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滿清遺史
-
2 # 昨日之我非我
袁崇煥在明朝歷時10個月審理,欺君,資敵,擅殺毛文龍,與後金私自議和,縱敵入寇,消極避戰,條條都是死罪。袁崇煥被憤怒的老百姓分而食之!
滿清時,為了詆譭明朝,為滿清竊國找到法理依據,編造所謂的反間計,崇禎冤殺忠臣的戲碼,以混淆歷史,愚弄漢人。袁崇煥女兒嫁給皇太極長子豪格為敏妃乃滿族皇室姻親,袁崇煥子孫世代皆為滿清高官且袁氏族人皆封官授爵。
現在,滿族後人及包衣奴為了維護滿清的替代明朝的正統性,也是拿袁案作文章,欺瞞天下,為袁崇煥翻案。
-
3 # 畢大動
皇太極於袁崇煥意議和,當時對大明來說是有力的,只要是休兵不打就行主要對付南方的李子成。而皇太極真心跟袁崇煥大明和好嗎?那是不可能。在考驗崇煥帝時到了,有人說袁崇煥是汗奸他在信在除掉他大明也就完了。
-
4 # 無氣倒被人欺
皇太極為啥與袁崇煥議和呢?因為皇太極征伐北韓,蒙古需要時間啊。為了不讓大明的軍隊在這段時間裡來搗亂,那麼“議和”就很有必要了,可以用“議和”換來大量的時間。
皇太極在用“議和”換來的這段時間裡,臣服北韓,征服蒙古,長城以北全部落入後金手中,隨即馬上南下,攻擊大明瞭。
皇太極只是動了下嘴皮子,就把所謂的“殺父仇人”袁崇煥耍的團團轉,順帶還幹掉了敵後的“游擊隊長”毛文龍,一丁點的付出都沒有,就換來巨大的收穫。
-
5 # 紅紅火火講歷史
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為了國家利益,政治利益,殺父之仇真的不算什麼事。皇太極的心性很現實,只要有利益可圖,什麼都可以出賣。薩爾滸之戰,俘虜洪承疇,皇太極為了得到洪承疇這個帶路黨的效忠。連老婆都都可以賣,何況殺父之仇呢。
皇太極與袁崇煥的議和,雙方都是彼此利用,各懷鬼胎。皇太極因為剛剛上位,面臨豪格的強勢挑戰,攘外必先安內,是他的首選。他必須穩固自己的權勢。整合後金內部資源。施行自己的執政理念,掌握住軍權才可以保持後金的戰略優勢。所以,他行緩兵計,假裝議和,而袁崇煥寧遠之戰雖然獲勝,可寧遠巳經成了一座孤城,袁崇煥必須加固外圍據點,拓展寧遠城戰略生存空間。同時,身為遼東巡撫的袁崇煥,因寧遠大勝漸漸掌權,也產生了野心慾望割據遼東之意圖。如此他也需要整合內部,掌握權力。所以,也行緩兵計,虛與委蛇,假議和之名,爭取時間修建堡壘城防,保持戰略生存空間。
回覆列表
“寧遠之戰”是明清交替時具有深遠影響的一次戰役,嶄露頭角的袁崇煥不僅打破了後金八旗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讓遼西局勢由“一邊倒”向著“膠著”的狀態發展,更重要的是,“寧遠之戰”讓後金和明朝有了一個難得的共識——議和!
各懷鬼胎的議和
作為勝利方,明朝一掃往日陰晦,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回,袁崇煥和守衛寧遠的將士都得到褒獎,另外,孫承宗和袁崇煥苦心打造的“關寧防線”也從高第的打壓中展現出來,開始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寧遠一戰是勝了,可後金絕對不會死心,如何應對後金的攻勢也就成了當務之急。況且,寧遠城在戰火中也受損嚴重,需要時間進行加固。這就是一場提出議和的初衷;
作為戰敗方,後金遭受的重創顯然不是“損兵折將”那麼簡單。
從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開始,後金軍所向披靡,在與明朝的大小戰事中都是“完勝”,自信和野心都膨脹到了最高點,因此,也就根本不會把塞外孤城——寧遠放在眼裡。可是,由於袁崇煥指揮得當,再加上火炮的出現,後金的傷亡也就不算意外了。和人員傷亡相比,後金最大的損失卻是努爾哈赤的受傷、去世、以及去世之後引起的權力動盪
關於努爾哈赤是否在寧遠一戰中受傷的探討,在此前的一篇文中已經做過分析
.........
眾所周知,皇太極雖然是被諸貝勒擁立的,雖然他有“大汗”的名號,但是,其他三大貝勒卻擁有和皇太極一樣的權力,為了各自的利益時常會否決皇太極的而決定。和與明朝的對峙相比,這種內部分裂才是致命性的,因此,皇太極急需要時間來妥善處理後金的內部事務,穩定後金的團結和統一。這也就是後金為什麼會答應議和的原因;
由此可見,雙方之所以選擇了議和,是因為有個共同的需求——時間,明朝需要時間加固防線,而後金需要時間對內部進行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共識。
議和的過程
兩個已經打紅眼的人要坐下議和,需要有一個“中介點”,而努爾哈赤的死和皇太極的繼位無疑給了袁崇煥一個天賜良機。袁崇煥在奏經朝廷恩准後,藉著為努爾哈赤弔唁和恭賀皇太極登基的理由,派出了一個34人的代表團“訪問”後金。這個代表團很貼心,有一群喇嘛,那是去為努爾哈赤誦經的,還有不少官員,這些人是奔著議和去的
袁崇煥的議和是冒了很大政治風險的,因為有南宋亡於狄夷之手的前車之鑑,朝中有相當大一批官員不贊同這個決定。但是,若沒有時間對遼西的防禦進行加固,或者後金再次舉兵來犯,袁崇煥很有可能陷入困境,那樣的話,別說收復遼東了,就是保住寧遠都十分吃力。因此,袁崇煥才一再懇請與後金議和。
皇太極隆重招待了明朝的使團,當時恰逢大貝勒代善出征蒙古扎魯特部凱旋,為了展示後金的實力,皇太極帶著使團的人出城15裡迎接代善。使團在後金呆了快一個月,在離開時,皇太極讓後金的7人使團帶著給袁崇煥的禮物和一封親筆信前往寧遠。袁崇煥火速上書朝廷:
奴奉書至臣,恭敬和順,三步一叩,如遼東受賞之時。
天啟皇帝的回覆是:
夷情坐得,朕甚嘉焉...抗則速遣之,馴則徐間之。嚴婉互用,操縱兼施。勿挑其怒,勿墮其狡。夷在,無急款以失中國之體;夷去,無弛防以啟窺伺之端。戰守在我,叛服聽之
從這道聖旨來看,天啟皇帝的意思就是在不失大國體面的情況下,可以與之接觸,能安撫還是安撫,實在安撫不了,也就算了。
有了這道聖旨,一場就不敢接皇太極的那封書信了,因為在書信封面上,皇太極把後金和大明並列,這顯然有點“尊卑不分”。一場也好生款待了後金使團,但這封信卻讓他們帶了回去,也並未再派使者隨行。
袁崇煥將此事一五一十彙報給了朝廷,得到“便宜行事”的權力。
後金和袁崇煥在此後一個月都沒有任何行動,直到一個月後的天啟七年正月,皇太極在同諸貝勒商量之後,又派出方吉納等人攜書信前往寧遠拜見袁崇煥。此次皇太極將“後金”寫於“大明”之後,袁崇煥這才開封看信。皇太極聲稱願意議和,但是,作為議和條件,明朝必須封賞給後金大量的金銀珠寶,否則,後金將繼續對明朝用兵。史料中記載,皇太極提出的條件是這樣的:
明朝要給後金:黃金10萬兩,白銀100萬兩,綢緞100萬匹,綾布1000萬匹;
後金要給明朝:東珠10顆,黑狐皮2張,元狐皮10張,貂鼠皮2000張,人參1000斤;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皇太極也太小看明朝了,盡拿人參、狐皮來糊弄事!
對於這種無理要求,袁崇煥直接予以拒絕,天啟七年四月,一場再度派使者前往後金,也給皇太極帶了書信一封,信中不但說“兩國是非曉然,以修和好”(也就是說在議和前要先弄清是非),他還要求皇太極將遼東土地和擄掠的漢民還給明朝。
皇太極接到信後,可能覺得自己確實有點貪婪了,於是,將條件直接打了“五折”,但他卻另外提了要求,那就是:和好之後,明朝每年要送給後金1萬兩黃金,10萬兩白銀,綢緞10萬匹,綾布30萬匹。這等於5年就“回本”了,以後就是“純利潤”
皇太極的如意算盤打的好,可是,信剛寫好,就接到線報,稱一場正在搶修錦州、大淩河等城。於是,皇太極另外下了一封信,斥責袁崇煥詐稱和好,卻趁機備戰。這次他乾脆也不派使者了,就讓袁崇煥派來的使者直接帶回去。袁崇煥看完信,再也沒有回信
後金與明朝的議和就此結束
議和失敗的根源
後金和明朝的議和為何以失敗而告終?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其一:領土之爭
明朝認為,後金侵佔的遼東等地歷來都屬於明朝的土地,後金必須償還;而後金卻已經遷都盛京,將遼東看成自己的“大本營”。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根本就無法解決,甚至連緩和的餘地都沒有,議和,也就很難進行下去了;
其二:議和條件
這個不用多說,看看皇太極列出的條件,這哪裡是議和啊,簡直是要明朝向自己俯首稱臣嘛。議和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不可失大國體面”,這種喪權辱國的議和條件明朝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接受了,因此,議和也就沒必要再繼續了;
其三:政治環境
這主要是針對明朝來說。明朝本來就有許多人反對議和,議和期間袁崇煥修築工事是沒錯,但皇太極也趁著議和將明朝的“跟班”北韓給打了,朝堂上的那些人開始紛紛上書彈劾袁崇煥,天啟皇帝也開始動搖。在這種政治環境中,袁崇煥還敢繼續議和嗎?
尾聲
明朝和後金的議和,本來就是一場各懷鬼胎的權宜之計。雙方都需要時間進行調整,於是,不管真心也好、做樣也罷,你來我往、不亦樂乎,可是,一旦觸及各自核心利益的敏感話題時,議和的本質就暴露出來了,到了這時,議和已經不再是“息兵”的藉口,反而成為雙方重燃戰火的理由,“寧錦之戰”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