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淅爸育兒記

    曾看到一個段子:把北京4、5環的房子賣了,回到自己家鄉的四五六七線城市快活。確實我很羨慕這樣的生活。

    多次重複從一線到非一線城市的狀態,一線城市:廣州;遷徙過的非一線城市:汕尾、江門、肇慶。

    戶口在廣州,工作得到處跑,每次跑都是起碼在當地居住兩三年的那種。孩子要讀書,就必須回到廣州來,希望這也是我最後一次遷徙了吧。

    先說說一線城市:

    我在廣州的大山裡,離從化太平、增城荔城大概半個小時車,白雲鍾落潭、天河崗頂(走高速)40分鐘車,以上均自駕車。也在天河區的城中村住過兩年。

    我並不喜歡大城市的喧囂,覺得效率很低,不管是自駕車還是公交,不是在堵車就是在堵車路上。

    一線城市對於我來說的一個好處就是:醫療。

    一線城市裡醫院的醫生,平均水平是遠超非一線城市的,醫療器械就更不用說了,一些檢查必須上一線城市才有。

    再說說非一線城市:

    太偏的城市,或者是比較偏的區我是沒去過的,例如肇慶德慶、江門台山。

    肇慶是去端州區,江門是蓬江區,汕尾是我家鄉海豐。算是這些非一線城市的核心發展區域吧。

    除了重疾的醫療,普通的購物、吃喝玩樂基本和廣州一致的,最喜歡的就是路勁短。一個小摩托十來分鐘基本都可以解決問題了。

    我最喜歡就是在端州的綠道騎腳踏車、在蓬江把小車甩停車場吃土幾個月,出行全靠路邊的共享電動。

    讓我總結的話,一線城市的城市配套要好得多,公共醫療、公車、地鐵等等,但卻顯得很繁忙、總是時間不夠;非一線城市則是悠閒的狀態。

    再來說說一些可能會得罪人的話,一線城市的人總是充滿幹勁的,因為不讓自己動起來就會被淘汰,而非一線城市的人則確實是慵懶一些。只是一些個人體會,可能我的圈子太小。

    可能看完會覺得想去非一線城市生活,我勸你不要,起碼你沒有一定收入水平的時候不要幹這事,因為非一線城市的工資是很低很低的。

    有著大城市的收入水準,到非一線城市滋潤地活著。這才是好的目標。

  • 2 # 城鎮青年大亮

    第一,壓力確實感覺減輕了。

    在北京的話,租房子佔大頭,一個月的工資,除了吃住行之外,能節餘的工資其實也沒多少。

    從北京回到老家,雖然物價基本上差不多少,但是最起碼住的地方不用自己掏錢

    所以,沒有那麼多的壓力了。

    第二,生活節奏變慢了。

    在北京工作,每天早出晚歸上下班,大多數時候還要加班,基本上是天不亮就出門,到黑夜才回到家,平時白天能在家的時間,只有週末了。

    相反,回老家後,跟一線城市比起來,最大的優點就是早晚上下班比較有規律。

    一般都是上午8點就上班,中午休息兩個小時,然後下午4,5點就下班了。

    中午休息的時間,如果離家近,還可以回去吃飯睡個午覺。

    晚上下班後,時間也比較早,陪家人的時間也比較充裕。

    雖然二三線城市的收入不比在一線城市,但是生活幸福感卻是提升上來了,人生活不就圖個幸福嘛。

    從一線城市回去後的變化,整體來說,我覺得還是幸福更多一些。

  • 3 # 姐就是姐

    在繁華的一線大都市裡面生活 那裡的生活節奏快 壓力大 每個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 在一線城市裡 雖然工資高 但是消費也高 吃的 穿的 都很貴 誇張一點說 就連 每天走路的腳步 都要比非一線城市裡走的快 腳步稍慢點 地鐵都擠不上去 就得等下趟 在一線城市裡 一定得跟上腳步 不然會被甩丟的

    在非一線的城市裡 就不用那麼緊張了

    因為非一線的城市生活 工資不高 但衣 食 住 行都很便宜 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所以 非一線城市的生活的比較輕鬆

    一線城市和非一線城市的狀態就是 一個快速發展 和一個穩步前進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價格20萬左右,故障率低、省油、操控性好的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