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秋500

    明朝:1368年―1644年我們看看這個時期,其他國家發展得如何。

    在大明之前,蒙古鐵騎三次隆隆地踏響歐亞大地,東亞的金、西夏和南宋,中亞的西遼和花剌子模,西亞的阿拉伯及諸多塞爾柱人的分裂小國,乃至東歐的俄羅斯、波蘭、匈牙利、亞塞拜然等無不倒在蒙古帝國的腳下,西歐諸國也只能在惶恐中凝望著東方。雖然十字軍的五次東侵最後以失敗告終,且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教皇在相互爭權中兩敗俱傷

    到了14世紀,我們看一下亞歐各國的狀況:

    1337年,英法間百年戰爭爆發;

    1347年,黑死病肆虐歐洲五年;

    1377年,羅馬教廷遷回到羅馬;

    1378年,羅馬教廷分裂兩教皇。

    西歐—英國

    1314年,英王愛德華二世繼位;

    1323年,被迫承認蘇格蘭獨立;

    1328年,英王愛德華三世繼位;

    1395年,英法靠聯姻短暫言和;

    1398年,亨利四世奪英國王位。

    歐亞分界北部——金帳汗國

    1327年,賜封伊凡莫斯科大公;

    1385年,南下攻伊兒汗國北部;

    1392年後,數次被帖木兒擊敗。

    歐亞分界南部——奧斯曼

    1301年,以部落形式勝拜占庭;

    1326年,開始建國家行政體系;

    1354年,借兵給拜占庭進歐洲;

    1371年,奪取南歐巴爾幹地區;

    1392年,奧斯曼征服保加利亞;

    1396年,在中歐大敗歐洲聯軍。

    北非——馬穆魯克

    1303年,勝伊兒汗國佔敘利亞;

    1340年,馬穆魯克王朝漸衰落;

    1400年,敗於帖木兒失敘利亞。

    中西亞

    1322年,察合臺汗國爆發內亂;

    1335年,伊兒汗國陷軍閥割據;

    1347年,察合臺汗國東西分裂;

    1369年,帖木兒滅亡西察合臺;

    1378年,土庫曼白羊王朝建立;

    1383年,帖木兒攻入伊兒汗國;

    1390年,土庫曼黑羊王朝建立;

    1392年,帖木兒橫掃了高加索;

    1393年,帖木兒滅亡伊兒汗國;

    1400年,帖木兒滅亡黑羊王朝。

    南亞

    1320年,北德里蘇丹第三王朝;

    1336年,南維查耶納伽爾建國;

    1388年,德里蘇丹國陷入分裂;

    1398年,帖木兒入侵德里蘇丹。

    到15世紀,大明的鄭和下西洋

    中南美洲

    1492年,西班牙人發現美洲。

    1500年,葡萄牙人抵達巴西。

    西歐——神聖羅馬帝國

    1415年,教廷火刑處死胡斯;

    1417年,羅馬教廷重新合併;

    1419年,捷克爆發胡斯起義;

    1434年,捷克胡斯起義失敗;

    1439年,哈布斯堡獲尼德蘭。

    西歐——英法兩國

    1415年,英法百年戰爭再起;

    1420年,英王攻佔法國巴黎;

    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1455年,英國爆發玫瑰戰爭;

    1485年,英國開始都鐸王朝;

    1498年,法國奪義大利米蘭。

    西歐——西葡兩國

    1415年,葡萄牙人開始遠航;

    1492年,西班牙人開始遠航;

    1494年,西葡兩國瓜分世界;

    1496年,西班牙姻哈布斯堡。

    歐亞分界北部——俄羅斯

    1462年,沙皇伊凡三世繼位;

    1473年,伊凡取拜占庭公主;

    1477年,向北擴張至北冰洋;

    1480年,退金帳汗國獲獨立。

    1497年,頒法典雙頭鷹國徽。

    歐亞分界南部——奧斯曼

    1402年,被帖木兒大軍擊敗;

    1413年,結束分裂收復失地;

    1444年,退波匈遠征十字軍;

    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城;

    1456年,奧斯曼人攻佔希臘;

    1459年,奧斯曼吞塞爾維亞;

    1478年,令克里木汗國臣服;

    1479年,奧吞併阿爾巴尼亞;

    1480年,奧斯曼進攻義大利。

    南非

    1487年,葡萄牙人命名好望角。

    中西亞

    1405年,帖木兒死後爆發內戰;

    1406年,土庫曼黑羊王朝重建;

    1409年,帖木兒後代佔據中亞;

    1410年,黑羊王朝攻佔巴格達;

    1428年,阿布海爾稱汗烏茲別;

    1456年,烏茲別分裂出哈薩克;

    1468年,烏茲別亡於東察合臺;

    1468年,白羊擊敗滅黑羊王朝;

    1469年,白羊擊敗帖木兒後代;

    1487年,昔班尼重建烏茲別克;

    1490年,白羊王朝被四分五裂。

    南亞

    1405年,鄭和首航到卡利卡特;

    1414年,帖木兒將領控制北部;

    1433年,鄭和病逝於卡利卡特;

    1446年,半島部王朝再度分裂;

    1498年,達伽馬抵達卡利卡特。

    16世紀明朝衰落

    北美洲

    法國探險隊1524年首抵加拿大;1534年,深入魁北克;

    英國清教徒1584年抵弗吉尼亞。

    西班牙探險隊1542年抵美國西南。

    中南美洲

    西班牙遠征軍:

    1520年,麥哲倫海峽;

    1521年,征服墨西哥;

    1532年,滅印加帝國;

    1535年,建造利馬城;

    葡萄牙殖民者:

    1567年,建造里約城。

    歐洲——西班牙哈布斯堡

    1516年,卡洛斯繼位西班牙;

    1519年,兼領神聖羅馬皇帝;

    1521年,卡洛斯審馬丁路德;

    1555年,新教聯盟敗卡洛斯;

    1556年,分神聖羅馬西班牙;

    1580年,西班牙吞併葡萄牙;

    1581年,荷蘭北部七省獨立;

    1582年,格里高利公元紀年;

    1588年,無敵艦隊敗於英荷。

    歐洲——法國

    1530年,巴黎建楓丹白露宮;

    1556年,卡洛斯隱退分王朝;

    1562年,爆發了胡格諾戰爭;

    1589年,開始波旁王朝時代;

    1598年,法王宣佈南特敕令。

    歐洲——英國

    1509年,英王亨利八世繼位;

    1529年,亨利八世新教改革;

    1558年,英王伊麗莎白繼位。

    歐亞分界北部——俄羅斯

    1502年,瓦西里三世奪王位;

    1521年,沙俄吞併梁贊汗國;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

    1552年,俄羅斯滅喀山汗國;

    1556年,滅阿斯特拉罕汗國;

    1598年,俄留裡克王朝終結;

    1598年,吞併西伯利亞汗國。

    歐亞分界南部——奧斯曼

    1517年,終結北非馬穆魯克;

    1520年,蘇萊曼大帝繼王位;

    1526年,蘇萊曼大敗匈牙利;

    1529年,蘇萊曼兵圍維也納;

    1533年起,征服北非阿拉伯;

    1566年,蘇萊曼匈牙利去世;

    1571年,攻入併火燒莫斯科;

    1571年,艦隊被西班牙殲滅。

    西亞——薩法維王朝

    1501年,薩非教團滅白羊;

    1511年,擊敗烏茲別建國;

    1514年,遭奧斯曼人打擊;

    1587年,阿拔斯一世繼位;

    1598年,奪奧斯曼巴格達。

    中亞諸國

    1501年,烏茲別克人建國;

    1525年,瓦剌人攻哈薩克;

    1561年,改稱布哈拉汗國;

    1599年,布哈拉汗國衰落。

    南亞——莫臥兒王朝

    1526年,巴布林建立王朝;

    1555年,胡馬雍復奪王位;

    1591年,阿克巴大軍南征。

    總結

    大明盛興時期,不去打非歐就已經是他們的萬幸了,還敢來入侵大明,即使是大明衰落時期,荷蘭人入侵臺灣,還被鄭成功打得落花流水。

    這個時間,無論從經濟還是科技、軍事,大明都不差於西方。

  • 2 # 此去晴空萬里

    因為那個時代,雖然歐洲大幅度發展,但明朝的工業和武器都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

    1.明朝是個有骨氣的朝代,看看沿海一帶的倭寇,被打的落花流水!鄭和下西洋,那一大幫的大寶船,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了華夏的強悍!

    2.明朝還是很開放的,當時的大炮就是從西方學來的!這種開放容納和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來為我所用的態度,至少不會讓明朝軍事落後太多!不像清朝,幾十萬軍隊被幾千英華人打的潰不成軍,真是服了!

    3.記住,有明一代,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的精神,就是天子被敵人抓去了,明朝臣民都不低頭,何懼區區列強犯我明朝!而清朝,各種割地賠款條約,導致喪權辱國,害我華夏!

    所以,明朝是個有氣節有骨氣的朝代,不會像清朝那樣,淪落到半殖民地的地步!

  • 3 # 講軍武的老王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明朝的國力在當時世界的水平彙總一些,這樣比較直觀些。

    明朝建國時注重教育,農業,商業,冶金等能工巧匠業,更重視軍隊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當時歐洲許多地區還處於未開化狀態,各國之間互相征戰,根本沒有一個發展起來的大國。直到明朝末年歐洲的文藝復興的興起才漸漸好起來,但仍難與明末匹敵。

    當時明朝的國土面積最大,明朝享國276年,面積最大值達到了997萬平方公里。明朝最遠的領土到達了今天的印尼地區,印尼納土納群島一些居民現在還保留明朝傳統生活習俗,明朝還控制著整個南太平洋。巔峰時期的明朝要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土面積都大。

    明朝人口有八千萬之多,當時世界人口不到四個億。種植業和冶金業高度發展,使人口得以生存發展,巔峰期養活軍隊有二百萬。

    明朝時期擁有的武器更是世界第一。朱元璋重視火器的發展,明朝在這方面並不落後世界水平,明朝軍隊每個營都擁有至少一千挺霹靂炮,明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艦艇。水師最遠控制著南太平洋地區,這在當時世界所有軍隊都無法相比的。能南北兩線作戰而不敗。

    明朝時期通商貿易高度發達,當時世界上一半的白銀流入中國。最有名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了,他的船隊最大的艦艇長達近160米,寬30多米。這種艦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艦艇,別的國家根本造不出來。

    綜上所述,明朝如果不侵略他國就已算仁慈。強壯的成年人不可能被一群瘦弱的小孩殖民!

  • 4 # 喃喃說史

    明朝時期歐洲雖有所發展,但殖民國家實力不強,侵略對中國沒有太大影響。明朝的海防實力亦足以保衛國家。

    明朝的海防實力和在東南地區軍事實力是相當不錯的。明朝初年,收復安南(安南為越南古名)。1406年明成祖朱棣開始對安南用兵,到1407年改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可見明朝在東南地區的軍事實力。明朝中後期,東南地區雖有倭患,但在沿海設有衛所,改用募兵制,實行官民海防力量的結合,有效的抵抗了外來勢力。所以可以看出,明朝東南地區主要的敵人就是倭寇了。雖有荷蘭人來華,也被打的連滾帶爬,撤出臺灣。

    明朝自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644年末帝崇禎自縊,時間在17世紀中葉之前。

    16世紀和17世紀的歐洲有所發展,主要的殖民國家為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一時期歐洲還沒有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為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動力。最著名的就是罪惡的三角貿易了。歐洲人從本國出發,在非洲掠取黑人,運到美洲換取菸草等種植園產品和工業原料後返回歐洲。

    清朝自清兵入關,到辛亥革命,時間是17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清朝施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許片帆下海,海放鬆弛。

    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為歐洲國家的代表。18世紀60年代末,自英國出現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逐漸改變世界。以蒸汽機作為動力代替人力後,資本家需要更多的廉價勞動力、豐富的原料和產品傾銷地。

    雖然有英國國內的圈地運動和向外的三角貿易,都不滿足擴大市場的需求。於是基於各種客觀條件,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將中國視為大的市場,希望開啟中國國門。當商業無法開啟這個腐朽的封建帝國的國門時,堅船利炮就成了開拓市場的武器。

  • 5 # 史過境遷客

    時空維度不同,自然不能相提並論。明朝中後期,江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預示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到清末鴉片戰爭時期,歐美各國都相繼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世界也快迎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自由資本主義”業已發展到了頂點,“壟斷資本主義”即將到來。西方各國大多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殖民擴張成為了“新常態”。

    因此,明末所遇處境與清末困境是沒法想比的!且亦沒法“換位”,只因“時代不一樣”了。

    明末時期,西方的發展有限,“殖民”中國鞭長莫及。公元17世紀中葉,英國發生了“光榮革命”。之前,“地理大發現”的持續探索,導致不斷找到了“新大陸”,使得世界聯絡更緊密了。再之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順利展開,吹響了社會變革的號角,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雖然,這些思想的進步帶來了西方“世界觀”的發展,但沒有徹底改變物質落後的局面。這時,“工業革命”也沒有在西方世界爆發,作戰用的船隻也還是帆船,有的噸位還沒明朝水師的大。何況,這麼長的戰線,後勤補給始終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如何做到“讓龐大的明朝成為殖民地”?就現實而言,這就是個笑話。

    明末,荷蘭人侵佔臺灣地區,後被很快清除出去,就說明了西方世界還沒強大到不可抵擋。所以,明末是不可能成為“殖民地”的!另外,清朝之所以淪為半殖民地,是因為清朝的國力遠遠不及西方列強。清末鴉片戰爭的失敗,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那就是西方在軍事上也已經徹底超越了清朝。所以,真正實力較量“質變”的時候,就發生在清末了。發生“鴉片戰爭”後,西方可以說徹底“主宰了全世界”,就連“老牌的封建帝國”都不是對手,世界何人可擋?

  • 6 # 梅說籃球

    大家好,我是書酒散人。

    歷史有時候看似偶然實則卻是必然。

    明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封建王朝。由於兩國都施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從明清開始,中國逐步落後於西方。清末時,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明朝為何沒有?其實還是因為時間的問題,時間點沒到。

    明朝

    明朝建立於1368年,亡於1644年。也就是14世紀-17世紀。那麼,同時期的歐洲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由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發起的反應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14世紀,正處於歐洲的封建社會,也就是“中世紀”,在這個時期,教權與王權共同統治著整個歐洲,而在這之前,義大利各城邦的手工工場高度發展,逐步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新興階級——資產階級的誕生。在黑暗的中世紀,所有的思想、政治、經濟都是為封建地主而制訂,這並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為了衝破教會神學的束縛,新興資產階級發起了“文藝復興”,來表達自己的訴求。文藝復興的核心就是“反對封建神學,倡導人性至上”。

    歐洲三大思想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其中有兩個運動發生於14-16世紀,而啟蒙運動發生於17-18世紀。這三大思想運動奠定了西方的資本主義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壯大,為後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地理大發現

    由於約翰內斯·古騰堡整合前人技術發明的的鉛字活字印刷術使得《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盛行。人們想要尋找“遍地黃金”的中國,加之在文藝復興時期科學的發展(地圓學說),各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使得歐洲各國開始了對外殖民的道路,透過對非洲、美洲的殖民掠奪,歐洲各國迅速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加快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以上是明朝時期,歐洲發生的資本主義發展的一些大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時間段,歐洲的資本主義還沒有完全定型,還處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雖然也伴隨著殖民,但是都是非洲、美洲這些土著。而這個時間段內,歐洲各國也在忙於戰爭,比如宗教戰爭、殖民霸權戰爭等等。且這個時候,雖然中國開始逐步落後於西方,但是,整體還是要強於西方。

    清朝

    清朝作為全國性政權的存在時間是1644年-1912年,也就是17-20世紀。而就是在這段時間,歐洲才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啟蒙運動

    17-18世紀,法國開始爆發“啟蒙運動”,這場思想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啟蒙運動同時為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並且導致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

    各國資本主義的確立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直至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透過《權利法案》和《王權繼承法》正式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體。(這兩個法律的透過時間是1689年)

    1775年《獨立宣言》發表,美國誕生;1789《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生效,美國資產階級共和制確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到1879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法國正式確立階級共和制。

    1871年,普魯士取得德意志統一戰爭的勝利,國王威廉一世加冕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工業革命

    在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經濟蓬勃發展和資本主義制度逐步確立之時,歐美各國也相繼爆發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爆發為歐美各國提供了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機器,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以後,資本主義開始由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過渡。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資本、原材料和市場需求。於是各國開始新一輪的殖民擴張。同時,由於世界大多數殖民地已經被歐洲各國瓜分殆盡,各國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殖民地,而目標自然是東方大國——中國。

    總結

    綜上所述,明朝時期,歐洲各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尚未正式確立,加之軍事能力不及明朝,自然,不會將目標放在明朝。而到了清朝,工業革命為西方帶來了堅船利炮壟斷資本主義時代迫使各國不斷加深對殖民地的掠奪和殖民擴張。各種綜合因素之下,西方列強將大炮對準了清朝,而在技術、軍事、制度全面落後的清朝,當然無法抵擋西方列強的炮火,所以也就無法避免淪為半殖民地的下場。

  • 7 # 一點兒厲史

    其實當時的明朝也被殖民了,明朝中後期西方資本主義發展迅猛,對外擴張的腳步一直沒有停,在世界範圍內擴張自己,那西方國家怎麼就放過了明朝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和她的財富呢。

    一、明朝也被殖民了,只是一小塊地方,且沒有影響國家主權。

    歷史上西方國家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可以追溯到1450年,那時候著名的殖民活動就是十字軍東征,殖民過程中獲得的財富讓資本家嚐到了甜頭,他們開始尋找更好的殖民目標,而東方那個生產茶葉和絲綢的富裕國家成了他們的目標,1517年葡萄牙人成了第一批登上中國大陸的西方殖民者,他們在廣東屯門島登陸,並且修築堡壘,製造火炮火槍,在附近的村鎮大肆燒殺搶掠,甚至有攻略內陸的想法,但是1521年(正德十六年)明軍擊潰了殖民者收復了屯門島,葡萄牙人又跑到了澳門,這次他們學乖了每年給朝廷交租金租下澳門,並且保證這次是真心實意做生意的讓明朝放心,當時明朝也沒把他放在眼裡,而且每年還能從澳門收到兩萬多兩的關稅就放任葡萄牙人在澳門,除此之外西班牙人殖民臺灣(後被荷蘭人打敗趕出臺灣)荷蘭人殖民澎湖都是例項,只是他們後來都被明軍打敗趕出了中國,整體上明朝也被殖民只是沒有動搖到根本,而且殖民者也被解決了。

    二、西方國家剛完成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還沒有能力對強大的明朝大規模殖民。

    雖然和明朝貿易有很大利潤,但從歐洲到中國路途漫長充滿風險,搞不好就是血本無歸,而且派船到東方耗費巨大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對於剛完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西方各國,能夠承受這種風險的人還是少部分,明朝又對和西方貿易不是很感興趣,而且明朝的武力值還很強大不是大軍來攻是不可能敞開國門的,可以說西方國家是有心無力。

    三、西方國家發現了比明朝有錢還好欺負的人

    這個既有錢又好欺負的人就是美洲新大陸上的土著人,當麥哲倫把發現新大陸的訊息帶回歐洲後,一些殖民者開始嘗試去新大陸探險,當他們滿載金幣和上好的獸皮回到歐洲並且告訴他們現在擁有新大陸的只不過是一些茹毛飲血的“野蠻人”時,整個歐洲都沸騰了,他們都想去新大陸發財,越來越多的人和國家都加入了這個行列,生怕去晚了連湯都喝不到,於是他們就“放過了”明朝。

    對比明朝清朝能被那麼多西方國家殖民本質上還是國家羸弱,清軍打不過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在西方國家眼裡清軍就像美洲大陸的土著人一樣是一群拿著木棍的“野蠻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加索爾會說他和科比的友誼開始於凌晨2點的酒店呢?你怎麼看?