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青水
-
2 # 珏珏談育兒
十幾年前每次過年,自家女兒最小,總是能收到50元的紅包,而孩子拿著紅包開心極了,拿其中的一點錢買個鞭炮,捂著耳朵打,那興奮勁要樂上老半天,過年後開學把剩下錢給自己買個書包,或文具,這幾年孩子也長大工作了,而小侄女們開始拿紅包了,一般小五百,多的一千的給,可能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的富裕,也可能是現在的孩子被過多的關照,不缺啥了,紅包給孩子覺得孩子也沒啥喜悅感,每次問拿這錢買點啥?基本說是不知道!
-
3 # 陳強主治醫師
看情況吧,以前工作期間,有收入,姐姐的孩子給的多些,一千;現在自己又去讀書,沒收入了,可能給五百吧。親姐弟,不在乎錢多錢少,在乎的是平時有福同享 有難同當。
-
4 # 李元月
我從工作以後,都會給弟弟妹妹壓歲錢,每個紅包封一百,圖個開心,小夥伴一起出去玩買小煙火或者小玩意兒,結婚後我會給婆婆,奶奶紅包,婆婆五百,奶奶一百,奶奶九十多歲,平時也不花錢,但是拜年的時候提上點吃的喝的,老太太是很開心的,這個紅包純粹是哄老人家開心的,堂哥家兩個孩子,封兩個一百,小孩子壓歲錢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是風俗習慣也是對孩子的一個祝福,壓歲壓歲嘛,也是寓意小孩子可以童心不泯,有福有財,農村的也就差不多50一百這樣子,聊表心意嘛,自己家孩子我也會給,封兩百,六百都有過,會很開心的對孩子講,祝寶貝開開心心,永遠幸福之類的,小寶寶也很開心,會說謝謝媽媽,過年長輩給小輩派紅包本身就是一個流傳下來的習慣,根據當地的經濟條件和關係遠近訂給多少,一般都是雙數,整數這樣。
-
5 # 法醫阿一
過年的時候,我小時候,家裡都會給紅包,這些紅包的大小往往是和家裡的經濟情況正相關的,從幾毛到幾塊,到後來二十,五十。那時候老家講究的是意頭和對小孩的疼愛。只要工作了,有收入就不能領紅包啦。
然後我自己工作了,在廣東珠三角這邊,這邊的習俗過年紅包的派發不僅限於親戚孩子。而是結婚的人,表示成家了,就應該發紅包,而且發紅包的物件涵蓋所有未結婚的人群。也就是說,你臉皮夠厚,三十幾歲未婚一樣可以找已婚同事討要紅包。
這種紅包也叫“利是”講求是派的越多,來年越紅火,求的是順順利利。金額一般是五元,十元為主,當然土豪隨意。於是過年紅包漫天飛,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即使見面雙方都已婚,那麼往往也會互換紅包。
所以在臨近新年的時候,廣東的銀行會準備大量面值為五元,十元,五十,一百的新鈔票給大家用於派發紅包。一般只要稍微寬裕的家庭都會兌一些,少的幾百一千,多的上萬。這也算是廣東特色吧。
給自己孩子的紅包往往會稍微多一點,但也就是一兩百。過年紅包,主要是意頭嘛,不是嗎?
-
6 # 飄雨的季節719
原來是一百,現在感覺錢不耐花了,一百塊錢太少就改為200,各自父母以前是500現在1000,外加給他們買點保健按摩的用品或者衣物,再買些好吃的,過年希望一家人熱熱鬧鬧開開心心的。
-
7 # 老牛講科學故事
自己家孩子,五六百吧,大年三十放枕頭底下,初一一大早發現紅包,孩子會特別開心!別人給孩子的紅包也歸孩子,孩子所有的錢幫他存賬戶裡做理財,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用,完全由他自己支配。到現在為止,他十三歲了,錢還沒用過。
親戚家的孩子,就會根據對方的紅包回過去,基本上持平,別人給幾百也回幾百,關係特別好的,加兩百。
長輩根據關係遠近,200~2000不等。最親的長輩起碼1000。
錢多少主要看關係遠近,也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來給。錢多少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親人之間多走動,關係更親近。
-
8 # 愛音樂的meow
你好!
紅包:俗稱壓歲錢。 中國特色的風俗,希望長輩用金錢給小孩子壓著歲數/年齡,別成長那麼快。(但是又有虛歲什麼的,恨不得孩子快點長大)
不能讓孩子覺得要紅包給的多,而是有這個要懂的感恩。長輩給晚輩的一種祝福。如果要錢的話就是成乞丐了。等小孩子長大後會索取無度的,當你給不起孩子想要的,就變白眼狼了。
一般過年了,大人都比較頭疼,購置年貨、準備紅包,也許慢慢長大了,春節開始像春劫,過個春節感覺要回到解放前,長輩紅包、小孩子紅包、親戚紅包等。
在廣東省來說,一般紅包都是100。
(公司逗利是一般都是5~50元,老闆會包100~200。或者什麼抽獎、紅包抵禮品之類的。)
如果從初一到初七這樣來算,一些親戚串門,估計能發少則上w,多則數w。
在廣東開平,我的老家那的習俗一般不給超過50。也許不算髮達城市,一些事物還算不變質吧。
一般長輩給晚輩都是20,兩老各給一個紅包就是40。長輩年老,退休了,也沒多餘的錢出來給紅包,因為有時候看病、買一些零食什麼的也需要花錢。
大人給長輩和都是100~500不等。看自己能力多少就給多少吧,別攀比,畢竟多大能力給多少。多了自己也是負擔。
大人給晚輩都是110。100+10的意思表示出頭,寓意希望孩子出人頭地。
一般同輩分的都是互相問好和祝福,給晚輩紅包,大人要孝敬長輩,和發紅包給晚輩。
(大人的壓力很大哇,抱團心疼一下哈…)
一般去別人家做客,交情很好、兄弟姐妹感情、表親那樣的一般都是給一百。
但是這個也是有點套路的,其實別的大人給小孩子紅包,自己也需要還禮給紅包。
客人沒離開前,父母其中一人藉口離開一下,先看看給孩子多少紅包,然後按給的這個數額包回去,等於交換紅包的意思,畢竟成人的世界都不容易,互相理解嘛。
但是有些人就比較噁心,別人給100,他還50,還帶幾個小孩子蹭吃蹭喝、搗亂,還拿紅包。你家一個孩子,他家3、4個孩子,你給好幾個都是100,他給一個50。不用說,以後你懂得…
建議這樣的親戚/朋友都減少來往,心情都好很多。
如果不太寬裕的家庭,可以學習網上說的,孩子,你的紅包先幫你保管,娶媳婦/嫁人再還給你吧。用來墊付孩子學費或一些開支吧,畢竟不容易。
家庭寬裕的,可以趁這個機會,給孩子鍛鍊理財,畢竟知識上不教的/學不到的,才是比較用得上的。讓孩子懂得存款重要性,控制亂花錢的慾望,或者存銀行。
總結:
我會這樣給:
一般家裡老人是給500,孩子給110。
不太來往的長輩100~200。
親戚之間孩子看數額包。孩子多的家庭就50或20。
當然:我有錢的話不介意給多,問題現在能力有限,給不了太多,嫌棄我給的少的親戚平時不多見,沒怎麼來往沒關係。
-
9 # 小兔菲菲兒
我們都是看情況給的,一般表哥表姐表妹的孩子,都是100塊錢,放在一個紅包裡面,堂哥的也是這樣子,親姐姐哥哥的都是300或者500,老家安徽,不知道其他地方其他人是不是也這樣
-
10 # 稻草人烏鴉
我們姐三個互相給孩子就是每個孩子一百!就是有時候我姐說不合適,我大姐兩個閨女,我二姐兩個兒子一個閨女,我是一個閨女,她們說大的就不給了,只給小的吧,就只給我二姐家小閨女自己,她最小,婆婆給孩子就是二百!其實就是討個好彩頭,孩子們高興高興。
回覆列表
關於過年紅包的帖子,在網路上已經熱了很久了,也引起了全國各地網友的熱烈關注。有些地方給一兩百,有些地方給四六百,一個大人過年給紅包就要給出去幾千(一個月工資)而壓力大,小孩子因為收到錢太多而被父母收走(顧名思義幫他存著)而不開心,所以這種給紅包方式讓給的和收的都不開心而嚴重弊端!!
下面我先說說紅包過大的三大弊端:
1、紅包過大,大人的壓力就大了,這個網上就有很多討論的,特別是一些結了婚沒有生小孩的,比如我表兄弟8個,有6個結婚,9個小孩,其中有一個表妹沒有孩子,我們每個孩子的紅包是200元(在我們老家當地不算多也不算少,中等水平吧),那麼沒結婚的回家就要給出去1800元紅包,何況她經濟條件又不是很好,於是嚇得已經三年沒敢回家了!
2、父母把孩子的紅包收走,顧名思義我先幫你存著,我先不說這些紅包真的是孩子們應該得到的嗎?這只是大人們的一種禮尚往來的紅包錢嗎?其次:孩子們還經常計算以及惦記著我有多少存款,當他想要手機的時候,父母不讓買,他就說:我有錢,你去把我的錢取出來,我自己買!我也聽到一些家庭困難的家庭,孩子聽說爸爸沒錢,就很有優越感的說:我有錢,去把我的錢取出一點來借給你吧!久而久之,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就不大了,覺得錢太容易獲得,按照我家孩子來說,每年收到紅包大概在6000元左右,到讀大學的時候就有大概10多萬了,如果這時候他站出來說:我成年了,我有自己支配自己錢財的自由了,我把我的錢都要取出來,你給還是不給?這是一個定時炸彈!
3、 孩子的攀比之心:每到年後開學,就有很多孩子開始炫富,我收到1萬,我收到5萬,我收到8萬,甚至有個笑話說一個男孩子對女同學說我可以買部車送給你爸媽,這樣你爸媽就可以開車來接你了!那麼對於那些沒收到多少紅包錢的孩子們肯定深深地打擊和自卑,這種打擊自己卻又無能為力,只能默默的承受,這對於炫富的孩子和沒多少紅包錢的孩子都埋下一個成長的隱患!
介於這三點弊端,也請那些你們認為三五百不算多的土豪們,也許你不是炫富,也許你是真心實意給到孩子,但請看看以上三點,紅包錢減去一個0吧!
看到這,那麼也有人說:既然發紅包那麼多的弊端,那我們就取消不要給孩子紅包了吧,也確實很多孩子這麼做的,我們先來說說春節吧,過年團聚,我們相聚一堂,歡聲笑語,犒賞一下自己及家人這一年當中的辛苦勞累,同時也把上一年的不順利不愉快忘卻掉,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大家相互祝福,祈福!那麼在這個環節中一定是少不了孩子,因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同時孩子的歡樂是春節當中必不可少的調節劑,
而過年給孩子們的紅包,一直以來過年都是孩子們最為期盼的,小時候我們期盼過年可以有新衣服穿,可以有好吃的,還能得到一些小禮包小紅包(一塊兩塊的),現在隨著大家的經濟水平提升了,孩子們平時日常就不差新衣服穿,就不差吃好吃的,過年還要被迫給各種不太認識的人拜年,而開始牴觸春節了,如果再不能給他們帶來歡樂的話,我想我們的春節歡樂肯定也是大打折扣,同時,他們對春節的期盼的缺乏,等他們長大後,慢慢的,們的春節就要進入博物館了!
所以為了讓孩子們開心,也讓我們大人們能夠收到更多的歡聲笑語,收到更多出自孩子們口的真誠的祝福,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春節能夠永久得於延續,我覺得發紅包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給孩子們的紅包多少合適呢?我覺得是孩子們的自由支配權之內的最合適,父母絕對不可以幫孩子把錢存著,三歲之前的紅包,大人們可以存著,或者就放在他的房間的存錢罐內,等他找大點後可以自由支配,3-6歲後,已經有一些自己想要吃的,想要玩的需要買了,這時候就必須是在春節期間自由支配,也許有些孩子會在春節期間花掉,也許有些孩子會留著開學後再用,無論怎麼用,大人不能干涉,那麼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獲得最大的開心和歡樂,他們也就更加願意的去拜年,因為拜年就有紅包啊,有紅包我就可以買我自己想吃的想玩的,這是一年當中唯一能獲得金錢並且獲得金錢自有支配權的時候,同時父母這時候可以藉助一些他們因為錯誤浪費掉的錢而進行一些金錢消費觀的引導,從而讓孩子瞭解金錢,瞭解消費!
我覺得廣東有些地區就做得很好,他們給紅包是5元10元,最大也就是20元50元,最小的可能就是1塊2塊,只要是孩子來拜年給他送上句祝福,他就會掏出個紅包,無論這個孩子是否認識,至親的家庭孩子給多點,陌生不認識的孩子給少點,出門兩個口袋兩種紅包等級,人人都有紅包!這樣還能激勵孩子們找更多的人拜年,從而提升孩子們的社交能力,如果這時候孩子攀比:我今天收到5個紅包了,我今天收到10個,這種攀比我覺得就是良性的,激勵孩子們去找更多的人拜年!
最後說一下: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我爸爸這邊的親戚,過年期間已經不團聚吃飯了,因為以往都是全部到你家吃一頓,在到他家吃一頓,輪流這來,然後說做飯太累,於是就乾脆不相互請吃飯了,我媽媽這邊親戚保留的還算好,可是今年我小姨提議說過年不用提禮品了,給來給去的麻煩,浪費錢,我丈人家已經不流行拜年了,相互間的一句祝福都免了!這幾年我們流行一個詞叫做“儀式感”,我們過日子要有儀式感,我們為了儀式感過個生日,我們為了儀式感過聖誕節,我們為了個生日花費幾千幾萬,難道我們最大的最具有儀式感的春節,我們就覺得繁瑣了呢??我想說大家還是保留下我們僅剩不多的這點傳統文化吧,春節是一年一度的節點,是我們對過去一年的告別以及對新的一年的期盼,是城裡工作的人會老家進行心理洗滌的最大機會,是我們親朋好友化解矛盾最佳時期,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家庭信仰的迴歸,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家!為我們的生活更有儀式感,為我們的生活有點信仰,讓我們的心靈能夠有一些歇息,有一些期盼!最後也祝大家在新年裡能夠收貨更多的祝福,迎接新的一年能夠幸福安康,做生意的生意興隆,工作的步步高昇,學習的學業有成!也祝孩子們在春節期間收穫更多的紅包,收穫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