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率眾幾十萬,轉戰十幾省,持續十幾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空前宏偉壯烈的農民革命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它沉重地打擊了唐王朝的通知,表現了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的改造作用。”

    由此可見,在官方評價裡,給予了黃巢起義很高、很正面的評價。

    它既是農民反抗封建專制統治的表現,也基本上鑿穿了大唐王朝這艘破船的底部,開啟了覆亡的序曲,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積極意義嗎?

    說到“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的改造”,唐亡之後是五代十國,中華地區四分五裂,政權林立,幾十年來充斥著無盡的陰謀、算計、殺戮、背叛,乃至無休止的戰爭,民不聊生。

    直至趙匡胤黃袍加身,才結束這種混亂的時代。儘管羸弱的宋朝經濟發展的不錯,海外貿易有聲有色,社會氛圍也是比較寬容,但程朱理學的興起,“三綱五常”的建立,“三寸金蓮”成為中華女性的一大特色,女性的社會地位每況愈下。

    正因如此,黃巢起義根本沒有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恰恰相反,黃巢起義所造成的破壞和殺戮,更是滅絕人性、罄竹難書。

    黃巢有一首比較著名的詩,那是他在屢次不第後所作,題為《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的確做到了“我花開後百花殺”,攻陷長安後,一開始還做摸做樣,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可是轉眼之間,搶劫、殺戮就開始。"居數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

    尤其是對於官吏和李唐後裔,“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據說,最後將長安城八萬餘名男丁殺戮殆盡。

    更慘無人道的一幕發生在陳州之戰。在這近三百天的時間裡,黃巢演繹了一幕古往今來幾乎從未有過的血腥場景。

    為了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走投無路下的黃巢只好利用“搗磨寨”這樣一種工具,搞了一個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製成軍糧,供人食用。

    “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抑或《資治通鑑》,諸多史書都有鮮明的記載。

    數萬人以人肉為食,吃了快300天,其中有多少無辜的人喪命,不難得知。

    所以,儘管黃巢起義是多數農民走投無路下的選擇,但由此造成的對社會更大範圍的破壞,以及血腥殘酷的一面,也不能不正視以及反思。

  • 2 # 陸麒麒

    以農民起義軍領袖出名的黃巢,實際上並不是窮苦老百姓,他跟布衣天子朱元璋有著本質的區別,據《新唐書·黃巢傳》記載:“黃巢,曹州冤句人(今山東菏澤)。世代為鹽商,富有資財。擅長擊劍騎射,略通書牘奏記,頗有口才,喜愛招養亡命之徒。”黃巢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家境十分富足,但是由於一直幹著非法的營生註定是沒前途,所以到了黃巢這一代,其父母就希望他能走科舉之路,以改換門庭。而黃巢也確實不負眾望,自幼就有詩才。

    在晚唐末年,由於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災,加之朝廷的腐敗不堪,五十六歲黃巢就同族兄弟子侄揭竿而起,招募數千人,響應在河南長垣起義的王仙芝。

    起義之初,黃巢和他的義軍可謂愛民如子,甚至因此獲得“率土大將軍”的美稱,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他攻陷長安。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的起義軍在未受到任何抵抗情況下,順利進入京師長安,當時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文武官員數十人至灞上迎接。對於黃巢的到來,已經忍耐唐末酷政多時的長安市民更是夾道歡迎,這讓黃巢大為感動,隨即他讓副將尚讓一再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義軍將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貧民,“往往施與之”,很有幾分“黃巢來了不納糧”的意思。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攻佔長安後,黃巢輝煌一時,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在失敗前夕,黃巢為解決軍糧問題,竟然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人食人紀錄。史載:“賊(黃巢)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對於黃巢食人的殘暴的行徑,自古以來都為後世所指責,無論正史野史,對於黃巢的評價全是負面的。

    直到如今提到黃巢,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殘暴無比,是超級殺人狂、吃人惡魔。可以說黃巢的殘暴已經深入人心,但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具有爭議的人物,他也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即消滅了門閥士族。門閥士族是以門第為標準,是在當時社會中佔有特殊地位的特權階層。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士族就是中國的一大毒瘤,他們霸佔著中國的全部資源,三國時期曹操正是靠著北方士族的支援才坐穩了霸主的地位,而在西晉時期,司馬家更是士族出身,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以達到統治目的。

    所以說,黃巢雖殘暴,但也並非一無是處,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門閥士族“毒瘤”,或許就是他最大的貢獻吧。

  • 3 # 包山種樹

    距離黃巢兩百多年後,另一位農民起義頭領宋江在潯陽江邊的酒樓牆壁上題詩:“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雖然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也如曇花一現,但他分明瞧不起他的先輩同行~黃巢。從史料記載的有關黃巢的經歷來看,黃巢的確“不丈夫”。

    黃巢出身在唐朝末期的鹽販子家庭,兒時家境富裕,讀過書有些文化。相傳黃巢五歲時即可對詩,待其成年,卻屢試不第。其《不第後賦菊》寫得豪氣沖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從詩句中能看出青年時期的黃巢還是懷揣遠大理想的。

    之後,在唐末官逼民反的大環境下,黃巢追隨王仙芝參加農民起義。在王仙芝掛掉之後,黃巢的勢力如日中天,影響最大時,曾佔領唐王朝的半壁江山,但他在根基不穩的時候卻選擇了登基稱帝,成了眾矢之的,很快就被趕出了長安。顯然,黃巢雖然讀過書,卻沒有史書中取得半點教訓。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沒有穩定的經濟和兵馬來源,卻急於將天下的矛頭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黃巢的確入不了英雄豪傑們的法眼。

    愚以為,黃巢“不丈夫”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忘本和殘忍,這也是他失敗的根本。據史書記載,黃巢在進入長安時,說好的秋毫不犯,但他的手下做強盜已經習慣了。進入長安沒幾日就開始燒殺搶掠毫無顧忌,因此在黃巢被趕出長安城時,百姓們歡天喜地奔走相告。黃巢第二次進入長安後幾乎殺光了滿城百姓,後來兵敗,他的部隊直接以百姓為軍糧,百姓見之如魔,黃巢也由此被稱為“人屠”。一個以農民起義起家的人,卻不能愛護百姓,不能得到百姓的愛護,反而仇恨百姓,其亡也必矣!

  • 4 # 上天入地八方為家

    黃巢是一個領導勞苦人民起義鬧革命的大英雄,國家腐敗,淫佞當權,民不聊生。長安踏遍公卿骨,豪門富賈無一人!殺髒官汙吏,奸商淫賊英雄所為。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大丈夫。統治階級汙衊他的那些文章純屬無有,稍微分析就知道太假了。

  • 5 # RyanLin2333

    綜合來講,黃巢有點類似於漢末的張角、明末的李自成,是一個最後失敗但又非常優秀,人格魅力與爭議都很大的農民起義領袖。

  • 6 # 抱香樓主

    黃巢(公元820年——公元884年),曹州冤句(現在的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鹽商家庭出身,善騎射,少有詩名,但是多次科舉而不第。

    唐末關東大旱,發生王仙芝起義。後來黃巢加入王仙芝起義軍,逐漸嶄露頭角。後來王仙芝死,大家推黃巢為主。起義軍取得過重大勝利,黃巢稱帝,改元王霸。最後起義軍失利,黃巢被殺,唐末農民起義以失敗結束。

    黃巢起義的主要意義在於,它打擊了唐朝統治階級,建立了大齊政權。首創高層換屆和四相制,有積極的政治意義。同時,黃巢有高遠的思想和政治抱負,他力求用自己的理念來塑造世界。他希望以一己之力來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想打破當時的政治制度。再有,黃巢提出“均平”口號,有著先進的思想意識。

    黃巢本人雖然是唐朝千萬秀才中的普通一員,但是他的心胸和抱負卻遠高於一般文人。他曾經有兩首詠菊的詩,能夠略窺他的心胸。

    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這首詩表現了黃巢改變世事的抱負。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有了用武力來推翻不合理制度的雄心壯志。

  • 7 # 歷史解析與回顧

    個人的粗見,首先黃巢不是農民,他祖上三代販鹽,鹽在古代可是被稱作白色黃金的,所以他們的家族非常有錢,他本人又善於騎射、刀劍,所以黃巢就是一個屢試不第、心懷憤恨、反叛亂常的土豪子弟。他一直想要通過當時的體制走上仕途,可每每碰壁令黃巢心中漸漸生出不滿和怨恨,加上大唐正處於衰落之時,叛亂四起,更加深他以武制亂;以亂促和;和則入仕的想法,這在他起義後期的頻頻向李克用乞和中可以看出來他的真實目的。黃巢起義完全可以認為是一場民變,是加速唐朝滅亡的重要推動力量,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黃巢是造成唐走向衰亡以至於後來五代十國的動盪、戰亂的罪魁禍首,他不是什麼民族英雄,就是一個吃人肉、喝人血的亂臣賊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恆星是有生命的,如果恆星全都熄滅了,宇宙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