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競技盒子
-
2 # 李明威運動康復
「謠言一」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晚上不吃飯,就能減肥
真相:首先,相信大家都知道減肥的關鍵是:熱量攝入 < 熱量消耗。所以跟吃什麼、吃幾頓沒關係,只要攝入小於消耗就能減肥成功。早些時候,朋友圈流行的那些“過午不食”減肥法也是非常扯淡,不吃晚飯對心靈和胃造成的傷害都比較大,所以推薦大家少吃多餐、均衡飲食,這樣比不吃更好,也能堅持地更久。
「謠言二」無糖食品吃不胖
真相:關於吃,重點不在於吃什麼,而在於吃多少。嚴格意義上說,你的攝入小於消耗,就算吃甜食也不會胖的,但如果你覺得某個食物是無糖食品,所以放肆開吃,攝入過多也會胖的。
「謠言三」吃了XXX,7天瘦10斤不是夢!真相:首先要明確一點,減去 10 斤體重 ≠ 減去 10 斤脂肪,且不說斤數掉的太快反彈得也快,減去的 10 斤體重,可能包括 5 斤水分、3 斤糞便、0.5 斤肌肉、1.5 斤脂肪,我們減肥的終極目的是減脂而非減重,這 1.5 斤脂肪對你體型的改變並沒什麼卵用。
「謠言四」冬瓜茶荷葉茶普洱茶等茶類能刮掉你身上的好多油脂!真相:不管是荷葉茶還是冬瓜茶,對於減脂的基本是沒什麼作用的。雖然荷葉茶會攝入一些茶鹼,但對於提高代謝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正宗的冬瓜茶都會加糖在裡面,所以減脂就別提了。
當然了,常見的綠葉茶或紅茶,一般都含有較高的茶多酚,有不錯的抗氧化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補水飲品,只是沒有幫助減肥這一功效而已。
提到喝茶減肥,就不得不說一下各種減肥茶這種商家惡意搞出來的「瀉藥」。這種所謂的「減肥茶」往往是套著茶包的外衣,但卻摻雜了具有刺激腸道加快蠕動的番瀉葉,飲用後會引起嚴重腹瀉。
這種「減肥茶」不僅不會消耗脂肪,還會導致身體脫水,長期有破壞腸道菌群穩態的風險。所以還是不要嘗試的好,控制飲食加運動才是正解。
「謠言五」肌肉太多不長高真相:超級肌肉男——施瓦辛格幼時練習健美,1967 年 20 歲時獲得了環球健美及奧林匹克先生頭銜。但是你知道其實他的身長高達 187cm 嗎?
身高的 70% 是由遺傳決定,我們能改變的就是剩下的 30% ,也就是後天的營養、運動、睡眠等因素。
練肌肉是一個「肌肉受到刺激後-肌纖維撕裂-修復重組-再撕裂-再重組」的過程。而當肌肉在吸收營養物質、修復再增長的過程中,你的身體會爆發式地分泌一次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不但對蛋白質有促進合成作用,還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分長,讓你長高!
儘管如此,青春期發育期間,因為骨關節處於生長髮育期,正常做力量練習就好,不建議做負重下肢練習。
「謠言六」喝蛋白粉對腎有傷害?
“喝蛋白粉對腎有傷害”這句話中,首先要看你對“傷害”是怎麼定義的,過多蛋白質的攝入是會加重腎臟負擔,但不一定會引起病變。成人每人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是 65—90 克,或者按總能量計佔 10%-12% 即可滿足代謝需要。如果想相對多地攝入蛋白質,又十分在意自己的腎臟健康,可以每 2-3 個月去做一次體檢,查查肝功、腎功、血生化等。
「謠言七」長時間不練肌肉會變成肥肉真相:首先要明確一點,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醯甘油酯,肌肉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脂肪不會轉變成肌肉,肌肉更不會轉變成脂肪。二者完全不一樣,怎麼可能互相轉化!事實是肌肉會因為不鍛練而萎縮變小,脂肪會因為攝入大於消耗而堆積。
「謠言八」越胖越容易練出肌肉,所以要長壯,先吃胖
真相:肉多也不代表力量大。就像上面說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肌肉需要不斷進行力量練習、均衡的營養以及充足的睡眠造就的,跟脂肪沒有關係。
-
3 # Theroad
“女生健身會練成塊肌肉,練成金剛芭比。”簡直荒唐。肌肉可不是像練成就能練成,而且女性和男性比又更不容易練成肌肉,那些【金剛芭比】你可知道她們做了多麼變態長期的訓練,怕自己練成金剛芭比的女生簡直太高估自己了。相反,像維秘超模也都每天做大量鍛鍊,所以她們的身材苗條而健康,鍛煉出的肌肉線條讓身材看起來更加優美,根本沒變成金剛芭比。
-
4 # 你不知道的點點點
1、 練哪瘦哪,區域性減脂,想瘦腿?想瘦肚子?
這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常識性錯誤,認為鍛鍊哪裡就會減哪裡。很多肚子上有肉的朋友,覺得要減肚子,就會使勁做仰臥起坐。但其實仰臥起坐除了對腹肌有訓練效果,對減肚子上的脂肪往往起不到多少作用。脂肪往往有優先堆積的部位,你可以把肚子看作是脂肪的倉庫,當身體脂肪過剩的時候就會藏到那裡去。要減倉庫裡的脂肪,就需要讓全身的脂肪都消耗,倉庫的脂肪才會慢慢被利用拿出來。
2、 運動出汗越多越減肥需要明白的是出汗這個現象的原因,出汗的目的其實為了帶走熱量。當身體過熱的時候就會出汗,所以跟減肥沒關係。如果出汗能減肥,那生活在熱帶的人是不是都骨瘦如柴呢?不是吧!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同人在運動後的出汗量也是不同的,出汗量多少並不與運動強度成正比,運動強度不以出汗量為標準,而是要權衡心率數
脂肪絕大多數是由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消耗的。看看脂肪的化學式CnHnOn,二氧化碳CO2就明白了。剩下的H才是有點水份的參與,但不到18% ,84%的脂肪都是透過呼吸消耗的。
而且脂肪氧化需要水解,這個過程需要水,所以不喝水就算了如果還往身上裹保鮮膜使勁脫水……別說消耗脂肪效果打折扣,隨水份流失的電解質可能會讓你抽筋和痙攣。
3、 不吃就能瘦成閃電很多人為了減肥,選擇一段時間什麼都不吃,這其實是非常不健康的,也不會有效果。首先,不吃很容易因為營養供應不上導致身體出現疾病;另外,即使不病,這種方式也不可能長期堅持,即使前段時間不吃減肥有成效,一旦不堅持就會回到解放前。
4、 跑步40分鐘後才開始消耗脂肪跑步第一分鐘就開始消耗脂肪了,只是供能比例比糖供能的比例小而已。這個可以由下圖看出來
因為脂肪氧化很麻煩,又要水解又要運輸的,而糖類一開始就在肌肉細胞和血液裡存著,直接就可以拿出來用。但實際上只要運動了脂肪就會參與供能,包括平時的呼吸和走路。
至於這個40分鐘更需要吐槽了,性別不一樣,運動強度不一樣,配速不一樣,吃的東西不一樣,誰知道你體內的糖要多久才能消耗完啊?
5、 運動完吃東西相當於白練,吃完就變脂肪這個言論可以說是謠言中的戰鬥機了,運動完吃東西還要看你吃什麼,吃多少。但什麼都不吃是非常不明智的。
運動時消耗了大量的糖原,平時這些糖原是身體作為可以馬上呼叫的能源必須儲存的,所以運動後急需補充糖原,這個時候反而吃進去的東西反而最不容易變成脂肪,都拿去補充糖原了。
所以建議運動後補充高碳水低脂肪的食物,香蕉,土豆,牛奶等最佳。
像可樂和巧克力零食什麼的就算了吧吃了這些才是的確相當於白練了。不過我個人經常就是因為想吃這些才鍛鍊的~
-
5 # 老宗醫網
謝邀!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健身也就成了大家增強身體素質的一種重要手段。比如這幾年的跑步運動分享軟體大火,包括微信、QQ中也推出了記步功能,一些手環上也有個人運動記錄……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在昭告大家,多多運動才能強身健體。但是,朋友圈經常又在傳各種健身誤區,到底可不可靠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
1.誤區:空腹運動,有害健康
有的人認為空腹餓著肚子運動,對健康大大不利。實際上,空腹進行適度運動,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騎腳踏車等,有助於減肥。
分析:這是由於此時無新的脂肪酸進入體內,較易消耗多餘的脂肪,特別是產後的脂肪,減肥效果優於飯後1~2小時的運動。
2.誤區:出汗才算有效運動
有的人會說,你看你,汗都沒出,等於沒運動。實際上,出汗不出汗,不能用來直接衡量運動是否有效。因為每個人人體的汗腺都不相同,分活躍型和保守型兩種,這與遺傳有關。
解析:運動前的熱身是為了適應後續鍛鍊,有利於伸拉,以免造成損傷,並不是熱身就一定是出汗。
3.誤區:運動強度越大效果越好
有的人認為,多運動,強度加大,就可以讓減肥效果更好,比如每天原計劃是跑3圈,現在增加到5圈。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表明,體內脂肪的減少取決於鍛鍊時間的長短,而不是鍛鍊的強度。因為各種鍛鍊開始時,首先消耗的是體內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後,才開始消耗脂肪。而劇烈運動在消耗糖後多已精疲力竭,難以再繼續堅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只有較緩慢而平穩地持久運動,才能消耗更多的熱量,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4.誤區:晨練比晚練好
其實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黃昏時的心跳、血壓最平衡,最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改變;黃昏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最敏感,人體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黃昏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應該是暮練比晨練好。
5.誤區:不管選擇什麼運動專案,都穿一種鞋
應根據不同標準挑選運動鞋。要注重功能性,不同專案的運動要穿不同的鞋,要合腳舒適,運動鞋的氣墊能防止震動,減輕關節壓力,給運動以安全的保障。
-
6 # 劉洹Burning
謝邀,現在健身無疑是正當紅的一種大家都熱愛的東東。那麼健身大熱起來,當然對於我這個力致於傳播健身知識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呢,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處就是網際網路傳播速度實在太快了,分分鐘你就能接受最新的諮詢。所以有什麼健身知識,透過網際網路一下子就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瞭解到哦。但是壞處就在於網際網路的資訊大爆炸,導致人很難靜下心去仔細研究一份健身乾貨,以至於出現了許多健身領域的謠言。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長期被大家誤以為是正確,其實錯的離譜的知識點。
運動中不能喝運動飲料,否則會對身體或者想透過運動減肥的人就白運動了。那麼 事實上是否是這樣子呢,且聽我娓娓道來。人在運動過程中體內的糖會被大量的消耗,於是我們人就會容易產生疲勞感。為了快速緩解疲勞感,我們其實是鼓勵人運動後去透過運動型飲料去及時身體所缺的糖分的。運動型飲料的主要成分一般就兩個,水和糖。而且運動後,越早喝就越好。根據研究顯示,運動後即刻補充或者間隔一兩個小時補充,人體對糖的利用效果最好。這也是為什麼看NBA的朋友會發現,運動員一下場休息就猛灌佳得樂,道理就在這裡。他們需要回復體力,為再次上場做準備。
-
7 # 昊體育
一是:女生經常健身、跑步會導致小腿變粗;二是:經常做仰臥起坐可以減小肚子。三是:游泳比跑步熱量消耗大,所以游泳更能減肥。
小腿變粗也就是說會長肌肉?其實,對女生來說,長肌肉是很難的,需要雄性激素,而女性的雄性激素僅僅是男性的1/12,非常少。即便是男性,訓練非常辛苦,也不是特別容易就增肌了。而且,女性的肌肉是很纖細的、肌肉線條很漂亮,與男生不同,女生練出了些肌肉會使身材更好,更加前凸後翹。當然,職業健美選手除外。有的男性也表示自己不想練得變成施瓦辛格,真的不必為此憂慮,就像你開店做生意,也當不了馬雲、李嘉誠一樣,因為太難了。
至於小腿會不會越跑越粗,只要跑步姿勢正確,在跑步後進行必要的拉伸和肌肉放鬆,就不會變成小粗腿了。
減小肚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區域性減脂。而仰臥起坐這個動作N年前就被否定了,反而經常做仰臥起坐會加強不該加強的肌肉(髂腰肌),容易造成骨盤前傾。有時候肚子上的肉還沒怎麼減,腰就開始疼了。所以,腹部塑形,推薦的是做“卷腹”。而且,減肥要從有氧運動開始,只減區域性是不現實的。
游泳的熱量消耗的確很大,但單純從減脂上來看,不建議游泳。因為泳池的水溫通常要比人體的體溫低十幾度,人體是有自我保護的,會抵抗外界的溫度來適應,自然地保護起來而不讓脂肪掉,這就加大了減脂的難度。此外,大部分人游泳很難連續地遊15分鐘以上。而我們做有氧運動,是至少20分鐘以上才能有效。當然,偶爾去遊一次,作為對枯燥鍛鍊的一種調節是可以的。
-
8 # 上海運動營養
只有掌握基本的運動科學知識,才不會被謠言所迷惑。
比如最多的誤區:
說某某運動能治療疾病、什麼運動減脂最快,什麼運動能讓人長高等。
-
9 # 90斤小可愛
推薦可以看這裡:
減肥一定要知道的健身謠言!這些事不能隨便做(第一期)
後續會繼續分享~
-
10 # 啟邁斯健身
今天邁邁還要就減肥這個方面,給大家指出7大誤區,看看你有沒有做錯吧。
1誤區一:
誤區一:剛開始鍛鍊就“用力過猛”是個大問題。
留言中也有小夥伴會反映,說鍛鍊了一段時間後肌肉非常痠痛,就沒有辦法堅持鍛鍊了。邁邁推測是因為你突然間進行大量運動,導致身體無法一次性承受。這種情況下,還有可能出現嚴重的疲勞感、渾身痠痛,或是引起肌腱、肌肉拉傷等問題。正確的鍛鍊方法是:從小運動量、小幅度、簡單動作開始,讓機體有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叫疲勞期,大約半個月,然後逐漸增加運動量,加大幅度,動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難。所以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哦,有些小夥伴問我“為什麼我慢跑一個月了還沒有瘦?”現在知道原因了吧!
2誤區二:
誤區二:不是使用的器材越多,鍛鍊的效果就越好。
有些小夥伴會使用器材進行鍛鍊,但不是器材用得越多就越有效果的,這樣不僅會佔用你很多時間,還會因為運動量過大、過強,導致全身痠痛。正確方法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最佳的鍛鍊方案,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實現你的健身計劃。比如計算一下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考慮是從減脂開始還是增肌開始。
3誤區三:
誤區三:只要多運動,不控制飲食也能減肥。
邁邁給大家打個比方好了,比如你有一個浴缸,你每天用水盆從浴缸中舀水倒掉,但是一直開著進水的水龍頭,你覺得浴缸會不滿出來嗎?肯定會滿出來嘛!所以如果要減肥或健身,一定要控制飲食,特別是含糖飲料、薯片餅乾等,吃一口就把跑步20分鐘消耗的熱量還回來了。如果已經減肥成功,就更應該從飲食上進行合理調控,保持來之不易的成果了。
4誤區四:
誤區四:空腹運動有損健康。
這點我們昨天的推送中提高過,邁邁就不廢話了,傳送門在此,點這裡檢視原文:空腹晨跑真能減肥嗎?
5誤區五:
誤區五:出汗越多不代表運動效果越好。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點:不能用出汗的多少來衡量運動是否有效。每個人的遺傳基因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的汗腺也都不同,有些人屬於活躍型,稍微活動一下就出汗,有些人屬於保守型,不太容易出汗,所以用出汗多少來判斷運動效果,是不科學的。想要有良好的運動效果,邁邁建議大家在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這樣身體活動開了才能更好地鍛鍊。
6誤區六:
誤區六:運動強度越大並不是減肥效果越好。
大家身體內的脂肪可以透過運動消耗,但是消耗的過程在於時間的長短而不是運動的強度。我們在運動過程中,最先消耗的是體內的葡萄糖,消耗完葡萄糖之後才開始消耗脂肪。但是劇烈運動在消耗糖後已經很難再繼續堅持,所以脂肪的消耗並不多,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只有較緩慢而平穩地持久運動,才能消耗更多的熱量,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7誤區七:
誤區七:早晨鍛鍊要比晚上鍛鍊效果好。
其實早晨的血液凝聚力比較高,更容易造成血栓和心臟病突發的情況,反而到了晚上,人們的心跳、血壓最平衡,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最敏感,應激能力也比較好,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晚上鍛鍊比造成更好。
-
11 # 竹竹健身
大家好這裡是行走荷爾蒙丿
在健身初期,很多新手都會走彎路,多半是因為一些網路上的謠言所導致的,。那麼接下來就告訴大家幾個流傳比較廣的謠言。
1.跑步時出汗越多減肥效果越好很多人會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什麼“出汗越多越有效”這種謠言。其實,出汗和減肥可以說是沒有一點關係,出汗只是身體利用水的排出來給身體降溫以達到恆溫的目的。
2.練的越多肌肉越大很多沒有接觸過健身的人基本上都會認為只要天天練,就可以長出大塊的肌肉。那麼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
當你身體某一個肌肉每天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它每天就會處於一種沒休息好就又要開工的疲勞狀態。就好像你還沒睡夠又要開始工作一樣,身體很快就會出毛病。
3.只有有氧運動才能減肥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只有跑步、跳繩等這些有氧運動才能減肥,直到發現epoc(運動後超量氧耗)後,才被人們所知無氧運動也能減肥。無氧運動後身體會利用脂肪來補充糖原,那麼這就等於是在減肥了。
4.可以練成八塊腹肌這個是一個流傳非常廣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八塊腹肌可以“練”成。其實每個人都有腹肌並且挺發達,但是腹肌只不過是在你的厚厚的皮下脂肪底下被蓋住了而已,這就然人以為自己沒有發達腹肌。
所以要有八塊腹肌的第一步就是要減肥。第二點就是你要有八塊腹肌的基因。腹肌的個數都是有基因做決定的,不管再怎麼練,只要沒有擁有八塊腹肌的潛質,那麼再怎麼練也不會擁有八塊腹肌。
5.減肥人群不能吃有的食物脂肪很多減肥的人都會聽過這樣一句話,那麼真的可以完全不吃脂肪嗎?答案是否定的,不管什麼食物都不能攝入太多或者太少,脂肪也是一樣。雖然脂肪會讓人容易長胖,但是脂肪裡面含有人體所需的必須脂肪酸,必須脂肪酸是人體不可或缺的。
-
12 # 健身沈優秀
健身的謠言與真相之一:硬拉到底是不是練背的動作 硬拉練不練背?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看起來好象很明白的一個問題,它的目標指向並不明確。而且它是一個典型以健美分化訓練理念卻要解析一個全身性動作的問題。但我如果這樣問呢? 硬拉主要練的是不是背? 硬拉可不可以練到背? 不做硬拉練不練得出來背? 這問題一個改三個,如果想問的更細緻則會得到更明確的答案,這三個答案是,硬拉的主動肌是膕繩肌和臀大肌,穩定肌是背部肌肉,所以,主練不是背。 第二個:硬拉可以練到背,因為在動作過程中 ,上背的斜方,菱形肌,背闊肌,下背的腰方肌,全背的豎脊肌都有大量參於。所以硬拉可以練到背。 第三個,不做硬拉練不練得出來背?當然可以,如果僅以背部肌肉形態為目的訓練,那硬拉甚至不是個高效的動作,現在不少健美運動員的訓練中,它並不是重點專案。 回到話題本身,其實這個問題是不精確,沒有實際意義的問,所以得不到合適精確的回答,但這個問題 前年在大斌論壇,居然成了一個導火索,好似一戰前的巴爾幹。 大斌上兩派的觀點: 甲:硬拉是伸髖力量為主,所以主練的是膕繩肌和臀,應該放到腿部訓練 日 。 乙:硬拉必須上背部有足夠力量才能拉起足夠大的重量,相比之前,腿部肌肉更強壯 ,反而 不是薄弱環節,所以應該歸於背部訓練。 其實從基本理論上,兩邊皆不為錯,但在訓練安排上,如果你做的健美訓練,那把它 放在背部訓練日較為科學 。 但在訓練細節的把握上,乙方做的更好,因為很多實踐不夠的訓練者認為,硬拉彎腰的錯誤是因為伸髖力量不夠,所以向腰背部肌肉借力了(這部分經驗太少,邏輯明顯錯誤) 借力型的動作錯誤只會出現在強壯的肌肉給較弱肌肉當穩定肌的情況下,反之則不可能,比如 彎舉時你可以借到腿力,因為彎舉的最大重量,你做反握高翻都輕而易舉 而一個人硬拉的重量,他自己根本不可能練划船。 還有部分訓練者認為:硬拉彎背是因為腰背力量不足(下背部的豎脊肌和腰方肌) 它不能承受伸髖力拉起的巨大重量,所以彎了,但這個說法的失誤之處在於,保持等長收縮要比等張收縮容易的多,如果真的承受不了,那是拉不起來的,但彎背硬拉者都能拉起來。 正解就是,上背部保持胸椎緊張的肌肉不夠強壯。 在胸椎不能保持緊張時,下背部很難保持正直或者反曲。 當然,還有種例外的情況,握力不足,上拉時為了槓鈴不滑落,上升速度太慢導致。 如果你硬拉時彎腰,而站躬身時動作很標準,那你應該好好練練上背肌肉了,,最好的選擇是胸椎式槓鈴划船 ,反式划船和 Y字臂上舉。 健身謠言與真相: 減肥藥的秘密 說到健身行業,沒什麼能比減肥這個行為更能帶來巨大的商機和利益了,想要變成苗條女孩,性感女神的姑娘,恐怕只一個年齡段,也會比那些喘著粗氣,操練槓鈴的雄性動物的人數多幾倍,更何況女人更愛幻想,女人更容易被打動,最重要的是,女人更愛花錢。 所以,任何商家有機會了,都不會對這塊巨大的肥肉無動於衷(不要誤會,不是說胖姑娘身上的脂肪), 所以呢,他們有機會要利用機會,沒機會要創造機會。包括虛假謊言,過時科技,媒體炒作。一切一切。 減肥這回事,有些人想得簡單,有些人則認為比登天還難。其實原理很簡單,就四個字“入不敷出” 行動起來就王老漢和泰拳酥說的,管住嘴,邁開腿 就可以,當然實際操作上,沒那麼簡單,食物,進來多了,自然會堆積,但是如果吃太少,肌肉這類有用的機體就會減少,反而會消耗不掉, 更加不能用對身體有害的藥物,不然整個機體會亂掉,自己反受其害。正確的做法只有 規劃飲食,規律生活,好好鍛鍊。 下面扒一扒神奇的減肥藥都有哪些品種。 一,食慾抑制劑 :這類以西布曲明為代表,它可以透過影響神經間質傳遞來抑制食慾,目前有說法認為它是以影響5-羥色胺的傳遞功能來影響食慾, 但這種物質同時也影響基礎代謝,心跳,血壓體溫等重要生理機能的調節,就好象大腦司令部的傳令兵,把他幹掉了,雖然外面叫餓的訊號傳不到大腦裡了,但穩定調節的指令也傳不出去了,同時它還一定程度上影響情緒,所以這種減肥藥的副作用有著抑鬱症,心率不齊,代謝紊亂,等等。 二,瀉藥:這類以蕃瀉葉或者其它洩藥為主要成份,這些藥物原作為通便,可以做便秘的特效藥, 大家都知道,拉肚子厲害了,連拉幾天,人會瘦一圈兒,所以就有沒良心的人想把這個當成減肥藥來賣,其實問你句話:你願意一輩子拉肚子嗎? 你肯定不願意 而且瀉藥造成的瘦,幾乎完全是水分,如果拉得太猛,你可能會因為電解質失調而出現嚴重的症狀(有很多人因為霍亂弧菌拉肚子拉死了,就是因為脫水,電解質失調) 如果你以為劑量輕,拉得少沒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拉得輕是不容易一下出事,但長期用習慣了,你用了就拉,不用就便秘,這樣反反覆覆對腸道惡性刺激,很可能會誘發直腸癌。 二點五:利尿劑:這個放這裡說,是因為它藥理雖然跟瀉藥完全不同,但給人帶來虛假減肥表象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透過讓人體過多排出水份造成虛假的體重減輕現象。利尿劑對腎臟傷害較大。 三,興奮型內源激素:這類以 甲狀腺素或三碘原氨酸, 為代表 ,這類激素在人體內本來就是調節代謝機能,可以增強代謝 和消耗, 看似內源激素無害而且功效強大,但實際用起來卻會攪亂你的下丘腦-腺體軸向控制系統,也就是說,你亂吃激素,自己的激素系統就會亂成烏七八糟。 四 興奮型 外源藥物 這類以安非他命類的興奮劑為代表,這類啥也不 說了,軟性毒品,知道吸毒 的害處就知道它害處了。 五,合成代謝類固醇 ,這類一般減肥藥不會新增,常見於運動員使用的提高體能藥物,但也聽說有藥物含這些成份,它的短期危害比較小,但是你確定你想變成個虯鬚大漢嗎? 還有曾經隱約聽說有人在左旋肉鹼補劑中新增 克羅倫特(瘦肉精)來增強效果。請詛咒這些把你當豬的人。 六 糖類吸收抑制劑: 此類藥物以阿卡波糖為代表,它的作用是抑制糖份分解的酶, 使人體減少吸收達到減重效果,這裡說個題外話,有些驅腸道寄生蟲的藥就是類似的原理,驅蟲藥可以阻滯寄生蟲的糖代謝(跟人的代謝不同,所以人不受影響) 它就會餓昏,被當成大便排出去。 所以呢,你如果不想變成一條餓昏得象一坨大便一樣的寄生蟲,那請不要用這類藥物減肥吧。 七,脂類吸收抑制劑:這類以奧地司他為代表,跟上類作用類似,不同點在於它是阻滯脂肪類的吸收,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化學禁食” 絕食減肥縱有千般不好,至少還有一條能練練意志力,你用化學禁食把這唯一一條不起眼的好處也消除了。 肌肉,性 與訓練 ----------性與健身的謠言: 時常在組裡見到 “肌肉男是不是JJ小” 練負重是不是影響長高? 深蹲是不是增強效能力? 這些具有強烈誤導傾向的問題,因為大多數不負責任的回答會對人們的健身熱情造成負面打擊。 所以在這裡總結一下,如果再有類似毫無技術含量的討論就刪貼了。(原文發於豆瓣健身小組) 1 ,肌肉男是否JJ小: 不確定,他JJ小不小跟他本人先天長出來的有關,跟肌肉無關,誤解源有兩個,一,看了健美運動員的照片,在粗壯的大腿肌肉對比下,是視覺上顯得小了,二是在健身房浴室看到了訓練剛結束的肌肉男,他們可能因為肌肉充血而導致JJ暫時變小,但放鬆後泡下熱水,立刻會恢復原來大小,而且肌肉會把血液抽離前列腺,前列腺充血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如果有人因為練肌肉而大量使用類固醇,那可能會導致他內分泌紊亂而陽萎。 2 練負重尤其是深蹲,會不會影響長高, 不會,這個誤解源於對舉重運動員的誤解讀,他們在少年選材時,第一標準是腿部爆發力,可能會看你立定跳遠成績。第二標準是骨架比例,選矮些的更有優勢 。實際上負重訓練會增加骨質沉積,會比原來長得更高。 影響身高增長的訓練也有,柔軟體操。 當然,還有個倒逼的原因-------類固醇,可能會讓運動員骨垢線提前閉合。 3 深蹲會不會增強效能力: 深蹲之類的訓練會提高性激素的分泌,然而 過於刻苦的訓練會帶來性激素的負面影響,是一消耗激素,二是有對抗性激素的皮質醇增加。所以 純粹訓練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 此外就是激素會一定程度上提升性慾,但對效能力的幫助並不多。這個更多的依賴於技巧 4 性事會不會影響訓練和肌肉生長: 有影響,但影響很小, 據部分研究男性排精對性激素的影響是 排精第二天會升高然後小幅度波動,在第七天會升到峰值,然後會持平,再一段時間無排精會下落,所以 規律和諧的性事有助於肌肉生長,但肌肉相關的激素雄激素只佔了一小部分,還有很多的生長激素 胰島生長因子等等。 健身謠言與真相二-----------------深蹲與翹臀 隨著“不深蹲,無翹臀”的話題在微博上熱火朝天的討論,紅得發紫的傳播 ,似乎每個人都覺得 自己不練深蹲就不算修型,不算健身。大有大斌網“深蹲萬歲,批鬥上肢主義”的勢頭。 當然,有支持者就有反對者,反對得措詞嚴厲,對深蹲黨大加批判,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不可簡單的定性為非黑即白。 今天俺就隨便寫一寫深蹲與翹臀的關聯性與真實性 首先來看一下翹臀的首要條件--- 發達的臀大肌,它的結構。 這是某人右腿的臀大肌,如果我們在左邊加個映象,那這人兩腿就長齊了,兩陀臀大肌正象一箇中間沒橫槓的A字。 但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給它加這條橫槓,它的位置大約就在圖中,臀大肌那個字樣的水平高度,以這條橫槓為界,把它分成上部和下部, 其實在實際中,這個上部和下部的區分是以骶骨面和骶骨面以下為界。 骶骨如圖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上部和下部的功能不同之處:先踏上一階臺階,然後用力把另一隻腳也上去,這個上的過程中,自己摸摸 屁股,就能感受到,是臀大肌下部在用力。然後,試試另一個動作:雙腿伸直站立 ,把一條腿直著向後抬起 這時是臀大肌上部在用力。 它們的分工是不同的,下部的功能叫“髖關節伸” 上部的功能叫“髖關節超伸” 在訓練動作中,“髖關節伸”的動作 有,深蹲(各種型別) 硬拉(各種型別),箭步蹲,負重上臺階,腿舉等等。 它們都可以練臀大肌下部,其中據肌電測試,臀大肌活性最高的是 Reverse hyper如圖: “髖關節超伸的動作”有 臀橋,驢踢(俯姿後上踢) 俯臥腿臀上舉,後挑腿器械訓練等等。 據肌電測試,臀大肌活性最高的是臀 橋(負重) 就功能性而言,髖關節伸 實際上是 跳躍動作的區域性表現,而 髖關節超伸,則是跑步動作的區域性表現。 從上述可知,深蹲對訓練臀大肌效果 有,但是是集中於臀大肌下部,而且並不是效果最優的一個。最優的是 Reverse hyper。 此外,上文所述深蹲都是正常次數範圍內的負重深蹲,網上流行的一次訓練數百個無負重深蹲我是堅決反對的。其原因第一點是無負重和負重完全就不是一個動作,因為無負重的重心在腰臀部,伸髖力沒有負荷,伸髖沒負荷怎麼能練到臀部呢? 其二是 要增大肌肉主要是的訓練二型肌纖維,刺激強度低,次數多的做法根本是和二型肌纖維訓練背道而馳的。 其三 女性臀部需要一定的脂肪才會看起來較大,做這種類似有氧運動的訓練,只會把屁股練小了。 負重深蹲的價值:在所有全身力量訓練中,負重蹲的價值可謂極 高,因為它是全身發力模式下的閉鏈動作中,能使用重量最大和行程最長的,閉鏈動作更接近於人類自然動作(跑,跳移動)對協作肌肉工作的神經共濟功能有良好的訓練作用。因此比腿舉類開鏈動作價值 高。 臀型訓練的建議:在歐美,姑娘們完全可以以深蹲硬拉為主來訓練臀部,因為她們骨架中腿的比例較長,訓練臀大肌下部會讓屁股呈現很漂亮的A字型。如果你的肢軀比例類似,可以採取同樣的方式。 而另一些骨架比例不是這麼好的女性就要注意了,你的目標應該是提高臀線,提高重心,以臀橋為核心動作訓練臀大肌上部,當然這還不夠,還需要發臀中肌,它會帶來較高的側面曲線。 結論: 無深蹲,也可翹臀,但深蹲的訓練價值遠不止於此,應該多練,以臀部為目標的訓練,以 Reverse hyper和臀橋為上佳。 要完美臀型,需要根據自己體型用不同的方法,必要時要養出一些脂肪。 平板支撐與腹肌 首先,一個訓練動作,或者一種訓練方法被設計出來,在設計者眼裡,它是做什麼用的,在傳播者,應用者眼裡,他又是做什麼用的,在利用它做商業炒作時,它又是起什麼用的,OK 就以平板支撐為例。簡單的說,它設計的作用就是增強腹肌的力量,保持脊椎的穩定(詳細後說) 在應用上,有人用來練球類,田徑專案中的核心穩定,有人用來練腹肌,但是到了炒作者手裡,就成了“給你六塊或者八塊漂亮腹肌,秒殺仰臥起坐和卷腹的神秘動作”, 有人炒作就有人信,有人信就有人失望,有人失望就有人批。看看,好好一個動作,你需要就練,不需要就不練,幹嘛這樣呢? 下面具體說說平板支撐和腹肌訓練,首先 要明白你練腹肌是幹嘛用的,是練出八塊腹肌去 勾搭小姑娘還是去參加健美比賽,或者去沙灘派對上顯擺一下,還是在其它專案中 起到力量傳導和維持脊椎的穩定作用。你需要的是圍度,力量,還是線條 , 如果需求只是線條那不用繼續看了,去減脂吧。 腹肌的圍度,真正需求的人很少,也很少見人專門 為了圍度而練,現在很火的麥大溼在影片裡說的平板效果不好,就是因為其訓練模式跟圍度增肌訓練的模式大相徑庭,問題是你需要很大塊的腹肌圍度嗎》? 其三,腹肌力量,在說這點前我覺得你可以思考一下,在任何一個體育專案,或者日常勞動的 力量輸出動作中,有沒有靠前屈脊椎為主要發力模式的, 如果有,請@ 我,我目前還沒有發現一個有的。所以,腹肌的力量,主要功能還是維持脊椎的穩定,使下肢的力量能有效的傳導到上端。 從這個角度來說,等長收縮的靜態動作才是和其相適應的用力方法。 這麼說,平板支撐是好方法?所有人都有必要練? 答曰:仍然要從目的性,個體差異上來定論, 平板支撐的目的是“啟用”而非“負荷”如果你骨盆位置很正,腹肌活性很高,那平板支撐這動作可以從你的訓練計劃裡刪除了,你有這個時間,練練 深蹲硬拉,高翻,出髖推,或者練練土耳其起立,各種負重行走,效率都要高出很多很多很多。 但是大多數人因為缺乏運動,坐得太久,腹肌很容易變成 你動作中落後的,起不到作用的部分,以至其它肌肉代償了它的功能,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損傷。 這個時候,啟用腹肌,改變運動姿態,將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改變,我講得夠明白否?
-
13 # 急救醫生賈大成
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最好辦法,如今熱愛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但如果運動方式方法不對,達不到鍛鍊的效果,反而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有些人認為,運動量越大效果越好,結果過量運動後的導致疲勞、渾身痠痛,有時在運動過程中會引起肌腱、肌肉拉傷,得不償失。
同樣有人覺得運動強度越大,減肥效果越好。實則體內脂肪的減少取決於鍛鍊時間的長短,而不是強度。剛開始鍛鍊時,消耗的是體內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後,才開始消耗脂肪。只有較緩慢而平穩地持久運動,才能消耗更多的熱量,因此,長時間的低強度長時間運動最有利於減肥。另外不要為了效果明顯而一味地延長運動時間,因為這樣代謝廢物的大量產生,機體來不及清理而造成堆積,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
有些人認為“運動貴在堅持”,於是即便有病也要堅持,導致病情加重,不得不停止運動。堅持鍛鍊當然提倡,但也要科學遵循,身體生病免疫力會降低,要等身體康復或者相對好轉後再鍛鍊才是正確選擇。
有些人認為只有出汗才算運動有效,人體的汗腺和遺傳有關,有人天生不愛出汗,只要運動達到效果,出不出汗沒有關係。
還有人管不住嘴,看到好吃的就多吃,然後想靠著加大運動量來消耗熱量,這種做法只能做到熱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往往將辛辛苦苦的減肥成果化為烏有。因此,除了進行運動外,還應從飲食上進行合理調控。
-
14 # 九小妹減肥記
跑步是晨跑好還是夜跑好?跑步是慢跑效率高還是快跑效率高?跑步是不是會傷膝蓋?跑步是不是要跑夠30分鐘才能有效燃脂?關於跑步這件事,近年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說明了人們對健康以及體質的重視,人們有了健身以及減肥這種習慣。關於上述關於跑步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搞不懂,小九在這裡說說其中一些誤區!
誤區一:跑步三十分鐘才能燃脂
傳說中,跑步只有超過30分鐘才能夠燃燒脂肪,在之前的都是消耗自身的糖原。從結果來說,跑步時間長了,減肥的效果確實會好一點。畢竟跑步半小時和跑步三小時,消耗的熱量肯定是不同的。其次,身體的糖原是不可能被燃燒殆盡的。人的身體是很充分的糖原的,一旦出現不足,只要及時補充就行。若是身體糖原被全部消耗掉,身體會表現出類似低血糖的反應,除了疲憊,還伴有一定的眩暈以及眼花的表現。
那麼,你問問自己你跑半小時後,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嗎?如果沒有,就別再信這樣的謠言了。
誤區二:想減肥慢跑就行
很多減肥的人很盲目的認為,只要跑步了我就是減肥了。是的,從結果來說確實如此。但減掉所謂的肥,其實很少的。換句話說,慢跑減肥效率比你想象中的低。
那麼,想要有好的減肥效率。我們更應該選擇變速跑。根據個人的情況,堅持1~3分鐘的快跑,然後休息30秒左右,接著又是1~3分鐘的快跑,如此迴圈。選擇這樣鍛鍊的人,最好開始的時候堅持半小時就行,不作強求。
誤區三:跑步會傷害到膝蓋
確實沒有錯,跑步會傷害到膝蓋。但是這是基於好幾個原因得出來的結果。首先,體重過重的人,進行跑步鍛鍊是很容易受損的。其次,跑步姿勢不正確的人,對膝蓋的傷害是成倍的。最後,是一些跑步前缺乏熱身,跑步後缺乏拉伸的人。還有一些跑步時間過長的,膝蓋能不受傷嗎。
因此,想要膝蓋不受傷,要注意好上述的點。跑步之前做好10分鐘的熱身,跑步完了之後要做好拉伸,讓膝蓋的關節液能夠充分分泌,達到保護膝蓋的效果。
誤區四:晨跑夜跑必須分出一個優勝來
晨跑和夜跑,本質上都是跑步。沒有必要一定要分出一個勝負來,你有時間就晨跑,沒有時間就夜跑。只要多注意一些跑步的環境,跑步的姿勢,以及跑步前自己的狀況即可。其實並沒有這麼多可作對比的。
-
15 # 健身小喬super
誤區1:平時不練,週末猛練
平時工作很忙的加班一族經常會這樣,每到週末,他們會去健身房狂練小半天,把全身上下都練一遍,以期把平時沒練的全給補回來,直到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才善罷甘休。
不管你的健身目的是減肥也好,還是增肌也罷,這種極端的做法只會讓你離自己的目標漸行漸遠。
其實你每週只需要抽出三天,每天花一個小時用於健身,就足夠了。重要的是慢慢地養成習慣,你會發現保持身材其實沒有這麼難。
誤區2:認為天天練才有效果
很多新人對健身有這麼一種認識,必須天天練才有效果,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恰恰相反,充足的休息更有利於訓練水平的提升。根據訓練的超量恢復理論,在休息的過程中,我們身體的訓練水平會出現一段短暫的高於之前水平的時期,利用超量恢復這個時期去訓練,訓練水平會不斷地進步。
一般來講,新手一週保證三次訓練,隔一天一練,初期提升是比較快的。當然了,後期隨著訓練水平的提升,以及恢復能力的增強,一週可安排四到五次訓練。但即使訓練水平再強,每週至少也要安排一次休息。
誤區3:熱身就是跑跑步
新手最常用的熱身方式就是跑跑步,壓壓腿,然後就上重量開練。其實,這樣熱身是不充分的,並不能真正達到熱身的效果。想要真正達到熱身的效果,一定要使用動態牽拉,並且在動態牽拉過後,再針對你訓練的內容,做小重量的專項熱身,比如你今天練深蹲,在下肢的動態牽拉熱身後,可以先用小重量蹲兩組,再上到你正式訓練的重量。
誤區4:不重視訓練後的放鬆
除了熱身不充分,新手普遍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注重訓練後的放鬆,很多新手都是練完了,休息會,洗個澡便拎包回家了。一項完整的訓練,一定是包括三個部分:熱身,正式訓練,拉伸放鬆。
放鬆能很好地緩解我們訓練中緊張的肌群,有助於訓練後的恢復。它還能讓肌肉保持良好的彈性,提高身體的柔韌性。柔韌性提高了,我們的訓練動作才能做得更加到位,訓練效率才會更高。關於熱身和拉伸的方法,可以看文末的相關連結。
誤區5:盲目追求大重量
這種現象多存在於男生身上,有時候練得興奮了,就開始給自己上大重量,完全不考慮自身是否能承受,結果必然是動作變形,增加受傷風險。
其實,健身新手和老手的根本區別在於對身體動作細節的把控能力。就拿深蹲來舉例子,在都快要力竭的情況下,老手會更多地去控制動作細節,比如一定不能彎腰弓背,一定不能膝內扣,低端不能骨盆翻轉,在很好地把控住這些細節的基礎上,再去將槓鈴頂起來。而新手則是,一咬牙,一閉眼就往上頂,也不管動作質量如何,起來就是勝利。
當然了,對自己身體細節的控制能力一定是基於長期的訓練得來的,這點新手目前是不具備的,所以切忌盲目上大重量,動作質量才是第一位。
誤區6:哪胖練哪
區域性減脂是不存在的,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脂肪一定是全身性代謝的,並非練哪瘦哪。你可能覺得自己肚子上肉多,就天天練卷腹,可是練了一段時間,發現肚子上的肉並沒怎麼少,反而其他地方瘦了一些。因為,不管你做什麼訓練,身體一定是呼叫全身脂肪進行供能。當然,有些地方的脂肪容易被調動,有些地方的脂肪就是特別頑固,不同部位瘦下去的速度不同,這都是基因決定的,透過訓練很難改變。
所以說如果你健身是為了減肚子,那一定要做那些強度大,消耗大的訓練,比如深蹲,硬拉,臥推,並且注重飲食,而非天天只做卷腹。
誤區7: 不注重組間間歇的把控
很多新手往往對組間間歇沒有概念,練完一組,拍拍照,跟朋友聊聊天可能十幾分鍾就過去了,然後才想起來自己的訓練還沒做完呢。這樣必然導致訓練效率低下。
只有根據自己所處的週期,嚴格把控休息時間,才是一場高效的訓練。
誤區8:減脂就要空腹訓練
空腹訓練確實更加有利於燃燒脂肪,因為空腹情況下,身體中的血糖水平會比較低,這種情況下訓練,脂肪的供能比例會比較高。
但這麼做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會出現低血糖,這可是很危險的。所以新手不建議空腹訓練,可以在訓練前半小時左右適當吃一些全麥麵包等低GI碳水,防止訓練中的低血糖。
誤區9:有氧運動只在乎時間不在乎強度
“跑步要跑夠45分鐘身體才能燃燒脂肪。”這條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做有氧運動的新人。一提到減肥,就想到跑步,然後就慢慢悠悠的去操場跑夠45分鐘的時間。其實有氧運動對於訓練意義並非減脂,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升我們的心肺功能,而心肺功能是一切訓練的基礎。
一場有效的有氧運動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慢慢悠悠地堆時間,並非有效的有氧訓練。一般用心率來監控有氧的強度。
小貼士最大心率=220-年齡靜息心率=充足睡眠後晨起心率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有氧目標心率=(50%-85%)儲備心率+靜息心率誤區10:訓練過後的痠痛越明顯說明練得越到位
訓練後的痠痛稱為遲發性肌肉痠痛,一般24-72小時達到痠痛的高峰,目前科學界對遲發性肌肉痠痛的產生原因尚無定論。
每個人對遲發性肌肉痠痛的感受不同,有些人會感受很明顯,有些人又沒啥感覺。並且隨著訓練經驗的增加痠痛感也會越來越弱。所以,它並不是判斷訓練是否到位的標準。
真正判斷訓練是否到位標準是你的計劃是否合理,負重是否合適,動作是否標準,組間休息把控是否嚴格等。
所以,不要再糾結於訓練過後的痠痛了,那並不能說明什麼。
以上就是常見的誤區,我的首頁裡也有一些相關健身影片,你也可以看看,希望對您有幫助!
女生會擔心跑步後小腿變粗,男生以為硬拉是靠下背部發力,健身是一門學問,在飲食營養、動作規範、健身計劃等方面都有要求,初學者應該注意哪些健身方面的謠言或誤區呢?
回覆列表
在這裡回答三個吧
1:跑步會增加小腿的肌肉
其實,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不增加小腿的肌肉的,而不正確的跑步姿勢才會增加。關於什麼是正確的跑姿,這裡就不詳細解釋了,大家可以上網自行搜尋。
當然,有的人會用經驗反駁,說明明跑步後,小腿變粗了,其實那不過是鍛鍊後小腿腿部充血,導致的肌肉膨脹。十幾個小時後他們會自習消退,但是長期的跑步是會小幅度增加小腿的肌肉的,因為充血之後這個地方的營養吸收相較之前也會更好。
2::靠節食就能減肥
合理地節食能夠減肥,但是效率很低,而且一旦放開就容易反彈。合理的節食必須保證膳食均衡,否則容易生病。
3:舉重訓練時選取的重量越重效果越明顯
這是不對的,而且這是觀念上的錯誤。無論新手還是老鳥都會犯這樣的錯誤!我們還是要循序漸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