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衣心理
-
2 # 後來的後來後來
怎樣看好孩子,首先肯定就是用心,細心,耐心,多學習。成長過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教會她如何保護自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教會孩子的同時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補充自己的缺點。
-
3 # 雲朵兒童
看好小孩首先要從孩子的需求出發。
所以,接下來我就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談談怎樣看好小孩這個問題。
第一層:生理需求就是吃喝拉撒睡,孩子餓了要吃,困了要睡,哭了要抱,父母要及時響應。
第二層:安全需求孩子的好奇心強,安全意識差,抵抗傷害的能力也差,家裡的水、電、刀具,外出過馬路等等,父母要做好宣傳教育,什麼不能碰,哪裡要小心等等;同時又要做好保衛工作,如過馬路要牽好孩子得手,不讓孩子單獨呆在車內,外出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等等。
第三層:情感和歸屬情感上的需求要比生理需求細膩的多,他/她需要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情感的灌溉,才能達到心理和生理的完滿,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父母要給與愛,付出愛,引導孩子獲得愛的能力。
第四層:被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全新的個體,他/她有自己的價值觀,對自己和世界有自己的認知,一定會做出不同於父母的選擇,父母不應該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更不能替孩子做選擇,孩子越大越是如此。
其實,父母只需要把握好最重要的幾條底線,就能做好這一點,如不欺騙、不犯罪。
第五層:自我實現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要走的是一條不同於任何人的路,將要到達的也是不同於任何人的彼岸,父母只需提供孩子需要的,你提供的幫助即可。
-
4 # 靜敲敲
看過一個關於兒童心理的介紹,說是一歲以前的嬰兒,對安全感的需求無比強烈。因此,帶孩子,一歲以前怎麼愛都不過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容易出現多種問題,包括與人溝通的能力、性格的缺陷等等。所以要帶好孩子,安全感是第一重要。這不光是保證孩子不出安全問題那麼簡單,更是情感上的貼近。
-
5 # 佳話童心
傳統意義上的健康地帶孩子,就是老人們通常說的吃好、喝好,碰不著磕不著就行。我也看到過很多倍老人看著的孩子,神情呆滯,明明會走路了,還是被奶奶抱著不放手。可以說這是很不健康的帶孩子的方法。
孩子一出生,與生具有的好多本領都會在我們成人的呵護下失去,大人往往是捧在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就是這種濃烈的愛,常常讓孩子失去很多成長的機會。
所以,我想說健康的帶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心理成長曆程,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讓孩子從小就可以在不斷的跌倒和爬起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這樣當他們踏進生活之河,才會毫無懼色。
可能這樣說太籠統,舉個例子,孩子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腿上,可能很多老人就會哄騙寶寶不要哭,還會邊哄邊拍打桌子,嫌桌子腿碰疼了寶寶。這樣的做法就是在矇蔽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使他形成錯誤的心理。他會覺得只要他感到疼痛或者不舒服時,就是因為外界的原因。
然而,孩子碰疼的該哭,你就得讓他哭呀!人有痛苦的感覺當然可以用流淚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呀。遵守孩子成長規律和心理成長的媽媽,通常就會說:哦,寶貝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呀,媽媽知道你很痛,來讓媽媽抱一下,下次走路要注意了,你看你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你痛桌子也很痛呀!這樣孩子即明白瞭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愛,還能認識到自己成長中要注意的行為,還能注意到關心他人的感受。
雖然例子很小,可是很全面的反應了當前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上面能劃出怎樣的人生圖畫,是要靠家長一言一行去影響的。所以家長除了照顧好孩子不生病,有健康的體魄,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成長過程!
本人專注於孩子的心靈教育和習慣培養,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援和幫助,以更好的傳達新的教育理念。
-
6 # liuyi6161
謝謝邀請,關於帶孩子這個問題是看現實情況的,前提是孩子一定不要帶回老家讓老人給帶,老人如果身體好吃的消可以幫襯最好和你們住在一起,這樣你也能上班,同時也能照顧孩子。但如果沒人幫忙帶就只能自己帶,自己有自己帶的好處,孩子的習慣養成和性格的培養都是有好處的。前者可以倆者兼得,但是必須忍受老人的各種習慣。後者不能掙錢,但是可以親自經歷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的瞬間,這個也是因家庭而異。
回覆列表
看好小孩,要本著安全第一,吃穿第二,自由活動第三這樣一個順序來。
安全第一,從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十個月以後我們就要給孩子講熱水壺不能碰,水是熱的,讓他感受一下那個水倒在杯子裡面有多燙手,他就不會去碰那個壺了。
其次,告訴他那個電源是很危險的,摸到它就見不到媽媽了,很小的孩子,他還不懂原因,不懂原理,但是他知道不見不到媽媽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他也會避免去做這種不安全的事情。
然後,就是我們說要讓孩子吃好穿好啊,不多不少的吃和穿,照顧好孩子的身體。
最後當然是孩子自由活動哈,自由活動包括幾點呢,包括1給孩子充分自由活動的空間,很多家長說我們家孩子不能爬在床上爬爬,會掉下來,在地上爬爬會摸到東西,那我建議你在地上收拾出一個沒有東西可讓他摸到的地方,再讓他去爬。2就是家長耐心細緻的呵護和陪伴,這樣的才能夠看好一個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