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夏故壇

    “椒房”之名,最早聞於漢初。椒房殿是西漢後宮皇后居住的地方,後世皇室把帝王對後宮嬪妃們的最高寵信就稱為“椒房之寵”,得到“椒房之寵”的嬪妃們就有了“椒房之喜”。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後,西漢王朝就在長安營建都城,先建成長樂宮,後又建成未央宮。長樂宮建成後,呂后就住在長樂宮的椒房殿。漢惠帝時又完成了未央宮的建築工程,之後諸如大家熟知的陳阿嬌、衛子夫等皇后就居住在未央宮的椒房殿內。那麼漢代為什麼要將皇后居住的宮殿稱為“椒房殿”呢?

    一說椒房殿是以花椒研粉和入泥內塗牆,故名。《漢宮儀》曾說:“椒房,以椒塗壁,取其溫也”。《漢書·車千秋傳》顏師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而芳也。”花椒是一種香料,味辛而性溫,為食藥兩用之物。花椒用作中藥,有溫中行氣、逐寒、止痛、殺蟲等功效。《本草綱目》中就多次提到了“椒,純陽之物”、“其氣溫以熱”等。又說 “ 久服之 , 頭不白 , 輕身增年 ”、 “ 久服輕身好顏色 ”。花椒有這麼多好處,用以和泥塗牆當然好,不過就是太奢侈了,一般人家還真捨不得。

    椒房是以椒牆、椒壁為之,那麼是不是以椒牆、椒壁而為之的房子就稱為“椒房”呢?我看未必。椒房是特指皇后的居所,如果有哪個喜歡奢侈的有錢人也塗了椒牆,他敢把這房子稱為“椒房”嗎?當然不敢,那是僭越行為,要殺頭的。而作為皇家,就因為塗牆用了點花椒“奢侈”了一把,就把該房子稱為“椒房殿”,這未免也太小家子氣了點。再換個角度說,花椒再昂貴,對皇家來說也就象老百姓家的白菜一樣,並不值得計較價格,那為什麼不把所有宮殿的牆都用椒泥塗一遍呢?那所有宮殿豈不都可稱為“椒房”了?所以“椒房”之名,並不在於塗沒塗椒泥,不塗椒泥它也叫“椒房”,只不過塗了椒泥除了有其它特殊功用之外,更顯得名副其實一點而已。

    另一說就是取花椒的象徵意義。花椒多子,象徵子孫興旺,故把皇后的居所起名為“椒房殿”,以兆皇家枝繁葉茂,血脈昌盛,血統永傳。《漢宮儀》曾載:“皇后稱椒房,取其蕃實之義也”,而在宋代徐天麟《東漢會要》中,更是明確指出“后妃以椒塗壁,取其繁衍多子”。“椒房殿”之名,取花椒多子的象徵意思,這似乎很切合實際,無可爭議,算是說到了問題的點子上。不過我還是要說,自古以來,多子的象徵物很多,大家熟知的是植物中的石榴和動物中的魚。那麼為什麼不把皇后寢宮稱為“石榴殿”或“貫魚殿”呢?動物名不好聽就用植物名,“石榴”紅彤彤的不是更喜慶嗎?為什麼非用花椒作為象徵物呢?

    筆者認為,“椒房”之名,用花椒多子的象徵意義,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也決不僅僅是因為其多子。皇家起名,除象徵意義外,更重要的是要名出有典。比如故宮中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交泰殿、乾清宮、坤寧宮等,無不出於五經。“椒房”之名,就出《詩經·唐風·椒聊》。沒有《椒聊》詩篇,決不會有“椒房”之稱。下面我們就看看《椒聊》的內容,詩云: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

    這首詩描寫了花椒樹上累累的果實,反映了古代唐地人民崇尚多子多福的思想和民風。古代唐地在今山西境內,山西在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就發生在山西。“要問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縣成為全國各地許多族姓人祭祖的地方。詩中的“且”恐怕也不僅僅是語助詞那麼簡單,而是古代生殖崇拜的象徵,要不“祖”字怎麼會從“且”呢?

    《椒聊》詩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而是有重大象徵意義和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一首詩,“椒房”也不是看起來那麼尋常的一個名稱,而是名出經典,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的一個名稱,豈是用“椒牆”或“多子”兩個方面就能淺顯了得。我的觀點不知是否有道理,也不知是否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對大家是否有啟發?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共同探討。

  • 2 # 明離子

    椒房宮,是西漢未央宮中皇后的專屬居所。

    首先要注意,這裡的“椒”不是辣椒,是花椒。花椒在西周時就有食用記載,而辣椒傳入中國,則是最近幾百年的事。

    名字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該宮殿的牆壁與它處不同,而是用花椒和泥混合後塗於四壁。

    女人怕冷,有了椒房殿,皇后住在裡面,便四季溫暖,還有淡淡的香味。

    第二個含義是因為花椒在古人的眼裡代表著“多子”,皇后住在椒房殿,則蘊含著眾人希望皇帝皇后多子多孫的美好祝願。

    後世的王朝,“椒房”不再特指皇后,也會把皇帝對某位妃子特別寵愛稱作“椒房之寵”。

    史料支撐:

    《三輔黃圖》卷三:“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溫而芬芳也。

    《漢書.董賢傳》:“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后,更名其舍為椒風,以配椒房雲。”

  • 3 # 小鎮月明

    《甄嬛傳》中,甄嬛初為貴人時,雍正賜其椒房之寵 ,可謂無上榮耀,讓玉碎軒的大小奴才們高興的不要不要的!

    那麼這椒房究竟是個啥子?

    《漢書·車千秋傳》顏師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而芳也。

    這就說的很清楚了,在漢朝時,椒房是皇后們才能居住的地方。根據記載,漢朝的皇宮裡面,有兩處椒房,一處位於未央宮,一處則位於長樂宮。

    椒房,即在建築房屋時,採用花椒樹(注意不是辣椒,辣椒在明朝時才傳人中國)的花和果實研磨碎,和泥巴一起塗在牆壁上。在古代來說,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只有皇家才能有如此大的手筆去完成。

    椒房的作用主要有三種:

    其一:辟邪/怡情。花椒在中國使用的歷史非常悠久,古人認為花椒獨特的香味能夠辟邪,因此塗在牆上可以驅災闢貨!而花椒的香味,本身就就可讓人心情愉悅。

    其二:取暖。西漢的都城位於長安 ,也就在在現在的西安,大冬天北風呼呼颳著,冷死個人。古時候可沒有現在的取暖器,冬天取暖基本靠抖。而椒房因為牆上塗有參雜了花椒的泥巴,具有一定的禦寒作用。

    其三:寓意。花椒子,成串成串的生長,寓意為多子。古人眼裡,多子意味著多福,特別是皇家更是如此。

    綜上幾個原因,這也就是為什麼漢代皇后所居住的地方叫做椒房宮。

  • 4 # 三叔小記

    椒房宮中的“椒”不是辣椒,而是花椒。之所以取名為“椒房宮”,是因為將花椒製成粉末而粉刷牆壁。不過,還加了一些花草植物,使得氣味芳香。

    在漢朝應劭所撰寫的《漢官儀》中說道:

    皇后稱椒房,取其實蔓延盈升,以椒塗室,取溫暖,除惡氣也。猶天子朱泥殿上曰丹墀。

    從中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椒房”只是皇后專屬;目的是取暖、除惡氣;的確如此,在漢代,取暖的手段最有代表的就是“溫室”和“椒房”。當然,也只是貴族享用,普通人家根本享用不起。

    在香料為寶的年代,敢這麼使用“花椒”,也只有皇家了,能夠享用的也只有皇后了。

    此外,花椒還是中藥藥材,在其中加入一起藥材,一起粉刷牆壁,能夠起到“身體健康”的效果。當然,花椒多籽,也有“多子”的寓意。

    後宮中,如果妃子能夠得到這等待遇,也算是上等寵幸。比如《甄嬛傳》中的甄嬛!

  • 5 # 陽Sir的考古之眼

    要說明的是,“椒房宮”之中的“椒”並不是指“辣椒”,而是“花椒”!

    而採用“花椒”至少具有以下四重含義:

    第一、花椒籽粒繁多且生命頑強,寓意祈求多子多福、生命強健之意《漢宮儀》曾載:“皇后稱椒房,取其蕃實之義也”而在宋代徐天麟《東漢會要》中,更是明確指出“后妃以椒塗壁,取其繁衍多子”

    此外,除了多子多福,花椒樹生命力還極為頑強。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今椒處處可種,最易繁衍”

    帝王渴望子嗣延綿,因為關乎江山社稷,而後妃渴求子嗣,則是基於所謂“春秋大義,母以子貴”的更深層次觀念!

    第二、以花椒和泥塗壁,起為宮室保暖之意《漢宮儀》曾說:“椒房,以椒塗壁,取其溫也”

    花椒為什麼能夠保溫,可能與花椒獨特的物性有關,比如《本草綱目》中就多次提到了“椒,純陽之物”、“其氣溫以熱”等。

    第三、取其氣味馨香、芳香怡人之意

    這個,應該沒什麼異議吧,現在誰家做飯不放花椒的?記得屈原在《九歌》中就曾多次吟詠“馳椒丘且焉止兮”,就是說遇到了長滿花椒的山丘,就停下來猛嗅一會吧!

    第四、具有保健、養顏、殺菌之作用

    這一點似乎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哦,漢代李夫人、趙飛燕、陰麗華等都以其天生麗質為帝王所寵幸,而花椒就可能具有“駐顏”的某些作用:

    《荊楚歲時記》說椒 “ 服之令人體健耐老 ” 《本草綱目》說 “ 久服之 , 頭不白 , 輕身增年 ” “ 久服輕身好顏色 ”

    如果你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椒房”遺存,可移步至古都西安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漢未央宮椒房遺址,共計約1500平方米,周圍有迴廊,廊下有散水,而位於殿址南側的兩個闕址,表明此宮殿具有較高的等級規格。最後,看到最後的各位可能會失望吧?椒房在哪裡?美人在何處?但這就是時光的力量,讓一切光鮮亮麗都歸於其最初的模樣!

  • 6 # 澹奕

    “椒房殿,長門怨。”《美人心計》中竇漪房的居所,《甄嬛傳》中紫禁城無上榮寵的代表,“椒房”的名字逐漸出現在人們眼中。

    椒房殿是中國古代著名宮殿建築群漢朝未央宮中的一處宮殿,是正宮皇后的寢宮,與皇帝的宣室殿相對應。地位正如明朝的乾清宮與坤寧宮一樣。

    《漢書·車千秋傳》記載: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暖而芳也。

    椒房殿,最早出現在漢朝,像電視劇《羋月傳》中秦國王后居住的地方被稱作“椒房殿”實在讓人無語。只有漢朝皇后的宮殿被稱作“椒房殿”,其他朝代都不盡相同。

    古代取暖條件不如現代,在漢朝出現了大規模的溫室殿,漢朝未央宮中,皇后的居住地建設了溫室,同時用花椒的花朵、果實研磨成粉和泥塗抹牆壁,有利於保溫取暖。

    另一方面,椒牆芳香,能夠驅除蚊蟲的同時也是芳香怡人。而花椒多子,皇后是天下之母,“多子多福”的寓意對於皇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久而久之,皇后寢宮被稱作“椒房殿”。

    以後歷朝歷代,皇后寢宮的名稱都不斷變化,最著名的就是明朝的坤寧宮,而椒房殿之名,在漢滅以後逐漸廢棄。

  • 7 # 筆墨傾談

    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

    漢高祖劉邦自櫟陽遷都長安入住長樂宮

    皇后呂雉入住椒房殿

    自此,椒房殿為漢朝歷代皇后之居所

    而“椒房”一詞便也成了皇后的代稱

    “椒房殿”又稱“椒室”

    因以椒和泥塗牆壁,故而稱之為“椒房”

    而以椒和泥塗牆

    一者花椒性溫而有芳香,以其塗壁,取其溫而芬芳

    二者椒乃多籽,取其“多子”之意,以期子嗣繁盛

    考古學家復原未央宮椒房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間隔缺損是什麼病?會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