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民國時期是動盪不安的,但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許多國人救亡圖存誕生了許多大師,尤其是他們背後的故事更是讓我們受益匪淺。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師似乎愈來愈少
8
回覆列表
  • 1 # 是木魚君

    民國之後,再無大師”,是嶽南的名作《陳寅恪與傅斯年》封面底部的副標題,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師,辜鴻銘、章太炎、劉師培、黃侃、蔡元培、沈尹默、沈兼士、傅斯年、陳漢章、馬建忠、劉文典、潘光旦、陶孟和、陳寅恪、李濟、董作賓、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金嶽霖、吳金鼎、胡適等,都在這本書裡存活著。這些大師們在亂離之世,萬里流亡,輾轉於途,他們為學術的自由和進步所付出的辛勤汗水與不懈努力,都是當今學術界所缺乏的。在喧囂而浮躁的年代裡,讓我們一起感念大師們的學術人格、體驗他們的淚笑人生。面對前輩大師風範,我們在敬仰感念的同時,也為這種人格風範的絕響而悲鳴!

    大學並不僅僅是知識的集中地!知識的獲得,也不僅僅在於師生之間。我認為,大學之道,在課堂,在飯堂,亦在洗澡堂;在舞場,在情場,亦在小操場;在教室,在寢室,亦在洗衣室;在書中,在筆中,亦在睡夢中。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民國時代,大師輩出。那是個充滿啟蒙創新、星光璀璨的時代,也是個風雨如晦、個體命運交織著家國恩怨、飄零如葉的時代,那個時代留給後人無窮盡的想像,那些大師們,遂成絕響。

    現在資訊傳播速度和寬度都大了,人們知識的平均水平也比以前高出不知凡幾。所以“大家”的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就沒有了,導致我們就覺得沒有了“大家”。你真把呂思勉、陳寅恪,李四光等人放到今天的社會,我們也未必會認為他們超出常人多遠的距離。在這個交流平臺日漸眾多且方便的時候,任何一個學術觀點的反對聲音都能迅速傳播,“大家”的權威性無穩固法形成,就成了持有一家之言的“專家”。

  • 2 # 聶加樂

    民國的大師精於小學,卻於大學即治國平天下方面建樹不多。民國的大師敏於學而拙於思。相比之下,即將登上歷史舞臺的共和國黃金一代長於思而在大學方面建樹甚大,足可與先秦諸子相提並論。 試論述我之觀點,以證所言不虛。 公天下即天下為公:土地為公則為公土,人民為公則為公民。故公天下又可表述為:普天之下莫非公土,率土之濱莫非公民。公民是唯一的等級因而也就是唯一的統治者。就個人而言,公民是自己的統治者,既不統治他人又不被他人所統治;就社會而言,公民是社會的統治者,自己統治自己。換句話說,公天下以公土取代王土,以公民取代王臣,相應的也就以公法取代了王法,共和國取代了王朝,以公民自治取代了君主專制。公天下 公土 公民 公法 共和國 公民自治 家天下 王土 王臣 王法 王 朝 君主專治 如果把禮看做是社會規範,即帶有價值判斷的程式,那麼從廣義上說,民主即democracy也不過是一種禮、一種政治之禮。禮之用,和為貴,先民之道斯為美。從主權在民推出民主,從天下為公推出公民自治。公民自治基於禮。而法自禮出而反輔禮。故公民治國以禮為主,法為輔。法有其理,是為法理。法有其禮,是為法禮(一如婚禮、葬禮)。 美總統林肯曾提出“民治”一說。然“民”不等於公民,“民治”亦不等於公民自治,或者說在國家層面上或有相通之處。公民自治的基礎乃是個人自治,而這個人絕非個人主義或自由主義下的個人,乃是公天之下、公土之上的公民,是從家天下之中解放出來的個人。如若有一個詞可以代替,那便是“君子”。

  • 3 # awr2001

    這問題,誰也不能認真回答,除非你也想當大師。民國後,不少大師還活著,但他們已經是“毒草”了。以我的經歷來說,我曾經崇拜過幾個人物(我小時候沒有大師一說,只有導師,那有特定指稱的,用錯了就是滅頂之災。):張鐵生,白卷英雄,對於學習很犯困的孩子來說,簡直是神;劉文學,保護集體財產的英雄,對於飢腸轆轆的我們來說,有筆財產,雖說沒見過,那也絕對不能讓人破壞了;其它還有一些造反英雄,其中不乏跟自己家庭決裂,揭發自己爺爺對資本主義的奶奶念念不忘的小英雄。我不知道,這些英雄算不算大師,畢竟他們影響了不止一代人,現在在網上還能看到他們的同路人。對了,還有一種大師,可以把你的想法遮蔽掉。

  • 4 # 瘋風馳電來

    大師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有什麼標準嗎?是指他們在某一領域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嗎?是指他們成為某方面的權威了嗎?是指他們培育了非常多的社會棟樑嗎?如果這樣說的話,民國曆史中我也想不起來,有誰是大師。現在中國走的是普世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民國走的是精英教育,八分文科兩分理工。中國現在社會風氣比較浮躁和功利,沒辦法。教育的發展是以社會的人才需求為導向,社會需求什麼樣的人,學校就培養什麼樣的。如果學校培養的人才,都失業了,找不到工作,那麼真的會天下大亂了。不要提對失業的人提大師的事。衣食足而知榮辱。現在是普世社會,不是儒家的聖人社會

  • 5 # 雲暮兮澤

    民國的大師,除了國學,哪個在世界上拿得出手?就算哲學領域,這些大師在世界上也根本排不上號,甚至將世界的先進思想及時帶進中國。 和自己比,民國大師哪位又能達到孔孟莊明陽-李杜東坡- 詩經史記-四大名著的高度?

    反觀新中國,兩彈一星、神舟、神盾艦、預警機、戰車、核動力、高鐵、雜交稻、隱形戰機、大運、通訊核心網、超級計算機......那一項不是世界一流位列三甲?哪主設計師或團隊配不上世界級大師的標準?就比淡漠名利專心致志,也能甩掉民國大師一條街;看15年的于敏,隱姓埋名近50年,他一人的成就即可秒掉所有民國大師之和。

  • 6 # 彩雲東昇戴寶山

    沒有的事,我就是大師,哈哈。只是亂世出英雄。民國時,許多人二十出頭就當了將軍,現在四十歲就難當上。就是因為沒人當時那個環境。什麼時候都有各種人才。只是沒被發現或沒必要發現而已。

  • 7 # 清荷茗韻gk

    其實每個時代大師,不過我們缺少發現大師的眼睛,大師的發現與認定往往具有滯後性。也就是說在一個時代回去之後,後來的人也會說上個時代湧現了許多的大師,但是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了。

    大師的精神是好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其實大師與我們在一起,大師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們的思想是偉大的超前的。

    國學泰斗季羨林,在世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說他是大師吧,最多誇他文章寫得好罷了,等到他去世,恍然發現原來他是具有極深思想性的一個人,我們錯過了他,於是我們說季羨林是大師不下百遍千遍。

    我們的大師與平常人一樣,一隻鼻子兩隻眼睛一張嘴。如果我們想要發現他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 8 # 非洲熊貓

    民國大師輩出是一種假象,恰恰反映了民華人才少的事實。民國時期人才少,鶴立雞群,所以名氣大;今天中國很多領域都有大師級人物,甚至一些非大師級人物水平都超過民國時期,只是由於太普遍,無法顯出“傑出”。其實和物理學屆類似。上世紀10年代到30年代,十幾個物理大師的都是影響世界,現在你還能說出幾個現代物理學家的名字嗎?

  • 9 # 南嶽第七十二峰

    民國大師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既沒有判定標準,也沒有時間上的明確。49年以後成名的可以說是民國培養的,49年以前成名的就不提滿清培養的了,學歷高的說其學識淵博,學歷低的說其聰明絕頂,沒什麼作品著作的就說其有風骨……總之一句話,標準、評價不固定,只要能靠上“民國大師”這個頭銜就行。所以才有了現在沒有“大師”的說法,因為沒有標準衡量也就沒法比較。只是有一點誰也無法否認,民國大師大多對國家、社會沒什麼用。

  • 10 # 觀魚惜朝

    如果說大師,肯定是有的。大師通常死後才能為人所知。活著的大師,大家都謙沖地不願當。有一位願意當的叫李敖。活在當下。還有一位文章影響了許多人,叫餘秋雨。可能還有一位必稱大師,叫余英時。逝去不久的季羨林,南懷瑾,也必定算作大師。過去有,今年也必定有。書,越讀會覺得自己越淺薄。治學的人必有人在,天龍八部中有掃地僧,我相信以中國之大,還是有國學中的掃地僧存在的。至於大家列舉的大師們有的是家傳的文風,有的是年少成名,其實不一定出名了就是大師。大師可能在陋室,在陋巷,在僻壤之處,不過人所未聞,更未相見吧。

  • 11 # 歷史九點半

    這個問題我有一篇文章專門講過,簡單的再概括下,是否民國真有大師?大師學問究竟高在哪?一句話概括:少數確有才華,大多泛泛之輩。 民國出大師更多的是一種“假象”,這種現象來源於文盲的比例。縱觀民國,文盲率比晚清都高,千年未有,實屬罕見。在如此高的文盲率下,泛泛之輩亦可成為“大師”。 物以稀為貴,知識匱乏與精神空虛早就“大師”遍地,說句不好聽得,民國時的大師放到現代來看,也就平常人。只是他們趕上了那個時代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民國所謂大師大多是搞文字工作的原因,猶如當今的鍵盤俠。只因為他敢於發聲,恰巧讀了一些書。僅此而已。

  • 12 # 遊戲宗師2019

    長江水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句話話可以推翻這句話,我們的國家現在也有很多大師啊!

    檯球大師丁俊暉:丁俊暉17歲拿了冠軍,憑藉出色的技術和手感,拿到很多的冠軍了。就差了一個世界競標賽的冠軍,我始終相信隨著閱歷一天天積累。終有一天他會拿到世界競標賽的冠軍的。前無古人吧!後無來者這個不好說!

    其實大師就是一個名字,大師每天也吃三頓飯,也要賺錢養家餬口。大師不一定比咱們知道多少。我就跟袁隆平比下棋,跟美國總統比說中國話。

  • 13 # 南宮尋歡

    民國之後無大師?

    這句話應該跟下面這幾句放在一起才有味道: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民國之後無大師,鹿晗之後無演員。

    現階段,網路上“民國熱”受到極大吹捧。主要吹捧的是說民國自由、民主、公平、繁榮和大師眾多。

    其實,我們很多人讚譽民國,不是因為那個時代真的牛逼,而是我們跟民國不在同一時代,我們對於過往的民國有著無窮的遐想,甚至不惜歪曲事實進行推崇。

    那些所謂的大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魯迅、林語堂、章太炎、胡適、蔡元培、沈從文、傅斯年、吳苾、劉文典、金嶽霖等等,這一個個金光閃閃的名字,一聽你就會覺得牛逼至極。

    但這些大師到底為這個社會做了什麼貢獻、帶來了什麼呢?大師在我們的心裡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呢?

    現在不少關注“民國大師”的人關心的其實不是大師們的學術成果、思想境界,而是他們的逸聞趣事,譬如王國維留小辮子、辜鴻銘喜歡小腳妹、金嶽霖給梁思成戴綠帽之類的,跟關注當下的娛樂八卦如出一轍。

    在那個混亂不堪、國力弱小的年代,經濟基礎一塌糊塗的中國卻盛產大師?而當今中國在崛起的大勢下卻無大師?這顯然是不對的。

    漢唐盛世,也是科學文藝大發展的時代。

    唐人卻追慕的魏晉風度,你不覺得跟我們今天追慕民國一個樣嗎?

    那所謂的魏晉風度,跟我們今天風行的演員嗑藥、群體裝逼,能有多大區別。

    當代人所認可的民國大師們,幾乎清一色都聚焦在人文社科方面。這是為何?因為自然科學帶有強烈的客觀性,你得拿出實實在在的科學成果出來才行,顯然沒有。人文則不然,出了幾本著作就可以被我們稱之為大師了。

    嚴格說起來,即便是人文方面,在世界範圍內,民國時期的所謂大師們連水花都沒有泛起過,所謂的精英璀璨亦是當代人吹捧出來的。

    徐志摩放在當今社會就是汪峰之類的渣男,林徽因放在今天亦不過是高逼格的綠茶婊罷了,張學良除了他爸是張作霖之外什麼都不是,放在今天就是個敗家的二代。

    今天怎麼就沒有人才了?怎麼就沒有大師了?他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還不願意認可他們罷了。

    殲20、殲31總設計師,航空航天總設計師,東風41總設計師,都在各自領域做到了全球一流,試問民國時期哪個人達到了?

    袁隆平創立雜交水稻,極大地解決了華人的吃飯問題,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高度認可,試問民國時期哪個人做到了?

    屠呦呦發明了青蒿素,榮登諾貝爾醫學獎,試問民國時期哪個人做到了?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試問民國時期哪個人做到了?林語堂還是沉從文?

    馬雲創立淘寶、支付寶,使得中國當今的網際網路金融世界領先,國際各大首腦爭相接見,試問民國時期哪位企業家有此待遇?這不是人才,你告訴我什麼叫人才。

    試問除了魯迅、林語堂、沉從文,民國時期哪個人有餘華的國際影響力大?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創造出于敏型氫彈結構,試問歐美哪個國家造出來了?試問民國時期哪個人有如此成就?

    易中天、餘秋雨、陳平原、賈平凹、莫言、李澤厚、餘華、蘇童、王力、袁行霈,在我們孫子輩看來,就是民國時期的胡適、梁啟超、章太炎、王國維、林語堂、傅斯年等人。

    劉詩詩、楊冪、鄭爽、章子怡、周迅、趙薇,在我們孫子輩看來,就是民國時期的阮玲玉、蝴蝶、周璇、陸小曼、孟小冬等人。

    現在的大師和專家一樣,名聲都很輕薄,王林就是一個響叮噹的大師,從他之後,誰還敢自稱大師?

    何為大師?大師應該德才兼備,是各個行業尊崇的導師。

    現在,大師名聲並不好當,最好等離去之後,有人對著你的著作喊一聲:這是一位大師,那才算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心理輔導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