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麵包財經
-
2 # 高速警事
記者 胡銳“怕半路沒電,每次使用都提前預估里程和找充電樁。”長沙市民湯釗雖然早就買了輛電動車,卻在使用時一直顧慮重重。隨著近日《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的出臺,這一顧慮將逐漸消失。 根據規劃,湖南今年將新建2.2萬個充電樁,到2020年,全省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415座,分散式充電樁20萬個。同時,所有新建住宅配建停車場應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
【現狀】
全省已建成充電樁2567個 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初成,其中擁有包括南車時代電動、比亞迪、眾泰等電動汽車整車製造企業,電動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200餘家。截至2015年底,全省電動汽車保有量2萬多輛。目前全省已建成充換電站44座,交直流充電樁2567個,其中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段建成18座充電站。 “一方面,充電樁的絕對數量仍偏少,另一方面,有些已建成的充電樁佈局不合理,出現閒置情況。”本地一業內人士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此外,湖南在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時還面臨著充電樁建設施工難度較大、尚無成熟的商業模式、標準規範體系執行不嚴格等問題。 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全省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2萬輛,其中電動公務與私人乘用車約17.8萬輛。大量的電動車的出現勢必將對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提出更大的要求。
【規劃】
到2020年建20萬充電樁 根據規劃,到2020年,預計全省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415座,分散式充電樁20萬個,滿足全省22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規劃將長株潭作為重點示範區,到2020年,長株潭地區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200座,分散式充電樁11萬個,滿足12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將不低於1∶8,城市核心區公共服務半徑小於1公里;到2017年底前,在長株潭地區實行充電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儘快總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同步在環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地區普及推廣。 此外, 結合“十三五”全省“六縱七橫”高速公路網規劃,新增50座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站,實現主要高速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基本滿足城際出行需要。“以後開車不用害怕上高速、跑長途了。”湯釗說道。
【問題】
基本處於微利水平
目前,我省已彙集國家電網公司、和泰新能源、普天集團、地方城投公司等企業參與本地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和運營。但整個行業尚未形成可大規模應用推廣的成熟商業模式,企業基本處於微利甚至虧損水平。 “目前我們還沒有實現盈利。”本地一充電樁建設、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對此,規劃指出,將繼續鼓勵企業結合智慧城市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思維,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其中包括支援引導商場、超市、電影院等商業場所為使用者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與整車企業在銷售和售後服務方面創新商業合作模式;積極引入眾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新興業務模式;拓展智慧充放電、電子商務和廣告等。
-
3 # 大魚的設計工坊
新能源車的話,插電混動這種有內燃機的可以跑長途,只要有加油站和燃油車一樣,遇到充電樁可以補個電。
純電動汽車就要考慮一下了,首先,標定航程是多遠,滿電狀態下乘以75%差不多是真實航程,如果路程是續航半程,那基本上沒問題,如是滿程,還要考慮回程時的充電問題,也就是去哪裡充電,萬一衝不到電,基本上就回不來了。這種情況下需要最好叫救援的準備。
-
4 # 黃先森的世界
哈哈哈哈哈,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也非常樂意回答。
首先,長途是多長,跨城?跨省?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用的是鋰離子電池,那麼這個核心問題就是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是多少?能跑多少公里?
譬如特斯拉,特斯拉的電池是松下18650電池,由7000+個電池組成的電池組,其容量足夠跑個300-500公里,當然這是理論值,這還要看你實際用的時候放電倍率,高倍率的話,其容量低於理論值,當然也就是跑不到了,如果是0.33C放電的話,是沒問題的。
再比如國內的北汽新能源,其用的軟包方形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有接近300wh/kg,跑五百公里也應該沒啥大問題。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新能源如果跑大於500公里的話是不建議的,當然如果以後高速公路安裝了充電樁,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是買來在市周邊縣轉轉,那絕對沒問題的。
-
5 # 牛摩王198375914
能跑,先要了解自己車能跑多少公里,能跑單向還是來回,(所有續行裡數只能給個百分之80)還要了解去的道路有無充電樁。
-
6 # 汽車觀察家
新能源車能不能跑長途?當然能!按照現在主流的新能源車(主要是上了新能源目錄的)無論是純電車還是插電混動車,都能妥妥的跑長途,沒毛病!但是新能源車跑高速還是要注意一下的,關鍵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法律法規問題,和傳統動力一樣,新能源車在路上行駛也要遵守交通法規,跑長途不可避免的跑高速,更要注意了,什麼超速行駛、低速行駛、佔用緊急通道行駛統統都是扣費罰款一樣都不會少的。不要以為新能源車有了相關補貼,不用拍牌就有多牛了,法律面前“車車”平等,而且新能源車的牌照和普通車還不一樣,違法違規更是特別“亮眼”所以開車上高速跑長途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哦。
其次就是新能源車的續航問題了,插電混動由於可以加油,沒有太大問題只要找到加油站,油槍一插就OK了。但是純電動車就不一樣了,因為只能用電能,所以一定要找可以充電的服務區進行充電,這就需要純電動車主事先做好功課了,合理規劃路線,瞭解需要經過幾個休息站,哪些個休息站有充電樁等等。要是萬一沒電了,大家除了懵逼恐怕沒啥可以做了。
綜合以上兩點來看,個人建議如果是插電混動車型可以放心的跑長途。如果是純電動車最好不要做長途旅行的計劃,畢竟雖然高速上可以充電,但是目的地的充電樁情況也是需要了解的,這無形中增加了旅途的壓力,而且充電時間長也是個問題,喪失了旅行的機動性。但是最後還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無論是哪種車,在路上行駛一定要注意交通規則哦。
-
7 # 使用者5726334591528
完全可以,看充電方式如何。就目前來看,電池容量與汽油相比,確實很低,要取得驚人的突破又很難,容量越大安全係數也越低,這是肯定的,就好比一個高壓的容器肯定比一個低壓的容器危險係數大一樣,再說電池容量也是有極限的。那麼,我們只有從充電方面入手搞技術創新,來解決續航里程和充電不方便這些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瓶頸。現有線上充電是成熟的技術,也是可行的充電技術,為什麼不能在此再進入技術創新呢,武漢揚子江生產公交無軌電車,就是很好例子,一邊行一邊充。一種電氣化公路充電系統能解決這個問題,在現有公路邊上建設分段並分上下二層電氣化公路,上層只能小車充電執行,大車在下層行駛充電。充完後再進入現有公路行駛。這種成熟的充電技術既創新又可行,安全得到保證,而且效率比充電樁不知要高多少倍。實現真正電氣化公路充電模式發展方向。
-
8 # 燃點樓市
蔚來“新疆行”活動中,蔚來官方微博釋出了一篇博文,“Day10,從哈密到烏魯木齊,全程600KM,補能兩次。再一次感受油車能去的地方我們都能去。”
那麼補充的能量是哪裡來的呢?靠的是板車上拉的加電車。600公里還需要加電車補能兩次。雖說油車能去的地方ES8也能夠去,但是一般人可是去不了,成本太高了。這一活動的主角究竟是ES8還是充電車,總不能是板車吧。
回到原本的問題上,雖然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處於持續提升的狀態,但是目前來說,特斯拉的續航里程也不過300-500公里,如果跑長途的話,需要考慮路程的長短,以及來回的充電問題。
一般的新能源汽車,並不適合跑長途,因為續航里程的問題,因為高速充電的問題。或許等以後,電池技術提高,充電樁覆蓋率提高的話,新能源汽車也能夠跑長途。
-
9 # 刀刀刀dota的刀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跑長途是沒有問題的,目前絕大多數電動汽車充滿電可以續航400km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有快充功能,半小時能充電80%,這樣的表現非常的不錯。
不過電動汽車也不是在所有地方都適用,主要是因為目前電動汽車的充電站不像加油站分佈這麼的廣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計24217個加油站,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都有很多個加油站,加油是很方便的,而充電站主要分部在沿海省份的,在充電站少的地方充電難,就不是特別適用了。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年—2020年)》,到2020年要新建480萬個充電樁,新建公用、公交、出租、環衛、物流在內的充換電站共計1.2萬座。
等到充電站數量多了,電動汽車肯定能應對任何情況。
-
10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首先從車的角度上,新能源汽車當然能跑長途,從物理學的角度上說,這些車都具備了跑長途的基本條件。但能不能跑得順利?這事兒,就得另說了。
因為,跑得順不順利,不取決於車,而取決於服務設施的便利程度。
前陣子為了宣傳,蔚來汽車曾做過一次G4 高速公路從北京,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到深圳的長途實驗。
在媒體的注視下,幾輛嶄新的蔚來汽車,全都順利的完成了測試。
據蔚來汽車公司宣佈,其快速換電站已在 G4 京港奧高速設定了16 個高速服務區,未來計劃到 2020 年時,在全國建設超過 1100 座換電站,同時投放超過 1200 輛移動充電車,已解決使用者長途出行的問題。
看著是不是讓人感到很振奮?但看上去很美的快速換電池服務站,很快就被一個汽車自媒體的賬戶扒得一地雞毛。
當然,我們不能指責蔚來汽車的努力,畢竟里程焦慮症是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通病。在這個問題上,不論是售價超過百萬的特斯拉,還是售價10萬左右的中國產代步新能源汽車全部如此,無一例外。
蔚來汽車的快速換電池服務站,不過是在目前車載電池,技術上很難大幅度擴充容量,及快速充電(秒充)等問題時,想要另闢蹊徑謀求解決之路。
但這個看上去很美的,快速換電池服務,背後不但需要巨量的資金投入,還在一定程度上,有某些法律層面的困境。
畢竟,如果你買了一輛嶄新的蔚來汽車,只開了200公里,就給換上了一塊舊電池,你的心理能不能接受,這還是個問題。
但蔚來汽車在服務上的嘗試,恰好可以說明我的觀點,以及你關注的問題。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度,可能需要的並不是,電池技術爆發式的突破,而是服務設施(充電樁)密度。
以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水準來說,達到500km巡航距離的新車並不罕見,特斯拉和比亞迪都可以很輕鬆的做到這一點。
但問題是在高速環境下奔跑,標稱能夠達到500km巡航距離的汽車,通常情況只能跑到200km多一點兒。
而這個巡航距離,還沒有考慮氣候這個因素,如果在東北地區冬天的寒冷天氣下,標稱500km的特斯拉,不用在高速上,就是城市道路,最多也只能跑兩百公里多點。
這是充電電池自身特性造成的,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參考一下自己的手機,冬天寒冷環境下,電池的續航時間。
既然在車輛本身目前的技術很難取得突破,那另一個解決的途徑就是增加充電樁的數量。參考一下,目前我們在高速上加油站的間隔距離,大概是50km~60km一個。
之所以按照這個距離佈置,是以我們汽車油箱油表燈亮了以後,能夠繼續行駛的距離計算的(其實是適當放大了)。
那按此推論的話,國內充電樁的佈置就需要比加油站的密度更大才行。畢竟,加油不過幾分鐘的時間,而充電至少40分鐘以上。
最後,我們來回到題主的問題,新能源汽車能不能跑長途!答案是能跑,但從能跑到跑的舒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11 # 使用者109499430629
這問題真的是問到點子上了,給樓主一個。發展新能源車是國家的一個方向,也是正確的方向,畢竟石油資源有限,而且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目前我所知道的新能源車分三種,燒天然氣的,油電混合的,純電的。
新能源對於跑長途來說,純電驅動的我認為是有很大隱憂的,怕塞在路上半路沒電找不到充電樁(最怕過年,那裡都塞車前後都不行,充電車都沒法救你),那真的是讓人看笑話了,本來拿來撐面子的東西變成丟臉的了。純電驅動的最大的瓶頸就是電池技術,電池不穩定,電容量電量衰減快,發燙等,需要開發大容量大續航的電池,而且要充電快速,電池穩定適合各種較極端的環境使用,電池要回收處理容易,製造成本維修成本要低等(目前隨便換個電池都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相當於臺車了,哪怕車廠有包換政策,車場也會以電池沒有壞推脫,只是正常的衰減而已,所有電池都會),所以我認為目前開純電動的車跑長途需要三思,查清楚路況,周邊充電樁,計算好里程,天氣也要關注(夏天冬天用電量會劇增,電量會劇減)……
如果真的要用新能源車跑長途油電混合的車為最佳,因為沒電可以用油,加油站到處有。天然氣的貌似家用型車幾乎沒有,所以我就不說了,而且加氣站也相對較少。
最後總結,個人認為電力驅動車不一定是個好的方向,畢竟中國大部分電力還是煤炭發電的,車的汙染減少了,電池,煤炭汙染增加不少……
-
12 # 挑戰者1037
新能源車分為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車一般續航里程在500KM上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巡航里程一般能達到800KM,更重要的是中途加油快,不影響行程,可以與傳統燃油車相媲美。
一般長途行駛指的是1000KM以上的距離行車。如果用純電動車,可能無法一次性到達目的地,而中途需要充電,勢必會浪費時間,影響出行計劃。而如果使用混合動力汽車,中途直接加油就能解決續航里程問題,完美解決充電速度慢的問題。
回家一般都比較心切,傳統燃油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都比較適合,就看自己其它方面的考量了。
-
13 # 氫雲鏈
新能源汽車不止一類。除了純電動汽車之外,還有插電式混動汽車,CNG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等。眼光不要侷限於於一種技術路線。
這是2017款秦DM,1766KM公里長途的表顯資料,不到6個油。插電式混動出行沒有什麼壓力,油耗也可以接受。
假如高速路上堵車的話,插電式混動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沒有怠速抖動,可以對外供電煮個泡麵,安全方便還不擔心電量耗光。
也有大卡車這樣做,但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情,容易導致短路起火,也容易導致電瓶虧電從而點不著車。
燃料電池汽車和CNG汽車長途出行較為不便,因為國內加氫站和加氣站還不是那麼多,但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天然氣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
英國曾有人開了1784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測試,氫耗還是比較理想的
因為歐洲那邊加氫站還比較多,所以氫燃料電池汽車出行還是較為方便的。當然目前氫氣的價格比較高,歐洲的氫氣價格大概是10歐/公斤,導致了成本比較貴。但如果氫氣價格降到了30元/公斤,成本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天然氣
如果你在西北的話,可以嘗試一下天然氣汽車。
可以看出,無論CNG還是LNG,成本都要遠低於柴油。
新能源汽車適不適合長途出行?純電動汽車可能不適合出行,但其他新能源汽車可不一定。尤其是帶對外供電功能的新能源汽車,更是出行利器!
回覆列表
新能源汽車現在當然不適合跑長途。
新能源汽車跑長途充電就是一個難題,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較短,充電樁的分佈覆蓋面積小而且分佈不均勻。用新能源汽車跑長途半路沒電了怎麼辦?
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貨車接受國家補助的要求是續駛里程大於等於80千米,而燃料電池的要求是200千米,從這裡面就可以看出兩種車的差距。
當然現在推廣新能源汽車,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也提出了質量保障的要求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具備較強的研發、生產和推廣能力,應向消費者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保障,免除消費者後顧之憂;納入中央財政補助範圍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具備較好的技術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基本條件是:
(一)產品效能穩定並安全可靠。納入中央財政補助範圍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符合新能源汽車純電動續駛里程等技術要求,應透過新能源汽車專項檢測、符合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需符合相關綜合燃料消耗量要求。
(二)售後服務及應急保障完備。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完善售後服務及應急保障體系,在新能源汽車產品銷售地區建立售後服務網點,及時解決新能源汽車技術故障。
(三)加強關鍵零部件質量保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對消費者提供動力電池等儲能裝置、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質量保證,其中乘用車生產企業應提供不低於8年或12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下同)的質保期限,商用車生產企業(含客車、專用車、貨車等)應提供不低於5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期限。汽車生產企業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應承擔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