頂象徵彼得大帝的三頂CROWN被保留了下來,同時聖喬治屠龍的紋章作為捍衛正義,保衛國家的標誌也得以保留。新國徽雙頭鷹標誌意喻著俄羅斯的現實地理位置,因為它是一個橫跨歐亞兩大陸疆域遼闊的大國,一頭在歐洲一頭在亞洲,一頭看西方一頭注視著東方。

  • 4 # 6501925770藍色矢車菊

    幅員遼闊的俄羅斯對土地有著無已倫比的慾望。國徽上的雙頭鷹,一個往西看一個往東看,就意味著俄羅斯兩頭都不會落下;說明俄羅斯永遠都是透過靠領土不斷的擴張,來實現自身的安全空間與霸權。中國至今仍然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羅斯霸佔著。

  • 5 # 李涵說

    說起俄羅斯的國徽為何是雙頭鷹,其實跟一個古老帝國的滅亡有關係,這就是東羅馬帝國,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而這個古老帝國是被另一個帝國掃平的,那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東羅馬帝國覆滅後,新崛起的沙俄又跟奧斯曼帝國打了數百年。今天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敘利亞大打出手,除了政治紛爭外,也跟那段歷史恩怨有關。

    公元395年,東西羅馬帝國正式分裂,東羅馬帝國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拜占庭帝國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正宗傳人,極盛時疆土曾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首都君士坦丁堡扼守歐亞大陸的咽喉,是串起東西方商路的重要節點。繁榮的國際貿易和豐厚的稅收,使君士坦丁堡成為舉世矚目的戰略要塞和商業之都。 

     

    如此重要地位引來周邊國家和民族的垂涎,1453年之前,君士坦丁堡曾遭受過25次圍攻。而在連續不斷的戰爭中,這個老大帝國最終只剩下首都周邊區域和愛琴海上的一些海島,君士坦丁堡成了一座孤城。  

    奧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原本是一個突厥小部族,最早居住在中亞地區,後來向西南遷至小亞細亞並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奧斯曼人的祖先最初依附於塞爾柱突厥,1299年宣佈獨立,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

    1451年,19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繼承蘇丹之位。此時的奧斯曼帝國經過多年蠶食,已經將君士坦丁堡包圍,這位年輕的蘇丹對這座古老的帝都勢在必得。

    1453年4月6日,改變世界的君士坦丁堡之戰打響了。有一部史詩級大片《征服1453》,講述的就是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東羅馬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的戰役。影片中鮮活地刻畫了默罕默德二世與君士坦丁十一世之間的強強對決。

    經過殘酷的血戰,君士坦丁堡最終陷落,拜占庭這個千年帝國悲壯地畫上了句號。

    那麼,東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恩怨,與後來的土耳其和俄羅斯有什麼關係呢?

    人類歷史上,宗教經常會成為戰爭的藉口或誘因。持續了200多年的俄土戰爭也與宗教有關。

    公元2世紀的時候,基督教教廷分裂,分為了以羅馬教廷為核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教廷為核心的東正教,兩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基督教的正宗。

    君士坦丁堡陷落後,拜占庭的皇族被奧斯曼人全部處死,拜占庭帝國再無繼承人。世人認為1453年5月29日不僅是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之日,更是羅馬帝國的最終消亡之日。

    不過,俄羅斯人不這麼認為。

    1472年,在君士坦丁堡陷落20年以後,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亞,藉著這個由頭,俄羅斯人把從羅馬帝國流傳下來,後來被拜占庭人繼承的雙頭鷹標識拿過來刻在國徽上,作為自己的國家標識。直到今天,俄羅斯的國徽仍是雙頭鷹。

    當時的莫斯科公國因為娶了個拜占庭的公主,便自稱為"第三羅馬",自詡是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也是東正教教廷的正宗。1547年,在莫斯科的烏斯賓大教堂,伊凡四世由東正教大主教馬卡里加冕成為"沙皇","沙皇"這一名字便是羅馬帝國的皇帝稱號"凱撒"的俄語版。從此,莫斯科大公成為了沙皇,而莫斯科公國也就成為了沙皇俄國。曾經被蒙古人、波蘭人、條頓人等等民族欺壓的俄羅斯人,在雙頭鷹的加持下,開始了侵略擴張之路,逐漸成長為世界聞名的戰鬥民族。

    那麼,俄羅斯又因何會與奧斯曼帝國展開二百多年的鏖戰呢?

    沙俄自認為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既然將凱撒的稱號、東正教都繼承了過來,自然也就繼承了東羅馬帝國對於土耳其人的仇恨。

    1676年,烏克蘭同俄羅斯合併,奧斯曼帝國反對,併發兵入侵烏克蘭,兩國隨即爆發了持續5年的第一次戰爭。

    從1676年到1920年,俄國和奧斯曼帝國之間一共爆發過12次戰爭,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4年,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平均不到20年就要打一次,每次五年左右,每一次戰爭都血肉橫飛。奧地利、英國、法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先後參與其中。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帝國擴大了疆土,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

    從16世紀到20世紀,世界列強日益重視海上霸權。盤踞在東歐的沙俄缺少出海口,想要融入繁華的西歐並爭取海上霸權,黑海是最佳通道。黑海的出海口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峽,而這兩個海峽都在土耳其人的手中。

    而在陸地上,當俄羅斯人想要向西征服巴爾幹半島的時候,卻發現那裡也被土耳其人統治著。再向南方高加索地區拓展,依然是土耳其人的地盤。最終,自認為繼承了羅馬帝國榮光的戰鬥民族選擇用武力解決問題。

  • 6 # 晉公子

    公元1453年5月29日,在土耳其人的重圍中苦苦支撐了兩年的君士坦丁堡陷落了。

    隨著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戰死,拜占庭帝國最終被埋在了燃燒的瓦礫之下。

    為了續命,避免東正教與拜占庭帝國玉石俱焚,教會撮合了一樁影響深遠的政治聯姻:

    在1473年將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嫁給了喪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隨著索菲婭公主一同到來的莫斯科的,除了正統的東正教文明之外,還有這面象徵著拜占庭帝國將同時統治東西兩方的國徽:

    自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繼承人的伊凡三世在1497年頒佈法典,將這隻雙頭鷹刻上了俄羅斯的國徽和國璽。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升起在了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上。

    從此,雙頭鷹成為了俄羅斯的象徵。

    橫跨歐亞大陸,在東西方文明的互動影響中成長壯大,鑄就了俄羅斯獨特的國家性格。

    但是在普遍信仰天主教的西歐諸國看來,這個一直以“第三羅馬帝國”自詡,卻東西顧盼的國家是個顯而易見的異類:

    你看伊凡四世在位時修建的聖瓦西里大教堂,它明顯帶有東方式的圓頂建築的特徵,而在西歐,俯拾皆是的教堂卻多是尖頂的哥特式風格。

    “俄羅斯不會像那些小國一樣為了加入歐盟而排隊等待。”於是,直到今天,驕傲的俄羅斯仍在歐洲的邊緣徘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個月的貓領回來一天目前比較怕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