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收藏
-
2 # 櫻桃燦的小榴蓮
據報道,2002年,故宮啟動“百年大修”規劃,計劃持續到2020年,但2014年至2015年間,這一修繕工程卻中止了一年多的時間。日前,在“近現代建築遺產與當代城市更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了當初叫停修繕工程的原委:原來政府採購材料都要貨比三家,主要比便宜,而不是優質;招投標中,中標單位中標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又以最便宜價格找農民工;還有專案制主抓“執行率”,一年數度“催著大家趕緊花錢”,到年底沒花掉就收回。
迎接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的“世紀大修”,也是自1911年以來的一百餘年間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次故宮古建築修繕,原來還被中途叫停過。這段從故宮博物館館長嘴裡披露出來的“秘史”,甫一曝出就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
這不只是因為故宮的“自帶熱搜體質”——作為中國博物院中的龍頭老大、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近幾年動作迭出,總能吸引輿論聚焦;也因為它在文物修繕根本訴求層面的定位與考量,極具啟示意義。
叫停文物修繕,乍聽上去,或許讓人有些不解:文物修繕,指向的是對文物的保護,通常也是有問題才修,將其叫停確定不是跟文物保護作對?
但事實上,當所謂修繕被不專業的方案、人員鼓搗成了修繕性破壞,叫停或許才是種保護。而從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的情況看,起初的修繕工程著實問題不小:比如受限於“招投標”制度,故宮“八大作(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畫作、油漆作、搭材作、裱糊作)”卻一度瀕臨“人去藝亡”,施工難有專業性;因“專案招標”和“政府採購”方式比的是便宜,所以找的人、買的材料都找便宜的,施工質量也沒保證,有些剛修好的古建築又得復修,古建築或將“修一棟壞一棟”;還有財政撥款也總急著花完,跟故宮修繕應有的節奏週期不搭。
這類粗糙而又無專業性可言的文物修繕,跟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的厚重感顯然不匹配。若修的質量不過關,很有可能變成破壞文物。正如單霽翔所說:“這個歷史責任我們沒辦法負。”而叫停故宮修繕,且一停就是挺久,著眼的就是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寧願暫停也毋濫,讓故宮文物免遭那些難以修復的破壞。
而最終事情也迎來轉機,在“特事特辦”的批示下,故宮的修復開始重新運作,不再視為工程,而是研究性的保護專案;修繕前,故宮邀請各個部門學者先花兩年時間進行研究,在展開“沒有追兵”的科研後,找到每個文物的病害,再開始修繕。這顯然更能體現對文物的敬畏和責任感。
故宮從修繕到叫停修繕,再到修復重新運作,也是個面向尊重文物保護規律的糾偏過程,其走向也熨貼人心。但這類對不專業修繕的叫停,不能止於故宮,而應成為文保方面的“標準動作”。畢竟,文物是有“魂”的,是歷史遺存,容不得起於不經意的損毀。
得看到,在文物保護的屬地管理與財政撥款常規下,文物修繕受到招投標制度與“突擊花錢”預算之弊影響的,遠不止故宮。而很多文物遭了破壞又是難以修復的,這就要求其修繕必須尊重文物保護倫理與規律,而不可貿然和隨性。
例如,今年9月份遼寧綏中“最美野長城”遭水泥抹平,讓人痛心。它暴露的修繕非專業問題,就跟那種基於對歷史負責意識的叫停和科學化修繕,是背道而馳的。遺憾的是,這種很“野”的修繕帶來的破壞效果很難再得以修復。
文物修繕,不能像很多道路施工那樣隨意“拉拉鍊”,謹小慎微才是正確開啟方式。同時,也有賴於用專業精神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去托起修繕的“保護”本意,而切忌用非專業修繕製造破壞。
-
3 # 後來聽說你去了南方
【故宮修繕被叫停背後:採購選材用便宜貨】故宮“百年大修”計劃持續到2020年,而2014年至2015年間,這一修繕工程卻被中止了一年多。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原委:一是中標的單位沒有隊伍,中標之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找廉價民工,民工沒有傳統技藝;二是政府採購所有的材料都要貨比三家,卻是比哪家最便宜而不是最優質;三是由於老工匠沒有幹部身份,退休後不能返聘,而他們培養的年輕人大都是周邊地區的,沒有北京戶口進不來,北京本地的年輕人又不願意學;四是執行不科學。單霽翔說,“如果用這種方法修,修一棟會壞一棟。我們沒法負這個歷史責任。”(轉自微博)
-
4 # 祈懿流年
但也有人說故宮叫停修繕工作背後其實遭遇的無奈,這其實並非故宮獨有的遭遇,而是很多文物在修繕過程中都遭遇過。只不過相比較故宮負責任的選擇叫停修繕的做法而言,很多文物修繕工程並沒有選擇叫停,而是任由錯誤的修繕工作繼續進行,直至完工,導致本意是保護文物的修繕工作最終淪為破壞性保護,不但沒有做到修舊如舊,反而毀壞了文物的歷史價值,得不償失,讓人氣憤。
實際上近年來,各地諸多文物修繕工程變成了“合理合法”的破壞性保護,越修越壞,越修越糟糕。修繕進度不是根據修繕工作實際需求進行,而是根據修繕資金的花錢速度進行等。這些問題使得文物修繕缺少了專 業性、文化性,完全成了一項各方想方設法賺錢的工程專案。
最重要的是保護文物,讓文物修繕稱為真正的保護文物,不能只有故宮靠內在責任自覺的叫停修繕,更不能靠特事特辦解決修繕背後的無奈,而是徹底破解文物修繕 背後的集體性無奈和尷尬。
-
5 # 圖影世界
2002年,故宮啟動“百年大修”規劃,計劃持續到2020年,但2014年至2015年間,這一修繕工程卻中止了一年多的時間。日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了其中原委:原來政府採購材料都要貨比三家,主要比便宜,而不是優質;招投標中,中標單位中標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又以最便宜價格找農民工;專案制主抓“執行率”,一年數度“催著大家趕緊花錢”,到年底沒花掉就收回。
故宮叫停修繕工作背後遭遇的無奈,這其實並非故宮獨有的遭遇,而是很多文物在修繕過程中都遭遇過。只不過相比較故宮負責任的選擇叫停修繕的做法 而言,很多文物修繕工程並沒有選擇叫停,而是任由錯誤的修繕工作繼續進行,直至完工,導致本意是保護文物的修繕工作最終淪為破壞性保護,不但沒有做到修舊 如舊,反而毀壞了文物的歷史價值,得不償失,讓人氣憤。
實際上近年來,各地諸多文物修繕工程變成了“合理合法”的破壞性保護,越修越壞,越修越糟糕。比如,在今年9月份,被民間稱為“最美野長城”的 遼寧省綏中縣小河口長城,修繕修成了一條“水泥路”。文物頻頻上演破壞性保護,究其根源,跟故宮在修繕過程中遇到的無奈一樣。政府財力有限,文物修繕工程 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錢購買高品質的修繕材料,特別是文物修繕工程招標按照價低者得;缺少文物修繕的具體工作人才,文物修繕工程的中標施工 方,雖然是有文物修繕資質的企業,但他們基本沒有一支完整的文物修繕工作隊伍,在文物修繕一線工作的具體施工人員是沒有文物修繕知識的普通瓦匠、農民工, 導致文物修繕跟居民家中粗糙的蓋房子沒有區別;修繕進度不是根據修繕工作實際需求進行,而是根據修繕資金的花錢速度進行等。這些問題使得文物修繕缺少了專 業性、文化性,完全成了一項各方想方設法賺錢的工程專案。
保護文物,讓文物修繕稱為真正的保護文物,不能只有故宮靠內在責任自覺的叫停修繕,更不能靠特事特辦解決修繕背後的無奈,而是徹底破解文物修繕 背後的集體性無奈和尷尬。首先,改革文物修繕工程的招標機制,不能完全看報價的高低,還要看修繕材料的品質,保障文物修繕工程的材料和資金投入。其次,提 高參與文物修繕工程競標企業的資質要求,除了要求競標企業具有文物修繕資質外,還要求一線施工人員需要具備文物修繕資質,避免文物被不懂得修繕知識的人在 維修。同時,培養專業文物修繕人才隊伍,讓文物修繕有人可用,以政策支援鼓勵文物主管部門組建一支穩定的文物修繕人才隊伍。再者,文物修繕工程的進行,要 按照實際修繕節奏開展,由修繕節奏決定花錢進度,避免按照花錢速度決定修繕工作進度。
-
6 # 小五精品美食
2002年,故宮啟動“百年大修”規劃,計劃持續到2020年。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14年至2015年間,這一修繕工程卻中止了一年多的時間。12月6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辦的“近現代建築遺產與當代城市更新發展”的高峰論壇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了當初叫停修繕工程的原委。
故宮“百年大修”工程是對古建築進行整體的保護修繕,在國家投入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很多建築都獲得了健康穩定的狀態。
太和殿屋頂剛修好又要復修
故宮南側的武英殿是第一個工程,之前作為國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的工作用房,修繕後作為書畫館對公眾開放;東部最大的宮殿慈寧宮,曾經也為國家文物局使用,修繕後成為雕塑館。大修工程還解決了歷史上的一些遺憾,比如1933年6月,紫禁城曾著了一把大火,內務府稱是由於電線進入宮殿引發了火災,更多人卻相信是太監偷東西后,縱火把這個區域燒了。修繕團隊將這塊荒涼了90年的土地恢復了原狀,成為故宮學院教學的地方。
工程似乎在井然有序地進行,2014年5月的一天,在故宮巡查的單霽翔突然發現剛剛修好的太和殿外圍又搭起了腳手架。爬上去看了以後才發現,原本的灰漿在幹掉以後需要被清理,工人們把瓦縫間的灰漿,裝了幾十麻袋往下運。單霽翔感到很奇怪,過去的建築320年都沒有出問題,為什麼剛修好的屋頂,又要復修?
復修背後的無奈
工程師很無奈,說今天修復古建築的社會環境和過去很不一樣,大致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要招投標,中標的單位沒有隊伍,中標之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以最便宜的價格找農民工。所以可能幾個月前還是收麥子的農民,立馬就上了太和殿了,沒有傳統的技藝。
第二就是政府採購,所有的材料都要貨比三家,比的是什麼呢?比的是便宜,而不是優質。傳統的建材都要經過多道工序,任何一道都不能遺漏,價格一定是貴一點的,所以材料質量得不到保障。
第三是執行力。每年10月,錢款撥下去後,次年8月就開始催,錢有沒有花到60%?10月問有沒有花到80%?到年底如果沒有花掉就收回。逼著大家趕快花錢,這種狀態下是無法科學地修復的。
第四個是由於老工匠沒有幹部身份,到了年齡要退休,不能返聘。院裡八大作的傳承人一個一個都走掉了。而他們培養的年輕人大都是周邊地區的,沒有北京戶口進不來;北京本地的年輕人又不願意學瓦匠、木匠。所以故宮三年一屆培養的傳承製的師傅進不了北京,又回原籍了。
這些體制機制上的問題,讓故宮失去了一代一代的施工隊伍,也造成了今天修繕的困惑。“如果用這種方法修,修一棟會壞一棟。我們沒法負這個歷史責任。”單霽翔說。
從修復到研究性保護
故宮修繕工程的轉機在2015年11月全國政協召開的雙週協商座談會,單霽翔在會上用八分鐘時間幾乎“哭訴”著指出了剛才的幾個問題。會後,他寫報告呈交給全國政協領導,得到其批示,“故宮的事要特事特辦。”自此,故宮的修復開始重新運作,不再視為工程,而是研究性的保護專案。
單霽翔以養心殿為例介紹了此後修繕的變化——養心殿雖然體量不大,但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自雍正皇帝后,八位皇帝在這裡居住。前朝後寢,前面是軍機處,後面是養心殿。旁邊東暖閣就是垂簾聽政的地方。殿內有1980件皇帝身邊的文物,都是故宮頂級的文物,從未離開過養心殿,亟待修繕。
過去的養心殿是開放30%的面積,觀眾參觀只能隔著玻璃窗,不得入內。“特別是到了冬天,觀眾在窗上哈一口氣,再用手一抹,我們看著真心痛,這不叫博物館。”單霽翔說。新方案在修好建築的同時改善室內環境,將開放90%的面積。
列為研究性保護專案之後,過去一年半就能修完的養心殿,現在要花四年半才能修完。這期間怎樣滿足觀眾的需求?那就是到外面展出。比如現在在首都博物館舉辦“走進養心殿”展覽;此外,故宮博物院將養心殿做成了一個完整的展覽,將於明年6月28日,在香港進行展示。
-
7 # 都市白領香水DLARON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2月12日報道,單霽翔6日出席某論壇時表示,雖然政府在“百年大修”工程投放很多資金,對古建築進行保護修繕,但“質量”方面卻沒有保證。例如2014年5月,在故宮巡查的單霽翔赫然發現才剛修好的太和殿外又搭起了棚架復修。
招標及採購皆出問題
其次,是政府採購差參的材料,單霽翔認為政府所有材料都要貨比三家,但比的只是價格便宜而不是質量,故此材料質量得不到保障。加上,每年10月政府將資金撥交故宮時,次年8月就開始催促,稱到年底沒有花掉就要收回,結果造成大家趕著花錢,無法有效地修復建築。
最後是工匠青黃不接,單續指,由於有經驗的工匠到了年齡就退休,不能續聘,院裡八大作的傳承人一個一個走掉,北京本地年輕人又沒有人願意學瓦匠、木匠,以致技藝後繼無人。種種機制上的問題都造成停修的結果,單霽翔指維修不成變破壞,慨嘆“如果用這種方法修,修一棟會壞一棟。我們沒法負這個歷史責任”。
呈交報告獲准特事特辦
-
8 # 運中一家親
這種叫停是對的。“原來政府採購材料都要貨比三家,主要比便宜,而不是優質;招投標中,中標單位中標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又以最便宜價格找農民工;專案制主抓執行率,一年數度催著大家趕緊花錢,到年底沒花掉就收回”這樣只重視價格,不重視質量的維修,能有什麼優質可言,簡直就是破壞。這不僅是對歷史不負責任,也是對全體華人不負責任。“百年大修”經是好經,別給唱歪唱瞎了。故宮不是別的,那裡凝聚著我們太多的東西,不容褻瀆,不容胡搞。寧缺毋濫,精益求精,才是上策,也是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高的要求。
回覆列表
12月6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辦的“近現代建築遺產與當代城市更新發展”的高峰論壇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了當初叫停修繕工程的原委。
故宮“百年大修”工程是對古建築進行整體的保護修繕,在國家投入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很多建築都獲得了健康穩定的狀態。
工程師很無奈,說今天修復古建築的社會環境和過去很不一樣,大致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要招投標,中標的單位沒有隊伍,中標之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以最便宜的價格找農民工。所以可能幾個月前還是收麥子的農民,立馬就上了太和殿了,沒有傳統的技藝。
第二就是政府採購,所有的材料都要貨比三家,比的是什麼呢?比的是便宜,而不是優質。傳統的建材都要經過多道工序,任何一道都不能遺漏,價格一定是貴一點的,所以材料質量得不到保障。
第三是執行力。每年10月,錢款撥下去後,次年8月就開始催,錢有沒有花到60%?10月問有沒有花到80%?到年底如果沒有花掉就收回。逼著大家趕快花錢,這種狀態下是無法科學地修復的。
第四個是由於老工匠沒有幹部身份,到了年齡要退休,不能返聘。院裡八大作的傳承人一個一個都走掉了。而他們培養的年輕人大都是周邊地區的,沒有北京戶口進不來;北京本地的年輕人又不願意學瓦匠、木匠。所以故宮三年一屆培養的傳承製的師傅進不了北京,又回原籍了。
這些體制機制上的問題,讓故宮失去了一代一代的施工隊伍,也造成了今天修繕的困惑。“如果用這種方法修,修一棟會壞一棟。我們沒法負這個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