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林有色風

    伊朗目前的力量還無法和美國抗衡,所以伊朗不應該逞一時之能,國力不足太過於強硬容易引發戰爭 ,過早發生美伊戰爭對伊朗不利,而且容易犧牲國民生命,應該韜光養晦,暫時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等經濟軍事強大了在一雪今日之恥。

  • 2 # 李涵說

    伊朗有沒有自己說的那麼強大,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伊朗雖然號稱中東軍事強國,但據世界最著名的軍事排行榜“全球火力”(GFP)指數顯示:美國是全球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伊朗則排在第14名,這個排名甚至還沒有埃及高。另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國2018年的軍費為6487億美元,伊朗軍費只有131億美元。美軍現役部隊為135.9萬,而伊朗方面是52.3萬。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資料,這個排行榜上以色列的排名最有爭議,竟在伊朗之後,排名第15。按道理,它進入前十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但美國媒體有意降低了以色列的排名。

    透過這個排行榜可見,美國和伊朗的軍事實力相差懸殊,不存在會怕伊朗。但美國為什麼一直不敢像對伊拉克和敘利亞那樣,真正對伊朗動武呢?一個是因為伊朗控制著中東能源的生命線——霍爾木茲海峽。第二個原因也許是來自於心理上的一絲忌憚。這絲忌憚,源自於40年前的那場轟動世界的扣押美華人質事件——德黑蘭人質事件。

    1979 年11 月4 日,大量伊朗學生攻佔了德黑蘭的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並扣押65 名美華人作為人質,以交換流亡國外的巴列維國王。這場人質危機持續了444 天,直到1981 年1 月20 日,美華人質才全部獲釋。

    二戰後,美國和伊朗之間曾度過了一段令以色列都羨慕的蜜月期。為了牽制蘇聯,謀求自己在中東的利益,美國大力扶植伊朗國王巴列維作為其在中東的代理人。隨著伊朗國內民主程序的發展,1953年,改革派佔據了主導地位,穆罕默德·莫沙德哈當選伊朗首相。但在隨後的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莫沙德哈政權。

    巴列維國王重新掌權後,實行獨裁統治,在美國支援下擴充軍備,設立秘密警察機構——薩瓦克。一些宗教領袖因反對國王的專制和世俗化政策,被監禁或驅逐。各階層人民積怨日深。

    巴列維統治下的伊朗推行所謂開放型文化政策,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大量湧入,對伊朗固有的伊斯蘭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形成巨大沖擊,引起穆斯林的普遍不滿。

    與此同時,伊朗國內通貨膨脹日益嚴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大批工人失業。以國王為首的特權階層卻大肆斂財,奢侈腐化。社會貧富懸殊,各種社會矛盾激化,最終引發“伊斯蘭”革命。

    1978年1月開始,伊朗爆發反對國王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到了年底,罷工及示威活動使整個國家陷於癱瘓。在巨大的反對聲浪中,1979年1月,巴列維流亡國外。2月,流亡國外15年的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受到數百萬伊朗人的歡迎。4月1日“伊斯蘭共和國”宣佈成立,巴列維王朝被徹底推翻。

    霍梅尼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巴列維國王的統治、成立伊斯蘭共和國之後,對支援巴列維的美國十分仇視。就在這時,美國不顧伊朗當局的抗議,於1979年10月22日准許巴列維赴美國治病,這更激起了伊朗人對美國政府的不滿。

    於是,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將美國視為頭號敵人,他宣佈:“美國在伊朗的統治是我們一切不幸的根源,伊朗人民必將予以回擊。”霍梅尼的話把本已激盪的仇美情緒,一下子推向高潮。

    巴列維

    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學生4000餘人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美國國旗撕扯下來,掛上了寫著“真主偉大”字樣的白旗,在館內外進行演說煽動,氣勢咄咄逼人,最後他們將65名美國外交官扣押起來,作為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的人質。

    易卜拉辛·阿什加代伊是這次行動的最初策劃者之一。1979年9月,當時只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的阿什加代伊,召集幾個同學進行了一次秘密談論。他們最初的目標是:佔領美國大使館幾個小時,以示對美國干涉伊朗內政表示抗議。經過一個多月的策劃籌備後,學生們開始行動了。

    11月4日,阿什加代伊與其他學生們一同翻牆進入美國使館,之前美國使館已經收到訊息,守衛使館的美軍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便束手就擒。而美國外交官們利用最後的一點時間把使館的機密檔案扔進了碎紙機。

    佔領美國使館之後,阿什加代伊很快發現局勢發展遠超自己的預料,已經無法控制。一時衝動的學生們發現一次抗議已經演變成人質劫持,他們只能任由其他力量主導事件的發展,最初幾個小時的熱血和衝動已經變成了無奈和恐懼。

    那麼,主導這次人質劫持事件的究竟是什麼力量呢?

    很多美華人認為這起事件是伊朗當權者一手策劃操控的。但據說,伊朗領袖霍梅尼此前並不知道這次行動。而當他接到訊息時,美國使館的工作人員已經成為人質。成千上萬的伊朗群眾興奮的走上街頭,在美國大使館周邊日夜不停的狂歡慶祝。此時的霍梅尼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順從民意。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所有人都逐漸明白,這件事鬧大了,已經不可能善了。於是,佔領大使館的組織者們招募了數百名志願者,二十四小時輪流守衛。這些志願者以學生為主,他們放下書本,倉促的接受了簡單的軍事訓練。隨後,他們進行了分工,有的負責看管人質,有的負責飲食和住宿。還有一些人負責將使館內被粉碎的檔案拼貼起來,並加以翻譯。

    美國大使館被佔領的最初幾天裡,人質被關押在大使官邸中。後來大部分人質被趕進地下室,分別關押。剛好地下室中有數千本英文書,都是從德黑蘭已經關閉的國際學校運來的。看守讓人質把書籍分類,在地下室辦起了一個小型圖書館,讓人質們可以用讀書來消磨時間。

    那麼,美國方面為營救人質採取了怎樣的行動呢?

    卡特

    劫持美國使館人質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1979年11月5日,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宣佈:“美國大使館是間諜的大本營,許多陰謀都是從這兒產生的。”他同時要求美國引渡巴列維國王和流亡在英國的前政權首相巴赫蒂亞。

    美華人最初以為伊朗學生只是衝擊大使館表達憤怒而已,沒想到事件最終演變成佔領大使館並扣押人質。認識到事件嚴重性的美國總統卡特立即指示國務院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處理這次人質危機。

    人質被扣的第二天,卡特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專門召開解決人質危機的特別會議。會議建議做兩手準備,一是向伊朗派出兩名特使,爭取和平解決。這兩名特使,一個是美國前司法部長拉姆齊·克拉克,另一個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威廉·米勒;二是擬定當和平解決無望時,武力營救人質的方案。

    會議結束後,美國國務院與伊朗方面取得聯絡,通知對方美國計劃派遣特使赴伊朗。兩名特使出發前,美國國務卿萬斯親自召見他們,向他們交代了美國關於人質危機的底線和立場。此行,兩位特使的首要目標是:使所有被關在伊朗的美華人質立即得到釋放。第二個目標是,與伊朗當局談判解決雙方日益糟糕的外交關係。

    但是,美國特使還沒出發,伊朗國內的動靜卻越來越大。霍梅尼和伊朗政府正式宣佈支援學生們的行動後,德黑蘭舉行了萬人示威遊行,高呼“引渡國王”、“處死卡特”的口號。很快,一場政治事件,逐漸向兩國全面對抗演變。

    在解決國際爭端時,美國善於邊談判邊打壓。11月10日,美國決定中止向伊朗提供武器和運送軍事裝備零件,凍結伊朗在美國包括銀行存款在內的所有官方資產。隨後,美國又停止了同伊朗的石油貿易,並宣佈對在美國的伊朗學生進行特別移民審查,凡是不符合手續的一律驅逐出境。另外,美國還四處活動,號召西方盟友對伊朗進行制裁。美國試圖透過這些孤立和制裁措施,迫使伊朗儘快釋放人質。

    但是,這些打壓措施不僅沒有使伊朗屈服,反而更加激起伊朗民眾對美國的敵對情緒。伊朗當局隨即針鋒相對的出臺反制措施,決定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禁止在全國各地放映美國影片,禁止美國飛機、船隻進入伊朗領空和領海。伊朗政府還宣佈,將取出存在美國銀行的約120億美元的存款。美伊雙方僵持不下,誰都無法提出能讓對方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人質危機彷彿陷入死局。

    其實,美國和伊朗都明白,這場危機拖下去對誰都不利。但雙方都是騎虎難下,希望對方能先給個臺階下。

    伊朗首先做出姿態。1979年11月19日,霍梅尼下令釋放美國使館的13名婦女和黑人,被扣人質剩下了52人。

    對此,美國方面也做出了積極迴應。12月15日,美國政府發表宣告,宣佈伊朗前國王巴列維已離開美國到巴拿馬居住。17日,美國財政部宣佈,重新放開伊朗與美國的銀行匯兌業務,以滿足伊朗留學生在美學習之用。19日,美國政府還決定,暫不要求聯合國對伊朗採取制裁行動。1980年2月15日,卡特表示,希望同伊朗展開高層對話。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經美伊雙方同意,聯合國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就伊朗對美國和巴列維國王的指控、人質問題等進行調查。但是,委員會的各種努力並沒能取得雙方滿意的結果。本已陰轉晴的美伊外交天氣,再次烏雲密佈。

    見和平解決無望,美國政府首先發難。1980年4月7日,美國宣佈同伊朗斷絕外交關係,要求伊朗關閉駐美大使館和領事館,所有伊朗外交人員和領事館人員必須在4月8日午夜前離開美國。同時宣佈: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動用被凍結的伊朗資產賠償美國的損失,禁止伊朗公民入境。

    伊朗方面當然不肯低頭。4月8日,伊朗當局發表公告,號召伊朗人民準備應付敵人的入侵。

    4月12日,卡特公開表示:不排除採用武力營救人質的可能性,但在5月中旬以前不考慮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卡特的講話其實是一個煙霧彈,此時,美軍正在準備一項秘密的拯救人質行動。這次行動計劃由國家安全委員會擬定,行動代號——鷹爪。執行這項任務的是美軍一支精英特種部隊——藍光突擊隊。

    “藍光”突擊隊在越南戰爭中曾參加過無數次絕密的軍事行動,以閃電般的突擊速度、絕境中的生存能力而著稱。除了“藍光”突擊隊外,還有來自陸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有特殊專長的人員配合,總計180人參與鷹爪行動。

    尼米茲號航母

    此前,美國特工已經陸續滲透進德黑蘭,突擊隊員也在進行最後的演練,而營救行動所需的各種裝備補給和配合人員也已經陸續送達指定地點。

    行動時間確定在美國時間1980年4月24日深夜10點,伊朗時間25日凌晨2點半。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悄無聲息的停駐在伊朗附近平靜的海面上。這是一個無月的暗夜,夜幕掩蓋了周圍的一切。突然,航母飛行甲板上的照明燈亮了起來,16名飛行員和180名突擊隊員,分別登上8架直升機。在一陣陣飛機啟動的轟鳴聲中,閃爍著紅色安全燈的直升機一架一架地斜刺著升入黑洞洞的夜空。與此同時,6架C-130運輸機從埃及起飛,飛往伊朗境內的會合地點。

    然而另美軍突擊隊意想不到的是,正在8架直升機低空飛行直撲德黑蘭時,一場不期而至的沙塵暴突然降臨。一架直升機首先出現故障,只能返航。在抵達伊朗海岸附近時,又有一架飛機出現故障,救援人員只能擠上其他飛機繼續前進。

    在伊朗中部沙漠,美華人開闢的簡易機場上,C-130運輸機分隊已經在等候了。然而美軍把裝備運到直升機上時,一架直升機又出現了無法排除的故障,僅剩的5架直升機無法完成任務。卡特接到報告後,無奈地宣佈取消營救行動,突擊隊員們匆忙登上運輸機。

    然而更大的悲劇還在後邊,一架C-130在即將升空的一瞬間同一架直升機意外相撞,兩機當即起火爆炸,8人死亡,4人受傷。

    此時即將天亮,指揮官命令所有剩餘人員帶著傷兵分乘5架C-130飛機迅速撤離。這次精心策劃的營救行動因一連串意外而流產。

    美軍飛機殘骸

    白宮官員們對這次行動連遭意外感到不勝驚愕。1980年4月25日,美國政府第一次向新聞界公佈了在伊朗進行了一次營救行動的訊息,並且宣告行動失敗。

    正當美國對解決人質危機一籌莫展之時,再次出現了轉機。轉機來自於伊朗。

    自美國對伊朗實施了種種制裁後,西歐和日本也跟隨帶頭大哥制裁伊朗。伊朗是個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斷絕了與外國的能源交易,相當於斷掉了伊朗的經濟命脈。危機拖得越久,伊朗國內經濟壓力越大。

    促使伊朗早日解決人質危機的另一個原因是,流亡國外的巴列維國王已經於1980年7月27日死在了開羅。因此,伊朗方面提出,只要美國答應把巴列維的財產歸還伊朗,取消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保證不再幹涉伊朗內政,解凍在美國和美國以外的伊朗資產,伊朗就答應釋放美華人質。對此,美國表示歡迎。

    就在美國和伊朗為釋放人質密切接觸時,又出現了兩個有利於解決人質危機的因素。

    一個是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兩伊矛盾緩解了美伊矛盾。對伊朗來說,此時繼續扣押人質已無利可圖,相反,釋放人質可以交換美國在兩伊戰爭中的中立態度,還能要回被美國凍結的財產,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伊朗向美國發出資訊,表示願意就人質問題進行認真討論。卡特隨即委派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為特使,與伊朗進行談判。

    卡特向里根表示祝賀

    第二個有利因素是,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羅納德·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並表態自己上臺後一定會用雷霆手段解決人質危機。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臺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在這種形勢下,霍梅尼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前解決人質危機。

    作為釋放人質的交換條件,美國同意解凍伊朗在美國的140億美元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並保證不就此事起訴。美伊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444天之久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1981年1月20日,就在里根的就職典禮後幾分鐘,所有人質被釋放並交給美方。

  • 3 # 溫君幽默會客廳

    伊朗是否有伊朗說的那麼強大?美國到底怕不怕伊朗,讓我們用事實說話:

    第一,伊朗一直在做軍事鬥爭的準備,這足以說明伊朗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否則的話伊朗會尋求妥協,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你浪沒有這麼做,反而口氣越來越硬,調門越來越高,至少從表面上看伊朗對美軍並不懼怕。

    第二,伊朗的國內形勢基本穩定。面對美國大兵壓境,對伊朗進行高強度施壓,伊朗不為所動,伊朗的老百姓也沒太當回事兒,這就說明伊朗是有底氣和實力的。

    第三,美國政府內部觀點不同,思想不統一,尤其是在對伊朗是否動武的問題上,雙方很難達成一致。這從一個側面表明,美國內部有畏戰厭戰情緒,對伊朗的軍事實力有所忌憚,不願意冒戰爭失敗的風險。美國現在要進行戰爭,要求的是絕對勝利,這樣美華人民才可以接受。

    第四,美國尚未完成戰爭的準備。美國動用幾艘航空母艦,派出幾架轟炸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疑難問題。伊朗可以動員100萬以上的兵力,美國目前在伊朗周邊的兵力有多少?肯定是捉襟見肘,美國不願意打無準備之仗,至少目前與伊朗進行戰爭沒有必勝的把握。

    第五,美國並沒有得盟友遊和國際上的支援,更不用說得到聯合國的授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單槍匹馬地進行戰爭,勝負的天平已經傾斜,美國肯定不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幹這種蠢事,沒有合適的藉口,美國肯定不會輕易動手。

    綜上所述,伊朗應該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美國隊與伊朗進行戰爭肯定有所顧忌,有所忌憚,並沒有在短期內全面戰勝伊朗的心理預期,實際上也可能在短期內戰勝伊朗,伊朗畢竟是中東地區的大國也是軍事強國。

  • 4 # 風清雲淡水天一色

    曾經的伊拉克是第四大軍事強國,伊朗與伊拉克鏖戰多年、沒輸,又有高人斷言伊朗工業系統完備、強於伊拉克,估摸伊朗是第三大軍事強國或第3.5大軍事強國。

    一圈邏輯推下來、還是專家高明!還是專家厲害。

  • 5 # ZBLiu

    談國際關係,說“怕不怕”、“敢不敢”之類的話,就是自貶身價,用衚衕串子的眼光看問題。大國行事,不是鬥一時之氣,要考慮的是大範圍長時間裡的得失利弊。

    要考慮的是花這麼多人命這麼多錢,劃不划得來。才不會為伊朗吐了幾口口水就一怒衝冠。

    國內外反對派的話反倒是不必十分計較的——不管怎麼做,他們總找得到話說。當初打伊拉克,一方面是許多人叫好,一方面又有許多人罵街。罵街的說這仗是為石油打的。後來呢?大單是誰拿走了?

    所以,直到現在特朗普一口咬定沒有打算打。激將法在這裡無效。

  • 6 # 淡然小司

    其實道理很簡單,喊的最歡的未必就是膽子最大,這對於美國和伊朗來說,同樣都是非常適用。無論是伊朗,還是美國,他們兩個今天都是擺在這種架勢,都是不想在氣勢上輸給對方,尤其實伊朗方面。而美國方面本身擁有強大的實力,再叫囂的同時,卻也在不斷的向伊朗周邊增加軍力,目前美國是即能喊,又能打。

    作為伊朗來說,本身是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相差懸殊,在整個伊朗危機當中處於被動地位,而伊朗手中的底牌顯然沒有美國的多,自然在很多方面都受制於美國。那麼伊朗唯一在氣勢上不能被美國壓倒,否則伊朗將失去更多的底牌和國際支援。美國以伊朗鬥爭了40年,雙方之間都摸清了對手的脾氣,當然也都知道對手的底牌。伊朗方面而言,心中不是不懼怕美國可能對伊朗的入侵。只不過是伊朗抱著一個信念,只要美國敢入侵伊朗,那麼伊朗就要跟美國玩人民戰爭,美國徹底陷入伊朗的戰爭泥潭。

    而伊朗的這個手段,也只能說是被逼無奈的手段,這也是給美國最後一擊的可能。畢竟放敵人與國土之內,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失敗。可是伊朗真的沒有能力抵禦美國於國門之外,那麼,只有發揮伊朗的頑強精神,透過伊朗的人民戰爭,來迫使對手因消耗過大而選擇放棄。那麼伊朗的叫囂,也是想在戰略上恐嚇住對手對自己可能的入侵。畢竟伊朗反擊美國的手段,僅有手中的那些彈道導彈,可是一旦這些武器全部消耗完畢,伊朗也只有這最後一手。

    對於美國而言,打擊伊朗根本就不是多大的問題,問題就是美國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美國只是想摧毀伊朗的軍事力量,而不是摧毀伊朗的政權。美國相對採取的手段就容易一些,我只要將伊朗的防空系統、彈道導彈系統、我家整個軍事系統全部摧毀,美國的目標也就達到了!這樣對於美國來說,可能相對的損失要很小,但是問題伊朗還是那個伊朗,還會是與美國作對的伊朗。要想徹底改變伊朗對於美國的態度,那麼只有換一個目標,那就是摧毀伊朗政權。

    如果美國為了推翻伊朗政權,顯然僅靠空中打擊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美國必須派出大量的地面部隊對伊朗展開整體的軍事入侵。可是這樣的問題又來,伊朗擁有三個伊拉克的面積達到16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並且,伊朗的國土多山地高原為主,幾乎與阿富汗相當。美國大規模機械化集團作戰,根本無法發揮優勢,我很可能就會陷入阿富汗式的戰爭。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對於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而言,顯然會把美國徹底拖垮,這一點是美國心知肚明的。

    但是美國最害怕的就是陷入伊朗的人民戰爭,一旦伊朗戰爭變成了下一個阿富汗,那整個美國的國家可能將失去整個國運。美國再想回頭對付世界上他認為的競爭對手,恐怕就沒有機會了。美國不是害怕伊朗,而是對於伊朗政權的顛覆,美國只能出動地面部隊,這一點對於美國來說是忌憚的。顯然美國不會輕易地面入侵伊朗,畢竟這涉及到的因素太多太多。所以不是美國害怕伊朗,而是美國擔心不能夠徹底打服伊朗!(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 7 # 一線天

    美國不怕打不贏伊朗,美國怕的是會把伊朗打成第二個阿富汗,讓美華人陷進去不能自拔。無論是民主黨的總統,還是共和黨的總統,都不願意在自己執政期間,與伊朗發生戰爭。兩黨都希望對手的總統與伊朗開戰,就像現在民主黨巴不得特朗普與伊朗開戰,這樣就非常有利於本黨候選人在明年競選中的獲勝,那樣特朗普也非常有可能與白宮說拜拜了。所以,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不是簡單的國家與國家的戰爭,而且還是美國政壇上兩黨之間的爭鬥。尤其是在當前民主黨處心積慮地想把特朗普趕下臺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 8 # 超然視野

    伊朗當然沒有伊朗吹噓的那麼強大,但伊朗並非這個世界上美國唯一的不待見的國家,世界上包括伊朗、美國的盟友和美國的傳統對手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期盼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美國國力的相對下降和控制力的衰弱!

    戰果末年,秦國國力已經可以與齊楚趙三國並駕齊驅,也早已經將三晉之一的南韓壓制在很小的一塊地區,但是秦國屢次伐韓都是無功而返,並非南韓太強大,而是秦國的真正對手並非南韓,而是齊楚趙這三個實力相當的大國!

    如今的伊朗恰如當年的南韓,任憑美國大兵壓境,任憑美國經濟封鎖和石油禁運,美國並非打不過伊朗,也並非美國打不贏伊朗,美國更肥害怕伊朗,美國只不過不想因為美國打擊伊朗,消耗本已經領先不太明顯的綜合國力,而美國綜合國力的消耗,相對美國的競爭而言就是國力的進步!

    因此美國並不怕伊朗,也不是美國打不過伊朗!只是美國怕打伊朗會讓潛在競爭對手受美國的扼制放鬆,潛在競爭對手會組團支援伊朗的抵抗行為,從而更長時間的拖住美國和消耗美國的精力和時間!

    如今的美國是既想快速扼制制服伊朗,有擔心自己制服伊朗過於消耗美國的國力和精力,讓競爭對手獲得鑽空子的機會,進一步壯大!

    試想一下,美國在全球消耗國力,各種軍事打擊和干涉他國內政的時候,他的競爭對手卻在美國無暇他顧之時趁機發展擴大影響力!

  • 9 # 布衣君若水

    吹噓炫耀自己強大的是美國,希望全世界都怕他的也是美國,滿世界發動戰爭的還是美國。是什麼讓你們這麼看不慣弱者的反抗?抗日戰爭我們傷亡三千五百萬同胞,你們就那麼喜歡被強加的戰爭,真的不在意在炮火中失去父母兒女嗎?

  • 10 # 兵者詭道也

    從軍事實力層面看,美國壓根沒有怕伊朗的理由。雖然有人說,伊朗萬枚導彈不是吃素的,但美國空海優勢更不是擺著好看的。美伊真要發生戰爭,絕對是美攻伊守,在美國空海軍機導彈狂轟濫炸下,伊朗所謂的導彈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但美國不會打。美國這些年,對待戰爭態度越來越謹慎,決不輕啟戰端,特別是面對有些實力的對手。伊朗比美國曾面對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實力都更勝一籌,再加上較為獨立完善的工業體系和穩定的政局,伊朗在戰時所能表現出的戰鬥力,會遠勝於伊拉克之流。

    美華人越來越怕受傷。戰爭會死人,死人是正常的,但死美華人是不行的。美國拿下伊拉克,僅付出傷亡27人的代價,就挫敗了薩達姆麾下數10萬大軍。利比亞、敘利亞戰爭,更是像收割稻草一樣收割著性命,美軍完全不用落地,單靠戰機,無人機和導彈就將這些國家掀個底朝天。美軍士兵生命越來越值錢,美國總統越來越擔心在戰場上付出傷亡,國會上不好交代。

    川普雖然嘴上喊得歡,但讓他下定決心出兵伊朗,相信他也沒那勇氣。

  • 11 # 種花家的老虎

    沒有人說伊朗比美國的軍事實力強大,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軍事強國也是世界公認的,伊朗也沒有說自己可以在波斯灣可以消滅美國航母戰鬥群,也沒有說自己能夠抵住美國的登陸,伊朗政府的表示是戰鬥到底,不論採取任何戰鬥手段也把入侵者趕出家園,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伊朗有能力也有信心與入侵者戰鬥到底,不管打多少年多少代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有戰鬥。美國對付伊朗沒有一擊必勝的把握,而發動登陸作戰行動也沒有信心保證,能夠顛覆伊朗現政府扶持親美傀儡。開展遠端攻擊因為伊朗特殊的地形,也不一定能完全摧毀伊朗經濟軍事設施,美國一旦發動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勢必引起伊朗政府的全面反擊,不一定是針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戰鬥,這個月發生在中東地區的諸多事件就與美伊關係緊張有關。葉門胡塞武裝力量對沙特境內的最大油田發動火箭攻擊,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力量集結十萬兵力,宣稱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武馬上攻擊美國在伊拉克境內的軍人。美國伊朗戰爭爆發,戰爭的方式規模區域就由不了美國控制,美國肯定能夠登陸伊朗本土作戰,但伊朗也肯定能夠把美國拖入美伊戰爭泥潭,美國想徹底佔領伊朗的石油資源和戰略位置,就必須做好與伊朗的長期作戰準備,美國有的是錢在伊朗玩上幾十年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這樣選擇給世界留下幾十年的和平時間發展經濟,也許那時的世界會比美國想象的更精彩。

  • 12 # 炮口之外

    伊朗當然沒有“精美”“美粉”看待美國那樣強大。但真相和事實就是:

    (1)美國對伊朗介於怕與不怕之間。

    如果不怕拉著幾十個兄弟國家群毆伊朗就是,但目前,不超過三個國家敢光明正大地支援打伊朗。安理會五大中有四個都反對美國攻打伊朗;美國總統和安全顧問、國務卿、代理防長間也就不會有口水戰了。

    如果怕也就不會用“蠕蟲”病毒在2013年發動電腦攻擊了,如果怕也不會壓服全世界不與伊朗進行正常的經貿關係了。

    美國怕伊朗是因為打伊朗的話,策反軍官、海空打擊的戰爭模式基本無效,如果派遣大規模陸軍將可能步北韓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的後塵(蘇聯和美國其實都在這裡栽了跟頭),在中東的幾場戰爭美國已經花費了7萬億美元。那麼,伊朗將是它的倍數。

    (2)打伊朗在經濟上美國恐怕難以承受。

    2018年1月26日,特朗普說:截至2017年12月,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已經耗資7萬億美元。但之前五角大樓公佈的數字是2001年到2017年總共耗費1.52萬億;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問題研究所則說從2001年開始的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巴基斯坦公共耗費4.3萬億。特朗普的嘴巴很大,他說7萬億的後面也沒說有啥證據。

    但可以說,打伊朗將引發整個中東的戰爭和世界石油市場的動盪。那麼,美國因為打伊朗就要動用其他地區力量。但又要防止其他地區強國趁此機會,會把美國推出該地區,美國就會再提高預算進行防備。

    (3)打伊朗將導致國際形勢更不利於美國。

    當大象去踩一隻螞蟻的時候,別人都不在乎。

    當大象去和老虎、豹子打架的時候,別的大象、犀牛,就該考慮佔你的窩了。不考慮佔你的窩,也要加強訓練準備迎接你的挑戰。

    原因很簡單,你都狂到去打狼蟲虎豹了,你都瘋到破壞生態圈了。那下一個難保不針對我。由此,打伊朗假如順利,那還好說;如果不順利,拖個半年一載的話,那麼為了自己的未來生存,當年蘇聯打阿富汗時全世界有分量的國家都在反對蘇聯一樣;打伊朗的時候,全世界有分量的國家大部分都會反對美國。

    綜上所述:戰爭沒打怎麼說都行。但打起來真相就會到來。美國怕就怕萬一如何,那不僅僅是一位總統失去總統連任機會,更是美國加速衰落地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瘟為什麼能傳染給別人豬圈裡的豬呢?相隔又那麼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