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4
回覆列表
  • 1 # 正午陽光2015

    不管是熱播的《爸爸去哪兒》還是《爸爸回來了》,大家不難發現在節目中,明星們與自己的子女都是透過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混合交流的,可見明星育兒中,他們將語言教育放在對幼兒教育的首位,如果想要讓你的寶寶也能說出流利的英語,那麼就趕緊看看下面幾位爸爸是如何育兒的吧!

    《爸爸回來了》之明星老爸李小鵬李小鵬的女兒奧莉憑藉可愛超萌的模樣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才3歲不到的小蘿莉,就能說出很流利的英文,這都是要歸結於她從小就生長在雙語言的環境中,奧莉的媽媽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美籍華裔,英語水平當然非常棒,而他們夫妻對於寶寶的教育,則是在家的時候,媽媽對奧莉說流暢的英文,而爸爸則對奧莉說普通話,讓她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學會了英文,同時也不忘自己的母語。

    《爸爸回來了》之明星老爸王中磊身為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執行Quattroporte的王中磊,每天都要日理萬機的處理公事,在教育孩子方面明顯沒有其它星爸那麼多的時間,但是這不代表他忽視教育,在《爸爸回來了》的節目中,8歲的William就展現出了自己的超高英語水平,與外國友人交流了足足20分鐘,據悉明星老爸雖無法自己親子教育,但是卻為William選擇了一所國際語言學校,先進的教育與配套設施齊全的環境,讓William的英文比起其它同齡人要領先很多,其實無法自己教育或者沒有能力教育孩子,將孩子放在這樣優質的環境中去學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爸爸回來了》之明星老爸吳尊帥氣的老爸吳尊在《爸爸回來了》的節目中,是完全展現出了自己對待女兒的寵溺,同時還有對女兒neinei的語言教育方面,neinei現在會說四種語言,分別為普通話、英語和福建話、馬萊語,吳尊表示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去教neinei,語言教育就是他無時無刻都表現出來的一個重點,他會利用身邊的一切事物來讓neinei說出相對應東西的幾種語言,讓她能夠多元化的懂得各國語言。

    《爸爸去哪兒》之明星老爸吳鎮宇最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兒》邀請到了香港著名的演員吳鎮宇,在節目中吳鎮宇與兒子Feyman能夠同時漢語、英文、粵語三種語言準確無誤地交替著交流,說明其教育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在香港中文和英文作為法定的語言,吳靜宇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這兩種語言與孩子交流,同時也將他送到最好的學校進行學習,從而在學校與生活中都保持這樣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所以讓Feyman能夠輕鬆地學會了三種語言,並運用自如。

  • 2 # Angelia富貴牡丹

    明星媽媽和普通媽媽一樣,也是媽媽。除了她們可能在物質上給孩子的比我們多,給孩子創造的條件更優越一些,其他都是一樣的。尤其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呵護和陪伴,這點兒是必須的。看看下面一段話“和大部分媽媽一樣,明星伊能靜也是覺得應該給小王子更多的陪伴,小王子已經慢慢長大了,思想也越來越獨立。伊能靜很尊重小王子的想法,也給予小王子足夠的個人空間,雖然在北京住,但每週都會去臺北看兒子。小王子小時候的塗鴉伊能靜還能全部保留下來,確實是很用心。”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我們不必效仿明星的教育方法,只要自己用心去陪伴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好。

  • 3 # 繁華消盡

    其實我覺得明星跟大眾的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他們所選擇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他們經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所以對於他們如何育兒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不可否認他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上一流的學校,起點的話就會比普通人家要高,所以如果孩子勤奮,將來也必成大器,這就是所謂的上流社會。對於孩子的陪伴教育應該和尋常人家無異,不過他們更注重尊重孩子的意願,培養孩子的品質。

    比如說作為《爸爸去哪兒3》裡唯一的女孩子,夏天毫無疑問成為了所有人最寵愛的小公主。軒軒的人生追求就是吃飯睡覺找姐姐,大竣、康康對夏天也格外溫柔體貼,同樣身為混血兒的諾一更是跟夏天情投意合、兩小無猜。夏天不僅長得漂亮,在節目中不嬌氣、不做作,善良、懂事,願意分享也願意幫助別人,夏克立更是被認為是五位老爸中最稱職的一個。日前,一家三口在臺灣接受媒體採訪時,調皮的夏天不斷跟身旁的爸爸聊天,黃嘉千立刻糾正女兒,並讓她向記者道歉,不靠打罵方式的教育更是獲得不少讚揚。事實上,黃嘉千曾表示,在養育沒有“公主病”的夏天過程中,她和丈夫一起奉行著“老二”哲學,孩子輸在起跑點無所謂,最重要是孩子能開心、健康、平安長大。

    和其他的幾個明星家庭不同,黃嘉千、夏克立在夏天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直輪流陪伴著的,夏克立去工作,黃嘉千就留在家裡,黃嘉千外出工作,夏克立就負責孩子的日常接送和照顧。“平常我們家就只有一套標準,所以小孩子就只有一個方向,而且我們會堅持對小孩說到做到,如果她不肯吃飯,那我就讓她不吃,不會因為怕她餓而心軟,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畢竟是小孩子,總會有讓父母生氣的時候,黃嘉千說一般情況下她會選擇跟孩子講道理。“我會讓她知道我生氣了,我不需要兇她,只是很嚴肅地看著她,告訴她我非常生氣、為什麼生氣,她就會跟我說:‘媽媽,我不要你生氣。’就像有一次她把杯子打碎,她很大意。後來我跟她講,你知道媽咪為什麼那麼在意水打翻這件事情嗎?不是因為你粗心大意,是如果這杯水它是熱的怎麼辦?你如果傷了別人怎麼辦?我是怕燙到你,怕你受傷。後來她就會注意。所以跟孩子不能講不行,要跟她講為什麼。”

    黃嘉千也一直教育孩子要心中有愛,只有這樣才會給予別人愛。“小朋友的教育,愛很重要。她未來可能會遇到很多不好的人,這個問題我也會告訴她,就是世界上有很多不好的人,不是他們不好,是因為他們曾經受傷了,他們也被傷害了,所以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方式來恢復他們的心。有時候不是要故意傷害你,因為他不知道這件事情是會傷人,所以你要去了解別人的心情。我現在教她原諒。”

  • 4 # Jun1325326

    曹格和女兒

    自從參加了親子真人秀後,曹格的一對兒女Joe和Grace走進公眾視野並深得大家的喜愛,曹格也因奶爸的身份而被大家重新認識。8日,他在上海參加了某奶粉品牌舉辦的親子分享會,大方透露做奶爸的心得。

    平日裡,曹格常常操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他說:“Joe現在喜歡踢足球,他很厲害,跑得非常快,踢球難免會跌倒,我就會很緊張。”Grace也沒能讓他省心,他說:“我們一家人現在很喜歡去爬山,Grace很好勝,常常跑在前面,現在她太有個性了,不太黏我了,我也會擔心。”

    奶爸不易做,但養育著兩個可愛寶寶的曹格還是有很大的收穫和體會。他說:“還在慢慢長大,該抓住他們的手的時候就要抓住,還放手時就要放手,這是我們父母要學習的地方。”現在,曹格自稱在還“歌債”,兒子Joe也很喜歡唱歌,因此常常跟他去錄音棚。他說:“上一張專輯他基本都有來看我錄,要讓孩子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做父母的在後面看著,該幫忙就幫忙。”

    張庭和女兒

    近日,張庭分享了一篇自己教育孩子中的心得,由於自己過於嚴厲的管教讓孩子很緊張。張庭和女兒良好的溝通方式,得到很多人的贊同。在教育上及時發現問題並能改正,一定是會成為孩子眼裡真正的好媽媽。網友也留言:“當好媽媽不容易。”“理解孩子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阿雅和女兒

    阿雅2014年7月生下女兒Ava後,多次上傳照片分享女兒的生活點滴, 趣致乖巧的模樣經常引得網友大呼可愛,日前,阿雅在網路上與網友分享自己的育兒經,認為“女兒是老天爺送給我和老公最美麗的禮物”,自己之前一直沒想過要生第二個小孩,但最近透過與生了二胎的朋友聊天,這個想法開始動搖。

    平時工作繁忙,經常需要連續離家幾天在外地工作,阿雅一直苦於自己陪孩子的時間不夠,雖然沒工作時她都在家裡全心和孩子在這一起,但即使這樣每次出門依然會有罪惡的感覺,心裡掛念孩子,經常把自己搞的太累。

    友人們則勸慰阿雅說這種情況很正常,第一次當媽媽,所有的經驗都是新的,當然容易緊張,但有了第二個孩子就會放鬆很多,對媽媽的身心都好,而且將來即使要外出工作,女兒在家裡也有個夥伴。媽媽永遠是媽媽,孩子和媽媽的連結是與眾不同的,只要陪伴孩子時是全心全意,孩子一定感受的。

    孫儷和兒女

    女星孫儷和演員老公鄧超育有4歲兒子“等等”和2歲女兒“小花”,她雖然經常和老公在網路上鬥嘴,但私底下卻是個育兒有方的媽媽,即使是剝橘子也要藉機教導孩子做人的道理。

    孫儷曾經透露“等等”去《羋月傳》劇組探班,兒子拿起橘子問她:“媽媽,為什麼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她回答,“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復出相應的勞動。”兒子又問橘子的果肉為什麼是一片一片的?她就摟著兒子說“它是在告訴你,好東西不能獨自享用, 要懂得與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個橘子,那就要懂得把橘子分成一小瓣一小瓣與大家分享。”

    她認識所謂“辣媽”更應該在育兒上有獨特的方法,“不應為了孩子而沒了自己的生活,要能照顧孩子,還要享受自己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辣媽。”

  • 5 # 山西薄荷糖

    為人父母的明星們在洗去濃妝褪去華服後,都是普普通通的爸爸、媽媽。他

    們關注孩子的成長,從孕期到生產、從生理到心理絞盡腦汁無一怠慢,養個孩子容易麼?讓

    我們看一下明星爸爸、媽媽們有哪些過來人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吧。

    張柏芝:堅持母乳餵養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Lucas一出生,張柏芝便堅持對其進行母乳餵養,她害怕自己不熟悉如

    何哺乳,還特地留院學餵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正確地哺乳。Lucas在3個月大的時候身體

    強健如半歲嬰兒,身長力大,非常健康,看來這全是媽媽的功勞啊。

    馬景濤:注意胎教

    馬景濤很注意胎教,老婆吳佳尼懷孕時,他幾乎天天放史瑞克、人猿泰山"等電影,所以

    兒子出生後,果真頭好壯壯,連岳母都好奇:"這孩子怎麼長得這麼壯?肯定是在母親肚子裡

    練的"他笑說,自己每次從外面回家,就會對著兒子大喊:"大金剛回來囉!"兒子也跟著發出

    "嗯、嗯"的迴應聲,他笑說:"可見得胎教真的有用。"

    謝霆鋒:儲存臍帶血

    謝霆鋒絕對是個絕世好爸,老婆入分娩當日,就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替兒子Lucas剪臍帶,

    並出錢將兒子臍帶血儲存入臍帶血以預防突發事件。

    陶晶瑩:勤快換尿布

    陶子的寶寶從沒得過尿布疹,這麼神?全靠陶子每天護理做得勤:每天早晨醒來,陶子都會

    用清水給寶貝洗屁屁。因為一夜的時間,寶貝的屁屁浸在尿液裡,面板肯定不舒服。白天每

    次小便後,陶子只用柔溼巾擦一擦,然後抹上護臀膏,如果大便了就用水洗。出門在外時,

    寶貝若是大便,陶子只用溼紙巾擦乾淨,但到家後會馬上給她洗個澡,讓小屁屁徹底乾淨。

    這麼精心勤快的護理,難怪陶子敢"大言不慚"。

    小S:親力親為給寶寶洗澡

    小S生下許俏妞後便跟護士學習如何給新生兒洗澡,但過後一知半解,又怕寶寶身體軟又滑,

    便把自己身為新媽媽的處女洗轉交給自己母親。在經歷了某次女兒吐奶的恐怖經歷後,小S終於下決心把洗澡練好。最後總算在媽媽的陪伴下,學會幫俏妞洗澡。事後她總結經驗:帶

    小孩沒別的,就是要冷靜,不管再怎麼害怕都得裝沒事。

    那英:練歌哄寶寶睡覺

    那英是天后級歌手,結果那英平常就借哄孩子入睡唱歌來進行練歌,而據知情人透露這個小

    傢伙似乎對音樂有種天生的敏感,有時那英不唱歌他就睡不著覺。音樂對嬰兒智力開發有極

    大的作用,看來有個當歌手的媽媽真好啊。

    劉儀偉:檢查大小便

    劉爸爸可以說是娛樂圈中最具專業知識的一位了,其科學孕兒、育兒堪稱各位準爸爸和年輕

    爸爸們的楷模。用劉儀偉的話來說,從寶寶的孕育到成長完全是按照科學的步驟來的"

    。從孕前準備到最佳受孕時期,再到寶寶一天的吃喝拉撒,劉爸爸都有嚴格的時間表。現在劉爸

    爸的日常工作又多了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和家人檢查寶寶的大小便是否正常,雖然都是日

    常的瑣事但是在劉爸爸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李靜:和孩子做朋友

    小沐爾和別的孩子一樣,也有讓李靜這位明星媽媽頭疼的事情。"我平時願意和女兒做朋友,

    因為小朋友是需要一個空間的,所以我完全釋放她的性格,這樣她才能相信你,願意和你相

    處。可是她要犯錯誤的話,我絕對不能視而不見,一定會和她講道理,遇事必須要說通,這

    樣她才不會去再犯這樣的錯誤。"管教起沐爾來,李靜看似嚴厲,但心裡軟著呢,只要孩子哭,

    她肯定也會偷偷抹眼淚。

  • 6 # 山西紅彤彤

    明星們的一舉一動幾乎很透明,他們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也似乎是可見的,明星們的育兒經也一直是很多媽媽們關注。

    小S:用環境影響孩子  在舞臺上個性鮮明的小S,在教育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理念。她不把學鋼琴、拉小提琴等作為孩子的必學專案,唯一的要求是堅持說英文。

    馬伊琍:不理愛女哭鬧掉頭就走  自打女兒出生起,馬伊琍就在部落格上分享自己的育兒日記,其中的“金玉良言”,還被眾多網友稱為“育兒寶典”,相互轉載馬伊琍的心腸“比較硬”,女兒愛馬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哭鬧,她卻頭都不回就走掉,躲進車裡才開始哭。

    趙本山:教子女懂禮貌有愛心 趙本山如實披露:“我的家教是很嚴的!我的幾個兒女,我都愛!但愛有愛的方法,一是教育孩子懂禮貌、有愛心。孩子幾歲時,我就要求他們見到長輩、年齡大的,一定要問好或鞠躬。對人絕對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仗勢欺人。對公益活動,看見有了困難的,一定要有愛心。

    王菲:親力親為 王菲08年曾秘密把女兒轉到位於寓所晴翠園附近的德威國際英文學校就讀這所全英文國際學校,學費最低也要16萬一年。除了童童以外,王菲小女兒李嫣也以14萬一年入讀國際學校學前預備班,這樣算來,王菲光是供兩個女兒讀書每年最少也要花掉30萬。王菲對女兒的教育不但捨得花錢,也非常親力親為。

    蔣雯麗:窮養孩子注重品德  蔣雯麗非常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她曾告訴孩子,不見得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但一定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如果講瞎話,要為此付出很多代價去圓,這樣只會更累。 蔣雯麗還認為家長與孩子需要溝通,一味什麼都依或者棍棒相加只會適得其反。現在,她已經跟孩子解釋了“孩子從哪裡來”、“男生女生是怎麼回事”之類的生理問題,還教兒子要如何尊重女性。

      還有好多可以借鑑!

  • 7 # Mika米卡丘

    明星們怎麼育兒?到底有哪些靠譜的育兒經是值得借鑑的?育兒對於所有父母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娛樂圈的明星也是如此。他們和普通父母一樣,在育兒的路上花了很多心思,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娛樂圈明星家長的育兒經。

    孫儷&鄧涵之

    《羋月傳》劇組舉行開機儀式時,孫儷帶著兒子等等一同參加活動。等等拿起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麼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孫儷認真地說:“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勞動的。”

    等等點了點頭,接著問:“媽媽,為什麼橘子裡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呢?”孫儷對兒子說:“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張柏芝&Lucas

    張柏芝在接受採訪時曾講過,照顧孩子就是要給他很多的愛和安全感,但同時自己也會很冷靜。就比如Lucas走路摔倒時,我一定不會去扶他起來,而是鼓勵他像男子漢一樣自己爬起來。並對他說:“從哪裡摔倒,再從哪裡重新來一遍。”

    再帶著他在原路上再走一次,告訴他這次沒摔倒是因為有認真的走路,下次認真的走路就不會摔倒了。這樣做是為了讓他遇到不順的事情時,不會從別處找原因,而是從自身找原因,學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

    胡可&沙溢&小魚兒&安吉

    胡可在微博中寫過這樣的一段話,朋友發微信說喜歡安吉和魚兒,並詢問是如何教育的,而她的回答卻是“誤打誤撞”。朋友笑了說本想取經,這四個字可有些難學,於是她仔細想了想回答,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體驗是給他們最多可能的嘗試;自由是最好的紀律。

    在《爸爸去哪兒》中,安吉與沙溢的相處就是一種很平等的朋友化家庭模式。而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讓孩子去體驗各種新的嘗試,不管是羽毛球、足球、游泳,還是學畫畫、做蛋糕、包餃子等。所謂的自由也並非是放任不管,而是給他們空間,讓他們自由成長。

    賈乃亮&李小璐&甜馨

    提到教育孩子賈乃亮曾說過:“沒有特別的去教育她,因為甜馨是我和璐璐的第一個孩子,我們也在慢慢摸索。”他和甜馨的相處方式更像哥們,甜馨就經常翻白眼“嫌棄”爸爸,而就是在嫌棄中慢慢拉近了爸爸與孩子之間距離,對於未來賈乃亮希望甜馨能夠獨立生活。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想象力還能增強他們的表達能力。給予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和學習中發現興趣。

    更要重視孩子的提問,因為這些都是父母培養孩子習慣和品德的一次機會,要知道無論是父母的性格、語言還是日常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一生。除此之外,如果想知道更多美膩知識的話,可以請教一下“達膚人”,別的不說,光說我這張臉,以前的我可是長了很多點點……的,是達膚人幫我解決面子上的問題,人生在世常懷感恩之心。

  • 8 # 泛泛悠悠

    前不久,劉國樑7歲女兒獲得美國兒童Golf世界錦標賽亞軍,這是這屆賽事中所有中國選手的最好名次,也是首位華人獲世界級Golf亞軍。

    Golf是一項貴族運動,雖然近年來有平民化趨向,但其價位仍讓一般工薪階層望而卻步。

    據Golf專業人士估計,培養一個Golf球元,沒有幾十萬元下不來。單是球杆,一支球杆大概在500元左右,加上配套裝置,至少要15000元。還有教練費,少則500元,多則上千上萬。另外球場要收錢,參加比賽要收錢,交通吃住也都是自己出錢。

    錢是一方面,時間精力又是一方面。女兒贏贏三歲時,劉國樑就開始培養她打Golf的意識。四歲,贏贏在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球,每週1~2堂專業課,到六歲半,劉國樑特意給他們換上了南韓教練文駿賀。去年暑假,贏贏和媽媽、妹妹一一,以及教練一起前往美國,在聖地亞哥和北卡的Golf學院上課,還參加了IMG學院世界青少年Golf錦標賽和USKG世界青少年Golf冠軍賽。前後共花費50天。

    也就是說,劉國樑妻子王瑾,為了孩子,全職陪伴兩個雙胞胎女兒成長。劉國樑一有時間,也陪著女兒練球,充當女兒的”精神教練“。憑著自己運動員生涯的成功,以及十幾年的乒乓球管理團隊經驗,劉國樑無疑是女兒Golf運動最好的引路人。

    劉國樑也曾坦言,讓女兒學Golf是自己的私心,因為自己和妻子都是運動員出身,所以女兒要是學運動,還能使上勁,她要彈琴還使什麼勁呢?

    一般來說,子承父業,是理所應當。劉國樑是世界乒乓球冠軍,為什麼不讓女兒學乒乓球呢?

    其實,不僅劉國樑女兒在學Golf,國內精英階層都在讓自己的孩子選擇學習包括Golf、冰球、橄欖球、網球、棒球等美式運動。比如同是乒乓球冠軍王皓、王濤、馬琳、體操奧運冠軍楊威,演員劉濤、海派清口相聲創始人周立波以及李克勤勤等人的兒子或女兒,都在學Golf球。

    至於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打Golf,劉國樑說:“Golf有幾個好處,一是挑戰性大,培養孩子堅韌的意志;其次,Golf沒有裁判時刻盯著,完全憑自己,可以讓孩子學會誠實。”他說,這都是我想讓孩子學到的人生第一課。

    實際上,精英階層培養孩子打Golf,也並非沒有現實的打量。

    從打Golf的收入來,《體壇週報》2016年推出的中國體壇財富榜,排名第四的是Golf運動員馮珊珊,身價3300萬元。排在她前面的,是孫楊,張繼科和寧澤濤。易建聯,朱婷,林丹,鄒市明,都在她後面。就發展趨勢而言,隨著Golf運動在中國的興起,這一收入只能再漲,不會下跌。

    眾所周知,Golf運動除了是場運動,還是上流社會的社交神器。有多少球友,就有多少人脈和資源,而這些人脈和資源,如同去長江商學院上了一個班,結交的人大都是成功人士,非富即貴。

    另外,打Golf還能成為孩子上國外名校的敲門磚。媒體報道,1993年出生的廣東姑娘肖薏小學五年級接觸Golf,獲得過沃爾沃青少年比賽的冠軍。2012年,憑藉Golf上的造詣,她順利進入美國名校杜克大學,主修經濟專業,畢業後進入了華爾街做投行工作。

    精英階層的孩子都在學美式運動,因為他們的視野是向外的,他們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出國,所以必須培養一兩項歐美髮達國家時興的運動,比如冰球、Golf、橄欖球、棒球、網球、馬術,有利於以後的人生髮展。而他們自身也有這樣的實力和精力,為他們的孩子鋪平走出國門的道路。

    反觀國內普通工薪家庭的選擇,大多是經濟實惠的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游泳、體操……這當然無可厚非,因為大多數家庭甚至都沒有想過要孩子出國。對於工薪階層來說,出國留學也是一筆不菲的投資。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不要擔心,更不能忽視,在這些中國產運動專案裡,也蘊含著普通家庭孩子逆襲的機會。每年國內大小運動會上,能夠站在領獎臺上的,大都是普通人家出來的孩子。

    即使不走專業路線,學一項體育運動,對孩子也是大有好處。研究顯示,在某項運動專案上取得過成績的人,一般都能夠忍受時間和慾望的煎熬,善於控制情緒,不抱怨現狀、不畏懼失敗,竭盡所能,直到成功,一般都目標清晰、專注力強,責任心重。

    那麼普通家庭孩子選擇體育運動,一開始需要注意些什麼?

    一是孩子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家長再怎麼用心再怎麼花錢都白搭。還有個“三分鐘熱度”問題,要找好的教練,適合孩子的訓練方法,特別是小學階段,主要以保持孩子興趣為主,最好到了青少年時期,再適當加壓加練。

    二是延遲滿足感。一些父母帶孩子上完體驗課後,問孩子喜不喜歡。孩子說喜歡,立馬就給報名。其實,這不是好的方法。好的方法是延遲孩子的滿足感,也就是說,等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之後,甚至一年後,再問孩子,喜不喜歡。這個時候,孩子一般熱情也退了,如果說還喜歡,那麼,就是“真愛”了。

    三是儘量選擇戶外運動專案。相比室內運動,戶外運動更能給孩子陌生環境的挑戰。比如跑步、騎腳踏車、攀巖、野外探險等。畢竟,運動除了能給孩子健康的體魄,更能加深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

  • 9 # 君鼎興富基金

    我來說一個孫儷的吧~

    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娘娘再扛大女主大旗,演繹街邊賣藝女子一路蛻變成一代富商的傳奇故事。

    話說如今已成為少奶奶的周瑩左手拿著一套生意經,右手還揣著一套育兒經呢!

    最近許多媽媽們頭疼的某些育兒問題,在少奶奶周瑩面前,都是一個個乖乖鬆開的結,我們來看看她都是怎麼說的吧!

    1

    生了二胎很頭疼?

    二胎相信是不少家長的痛點。往往在老二出生以後,老大感覺自己被忽視,然後產生至少1年的牴觸情緒。

    而等等和小花兩兄妹畫風卻是醬紫滴:

    孫儷施展了什麼魔法?

    原來,孫儷十分注重等等的感受,妹妹的所有的一切,都嘗試讓哥哥去教,不讓哥哥有被忽視的感覺。讓哥哥在妹妹的成長中有一份參與感,承擔起哥哥的責任。

    小花的名字是等等起的。

    小花穿等等的舊衣服。

    小花的日常,是等等教的。

    小花每天從幼兒園回來,第一件事,是給等等一個擁抱。

    等等感受到他是重要的,而且他對妹妹是有責任的。他自然而然地付出了自己的愛。

    怎麼樣?這招是不是還挺高的呢?

    2

    女孩是要富養還是怎麼個養法

    孫儷家小花的養成,似乎不是一般“星二代”的養法,人家都被養成了“小公主”,而小花卻是“霸王花”。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來,孫儷對孩子有點“放養”的味道,“配合天性,尊重孩子”。孫儷坦言,不會一定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某些人的樣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很有個性,現在這個時候,他們開心就好了。於是小花便長成了“風一樣的女子”。

    3

    你的說教太硬了?

    每位家長的心裡都潛藏著一個給孩子講講講道理的“靈魂工程師”,只是有些時候,卻講得一點都不動聽,自己感動了,沒感動孩子。我們來看看少奶奶是怎麼用一個橘子講出花一樣的道理的。

    “媽媽,為什麼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

    “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勞動的。”

    “媽媽,為什麼橘子裡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呢?”

    “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等等不問了。媽媽追加:“橘子的果肉長成一小瓣一小瓣的,還有另一層用意,你知道嗎?”

    “那是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佔有,不能獨自享用,而要懂得與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個橘子,那就要分給別人與你一起共享。”

    於是等等趕緊把橘子分成小瓣,跑去給叔叔阿姨們吃。

    要論忽悠,啊不,是教化的能力,我第一個服少奶奶。

    4

    說真的,你的終極育兒秘籍是什麼?

    孫儷最重要的育兒秘籍,聽起來好像很平常:堅持了最樸素的親子閱讀。

    她說,他們家最常見的家庭場景,就是全家閱讀。

    她說,最美好的時光,就是晚上洗完澡,跟小朋友一塊玩玩具,3個人坐在床上,讀一本書。爸爸經常不在,在的話,就4個人一起。

    等等在閱讀中,獲益很多。他喜歡動物,孫儷根據他的這個興趣,選擇跟動物有關的書,在潛移默化裡,等等變得非常愛護動物,很有愛心。許多跟動物有關的繪本都充滿了愛意,比如Why I Love My Daddy,字裡行間都是濃濃的父愛。孩子們會從這些書中感受到了什麼是愛,並對如何去愛有了自己的理解。

    老師對等等的認可

    另外她還說,不願意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偏愛紙質書。

    作為母親,她對閱讀也很是重視,自己就會看很多書,做到了以身作則。

    親子閱讀的好處,相信每一個踐行者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都有自己一籮筐故事。

    而偉大的育兒經,不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方法,而是樸素的陪伴與“放任”,讓親子閱讀逐漸擴充套件孩子的邊界,讓他們的個性,得到更充分的展現。他們自然而然,成為那個,最可愛的人。

  • 10 # 讀書長大的孩子

    明星也是人哦。只是他們比較出名而已,他們也一樣,需要給孩子吃穿,需要陪孩子。《爸爸去哪兒》很多孩子和父親的相處,大家應該也能有所感悟。很多明星教子也很出名,比如孫儷,她的點點滴滴做的都非常好,比如她會和孩子一起鍛鍊瑜伽,她會和孩子一起畫畫等等。最最主要的,是他們在育兒的時候,也做好自己,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 11 # 影視口碑榜

    被問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宋小寶一口篤定的說主要是自己抓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的時候,宋小寶竟然在家裡裝上了攝像頭,以便自己在外地也可以時刻監控孩子。因為宋小寶的高壓教育,兒子在他面前總是很拘束,只要宋小寶離開了家,兒子就得到了解放。

    有一次兒子玩到太嗨以至於對傢俱上手上腳,宋小寶從遠端監控看到了一切,實在氣不過就發聲了。在兒子玩的最盡興的時候頭頂突然傳出了宋小寶的聲音,把兒子一下子嚇呆了。宋小寶更是放狠話稱他不是自己想要的兒子,一點都趕不上姐姐懂事。這句話一下子把兒子的興致都澆滅了。何炅和一眾嘉賓聽到這個故事都愣住了,覺得宋小寶對兒子也未免太嚴苛了。

    對於孩子們的上學問題,跟其他人不同,他沒有選擇把兒女送到私人貴族學校,就讓他們在縣城裡讀書。有一次宋小寶和老婆去學校接孩子們放學,看到旁邊家長都是騎著電動車,三輪車甚至農用拖拉機,宋小寶默默的把車開到了離學校很遠的一個路口,讓妻子下車把孩子領過來。在物質上,宋小寶從來不讓孩子們覺得自己與別的同學家裡有什麼不同,一直宣揚的是質樸的教育。比起緊張的學習生活,宋小寶更希望孩子們可以輕鬆一點,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休息了近兩年之後,重回熒幕的宋小寶身上積蓄了滿滿的能量,再次迴歸的他又將新的快樂源源不斷的輸送給大家。儘管這個個頭小小,面龐黑黑的人看上去其貌不揚,但是他的正能量和快樂還是傳遞給了大家。未來希望宋小寶給大家帶來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 12 # 電影大巴士

    明星的私生活歷來是最熱門的話題,他們的寶寶是否跟他們一樣大牌?他們又有怎樣的育兒理念呢?翁虹:要多和孩子們互動作為香港史上最美的亞姐之一,翁虹無疑是幸運的,但她的感情經歷卻一波三折,直到遇到她現在的老公劉倫浩,還生下了女兒小水晶。如今出現在公眾面前的翁虹,完全是一副賢妻良母的模樣,當記者撥通她的電話時,電話那端傳來小水晶咿咿呀呀的聲音還有翁虹幸福的笑聲。她告訴記者:“生了寶寶以後,我多了一個角色,就是母親。水晶的確讓我的生命更完整,我更體會到了作為一個女人的意義。現在我更懂得了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愛身邊所有的人,並好好的珍惜他們。”翁虹的女兒活潑乖巧,也一直是翁虹的驕傲,她說自己只要不工作的時候就和女兒待在一起,談及自己的育兒經,她更是有一肚子話要說:“對於教育寶寶,小孩子不能嬌慣,但也不能過於苛刻的給她一個對錯的界限。當媽媽要多和孩子交流,也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事情,不能因為覺得她們想法和行為是幼稚的,而一味的去教育和管教她。現在小水晶還小,我都會盡量抽時間陪她去上親子班,在家陪她玩,帶她出去溜達。多一些和她的互動,並調動她自己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多一些溝通。”蔣勤勤:採取開放式教育模式採訪蔣勤勤之前,她的助理就開玩笑般告訴記者“只要問她和兒子有關的問題,她可能說起來沒玩沒了”。事實也的確如此,蔣勤勤告訴記者她的手機裡有兒子各個階段的照片,“我也沒辦法,現在和別人聊天十有八九談的都是小孩,媒體報道也總是‘蔣勤勤談育兒經’,不是我特別想談,但我的生活裡現在主角只有他一個人,我已經習慣看到媽媽級的人就去請教育兒經,一上網開啟的網頁也全都是關於小孩子的。”她說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鼓勵開放式教育,從來不會刻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或習慣。“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他是透過手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只要不危險,我都會鼓勵他去觸碰,比如告訴孩子鍋裡在燒水很燙,不如引導他感受一下那個溫度,他自己後來就會躲開了。”她的兒子已經兩歲了,蔣勤勤說孩子目前的任務是吃好、睡好、玩好,等他三歲後他們才會對孩子的教育做一個系統的規劃,包括根據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學習鋼琴等特長。小S:孩子更需要關愛包容娛樂圈中的“鬼馬精靈”非誰莫屬,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小S。這位臺灣小女人如今已身為兩個女兒的媽媽,不過也變得成熟了許多,她在部落格中坦言:“是兩個孩子改變了我,以前的我百無禁忌,無厘頭又搞怪,可是孩子令我覺得自己真正成熟起來,不由得想在各個方面為她們做出表率。”不久前出席某商業活動在接受採訪中,小S忍不住一次又一次誇讚自己的兩個寶貝女兒,母親的驕傲之情溢於言表,並大談起育兒經:“我對兩個女兒永遠發不起脾氣,總是輕聲輕語,只熟悉我工作時樣子的人可能都想不到那會是怎樣一種場景。我覺得對孩子嚴格要求固然重要,但在他們幼小的時候,更需要的是關愛和包容,要讓他們先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滿溫情的。我不會把學鋼琴、拉小提琴等作為孩子的必學專案,畢竟孩子能快樂成長是最重要的。但我對她們的唯一要求是堅持說英文,這是將來的生存技能。”

  • 13 # 創思童思維教育

    胡可用三個字平息兒子的怒火:孩子發脾氣,這樣做最有效

    在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對待同樣因“無理取鬧”而發脾氣的小魚兒,媽媽胡可的表現就可圈可點。

    在一次吃飯時間,面對豐盛的食物,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卻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給他玩。

    遭到媽媽的拒絕後,小魚兒立馬就要開始發脾氣了。

    眼看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胡可堅定溫柔地對兒子說道: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我們要遵守規則。”

    在這個節目中,每當小魚兒鬧脾氣的時候,胡可總會以“我知道”三個字來開頭。

    當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堡裡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孩子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大多數時候,他們無法用語言來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總是會反覆地重複要求:“我就要這樣”“你一定要買給我”……

    其實,他們只是在透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並非真的是“無理取鬧”。

    而胡可用簡單的三個字“我知道”,去體會孩子的感受,並理解他心裡的擔憂和害怕,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他們有情緒的宣洩。

    這種不帶抨擊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大聲責罵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孩子的內心也會感受到父母的公平、理性、溫暖與堅定。

    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曾說過:

    “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因為,這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他們的權力!”

    畢竟,孩子發脾氣本身沒有錯,那是情緒的自然宣洩;阻止孩子發脾氣,想要控制他們的壞情緒,才有問題!

    太多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發脾氣、大哭大鬧時,用錯了方法:

    跟孩子講道理——“你這樣做不對,我都是為你好!”冷處理或者威脅他們——“你再這樣,我就不管你了”“我數三聲你再哭,就等著捱打吧!”乾脆對孩子妥協——“好好好,你想怎麼樣都行,可以了吧?”

    要知道,孩子發脾氣時,不需要安慰和講道理,責罵和威脅更沒用,他們只想得到父母的傾聽和理解!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要優先處理的是,及時接納並共情孩子當下的情緒。

    孫儷曾在微博中這樣寫到: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痛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援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正如孫儷所說,當孩子發生憤怒、不滿的情緒時,最好先給孩子擁抱和關懷,讓孩子知道我理解你。

    我們可以先跟孩子有身體上的接觸,給他一個情緒上的共情,讓他知道我們理解他為什麼發脾氣。等他的情緒稍微好一點,我們再和他一起去商量。比如說,“你因為……,所以很生氣/傷心/難過/煩……”

    當孩子的情緒被父母看見,被理解和安撫,當他們的情感和需要被言語化,他們下一次再遇上一些事情,就多了一種方法,一種可以用語言去表達的辦法,而不是隻能大發光火,甚至撒潑打滾。

    其次,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去跟孩子商量,要如何滿足他的需要,是要全部滿足,還是部分滿足,還是延時滿足。

    因為不同的滿足過程,實際上也是幫孩子建立規則的過程。

    比如,孩子今天跟你說,媽媽我要吃一整瓶彩虹糖。這個要求肯定是不可能全部滿足他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糖吃多了對牙齒不好,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的發育。

    那麼,我們就要跟孩子進行協商:不是不讓你吃,而是要控制量和吃的時間問題。讓孩子明白,我們可以在有規則的前提下,來滿足你提出的合理需求。

    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媽媽同意你吃,但只能在飯後吃,這樣你每天可以有三次機會吃到彩虹糖。但是零食一定要在飯後半小時後以後才可以吃,如果你能做到,我們還會給你額外的表揚和獎勵。”

    保持溫柔的態度,堅守規則的底線,用適當的獎勵讓孩子不去消極地認為“自己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才會聽取家長給出的建議,並認真地去按照規則去執行。

    孩子發脾氣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不接納和刻意打壓。

    哈佛大學講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經提出: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情緒敏感力,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所以,面對孩子情緒的“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家長如何正確的進行引導和對待,還有幾個原則一定要把握住。

    1、公共場合,別為了面子而責罰孩子

    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脾氣,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尷尬、沒面子。

    他們大多是這樣表現的:

    孩子鬧脾氣時,不分場合,經常一言不合就會大哭大鬧。

    家長看到孩子鬧起了脾氣,第一反應永遠不是先去安撫孩子的情緒,而是抬頭環顧一下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在注意著他們。

    如果有人在圍觀,他們往往表現得有些不自然和尷尬,他們會覺得如果此時不管教孩子就是溺愛、不負責,周圍的人會笑話他們沒有家教,隨後對孩子就是大聲的斥責。

    說實話,這樣的場景可能很多人都見過,這樣的父母,不論是責罵還是冷落孩子也好,說白了不是為了教育孩子,而是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

    而這樣當眾責罵,或揚長而去的簡單粗暴的壓制方法,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心理問題。

    一個得不到尊重的孩子,他不可能自我尊重,長大後更不會去尊重別人。

    2、不要用自己的憤怒來回應孩子的憤怒

    在綜藝節目《媽媽與超人》中,包文婧與女兒包餃子的相處過程中,有個情節我印象深刻:

    一天深夜,包餃子不肯睡覺,還在一直不停地折騰、哭鬧,包文婧在勸說無效後,徹底失去了耐心,發火將女兒的玩具扔了一地。

    發火後的包文婧,形容女兒當時的反應:“餃子一下子就被震住了,低著頭就不說話了,還試圖爬下床,把玩具撿回來。說實話我確實覺得自己的脾氣發得大了,確實覺得不對。”

    很多父母其實和包文婧一樣,看著孩子生氣,自己也更加憤怒,有時候還會使用一些過激的詞彙,比如:

    給孩子粗暴貼標籤,去責罵孩子:你這個壞孩子,總是這麼不聽話!你這個熊孩子,一直給我添亂!威脅孩子:如果你不乖乖的,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現在不馬上停止哭鬧,我再也不帶你出來玩了!專制命令:不許哭!現在閉嘴!說出負面暗示的話:像你這樣,遲早要惹出大亂子!你這種孩子,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請記住,你的憤怒不會平息怒火,只會使孩子的情緒發酵擴大。

    所以,你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請先不要開口說話,否則這些言辭激烈的話,只會傷人傷己。

    媽媽可以在心裡默默數到10,讓情緒緩和下,然後再跟孩子去溝通,避免情緒失控。

    3、在孩子下一次發脾氣前建立規則,更好地幫他處理情緒

    對於脾氣大的孩子,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能夠預計到孩子會在某種情況下發脾氣,並要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跟他建立規則,一起對他的需求預先做出規劃。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發脾氣的機會,更好地幫助孩子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比如,你看有時候孩子到超市非要買這個那個,你不給他買,他就非常生氣、發脾氣,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去超市之前,跟孩子做一些規則的設計。

    你可以跟孩子說,“今天媽媽給你一樣權利,你可以挑一個你喜歡的,但是最好跟家裡的玩具不重複的,好嗎?”立下這個規則之後,當他想挑第二件玩具的時候,你就可以跟他說,“等我們下次再逛這個超市的時候再買吧。”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輕易拒絕孩子的需求,只是把孩子的需求做了轉移和轉化,而這樣的方式可能更適合用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和幫助他立規則。

    所以,當孩子需要透過發脾氣這種方式去對抗父母的時候,一定是他們心裡有需要、有情緒,沒被看見或沒被滿足。

    我們更應該慶幸的是,我們的孩子願意在父母面前任性、發脾氣、哭鬧,那代表,他對父母有足夠的依賴和信任。

    當孩子再發脾氣的時候,給予多一點點的耐心,多一點點的傾聽,多一點點的尊重,那麼,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從父母身上感知到愛和包容,一點點學會修正自己的情緒。

    如此,我們才能收穫一個懂規則、高情商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坐擁四大男寵,為何未誕下一個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