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家雲飛and家庭教育
-
2 # 家庭根本教育
如何讓孩子快樂?
首先:你知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東西或是喜歡做什麼具體的事情?我們的孩子都是非常純真的,他們快樂與否都會很好的辨認出來。現在確實出現很多教育機構,古詩,舞蹈,繪畫,鋼琴…但是要知道你的孩子並不是全能的,更不是機器人,最好讓她自己選一個她有興趣的並且願意去學習的興趣班。我覺得也沒必要讓她樣樣都學,不要把她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給一點她喘口氣的時間。想一想她週一到週五要去幼兒園,週六週日還要去興趣班,已經夠忙的了。想讓孩子開心快樂,不如問問她自己想幹什麼,然後作為家長陪她一起去做,這就是孩子們想要的快樂。很簡單,簡單的陪伴,簡單的做她想做的事情。越簡單越好,太過於複雜,會讓她覺得快樂幸福遙不可及。
根本教育,和諧幸福的人。
-
3 # 家庭教育諮詢叢冬旭
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蘊藏著非常深的原理。
【現象】
正確的事情和愉快的事情的區別。
心理學上對人類動機的研究。
心理學認為人做事情都是有動機的,但歸根結底人類做的事情只有兩類:愉快的事和正確的事。
所有人類做的事情都在這個範圍內,不是愉快的事,就是正確的事,或是既正確又愉快的事。
比如:晚上想去唱歌,是愉快的事情,唱了心情會好!上班打卡,是正確的事情,不做是錯的,會受到單位的處罰。
人剛生下來時,頭腦中是沒有“正確的事”的概念的,只有“愉快的事”。兒童想吃、想玩、想睡覺、想讓媽媽抱、想讓爸爸揹著,做的事情統統都是愉快的事。
總結: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類做事情的兩大驅動力。
【影響】
以快樂為動力,人感覺輕鬆愉悅,動力持久。
以痛苦為動力,人感覺壓抑難受,起初動力強勁,很快就會產生拖延磨蹭等行為。
比如,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跟不上課程進度,所以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促使家長這麼做的,是家長內心的擔心和焦慮。
【名人故事】
從古至今,有很多名人故事,都一再證明從興趣入手,培養孩子好奇心,並不斷創造機會讓孩子去體驗。在體驗的過程當中,幫助孩子積累成功經驗。並及時的對孩子的成功的及時進行肯定,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並最終成為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專業人士。
比如,漢代的發明地動儀的張衡。明代的李時珍。醫聖孫思邈。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
【方法】
激發孩子學習動力(興趣)的公式:
1.接納,欣賞,尊重,愛
2.發掘孩子興趣
3.總結成功
4.身份定位(像xxx一樣,具備xxx的品質和能力)
5.定點提升
6.策劃未來
親子溝通中的愛的三種語言:
一是 三明治迴應
二是 非暴力溝通
三是 先跟後帶
愛的語言之一:三明治迴應:
第一層 哪裡做到了,哪裡做好了
第二層 哪裡期望下次做得更好,怎麼做?
第三層 做一個正面總結。
總之,學前期兒童的思維特點是形象具體思維,喜歡看見具體的實物,喜歡動手去操作。
記憶力的特點是以短時記憶為主。專注力專注時間10到15分鐘,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
-
4 # 艾米的眼睛會說話
網上大多數類似的問題答案或許都是 怎麼才能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吧
讓五歲孩子過得快樂呢,我說說我的經驗,
頭像上就是我的孩子,今年四歲半,他每天都過得樂滋滋的
1.選擇一家好的幼兒園,讓孩子特別願意去上學的那種。除了週末一整天不上學,週一到週五都在幼兒園裡和他的小朋友們一塊學習,玩耍,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在園裡他就非常開心,每天接他回來路上就開始和我叨叨個不停,今天誰誰誰沒去,喝了兩碗湯,老師又誇獎他了之類的,能感受到他的快樂,也願意和我分享。
2.選擇孩子的興趣學習。放學回到家,他就開始把他的玩具拿出來玩,自己創造人物,設定故事情節,玩的不易樂乎。完了看二十分鐘電視,就讓我給他講故事,好多故事書他都會背了,還是想聽,我也不厭其煩的給他講。家裡有電子琴,沒事就教他彈一會。他也很樂意去學,不用刻意教授孩子專業知識,寓教於樂。
3.結伴去做戶外活動。戶外活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讓孩子熟悉大自然,結伴去呢,有兩個小孩一塊玩,他們更能放的開。他們的思維,有時候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好了,就說到這吧,手有點酸就不打字了,報班學習可能會對孩子的將來有好處,忽視了孩子的童年樂趣,又何嘗不是孩子一輩子的損失呢!
-
5 # 生活有我而精彩李紅英
感謝這一個好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可是切忘記了快樂是簡單,但是當今社會工作吃飯問題人人都在學習奔跑,所以許多家長希望孩子多學習以後好幸福的生活!17年家人相聚在一個地方玩,因為喜歡吃一樣東西,吃多了一點,後來才知道其實自己吃不了多少!胃腸身體消化不了多少東西的,每一個人希望得到的不一樣,家長也不一樣希望孩子也更不一樣!多少父母家長想想我們想要什麼,孩子想要什麼,快樂這兩個字非常容易可是人人做到,放下拿起一些一些,當今社會真實現在的孩子!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幸福成長!快樂是簡單的得失,看個人拿與放!心態好一切應該不差!快樂是簡單的收穫和失去!看父母和孩子自己看重什麼了!謝謝!!!
回覆列表
如何讓五歲的孩子快樂?
能提出這樣問題的父母一定非常愛他的孩子,並且希望給予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誠懇的說:如果你敢面對作為父母的自己,面對自己缺少教育素質的事實。你就一定能充滿智慧地去愛孩子,就一定能讓孩子的童年世界裡開滿歡樂的花朵……
首先,作為父母應該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父母的教育觀念是父母教育素質的核心。
我們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徹底地讓我們覺醒和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和成熟。才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智慧,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為寬廣。
其次,正確的兒童觀是賦予孩子童年快樂的保障。
兒童作為人,具有和成人一樣的人格和尊嚴、一樣豐富的精神世界。父母過多的限制和慾望就是控制和剝奪孩子童年的探索之翼。孩子需要時間去成熟和發展,我們只需要靜靜的守護與陪伴。讓孩子的童真、童趣、童稚自由的伸展……蹲下你高大的身軀,用孩子能聽懂的關愛,走進那個懵懂而童話的世界。你的慈愛才是他生長的最佳土壤。
最後,童年時期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一生影響巨大。
在孩子的童年世界裡,爸爸媽媽是他唯一的風景。孩子的世界很小很小……
我們客觀的承認,做父母的情緒有時候很難控制。勞累、指責、抱怨甚至冰冷的表情不知何時出現自己的臉上。但是,你要記住,你每一次發脾氣,都是將自己心愛的孩子往遠處驅趕。直到有一天,那個蹦蹦跳跳的孩子突然安靜下來了……原本明亮如星的眼眸也變得黯淡無光……
如果你能時刻記得,那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你從護士手中接過小寶貝的那一刻……你曾暗暗發誓,這輩子要傾盡所有關愛他,保護他,照顧他……你的內心裡流淌著多少感動,多少喜悅和祝福……
直到有一天,他第一次喊你爸爸、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撲到你的懷裡……第一次揹著小書包,哭著和你說再見,走進陌生的幼兒園……
過去的分分秒秒是何等的刻骨銘心,可在做父母之前,誰會料到自己竟然會有如此感受呢?
愛孩子,並非如你所願。而是,如他所是。
時光不會倒流,童年只有一次,讓孩子的童年裡多一點快樂吧!你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